被球打到的日文該用甚麼動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上課時聊到了棒球的話題
有人說小時候被球打到過『ボールにぶつかりました』
這就是一個受翻譯影響的中式日文實例
圖片來源:免費圖庫網站いらすとや
「ぶつかります」〔自動詞〕
一般翻譯成撞到或碰到
主要的意思是強力衝撞
例如:
⑴車とバイクがぶつかりました。⇒汽車和摩托車相撞了
⑵自転車が電柱(でんちゅう)にぶつかりました。⇒腳踏車撞上了電線桿

「当たります」(あたります)〔自動詞〕
也可以翻譯成碰到
而它主要的意思是行進中碰觸到另一樣東西
例如:
⑴バットがボールに当たります。⇒球棒打到球
⑵雨が顔に当たります。⇒雨水打在臉上
⑶肘(ひじ)が壁に当たりました。⇒手肘撞到牆壁
乍看兩個動詞真的很像 但彼此有3點不同
❶「ぶつかります」的衝撞力道比「当たります」強
❷動作主體是靜止的話 不可以用「ぶつかります」
例如:
スマホを見ながら歩くと、人にぶつかります。(〇)
ドアの近くに立っていたら、男の人にぶつかりました。(✖)
❸碰撞範圍較小的話 通常使用「当たります」
例如:
サイドミラーに当たりました。⇒ 碰撞到了車子後照鏡
根據以上的重點來分析 「被球打到」這句話日文怎麼說
說話者應該是靜止的狀態 而且碰撞範圍只限於身體的一部分
所以動詞要用「当たります」
你可以說『飛んできた野球ボールが私の腕に当たりました』
學了許多文法及句型 實際會話還是講不出來嗎? 當你遇到日劇裡的某個場景+某句台詞 覺得就是這個!!!的時候 趕快筆記下來然後再照樣造句 絕對比死背例句還好用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則上所有的こ、そ、あ問題都建立在同一個基礎上 但事情可不這麼簡單
上會話課時聊到各自喜歡的公眾人物 因為在初級課程中學過助詞「も」表示「也」 用在『私は学生です。彼も学生です。』 於是學生們立刻冒出『彼は歌手です。彼も俳優です。』 這其實是一種中文直譯日文的錯誤講法
視訊時常遇到各種小狀況 畫面卡住、沒有聲音……種種尷尬 讓我們按照問題種類 學習適當的日文表達方式
比起「話します」 不知為何學生們都對「しゃべります」印象特別深刻 上會話課時經常聽到學生說 『日本語をしゃべりたいです。』
「散策」這個單字 近幾年在台灣也經常被使用 但你聽過「ウォーキング」嗎? 它們的差別是甚麼? 讓我們快速整理一下!
上會話課時 學生經常在「告訴」這個單字上卡關 講出各種五花八門的答案
原則上所有的こ、そ、あ問題都建立在同一個基礎上 但事情可不這麼簡單
上會話課時聊到各自喜歡的公眾人物 因為在初級課程中學過助詞「も」表示「也」 用在『私は学生です。彼も学生です。』 於是學生們立刻冒出『彼は歌手です。彼も俳優です。』 這其實是一種中文直譯日文的錯誤講法
視訊時常遇到各種小狀況 畫面卡住、沒有聲音……種種尷尬 讓我們按照問題種類 學習適當的日文表達方式
比起「話します」 不知為何學生們都對「しゃべります」印象特別深刻 上會話課時經常聽到學生說 『日本語をしゃべりたいです。』
「散策」這個單字 近幾年在台灣也經常被使用 但你聽過「ウォーキング」嗎? 它們的差別是甚麼? 讓我們快速整理一下!
上會話課時 學生經常在「告訴」這個單字上卡關 講出各種五花八門的答案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前言 今天打球時,有位球友找了位退休的中學國文老師當對手,兩人對話時,對手有個詞說得不很得體(把打球時心情要放鬆說成鬆懈),結果該球友等對手離開後,就開始大肆評論起對手的那個他認為不得體的詞來,幾乎對所有願意聽他講的人他都講了一遍,而且,有回應的,他講的更多更雜,什麼現代老師的素質不行;什麼可能誤
一位球友剛跟人激烈對戰,下來休息了一會兒,我看球場還有球桌就問他說:「你還行嗎?」然後指了指空的球桌,他拿著球拍過來了。打了幾球後,他委婉的提醒:「問一個男人行不行?是對他的打擊,而且給他很大的壓力……」我立即表達歉意,說自己沒考慮到那麼多,因為他剛打完沒多久,所以不知道他還有沒有體力,他笑笑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日文中被動句的不同使用方式,並詳細闡述了這些結構的含義和使用方法。
球友被拒 球友邀打球是很平常的事兒,即使不合,最少也將就一下再找理由脫身。因此邀打是很平常的事兒。之前提過有位球友是被封殺的對象,他想加入雙打,人家寧願休息等他離開再打;今兒個跟人對打時,他就坐在牆邊椅上四處張望找球友—這是常見的情景—,最後廢然而退。每個跟他對打過的球友對他都有戒心,寧願不打也不
前兩天寫了地上的羽毛球,今天想寫寫羽球上的網子。 凡是有網子的運動像是羽球、桌球、網球,我想網子都是左右成敗的關鍵之一,畢竟從比賽規則來看,要能得分的第一步就是球要打出去落到對方場地的界內,或是也可以等對方發的球被網子反彈落到他自己的場地裡形成失誤。 預期之內的球也許都還有應對的餘地,但當球擦過
Thumbnail
本文總結了日語中接在變化動詞後的「ている」及「てある」的用法。這兩種形式都是表示「結果殘存」(狀態),但差異在於「ている」強調結果及自然產生的語感,而「てある」則著重結果的持續是人為留下來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日文中自動詞和他動詞的使用情況,並通過例句和對比簡要闡述了兩者的區別和適用場景。
Thumbnail
他一個失誤,換手。她不客氣,接連著一杆又一杆,俐落清空檯面,只留白球,悠悠緩緩地停下滾動。他甘拜下風,她臉上淺淺地漾起微笑。心中波濤洶湧地完整憶起了,她曾經如此任憑自己的心意被那人瞄準、敲擊、得分,而最終卻只留她,孤孤單單地留在檯面上的那個片刻。
Thumbnail
這一個題目是我這學期帶的其中一位學生的問題。 他的問題是:「自他動詞的規則是什麼?要怎麼背?或是怎麼樣去理解?」 いくえ先生在這個板上已經寫過一些自他動詞的比較文 整理在這邊: [日語筆記]連日本人都不知道的自他動詞 久利生公平:変わった人と変わった人 [日本人在想什麼?] 落ちる/
Thumbnail
「老師!我們可以踢足球嗎?」最近在廣場的遊戲時間, 有幾位小男孩會自組兩隊,來個足球比賽。 還在熟悉規則的他們,會在比賽開始沒多久, 就出現了衝突需要協調,不是誰誰誰的球踢太高, 就是誰誰誰的球踢到別人。 所以請他們重新檢視自己會出現衝突的原因, 有孩子說是自己沒有看好目標,
前言 今天打球時,有位球友找了位退休的中學國文老師當對手,兩人對話時,對手有個詞說得不很得體(把打球時心情要放鬆說成鬆懈),結果該球友等對手離開後,就開始大肆評論起對手的那個他認為不得體的詞來,幾乎對所有願意聽他講的人他都講了一遍,而且,有回應的,他講的更多更雜,什麼現代老師的素質不行;什麼可能誤
一位球友剛跟人激烈對戰,下來休息了一會兒,我看球場還有球桌就問他說:「你還行嗎?」然後指了指空的球桌,他拿著球拍過來了。打了幾球後,他委婉的提醒:「問一個男人行不行?是對他的打擊,而且給他很大的壓力……」我立即表達歉意,說自己沒考慮到那麼多,因為他剛打完沒多久,所以不知道他還有沒有體力,他笑笑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日文中被動句的不同使用方式,並詳細闡述了這些結構的含義和使用方法。
球友被拒 球友邀打球是很平常的事兒,即使不合,最少也將就一下再找理由脫身。因此邀打是很平常的事兒。之前提過有位球友是被封殺的對象,他想加入雙打,人家寧願休息等他離開再打;今兒個跟人對打時,他就坐在牆邊椅上四處張望找球友—這是常見的情景—,最後廢然而退。每個跟他對打過的球友對他都有戒心,寧願不打也不
前兩天寫了地上的羽毛球,今天想寫寫羽球上的網子。 凡是有網子的運動像是羽球、桌球、網球,我想網子都是左右成敗的關鍵之一,畢竟從比賽規則來看,要能得分的第一步就是球要打出去落到對方場地的界內,或是也可以等對方發的球被網子反彈落到他自己的場地裡形成失誤。 預期之內的球也許都還有應對的餘地,但當球擦過
Thumbnail
本文總結了日語中接在變化動詞後的「ている」及「てある」的用法。這兩種形式都是表示「結果殘存」(狀態),但差異在於「ている」強調結果及自然產生的語感,而「てある」則著重結果的持續是人為留下來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日文中自動詞和他動詞的使用情況,並通過例句和對比簡要闡述了兩者的區別和適用場景。
Thumbnail
他一個失誤,換手。她不客氣,接連著一杆又一杆,俐落清空檯面,只留白球,悠悠緩緩地停下滾動。他甘拜下風,她臉上淺淺地漾起微笑。心中波濤洶湧地完整憶起了,她曾經如此任憑自己的心意被那人瞄準、敲擊、得分,而最終卻只留她,孤孤單單地留在檯面上的那個片刻。
Thumbnail
這一個題目是我這學期帶的其中一位學生的問題。 他的問題是:「自他動詞的規則是什麼?要怎麼背?或是怎麼樣去理解?」 いくえ先生在這個板上已經寫過一些自他動詞的比較文 整理在這邊: [日語筆記]連日本人都不知道的自他動詞 久利生公平:変わった人と変わった人 [日本人在想什麼?] 落ちる/
Thumbnail
「老師!我們可以踢足球嗎?」最近在廣場的遊戲時間, 有幾位小男孩會自組兩隊,來個足球比賽。 還在熟悉規則的他們,會在比賽開始沒多久, 就出現了衝突需要協調,不是誰誰誰的球踢太高, 就是誰誰誰的球踢到別人。 所以請他們重新檢視自己會出現衝突的原因, 有孩子說是自己沒有看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