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定位的配角意識-成為用戶的協助者|思維增長日記36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配角意識是《得到 App》的《產品魅力30講》課程提到的概念,針對產品定位、品牌設定都有滿多見解,因此這篇想記錄我的閱讀心得及套用到不同產品的描述情境。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 對於產品定位、品牌定位、配角意識有興趣的朋友

一、什麼是產品的教主與配角?

  • 教主意識:產品團隊做出一個產品,並幫產品訂一個高級的人設、產品定位,接著說服潛在用戶來「認同和追隨」,e.g. 「我的套餐特別好,你不能沒吃過」、「我的包包是最高檔的,如果你認同就背」。
  • 配角意識:產品很明確定位在「為消費者服務」,e.g. 「這套西裝,讓你工作更體面」、「這雙鞋子,讓你走路更有型」。

二、什麼時候需要教主意識?

從產品角度來觀察,教主意識的產品通常不是剛需品,比較偏向奢侈品,用於展現「個人特色」、「魅力」、「社會階級」
有教主意識的產品,幾乎都是該產業的龍頭,e.g. Apple 手機、特斯拉電動車、愛馬仕包、LV 香水等。
這些品牌都有幾種特性:
  • 有明顯的產品設計壁壘,其他競品較難完全複製
  • 品牌內部的創辦人或 CXO 具有領袖魅力
導致使用者通常都是以「仰望」的角度在使用這些產品,甚至當使用者不會使用該產品時,會下意識覺得「是我用的方式不對」。
但近期也有不少品牌開始由教主意識轉為配角意識,開始透過「強化你的社交貨幣」、「幫助你提高生活品質」、「優化工作效率」等口吻在行銷品牌。

三、什麼時候需要配角意識?

配角意識的產品通常是民生用品,像是家電、服飾、科技、生活周邊、化妝品、零食飲料等。
這些產品都有幾種特性:
  • 替代品高,較難用「非我不可」的口吻來做市場定位
  • 產品設計壁壘低,不同品牌的功能差異較小
因為使用者的忠誠度相對低,因此這些產品在定位時,通常會以配角思維來做行動呼籲。
口吻會偏向「記事本,幫你省時間」、「寶寶照護器,幫你記錄孩子的成長歷程」、「排汗衣服,讓你更舒服自在地運動」等。

四、總結

「配角意識」這個詞是產品定位時就要先有的概念,到底這個產品是作為使用者的「領航者」還是「協助者」,都會影響到 Slogan 怎麼設定。
設定好「配角的協助角度」後,就可以再加入更多「情緒價值」或,像是:
  • 選擇這款 A 鞋子,能更保護你的腳踝,從此運動再也不怕受傷。
  • 讓工作生活更平衡?讓這本 B 筆記本幫助你優化自己的行事曆。
《思維增長日記》是融合一系列的靈光乍現、讀書心得、名詞介紹等篇章,作為提升思維的日記,期許未來自己回頭看的時候,可以將這些思考方式融會貫通。
若對這系列有興趣,可以再往前翻: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思維的創意想像》是工作之餘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包含商業知識、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目前已有產品開發、客戶成功、社群行銷、思維增長、職場日記等系列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活黑客是?生活駭客又是?這本書《駭客思維:抓出生活中的不合理,優化你的人生》不僅分享生活駭客的發展脈絡,在每一章節的最後,也不斷提醒追逐系統化時,仍要關注目的、回歸內心需求。
此篇為《行銷提案實戰:讓你的想法被一次買單》課程心得,以下將會記錄我學習到的提案現場三步驟,以及 3 個多做、3 個不做的事項,提供給對行銷提案、業務提案有興趣的朋友參閱。收穫點除了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執行長傑哥的分享,我自己覺得在最後的訪談篇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的內容也相當精采。
教練領導是我在某個線上課程看到的概念,意思是:主管藉由提問、同理和指引,而不是下達命令和批判,來促進員工解決問題和協助其發展。
最近在研究《航向成功企業的55種商業模式》這本書,其中提到一種商業模式是「刮鬍刀組」,通常是基本品(刮鬍刀)和附帶品(刀片)的搭配。基本品價格很低,或是免費贈送,而附帶品則必須長期購買來使用。書中提到這個商業邏輯也有另一個名稱「釣鉤與誘餌」,重點在降低購買基本品的門檻。
傻瓜指數是邏輯思維創辦人羅振宇在《怎樣成為上進的人》演講提到的概念,指的是「你認為多久之前的自己是傻瓜」,或者說心裡有「那時候的自己怎麼這麼笨」的想法。如果覺得五年的自己很傻,那傻瓜指數就是五年;如果覺得一個月前的自己很傻,那就是一個月;這個指數越小越好,代表你的自我認知進步愈快。
這個是在《得到》商業洞察力聽到的概念,意思是可以讓自己不斷強化的閉環,劉潤老師有提到「增強迴路」在不同產業的名詞不太一樣,例如經濟學家叫「贏者通吃」,金融學家叫「複利效應」,科技公司叫「指數型增長」。
生活黑客是?生活駭客又是?這本書《駭客思維:抓出生活中的不合理,優化你的人生》不僅分享生活駭客的發展脈絡,在每一章節的最後,也不斷提醒追逐系統化時,仍要關注目的、回歸內心需求。
此篇為《行銷提案實戰:讓你的想法被一次買單》課程心得,以下將會記錄我學習到的提案現場三步驟,以及 3 個多做、3 個不做的事項,提供給對行銷提案、業務提案有興趣的朋友參閱。收穫點除了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執行長傑哥的分享,我自己覺得在最後的訪談篇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的內容也相當精采。
教練領導是我在某個線上課程看到的概念,意思是:主管藉由提問、同理和指引,而不是下達命令和批判,來促進員工解決問題和協助其發展。
最近在研究《航向成功企業的55種商業模式》這本書,其中提到一種商業模式是「刮鬍刀組」,通常是基本品(刮鬍刀)和附帶品(刀片)的搭配。基本品價格很低,或是免費贈送,而附帶品則必須長期購買來使用。書中提到這個商業邏輯也有另一個名稱「釣鉤與誘餌」,重點在降低購買基本品的門檻。
傻瓜指數是邏輯思維創辦人羅振宇在《怎樣成為上進的人》演講提到的概念,指的是「你認為多久之前的自己是傻瓜」,或者說心裡有「那時候的自己怎麼這麼笨」的想法。如果覺得五年的自己很傻,那傻瓜指數就是五年;如果覺得一個月前的自己很傻,那就是一個月;這個指數越小越好,代表你的自我認知進步愈快。
這個是在《得到》商業洞察力聽到的概念,意思是可以讓自己不斷強化的閉環,劉潤老師有提到「增強迴路」在不同產業的名詞不太一樣,例如經濟學家叫「贏者通吃」,金融學家叫「複利效應」,科技公司叫「指數型增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您的品牌是製造思維還是消費思維?》擁有一個知名的品牌好處多多,但向來以「生產導向」的代工廠,該如何跨足「顧客導向」的品牌市場呢?本課程將引導學員面對代工廠發展品牌時常面臨的問題,進而調整自己的經營心態與做法,讓品牌之路一帆風順!
Thumbnail
每位作者,都必須是自己的產品經理。 一篇文章就是一件產品: 產品先看包裝,文章先讀標題;產品要外觀無暇,文章要摘要大綱;產品功能要運作正常、文章上下連貫引發聯想。好產品會推薦親友、好文章會轉發朋友。
Thumbnail
說到行銷,我們先定義何謂行銷: 行銷是創造、溝通與傳送價值給顧客及經營顧客關係,以便讓組織與其利益關係人受益的一種組織功能與程序。 大白話就透過宣傳、推廣,進而促進產品或服務的銷售 要進行銷前,先有個觀念:定位理論 大意是『無論如何都要成為第一,如果不能成為項目第一,那就為自己創造一個項目』
Thumbnail
食品代工廠如何思考建立品牌的重要性,走消費通路不只是需要好產品,更需要轉換品牌腦思考,從B2C的思維到C2B的找尋消費痛點及洞察。
Thumbnail
只有從產品和服務的「用途」出發,才能精準創新,滿足市場的特定需求。 始終從功能、情感、社會的角度考慮創新,注重“實用”,是幫人打孔而不是賣鑽頭。
Thumbnail
首先,消費品對我來說的定義是我們可以買到的產品,所以是廣義的生活用品(食、衣、用、美妝、保養、保健、清潔等)。我曾有幸在某知名美商擔任產品經理的工作,是少數在台灣可以研發製造產品的外商公司。「產品經理」是產品的父母要掌管產品有關的一切。而大部分的消費品公司做的其實都是成品(進口、代理、零售)的產品行
Thumbnail
在當今這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領域,產品思維不僅是設計師的一項附加技能樹,而是成為塑造成功產品的核心因素。
產品氾濫年代,產品品質、功能都大同小異,客人的轉換成本幾乎為零。 如果,你仍停留在講解產品,接下來你可能會淹沒在時代洪流中。 顧問式銷售就是超業心法,你可以想像,你就是客人的「購物顧問」我們不直接談產品,我們更關心客人習慣、困擾、喜好等,透過分析、組織、說服力完成無痛成交。 成交的過程中,客人
Thumbnail
產品經理在企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需要具備清晰的思維和溝通能力,以及對市場需求的洞察力和專案管理的能力。這篇文章分享了產品經理的工作職掌以及所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思考,自己真正的目標,以及可採取的行動。
很多時候在做產品的時候會迷失方向,會爭論不出應該要做什麼、往哪個方向前進,這個時候往往是忘了從用戶觀點來看事情,最終的決定權是消費者,因此何不在做產品的時候就問問消費者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您的品牌是製造思維還是消費思維?》擁有一個知名的品牌好處多多,但向來以「生產導向」的代工廠,該如何跨足「顧客導向」的品牌市場呢?本課程將引導學員面對代工廠發展品牌時常面臨的問題,進而調整自己的經營心態與做法,讓品牌之路一帆風順!
Thumbnail
每位作者,都必須是自己的產品經理。 一篇文章就是一件產品: 產品先看包裝,文章先讀標題;產品要外觀無暇,文章要摘要大綱;產品功能要運作正常、文章上下連貫引發聯想。好產品會推薦親友、好文章會轉發朋友。
Thumbnail
說到行銷,我們先定義何謂行銷: 行銷是創造、溝通與傳送價值給顧客及經營顧客關係,以便讓組織與其利益關係人受益的一種組織功能與程序。 大白話就透過宣傳、推廣,進而促進產品或服務的銷售 要進行銷前,先有個觀念:定位理論 大意是『無論如何都要成為第一,如果不能成為項目第一,那就為自己創造一個項目』
Thumbnail
食品代工廠如何思考建立品牌的重要性,走消費通路不只是需要好產品,更需要轉換品牌腦思考,從B2C的思維到C2B的找尋消費痛點及洞察。
Thumbnail
只有從產品和服務的「用途」出發,才能精準創新,滿足市場的特定需求。 始終從功能、情感、社會的角度考慮創新,注重“實用”,是幫人打孔而不是賣鑽頭。
Thumbnail
首先,消費品對我來說的定義是我們可以買到的產品,所以是廣義的生活用品(食、衣、用、美妝、保養、保健、清潔等)。我曾有幸在某知名美商擔任產品經理的工作,是少數在台灣可以研發製造產品的外商公司。「產品經理」是產品的父母要掌管產品有關的一切。而大部分的消費品公司做的其實都是成品(進口、代理、零售)的產品行
Thumbnail
在當今這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領域,產品思維不僅是設計師的一項附加技能樹,而是成為塑造成功產品的核心因素。
產品氾濫年代,產品品質、功能都大同小異,客人的轉換成本幾乎為零。 如果,你仍停留在講解產品,接下來你可能會淹沒在時代洪流中。 顧問式銷售就是超業心法,你可以想像,你就是客人的「購物顧問」我們不直接談產品,我們更關心客人習慣、困擾、喜好等,透過分析、組織、說服力完成無痛成交。 成交的過程中,客人
Thumbnail
產品經理在企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需要具備清晰的思維和溝通能力,以及對市場需求的洞察力和專案管理的能力。這篇文章分享了產品經理的工作職掌以及所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思考,自己真正的目標,以及可採取的行動。
很多時候在做產品的時候會迷失方向,會爭論不出應該要做什麼、往哪個方向前進,這個時候往往是忘了從用戶觀點來看事情,最終的決定權是消費者,因此何不在做產品的時候就問問消費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