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九年一貫課程也曾高舉新世紀教育願景,揮別將課程填滿的舊課程標準,提供各校自行發展本位課程的空間。但在部分縣市首長親自帶頭下,不但國語加課,英語也提前至小一,原本保留給各校的空白課程被塞滿,課綱精神被摧毀殆盡,還帶起地方諸侯的國教軍備競賽。(「獨立評論@天下」2022-06-20)
小一學英語的年代
我的那年代,剛開始從國小一年級的義務教育當中加入英語,我的哥哥大我兩歲,他從國小四年級才開始有英文課,而大伯的兒子們,也就是我的堂哥,兩個人都是上國中才開始學英文,所以我算是整個家族裡最早學英文的人。
雖然說語言越早學越好,但和我同年紀的學生,幾乎都是幼稚園就開始學英語,通常是雙語幼稚園或是美語補習班,這麼說有點奇怪:但我覺得自己在學校的環境裡,像是最後一個開始學英語的人一樣,壓力大到我根本沒辦法在學校裡好好學英文。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小一學生最無憂無慮,哪會有什麼煩惱?」但殊不知我最大的煩惱除了是我小一以前完全沒朋友,另一個就是小一以前沒學過英語!
民國90年(2001年)採用九年一貫課綱的學生,現在英語都嚇嚇叫了嗎?
學校老師難創造有效環境
第一是當時背景流行提早教小孩英語,所以小一老師就像已經預設所有小朋友都會英文字母一樣,不僅字母的地方快速帶過,連單字等等就是講過就過,不像是拿字卡那樣帶著大家慢慢認識、接觸、運用,頂多是播放英語歌,但也就是大概聽聽,唱一唱過去。也許是低年級學生比較無法專注,在我的印象裡,當時的英文課就是在一陣同學吵鬧玩耍、老師播放的英語CD歌曲中度過,老師完全不會用英語跟學生對話,頂多是問學生這個單字是什麼。(這造就至少大家現在看到英文單字,「大概」可以讀出來XD)
我的壓力就源自於這兩點,一、老師認為大家有英語底子,覺得課堂開心、簡單帶過就好,二、學生覺得課程內容太簡單,不如上課跟同學玩比較開心。這導致我兩邊的圈子都進不去,我既沒辦法跟老師說我沒學過英文,內容進行得太快,影響大家上課進度,更沒辦法跟得心應手的同學安心玩耍。這個狀態久了,自己就越來越自卑,覺得跟不上大家的腳步,學英文變得越來越痛苦。這個時期學英語的壓力倒不是大家常說的成績或是證書等等之類,存粹是在每天的英語課時段,不能好好融入在其中,不能跟同學「開心學習」而已,這是一種人際關係的痛苦。
上學能不能學好英語?
學校顧名思義就是個小型社會,然而與其說學校是為了「教導」,倒不如說學校是為了「檢視你學得好不好」,看看每個學期的「期中考」和「期末考」就知道了,學生在學校被分門別類,成績好的學生可以享有更多被老師照顧的空間,成績差的學生就等著被老師「通知家長」。學校的英文課不是鼓勵學生「使用英文」,而是鼓勵「考好英文期中、期末考」,在學校大辣辣說英語沒人理(或有機會被當作怪胎),英文期末考一百分老師和同學卻會說:「你英文好好~」外加掌聲鼓勵,這,是不是變相鼓勵「背書拿高分、雕琢考試技巧?」
學外語的四類人
以非英語母語的學生來說,按照接觸語言的方式,大概可以分出四種人,你屬於哪種情況呢?
不論學英語、韓語、日語都通用的分析,測驗看看自己目前的定位在哪裡
如果你屬於左上:排斥外語的人
如果你屬於右上: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人
如果你屬於左下:渴望流利的人
如果你屬於右下:游刃有餘的人
學習語言應該先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需要,才能開始跨越舒適圈
學語言的時候,心態上可以放輕鬆,但卻不應該欺騙自己的真心,騙自己學任何語言都會很痛苦(語言像運動,需要長時間累積)沒有人能喜歡被逼著做事的感覺。教韓語的四千多堂課以來,我遇過各種情況的學生,有人剛學一兩堂課就消失,有人學了三個月後消失,也有人能持續學到一年以上,並且看見自己一路走來的巨大改變。
🚩第一種人
如果你測驗出來發現自己屬於第一種人(排斥外語),那我會建議你別逼自己了,除非有特定的理由(要考試、要升職)基於心理上的原因,還是別做讓自己痛苦的事更好(多數人糾結就是:不學有罪惡感)時間可以花在更值得發揮的事情上。
🚩第二種人
大多數想學習外語的學生屬於第二種人(心有餘而力不做),那麼這時就需要了解自己的動力和資源到哪裡,動力是指自己想達到的目標(能日常溝通、能在檢定或學校考試拿高分、能拿到更高職位、能在國外生活工作),這些動力也是自己的需求,檢視這些需求,就能正視自己並做出行動。資源則是指自己有多少時間能完成(是學生?是家庭主婦?是上班族?是退休族?)學生族群下課後多屬於自由時間,一天能學習的份量就比家庭主婦更多; 家庭主婦一天都圍繞在家人、家事上面打轉,為自己的規劃反而放在最後,那學習的時間可能被壓縮; 上班族下班後可能會遇上加班等不穩定因素,學習的時間難以固定,學的量也會不固定; 退休族有更多自我進修的時間,可以安排更穩定的學習節奏)掌握自己的動力和資源,就能開始為自己規劃打算了。第二種人的最大課題是在於認清現實、做出行動。
🚩第三種人
第三種人是有環境資源、興趣資源的人(渴望流利),他們可能因為生活在多語言的地區(例如: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生活本身就需要用多種語言溝通,隨時轉換使用語言很平常,不過這就容易造成每種語言都會一點,卻不容易專精其中一項。除非要求較高專業能力,否則容易長期停留錯誤用法中。
🚩第四種人
第四種人有可能是有優良的教育環境,也可能是有較多學習資源,或是經過刻苦或勤勞學習來的。
你屬於哪種類型的外語學習者呢?歡迎告訴我你的困難,我會回覆每個留言唷:)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或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在右下角幫我點顆❤️,當作給予我的小鼓勵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