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了解輕鬱症狀及諮商如何進行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
看這本書的時候正好正值理科太太在Hahow賣他的諮商筆記,讀來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將自己諮商的過程集結成書,帶大家了解自己輕度憂鬱的狀態,以及諮商師在過程中與其的對話,跟著作者逐步的釐清自己的情緒及善待自己。
這是一本易讀的小品,從第一人稱的角度了解作者的心聲,並從諮商師的角度點破盲點,發現作者慣性的覺得自己不夠好或是對於自己太苛刻,讓作者能夠從這些角度更有覺察的去意識到自己對自己所餵養的話語,或是懂得在面臨同樣的狀況能夠停下來,給自己一點時間、空間與情緒共存。
另一方面也反思當前的社會新聞,不難理解為什麼當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能夠大賣,以作者所描述的輕度憂鬱症狀,我相信其實社會普遍大眾有許多人也是承受了類似的心理負擔,而台灣的諮商管道也許並不那麼平易近人,單次諮商的價格對許多人來說也相對高昂,或是更多的是沒有病識感,以致不懂得如何求助。
如果透過這樣的書籍或是從他人的經驗能夠更好的認識到這樣的領域,或是讓諮商本身不再汙名化、不再需要躲躲藏藏的,我相信對於社會來說仍舊是帶來正面的影響力。
許多人的論述是諮商是需要很嚴謹的訓練才能提供病人完善的輔導,因此大力抨擊這樣的行為,但我認為在販售這樣的課程時,主要的目標客群應該是與原先諮商師所接觸到的客群是很不同的;在購買課程的人有的可能是單純八卦理科太太的過去、有的可能是首次聽到諮商並好奇諮商能夠怎麼幫上忙、有的可能羞於主動求醫想先透過了解別人的經驗作更好的評估、有的可能覺得諮商費用太過高昂希望能夠以閱讀筆記的方式來幫助自己,並不完全是為了取代諮商本身或是誤導人不再接受諮商。
其實有名人的加持,讓諮商更廣為人接受,對整個市場或是社會的風氣應該是會有幫助的才對,這大概也是我在看這本書時有的一些反思跟心得;如果書籍讓人覺得諮商是有幫助且平易近人,或是讓人意識到有同樣的狀況時可以去尋求諮商的協助,我相信比起現在的諮商環境是更能去照顧到那些過往所觸碰不到的族群。
扯遠了,以上是我的一些叨叨念念的想法,總之《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是一本好讀的小品,讓大家能夠了解諮商是如何進行的,也可以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跟著一起有所體悟、跟著一起成長,推薦給大家。
我是軌軌,是個喜愛讀書的科技業上班族,發現自己如果沒有留下文字記錄,等到同事或是朋友請我推薦時,總會支支吾吾講不出理由,最後只能霸氣的說:「反正就是本好書啦!」深感這樣子實在不行,故養成了讀完書進行反思的習慣,希望我的心得能夠讓忙碌的大家鼓起勇氣,勇敢地打開書,省去一些挑書選書的時間,享受讀書的平靜好時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是國際美人鍾明軒的個人自傳,寫著他一路從十三歲爆紅以來的心路歷程,如何一點點把自己從痛苦的經歷中拉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自我探索與對話,把過往的經驗梳理成自傳,希望給有同樣遭遇的人們一點力量,是一本很真實的書。 鍾明軒最早以前是以煎熬弟而爆紅,隨著知名度而來的是許多不友善的眼光,霸凌也有、親戚的壓
這是律師娘講悄悄話的創辦人林靜如將自己的創業心路歷程,搭配其成立的娘子軍創業共學團所聽到的故事集結成冊,鼓勵大家找出自己的核心定位,積極擁抱斜槓人生。
以前求學的時候不太有機會能夠認識B2B的業務,也是自己在這一年內跌跌撞撞才開始知道B2B的業務是怎樣的工作性質,將這本書推薦給想要更認識B2B業務在做什麼的人們。 其實在成為業務之前,一直錯誤的認為要當業務就需要特別的social,需要參加各式社交場合跟喝酒吃飯應酬等,身為一個不喜歡做這種需要公私生
這是一本協助你好好釐清自己現在與工作的關係的書,透過反思來重新定義對自己所謂的成功,並盤點自己對工作的期許及對成功的定義是否有不吻合之處,也提供許多設立界線的方式,讓大家度過不管是要轉職或是留下來中間的過渡期;最後才到最終行動,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這是一本會讓人想要一直看的溫馨小說,沒有燒腦的劇情,比較多是平常人生中真的會見到的許多不同種人的故事,透過這間不便利的便利商店,串起每個人的人生境遇,遭遇不同情境但同樣失意的人們如何在這樣的便利店中找到一點點前進的方向。
這是一本男孩找尋回家的路的繪本,在過程中遇到了願意幫忙的鼴鼠、受了傷害的狐狸以及代表勇氣的馬,透過一來一往的對話,帶著小男孩一起探索家的本質,踏上回家的路。
這是國際美人鍾明軒的個人自傳,寫著他一路從十三歲爆紅以來的心路歷程,如何一點點把自己從痛苦的經歷中拉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自我探索與對話,把過往的經驗梳理成自傳,希望給有同樣遭遇的人們一點力量,是一本很真實的書。 鍾明軒最早以前是以煎熬弟而爆紅,隨著知名度而來的是許多不友善的眼光,霸凌也有、親戚的壓
這是律師娘講悄悄話的創辦人林靜如將自己的創業心路歷程,搭配其成立的娘子軍創業共學團所聽到的故事集結成冊,鼓勵大家找出自己的核心定位,積極擁抱斜槓人生。
以前求學的時候不太有機會能夠認識B2B的業務,也是自己在這一年內跌跌撞撞才開始知道B2B的業務是怎樣的工作性質,將這本書推薦給想要更認識B2B業務在做什麼的人們。 其實在成為業務之前,一直錯誤的認為要當業務就需要特別的social,需要參加各式社交場合跟喝酒吃飯應酬等,身為一個不喜歡做這種需要公私生
這是一本協助你好好釐清自己現在與工作的關係的書,透過反思來重新定義對自己所謂的成功,並盤點自己對工作的期許及對成功的定義是否有不吻合之處,也提供許多設立界線的方式,讓大家度過不管是要轉職或是留下來中間的過渡期;最後才到最終行動,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這是一本會讓人想要一直看的溫馨小說,沒有燒腦的劇情,比較多是平常人生中真的會見到的許多不同種人的故事,透過這間不便利的便利商店,串起每個人的人生境遇,遭遇不同情境但同樣失意的人們如何在這樣的便利店中找到一點點前進的方向。
這是一本男孩找尋回家的路的繪本,在過程中遇到了願意幫忙的鼴鼠、受了傷害的狐狸以及代表勇氣的馬,透過一來一往的對話,帶著小男孩一起探索家的本質,踏上回家的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本書不只是訴說著心理諮商的過程,也訴說著生命與感動。作者本身是一位心理醫生,書中分享心師與病人的互動故事,也分享自己去找心理師諮商的過程。 也許諮商成功不是永遠不會再遇到挫折或是低潮,而是從原本不斷地輪迴在低潮的狀態中,變成可以從一個低潮走過再接著下一個低潮,學習如何面對人生。
Thumbnail
說來也妙 因為和一個朋友聊到焦慮的事我就把之前借的這本書拿出來看(這本書後面也有很多人預約 剛好最近碰上的事也讓我該好好面對自己的情緒 ——————正文開始—————— 看這本書時一直有一個畫面冒出來 理科太太之前曾經訪博恩一集 問他怎麼面對自己的情緒 博恩回覆,他會想像情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隨著心理健康觀念普及,越來越多人會在身心狀態不佳時尋求諮商,剛好最近有認識的工作夥伴談論到「踩雷的諮商經驗」,聽著覺得好生氣,一起看看怎麼調選諮商所不踩雷。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當我提問:為何您認為我不需要做諮商呢?醫生淡淡地說:因為你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身為罹患憂鬱症已經4年的大學生,最近感到心情又到了另一個谷底。我的學校有免費諮商輔導的這項政策,所以我決定報名看看。報名完過了沒多久便接到電話,對方是健康中心的諮商師,他說:已成功收到我的預約,會盡快幫我安排時間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
Thumbnail
這本書不只是訴說著心理諮商的過程,也訴說著生命與感動。作者本身是一位心理醫生,書中分享心師與病人的互動故事,也分享自己去找心理師諮商的過程。 也許諮商成功不是永遠不會再遇到挫折或是低潮,而是從原本不斷地輪迴在低潮的狀態中,變成可以從一個低潮走過再接著下一個低潮,學習如何面對人生。
Thumbnail
說來也妙 因為和一個朋友聊到焦慮的事我就把之前借的這本書拿出來看(這本書後面也有很多人預約 剛好最近碰上的事也讓我該好好面對自己的情緒 ——————正文開始—————— 看這本書時一直有一個畫面冒出來 理科太太之前曾經訪博恩一集 問他怎麼面對自己的情緒 博恩回覆,他會想像情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隨著心理健康觀念普及,越來越多人會在身心狀態不佳時尋求諮商,剛好最近有認識的工作夥伴談論到「踩雷的諮商經驗」,聽著覺得好生氣,一起看看怎麼調選諮商所不踩雷。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當我提問:為何您認為我不需要做諮商呢?醫生淡淡地說:因為你會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身為罹患憂鬱症已經4年的大學生,最近感到心情又到了另一個谷底。我的學校有免費諮商輔導的這項政策,所以我決定報名看看。報名完過了沒多久便接到電話,對方是健康中心的諮商師,他說:已成功收到我的預約,會盡快幫我安排時間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