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內向到無法應對一般的社交?認識社交焦慮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們在生活中面對重要會議、聚會時,我們大多會細心準備,希望在同事、主管或是久未見面的同學朋友面前表現出最好的自己。
這樣的社交情境可能為人們帶來程度不一的焦慮感,這種焦慮感有助於人們謹言慎行,應對挑戰。但是如果時時擔心自己表現不好、不受歡迎、缺乏與人平等互動的信心,甚至情況嚴重到影響生活、就學或就業,也許就該向專業人員求助,因為你很有可能是生病了。
社交焦慮症又稱為社會焦慮症、社交恐懼症,屬於焦慮症的一種,與憂鬱症、藥物濫用同為現代三大盛行率最高的精神疾病,哈佛大學的學者Kessler在2003年的研究發現,社交焦慮症的終生盛行率(一生至少罹患一次的比率)介於7%至13%之間(男性大約10%,女性大約15%)。
社交焦慮症與內向最大的差別在於,社交焦慮症患者會對自身產生負面評價,因為人際關係長期的挫敗而影響到個人的自信心、自我表達能力,進而產生就業與成家問題,也因此社交焦慮症常同時有著憂鬱症、自我傷害或其他精神疾病的診斷。
究竟社交焦慮症的成因是什麼?在生理與遺傳觀點來看,患者的海馬迴區較為敏感,比一般人更容易受到社交情境的影響,如臉紅、嘴角發抖、心跳加速、冒汗等反應,而這樣的生理反應加重當事人的焦慮。從社會或心理學觀點來看,父母的養育方式、人格特質和家庭環境、同儕互動,都可能讓人在心中留下負面陰影,日後在某些壓力事件中爆發成為社交焦慮症。
值得一提的是,社交焦慮症者並非真的社交表現不好,Cartwright-Hatton等人於2003年開始一系列研究發現,高社交焦慮者並不一定有較差的社交表現,社交焦慮孩童「相信」自己的社交表現十分負向,但旁人並無法明顯區辨出兩組孩童的表現。就算是這樣,社交焦慮症者仍會將幾乎所有的心力消耗在應對人際關係這件事情上,形成無止盡的內耗。
藥物治療主要是降低社交焦慮者的焦慮、失眠的情況,而心理諮商能為社交焦慮症者做些什麼呢?
「認知行為治療」是目前實證效果最多的治療方式,重要的方法之一是「練習」,透過正念練習、內在自我暗示、社交技巧的練習等,逐漸改善因為長期挫折而產生的緊張、更自信和自我認同。此外「關係取向心理治療」和「情緒焦點治療」也有研究支持,從社交焦慮症者的內在出發,看清造成自己在他人面前綁手綁腳的原因,重新梳理經驗,發展新的關係經驗。不論是練習還是探索,都有良好的效果,也值得積極投入。
社交焦慮的情況並不罕見,許多人一生中都可能發生,克服羞恥感和自我評價,尋求專業協助,讓自己走出社交焦慮,更自在的與他人交流。
圖片來源:Pexels
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工作相關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談抽離的情緒 模仿犯作為一檔優質戲劇,不只細節講究,氛圍到位,演員陣容更是讓人驚嘆,身為懸疑劇迷,這部以台灣90年代為背景、繞著失控新聞媒體的題材,比起其他懸疑劇,讓我有更強的代入感。 除了失控的新聞媒體,創傷似乎是本劇的另一個重大元素。郭曉其的一言不發、面無表情,伴隨著深刻陰暗的思維,慢條斯理的散
談抽離的情緒 模仿犯作為一檔優質戲劇,不只細節講究,氛圍到位,演員陣容更是讓人驚嘆,身為懸疑劇迷,這部以台灣90年代為背景、繞著失控新聞媒體的題材,比起其他懸疑劇,讓我有更強的代入感。 除了失控的新聞媒體,創傷似乎是本劇的另一個重大元素。郭曉其的一言不發、面無表情,伴隨著深刻陰暗的思維,慢條斯理的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天下沒有陌生人,只有尚未認識的朋友。” 前言:社交,從恐懼到成長的旅程 你是否曾在聚會中悄悄躲到角落,害怕與陌生人交談?是否在會議中明明有想法,卻因擔心說錯而選擇沉默?事實上,社交能力並非天生,有些人擅長與人交流,是因為他們掌握了方法並經歷了持續的練習。而那些因為過往經歷而對社交產生恐懼的人,
Thumbnail
你會害怕焦慮嗎?明天要上台報告了,緊張自己表現不好,明天要上台表演了,怕自己會忘詞,相信每個人都會有焦慮的時候。 人一旦焦慮就會從心理影響生理,許多人會焦慮到睡不著,有的人甚至會焦慮到頻繁跑廁所,嚴重影響到日常作息。焦慮真的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嗎?需要想辦法排除焦慮嗎? 這本由平安文化出
Thumbnail
內向人的特徵為,喜歡獨處、喜歡深度思考、言語表達謹慎、對於外部的刺激容易感到疲累,但並不排斥社交活動。 害羞是一種情感狀態,在社交中容易感到緊張、不安或尷尬。害羞的人對於他人的評價過於敏感、容易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而產生焦慮感。這樣的焦慮,會產生迴避與他人互動、退縮等行為。 產生害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社交恐懼症簡稱社恐,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社恐者會明顯對某種社交情境感到焦慮,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是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場合裡,都抱持著明顯的消極思考。 比如,參加朋友聚會,明明聊得很愉快,卻總是覺得「很累,想早點回家」,又擔心自己的反應太異樣,會很失禮;跟大家相處明明很開心,卻總是覺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焦慮症患者的恐懼通常與對於未知、不確定的事物或情況的擔憂和恐懼有關,這可能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社交恐懼症(英文 social phobia),對於跟他人接觸或社交行為感到恐懼。 你是社恐人嗎? 人與人的距離很遠嗎? 在自媒體的充斥下 很多人躲在網路的背後 有些人很活躍有些人很潛水 真實生活中是和網路相同tone調的人嗎? 也或許因為這樣社交恐懼越來越多 越來越害怕和真實的人說話 也越來越不
Thumbnail
MBTI流行一陣子後,在社群媒體就常常看到大家用I人或E人宣稱自己的社交屬性,但隨著時間推移,不難發現有些E人慢慢也會變成I人,甚至有社交恐懼的傾向出現,真的是非常迷的現象,今天就稍微跟大家聊聊我從E轉I的心路歷程,首先來看看什麼是社交焦慮和社恐吧!
Thumbnail
曾經經歷排擠的人可能會面臨多種心理創傷或精神健康問題,具體的影響因個體差異而異。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現的創傷或精神疾患 …….社交焦慮症、失眠、低自尊 等等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天下沒有陌生人,只有尚未認識的朋友。” 前言:社交,從恐懼到成長的旅程 你是否曾在聚會中悄悄躲到角落,害怕與陌生人交談?是否在會議中明明有想法,卻因擔心說錯而選擇沉默?事實上,社交能力並非天生,有些人擅長與人交流,是因為他們掌握了方法並經歷了持續的練習。而那些因為過往經歷而對社交產生恐懼的人,
Thumbnail
你會害怕焦慮嗎?明天要上台報告了,緊張自己表現不好,明天要上台表演了,怕自己會忘詞,相信每個人都會有焦慮的時候。 人一旦焦慮就會從心理影響生理,許多人會焦慮到睡不著,有的人甚至會焦慮到頻繁跑廁所,嚴重影響到日常作息。焦慮真的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嗎?需要想辦法排除焦慮嗎? 這本由平安文化出
Thumbnail
內向人的特徵為,喜歡獨處、喜歡深度思考、言語表達謹慎、對於外部的刺激容易感到疲累,但並不排斥社交活動。 害羞是一種情感狀態,在社交中容易感到緊張、不安或尷尬。害羞的人對於他人的評價過於敏感、容易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表現不佳而產生焦慮感。這樣的焦慮,會產生迴避與他人互動、退縮等行為。 產生害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社交恐懼症簡稱社恐,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社恐者會明顯對某種社交情境感到焦慮,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是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場合裡,都抱持著明顯的消極思考。 比如,參加朋友聚會,明明聊得很愉快,卻總是覺得「很累,想早點回家」,又擔心自己的反應太異樣,會很失禮;跟大家相處明明很開心,卻總是覺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焦慮症患者的恐懼通常與對於未知、不確定的事物或情況的擔憂和恐懼有關,這可能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社交恐懼症(英文 social phobia),對於跟他人接觸或社交行為感到恐懼。 你是社恐人嗎? 人與人的距離很遠嗎? 在自媒體的充斥下 很多人躲在網路的背後 有些人很活躍有些人很潛水 真實生活中是和網路相同tone調的人嗎? 也或許因為這樣社交恐懼越來越多 越來越害怕和真實的人說話 也越來越不
Thumbnail
MBTI流行一陣子後,在社群媒體就常常看到大家用I人或E人宣稱自己的社交屬性,但隨著時間推移,不難發現有些E人慢慢也會變成I人,甚至有社交恐懼的傾向出現,真的是非常迷的現象,今天就稍微跟大家聊聊我從E轉I的心路歷程,首先來看看什麼是社交焦慮和社恐吧!
Thumbnail
曾經經歷排擠的人可能會面臨多種心理創傷或精神健康問題,具體的影響因個體差異而異。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現的創傷或精神疾患 …….社交焦慮症、失眠、低自尊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