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書|如何與母親和平相處?《希望媽媽也能好好愛自己》一本母女相處說明書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沒有聽我媽喊「累」過。

作為一個家族的長女,嫁給了另外一個家族的長子,我是直到長的足夠大,大到夠明白親戚間的閒聊與耳語時,才知道媽媽一路累積的壓力有多少。

但從小對她的印象只有強勢,因為她老是河東獅吼,那麼的神彩奕奕又八面玲瓏,凡事親力親為。而管教我們的方式也沒在客氣,課業要出類拔萃、才藝要學夠多、身為女兒還要足夠貼心與幫忙家事。(居然從小就被內建這樣的價值觀)當我們耍任性時棍子直接揮下來,只丟下一句:「姊姊要做好榜樣。」我當時內心只有滿滿不平衡。

這樣說一就是一的管教方式,讓我習慣媽媽說什麼就是什麼,好多的話語想問,最後想想又還是算了,從沒有說過愛,因為講出來彆扭。有一次的母親節媽媽左等右等,終於忍不住暗示:「今天沒有什麼表示嗎?」我只傻回:「喔~時機還沒到。」(因為我想要晚上吃大餐時再送禮)只見母親一言不發的失望離去。

就在我媽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跟我說「她累了」的時候,我卻早已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想問的話與想說的愛,都只變成表面的一句「一切都會好的」, 卻沒有好好跟她聊內心真正的感受。現在想來還是會被自己氣到。

我錯過了好多好多。
所以當我看見韓國作家張海珠所著的《希望媽媽也能好好愛自己》時,在有夠簡單的對話與時而夾雜矛盾的情感中我深有共鳴,想要好好溝通卻又不想被傳統觀念束縛,甚至作者那種能跟媽媽幾乎沒大沒小的吵架話語,我都心生羨慕。
《希望媽媽也能好好愛自己:一封所有女兒, 都想獻給媽媽的情書》|張海珠

從沒有思想的服從、一昧地想要抱怨媽媽,到現在知道有不少家庭的母女相處是如朋友般,才真正理解到,家庭不需要一個固定樣板,找到適合自己的家庭關係才是常態。
對我來說這本像是一個打開母女關係的相處說明書,方法百百種,對某些與媽媽相處融洽的人而言,這本書名看似有些雞湯,但此書也無意要將母女關係塑造成一種固定的樣子,反倒是從了解媽媽過往的人生、辛苦、傷痛裡,重新理解她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最後才有了「母親」這個標籤。

這本要是還能給我媽看,最希望藉此提醒她:不要以為成為媽媽後就只能容忍或無所不能。


◠◡◠◡◠◡◠以下全文同步於【女人迷】刊登◡◠◡◠◡◠◡◠

看見媽媽的角色重擔,解脫自我束縛!

在我的印象中,媽媽就已經是「媽媽」,是那個有求必應,兵來媽會擋,時間到了桌上自動出現一桌好菜的魔法師,然而,長大後才逐漸明白,這些事情,有哪些是出於母親意願?
甚至,她想要的也不只有「媽媽」這個標籤?

妳我的家庭日常

閱讀韓國作家張海珠所著《希望媽媽也能好好愛自己》屢屢讓我想起那深受傳統教義束縛的母親,重新站在她的角度回想她是怎麼成為、又成為一個怎樣的母親?也不該以理所當然的形象,希望她將這個身分視為人生終點。
作者以四個主題來詮釋自己的心理變化,從認真看待媽媽已然變老的面孔開始,曾下定決心「絕對不要活成媽媽那個樣子」;到理解她一路走來的感情狀態,明白愛是需要時間與共同經歷的。
講到母親的難言之隱,是她有時候只想找人抱怨而不是聽女兒給的建議;直到誠實說出自己的矛盾,其實是理想化了母親的角色,忘記她也是一個人;至最後大聲承認「直到世界末日,我都要當媽媽的女兒」。
每段篇幅雖短卻也直白易懂,但不是順順漸入佳境的腳本,而是透過一次次的觀察與母親對話,中間抱怨有時;吵鬧有時,更有反覆上演的無言戲碼,但這不也是妳我的家庭日常?
每篇短文末尾都說出自己的真心話,更像是我們家以前愛在心裡口難開,用碎念來代替愛,有時只能透過文字來傳達情意的相處模式。
前幾日拜訪朋友,她跟母親的相處在我看來像是沒大沒小,但她們母女倆拌嘴完又能很有默契的分工合作。朋友吃飽飯理所當然地把碗丟著,去幫媽媽處理無法看懂細節的動腦工作,而媽媽也不念著怎麼都不幫忙做家事,心甘情願地打掃收拾,那些要思考的事情就兩手一攤。
這種互補又像夥伴的關係,讓從小習慣必須跟媽媽共進退相處模式的我,感到嘖嘖稱奇,但也是長大後才真正理解到,家庭不需要一個固定樣板,找到適合自己的家庭關係才是常態。
「盼妳不再因過去的母親都是如此、周遭的母親都這樣度日,就認為自己也應該要一樣,或者因為這些觀念而畫地自限、作繭自縛。」
雖然說這句話是女兒的肺腑箴言,但會不會連本人也不自覺落入無意識,讓媽媽成為束縛自己的人?
書中有一段是媽媽好不容易從鄉下來到首爾拜訪女兒,依然不改本性的打掃、煮飯、洗碗,又把最好的東西獻給外婆,在旁邊冷眼看待的女兒忍不住爆發,怪這樣的媽媽難怪一天到晚喊腰疼。
母親聽完後直接回了一句:「妳問我為什麼要做這些事?那我問妳,如果我不做,誰做?妳會做嗎?」
登愣!原來自己也成為了讓母親停不下來的幫兇,作者這才老實說出自己的不捨,還有責怪的背後,其實是想問母親是否真的對送出喜愛之物而感到無所謂,同時希望媽媽將好的先留給自己,再照顧其他人。
女兒的矛盾讓自己成為無法將心比心的壞人,但母親的矛盾在於她想用行動表達愛卻無法傳達。
關於「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條難唸的叫「母女關係」。那種妳應當要理解母親辛苦、女兒應該要在長大後共同分擔家務,學好怎麼照顧人,畢竟人家不常說母女連心嗎?
有時立場不同的平行線仍需要藉由不斷的溝通與適合自己的家庭分工,來避免無意識的一代傳一代,復刻辛苦的輪迴。如果我們能嘗試說出自己內心真正的不捨,表明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時畫好自己的界線,或許也能慢慢地坦然接受相處時的矛盾。
媽媽,妳不用做這些事情,妳依舊是我的母親。
而我們也知道,當遇到什麼疲憊挫折,還有一個地方可以無條件依靠。

好想跟媽媽說:

當中最觸動我又讓我忍不住莞爾的,是在母女又吵架時,母親熙婷女士對海珠喊出的:「妳以為只有妳是千金大小姐嗎?只有妳有媽媽嗎?我也是人家的掌上明珠好嗎!」
正因為從小看父母就是自己世界的全部,以為媽媽這個身分就是終點,卻忽視人家是怎麼過來的,她先是一個人,接下來才是母親。
熙婷女士的大喊是在告誡女兒不要太超過,但也讓我想起當時受委屈,卻不想在女兒面前展現脆弱的媽媽,換我拍拍她,輕輕地提醒她,不要以為成為媽媽後就只能選擇獨自容忍或無所不能。
「我只想著設定一個名為母女的關係框架,再按照自己夢想的方式,肆意將母親套入其中。諷刺的是,我從未將母親純粹想成是一個人、一個女人,以及與我截然不同的個體,卻一直引頸期盼她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尊重我、對待我,與此同時,又不斷地拿她和其他媽媽來做比較」
或許以上的分享都讓人覺得當女兒好難,當媽更難,但若已有這樣的認知與正視,如何先照顧好自己免去父母煩憂,同時學習彼此尊重;父母如何學習做出不同選擇,停止攬上約定俗成的責任,接下來要怎麼表達,或許就不會那麼的難。
一如直白的書名《希望媽媽也能好好愛自己》,作者張海珠無意要說出什麼大道理,但在淺白幾乎可說是個人經驗的分享中,希望帶出的,不外乎是引起我們行動。打通電話,甚至直接出現在家門口說聲:「媽,妳今天過得如何?」
這是一封獻給媽媽的情書,也獻給愛在心裡口難開的家族女兒。
更多的互動:畫說有一天IG
紀錄最近看完,且好希望讓你們也知道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或許讓我引用反烏托邦經典《華氏451度》的其中一段對話,替如今我們為何還需要這樣的書籍做結: 「如果他們問我們在做什麼,你可以回答,我們在記得。」
看完三浦紫苑的訪談後,終於明瞭她一直以來想把嚴肅的議題輕鬆說的苦心。與其說她的作品是熱血,倒不如說是「顛覆」吧,顛覆那些日常的理所當然,顛覆所謂成功的世俗定義,一個個看起來辛苦或甚至日薄西山的產業,也能被她寫到超有趣,而這次更是對現今日本王道漫畫輸出國裡的「青春=熱血=夢想」既定公式給狠狠打臉下去X
「若不彼此詢問美好人生有何特點,你我就不能期待過上美好的生活;若不試著定義公平正義的社會,你我就建立不出一個公正的社會;在我們仔細思考什麼是愛之前,也大概不太能在線上約會有所斬獲。」 或許正是因為能思考這些「有的沒的」,這種主動的發問才是身而為人、才是我們無法被AI取代的原因吧。
今天的新聞會成為明天的歷史,那今天所吃的食物會不會成為推翻明日政權的武器? 如果還有人說俄羅斯歷史生硬複雜,要去了解當中與他國的政治因素更是難上加難時,我一定會塞本《克里姆林宮的餐桌》到他懷裡,再邀他去附近一間切仔麵店,叫盤滷味,一邊聊書中的食物切入俄羅斯文化,也如沙博爾夫斯基一樣,從口中的在地味道
從看了電影版才知道這五人幫的存在,到一天之內追完31集單行本,或許那種青春情懷感不如等了26年的老粉絲,但對他們成長過程的感動是絕對有的!還在開工日前夕被灌籃高手給推了一把XD。整理十點印象深刻與讓我學習到的橋段,讓灌籃高手們的故事一起運用在現實人生上!
或許自己曾經歷過不順的難關,曾對這個世界失望,但在這樣思索與過往親密之人的連結裡,也重新思考了生命美好的存在。
或許讓我引用反烏托邦經典《華氏451度》的其中一段對話,替如今我們為何還需要這樣的書籍做結: 「如果他們問我們在做什麼,你可以回答,我們在記得。」
看完三浦紫苑的訪談後,終於明瞭她一直以來想把嚴肅的議題輕鬆說的苦心。與其說她的作品是熱血,倒不如說是「顛覆」吧,顛覆那些日常的理所當然,顛覆所謂成功的世俗定義,一個個看起來辛苦或甚至日薄西山的產業,也能被她寫到超有趣,而這次更是對現今日本王道漫畫輸出國裡的「青春=熱血=夢想」既定公式給狠狠打臉下去X
「若不彼此詢問美好人生有何特點,你我就不能期待過上美好的生活;若不試著定義公平正義的社會,你我就建立不出一個公正的社會;在我們仔細思考什麼是愛之前,也大概不太能在線上約會有所斬獲。」 或許正是因為能思考這些「有的沒的」,這種主動的發問才是身而為人、才是我們無法被AI取代的原因吧。
今天的新聞會成為明天的歷史,那今天所吃的食物會不會成為推翻明日政權的武器? 如果還有人說俄羅斯歷史生硬複雜,要去了解當中與他國的政治因素更是難上加難時,我一定會塞本《克里姆林宮的餐桌》到他懷裡,再邀他去附近一間切仔麵店,叫盤滷味,一邊聊書中的食物切入俄羅斯文化,也如沙博爾夫斯基一樣,從口中的在地味道
從看了電影版才知道這五人幫的存在,到一天之內追完31集單行本,或許那種青春情懷感不如等了26年的老粉絲,但對他們成長過程的感動是絕對有的!還在開工日前夕被灌籃高手給推了一把XD。整理十點印象深刻與讓我學習到的橋段,讓灌籃高手們的故事一起運用在現實人生上!
或許自己曾經歷過不順的難關,曾對這個世界失望,但在這樣思索與過往親密之人的連結裡,也重新思考了生命美好的存在。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Thumbnail
這樣的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人生在自己手裡 不是別人嘴裡 活著 把自己做好 努力 堅毅 善良就可以 高媽媽是個非常傳統的女性 顧家 孝順 又燒的一手好菜的母親 一個非常努力盡好責任的媽媽 但從小我就覺得 她沒有活得真正的快樂……. 高媽媽出生在民國30年初那個尚未擁有女性覺醒與自主意識的年代
Thumbnail
希望媽媽就像愛孩子一樣,能把自己放在世界的第一位來疼愛。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Thumbnail
這樣的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人生在自己手裡 不是別人嘴裡 活著 把自己做好 努力 堅毅 善良就可以 高媽媽是個非常傳統的女性 顧家 孝順 又燒的一手好菜的母親 一個非常努力盡好責任的媽媽 但從小我就覺得 她沒有活得真正的快樂……. 高媽媽出生在民國30年初那個尚未擁有女性覺醒與自主意識的年代
Thumbnail
希望媽媽就像愛孩子一樣,能把自己放在世界的第一位來疼愛。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