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動的最後,我們也進行Q&A環節,讓與會來賓可以提出他們的想法、問題,透過一答一問相互回饋。以下會統整為三個面向闡述。
★ 認輔制度在生涯與課程引導方面的問題
認輔制度是一個學校輔導制度。有些學校會透過發表單調查有無需要協助的學生,而有些學校的導師會將有需要協助的學生提報資料給輔導室,並開啟認輔會議,去找尋適合陪伴與解決此學生困難點的教師。
在2014年學生輔導法通過後,有三種輔導工作被確立,包括生活輔導、學習輔導及生涯輔導,但我們看見目前台灣的校園現況中,生涯輔導是較為缺乏的。因為在高中校園中大多以「升學」等相關事項(如升學講座、備審諮詢等)來進行此項目,但生涯不僅僅是升學,也包含自我探索、覺察,以及對未來人生的設計與規劃。
我們希望讓每個學子能夠自己探索志向,並且擁有築夢與追夢的能力。而每位老師都應該要有基礎的輔導知能,且具備基礎的課程諮詢能力,讓每位老師都能有一張輔導地圖,使學生在對生涯有疑慮時,可以有參考的方向。而此類的培訓是目前師資培育訓練制度中較為缺乏的。
我們仍相信,以建立關係為基礎的認輔制度,可以讓學生在過程中產生信任,搭配前述的輔導、課諮知能,也可以達到不錯的生涯輔導效果。
★ 學習歷程自述和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審查指引問題
「真的重要的是那些審查的指引嗎?」一句震撼彈,讓我們不僅可以反思學習歷程檔案設立的初衷是什麼?是希望藉由學習歷程檔案讓我們自我探索以及展現個人特色的一套工具。因此,我們應該著重發展在「多元課程的指引」,以此份指引為基底,不論是有無定向的學生,可以從指引當中去了解到我可以做什麼。
這樣升學與面試選材時,大學教授才會招收到對此科系有熱誠與有興趣的學生。所以,我們並非從「升學端」要什麼,學生才做什麼,而是要藉由學生自己發自內心的探索出來的成果,才能達到適性揚才,成就每一個孩子的理念。
★ 團隊未來行動
我們在過去,曾經享受了許多利益,並深深感謝,同時,我們也意識到有許多人是資源相對匱乏的,而身為既得利益者的我們,最在乎的,是希望讓課綱體制下的不同的聲音都可以被顯現出來,讓每個人都可以平等接受教育。團隊裡除了向上倡議,同時也注重向下培力,例如前陣子剛舉行完高教共好博覽會,讓與會者可以互相交流回饋彼此關於學習歷程檔案的建議。
未來我們也希望可以辦理入校工作坊,將資源帶到更多地方。但最主要的,我們仍然希望可以從政策層面就有完善的制度和配套措施,當制度也足夠完善時,教育才能走得更加長遠。
最後,我們期待與希望每一個有夢的學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