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知識】咖啡烘焙度與烘豆師多想的那些事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咖啡烘焙度的分類,也算是老生常談。不過烘豆師今天還是要來寫一下,並加上一些個人再分類上的想法。咖啡的烘焙度在咖啡業界中,並沒有統一而明確的定義,烘豆師與消費者間,也都有著疑惑,這一點我們在「關於咖啡烘焙度裡的哈姆雷特:溝通咖啡烘焙度時常見的誤區」一文中有相當程度的討論。不過無論如何,較淺烘焙的烘焙會比較酸,烘深酸質會大幅度降低,甚至會苦,是一個不變的道理。各位在尋找合口味的咖啡豆時,就循著這份介紹先捉住大原則,再由喜歡的烘豆師負責細節的調整。

延伸閱讀▶︎▶︎關於咖啡烘焙度裡的哈姆雷特:溝通咖啡烘焙度時常見的誤區

大部分來說,許多烘豆師使用的判斷標準,是依據咖啡烘焙中的物理狀態,來區別烘焙的程度。咖啡在烘焙中會有兩次爆裂及豆體膨脹的物理現象,分別稱之為第一次爆裂(1stCrack)與第二次爆裂(2ndCrack)。造成第一次爆裂的主因是水份化作水蒸氣膨脹撐開咖啡豆的細胞壁,並發出清脆的劈啪聲。這時烘焙的熱能多半即將透入豆心,並產生大量酶化反應與少量焦糖化反應之風味。而第二次爆裂主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一旦產生,同時將有大量碳化物附著於咖啡豆體上。這樣的咖啡豆若沖製成咖啡,對於飲用者來說,所感受到的味道就會明顯的有苦味。

raw-image


烘焙度三階段

我個人在產品上,通常只區分成三種。
1、淺焙
2、中焙
3、深焙

只分成三種的理由也很簡單,這三種狀態,烘焙時間不過相差120秒左右,切更多段搞不好烘豆師自己盲飲,相鄰階段也會喝得一頭霧水。筆者在擔任杯測師考試的助手時,曾經看見可以在練習時全體不通過的項目,就是盲飲的烘焙度鑑定。更何況若線上有20個產品,乘上多段烘焙,再乘上生豆性質變化後的烘焙調整,要掌握的工作資料量非常驚人。所以你偶而才會看見我使用淺中焙、中深焙這樣更細分的焙度。因為在反覆的烘焙中,我確認這樣細微的修正,品質會更好。

三種烘焙度的說明:

1、淺焙
我個人對於皓氏咖啡的淺焙,倒是有蠻明確的定義的,那就是烘焙中的第一次爆裂發生,並完全結束。一般來說,咖啡在發生第一次爆裂時,才明確的產生了我們熟知的酸香感,並且去除了大部分的生豆味。而咖啡在烘焙時,並非一瞬間就一起完成這個步驟。因為每顆咖啡的大小、密度不同,烘焙時位於鍋爐中的位置不同,受熱情形也大不相同。爆裂大約持續90秒是在一個還算合理的範圍。如果在一爆初期就結束烘焙,你可以想像90%的咖啡還未被充分發展,自然喝起來就酸香中帶有草腥與生花生味了。

當然我們可以就是要喝這麼青澀的咖啡,也不啻是一種樂趣。就有人跟我說他不需要烘的飽滿一些的豆子,反正咖啡一上桌他就喝完了。不過在這種時候,可以不使用高價競標豆來玩,高價豆有時差異就是種植高度多上那麼幾百公尺,烘得出十足的甜度、口感。烘焙的太淺,可就與一般精品咖啡沒啥區別了。

也有人採用一爆密集下豆,估計會有10~30%發展度比較低的熟豆在其中,也會有烘焙師視之為淺焙。這些差異就需要烘豆師與消費者多加溝通了。

我個人的選擇的理由也很簡單,同樣花果調性,同樣要搭配一定程度鄰近烘焙狀態的風味,搭焦糖奶油堅果與滑順感,當然比草腥、生花生與水甚至澀感要好。

2、中焙
烘焙至一爆至二爆中間,這時候風味、酸質、口感、甜度會達到一個均衡點。最均衡的位置有時候偏淺,有時候偏深。所以有些烘焙分類會有淺中焙、甚至中深焙的描述,我自己也會使用。

3、深焙

在咖啡即將第二次爆裂前下豆,避免大量碳化物發生,產生煙燻、苦澀感。就跟買炸雞排時看到焦掉我會吃不下去,咖啡我們也是點到為止就好。此時大部分的酸質已然分解,有焦糖、堅果、可可類的濃郁香氣,適當甜度,不喜歡太酸的朋友們也可以輕鬆享受一杯好咖啡。

延伸閱讀▶︎▶︎全國評鑑烘豆師烘豆秘訣大公開

raw-image

咖啡烘焙8階段區分法

下面階段是常見的咖啡烘焙8階段分類,對應皓氏咖啡的淺中深分別是4、5、6。

以下是第一次爆裂開始發生

1、極淺焙Light Roast

前述的一爆剛開始的階段,主調性就是生豆味。草香、生花生調性,咖啡體缺乏,飲用時如水一般。豆體堅硬,不好研磨,研磨時燒掉磨豆機的保險絲或累壞手搖磨豆機的使用者,也是時有所聞。

2、肉桂烘焙Cinnamon Roast

一爆開始至密集,是咖啡豆會因為梅納(Maillard reaction)及焦糖化(Caramelization)的褐化反應而呈現肉桂色,絕對不是有肉桂味的產生(笑

3、淺焙 Medium Roast

一爆密集至結束。

以上三個分類最大的差異就是有多少比例的咖啡開始一爆,有著不同花果香氣與低度發展香氣間的配比。

第一次爆裂完成

4、淺中焙 High Roast (皓氏咖啡淺焙落在這裡)

一爆結束。酸質層次豐富,雖然通常性的酸大於甜,但由於酸甜並存時,甜的感受本身也會被增強,各風味間的平衡性良好,在精品咖啡界中,擁有眾多的愛好者。

5、中焙City Roast
一爆至二爆之間,詳如前述,此時風味、酸質、口感、甜度會達到一個均衡點。

6、深焙Full City Roast
第二次爆裂即將發生,詳如前述,咖啡中的酸質被大量分解(註),風味柔和,口感較淺焙時厚重。

註:具體的酸質強度仍要看咖啡的本質,肯亞咖啡在這個焙度可能仍然是「酸」的。

在這個烘焙階段,如同前述的咖啡豆每一顆發展程度各有不同,較淺的花果香氣與中焙的焦糖化香氣,甚至深焙辛香風格,都會並存。烘豆師可以優游其中,自信調配,使得他出手的每一杯咖啡都能層次多變,風味百出。

第二次爆裂開始發生

7、法式烘焙French Roas
二爆開始發生,正面風味也有可能還存在,如辛香料、苦甜感等。也還可能保留部分中焙的香氣(原因同前)。而碳化物造成的苦味、煙燻感開始大量湧現,乾澀的口感也開始明顯附著於咖啡中。烘到這個焙度以上,產區、品種之類的特性,已經喝不出來了。

8、義式烘焙Italian Roast
比深還深的烘焙度,高度碳化,色黑油味苦澀。
義大利烘豆師大多也不是都這樣烘咖啡,不過阿拉比卡(意指阿拉伯發現的豆)的原生地是衣索比亞,波旁種(意指在波旁島變種)發源於葉門,這些事兒又哪裡說得清呢。

想深入了解更多烘焙階段知識的話,不妨開始動起手來烘焙與杯測,你也能得到越來越多第一手的烘焙體驗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咖啡王子中二店的沙龍
92會員
82內容數
這不是單純的教學,而是一套「思考系統與風味設計邏輯」的建立計畫。 由《皓氏咖啡》主理人劉皓中撰寫,從「物質溶解順序」、「五大萃取變因」、「沖煮錯誤修正」、「感官調整與測試」等角度,帶你脫離參數照抄、建立屬於你自己的沖煮藍圖。
2023/06/02
今天來談咖啡沖煮條件重要性排行,越靠前的項目影響愈大,想要讓自己的咖啡變好喝,修正靠前的項目提升會比較快,不過當修正前項比較困難的時候,就只好往後選擇了。我還會加入方便取得性與花費來給大家做參考。
Thumbnail
2023/06/02
今天來談咖啡沖煮條件重要性排行,越靠前的項目影響愈大,想要讓自己的咖啡變好喝,修正靠前的項目提升會比較快,不過當修正前項比較困難的時候,就只好往後選擇了。我還會加入方便取得性與花費來給大家做參考。
Thumbnail
2023/05/31
精品咖啡的緣起,與一群有志之士想要改變咖啡產業的困境有關,所以當這個理念越來越有市場之後,永續發展的相關議題隨之一起被納入考量,也是很合情合理的。 永續發展咖啡需要能讓消費者能安心品嘗,就不會去使用農藥或合成物質。而不使用這些化學物質,等同對於環境採取友善的態度.....
Thumbnail
2023/05/31
精品咖啡的緣起,與一群有志之士想要改變咖啡產業的困境有關,所以當這個理念越來越有市場之後,永續發展的相關議題隨之一起被納入考量,也是很合情合理的。 永續發展咖啡需要能讓消費者能安心品嘗,就不會去使用農藥或合成物質。而不使用這些化學物質,等同對於環境採取友善的態度.....
Thumbnail
2023/05/24
有在沖咖啡的人大概都聽過「養豆」的說法,就是將剛烘好的咖啡豆靜置在保存的容器中 *也有人主張不需要養豆 *如何觀察咖啡是否需要養豆 *養豆的理由 *養豆的例外 *如何加速養豆
Thumbnail
2023/05/24
有在沖咖啡的人大概都聽過「養豆」的說法,就是將剛烘好的咖啡豆靜置在保存的容器中 *也有人主張不需要養豆 *如何觀察咖啡是否需要養豆 *養豆的理由 *養豆的例外 *如何加速養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提到咖啡,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風味獨特、讓人心神振奮的飲料。但你知道咖啡豆的烘焙程度會如何影響咖啡的風味嗎?最直觀的方式是透過咖啡豆的外觀來判斷焙度。從淺到深,咖啡豆的色澤會逐漸從淺茶色轉為深棕色。
Thumbnail
提到咖啡,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風味獨特、讓人心神振奮的飲料。但你知道咖啡豆的烘焙程度會如何影響咖啡的風味嗎?最直觀的方式是透過咖啡豆的外觀來判斷焙度。從淺到深,咖啡豆的色澤會逐漸從淺茶色轉為深棕色。
Thumbnail
因為喜歡每天都喝個幾杯美味的咖啡,又常在咖啡館的吧台,看到咖啡師優雅的將水倒入濾杯中,很多人大概會興起一個念頭。「哇!這也太帥了吧,我也要學沖煮咖啡。」,然後就入手了一套手沖器材,就這樣開始了每天自行沖煮咖啡的樂趣。有一部分人在熟悉了咖啡沖煮之後,又可能會開始想要自己來烘點咖啡好了。
Thumbnail
因為喜歡每天都喝個幾杯美味的咖啡,又常在咖啡館的吧台,看到咖啡師優雅的將水倒入濾杯中,很多人大概會興起一個念頭。「哇!這也太帥了吧,我也要學沖煮咖啡。」,然後就入手了一套手沖器材,就這樣開始了每天自行沖煮咖啡的樂趣。有一部分人在熟悉了咖啡沖煮之後,又可能會開始想要自己來烘點咖啡好了。
Thumbnail
咖啡烘焙度的分類,也算是老生常談。不過烘豆師今天還是要來寫一下,並加上一些個人再分類上的想法。咖啡的烘焙度在咖啡業界中,並沒有統一而明確的定義,烘豆師與消費者間,都必須相互溝通。 不過無論如何,較淺烘焙的烘焙會比較酸,烘深酸質會大幅度降低,甚至會苦,是一個不變的道理。
Thumbnail
咖啡烘焙度的分類,也算是老生常談。不過烘豆師今天還是要來寫一下,並加上一些個人再分類上的想法。咖啡的烘焙度在咖啡業界中,並沒有統一而明確的定義,烘豆師與消費者間,都必須相互溝通。 不過無論如何,較淺烘焙的烘焙會比較酸,烘深酸質會大幅度降低,甚至會苦,是一個不變的道理。
Thumbnail
關於咖啡烘焙度裡的哈姆雷特(溝通咖啡烘焙度時常見的誤區) 咖啡是沖泡業經烘焙的咖啡豆所製成的飲品。烘焙的過程所產生的化學反應,會大幅度地改變咖啡的風味。 不同的烘焙狀態,呈現出來風味也各不相同。 可若實際購買時,大概會發生諸多疑惑。怎麼每一家店的烘豆師所說烘焙度並不相同。
Thumbnail
關於咖啡烘焙度裡的哈姆雷特(溝通咖啡烘焙度時常見的誤區) 咖啡是沖泡業經烘焙的咖啡豆所製成的飲品。烘焙的過程所產生的化學反應,會大幅度地改變咖啡的風味。 不同的烘焙狀態,呈現出來風味也各不相同。 可若實際購買時,大概會發生諸多疑惑。怎麼每一家店的烘豆師所說烘焙度並不相同。
Thumbnail
上一篇談到從咖啡櫻桃到生豆的奮鬥史,接下來當然要將生豆經過烘焙、磨粉,才能沖泡出一杯可口的咖啡。一般而言,影響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生豆占60%,烘焙占30%,沖泡占10%,好的烘焙可以將生豆的個性發揮到最大極致,而掩蓋了其缺陷味道的出現。這部分的心歷路程,請閱讀下面的報導。 要將生豆烘焙有各式的方法
Thumbnail
上一篇談到從咖啡櫻桃到生豆的奮鬥史,接下來當然要將生豆經過烘焙、磨粉,才能沖泡出一杯可口的咖啡。一般而言,影響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生豆占60%,烘焙占30%,沖泡占10%,好的烘焙可以將生豆的個性發揮到最大極致,而掩蓋了其缺陷味道的出現。這部分的心歷路程,請閱讀下面的報導。 要將生豆烘焙有各式的方法
Thumbnail
響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中,生豆佔60%,烘焙佔30%,萃取佔10%,好的烘焙可以將生豆的個性發揮到極致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缺陷味道的出現,反之不當的烘焙則會完全毀掉好的豆子。 因此,歐美咖啡業界就對咖啡烘焙度加以界定。 Agtron 10 級 咖啡烘焙度色卡 AGTRON艾格壯咖啡烘焙度分析儀 生鹹味。
Thumbnail
響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中,生豆佔60%,烘焙佔30%,萃取佔10%,好的烘焙可以將生豆的個性發揮到極致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缺陷味道的出現,反之不當的烘焙則會完全毀掉好的豆子。 因此,歐美咖啡業界就對咖啡烘焙度加以界定。 Agtron 10 級 咖啡烘焙度色卡 AGTRON艾格壯咖啡烘焙度分析儀 生鹹味。
Thumbnail
不用再害怕Single Origin、Blend、SOE、Microlots等等的神秘術語了!
Thumbnail
不用再害怕Single Origin、Blend、SOE、Microlots等等的神秘術語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