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整理 - 2023/5月

隨筆整理 - 2023/5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之後每個月底都會將分享於粉絲專頁的不定期【隨筆】整理分享,
這些隨筆有的是靈光一閃,但沒有時間發展成一篇文章;有的是在工作日常的當頭棒喝
當然也會有接班過程中的無奈苦笑、自娛娛人。
這些隨筆,都希望能有時間好好發展想法與脈絡,但在那之前就用這種方式與大家分享
歡迎追蹤接班G.G.了的粉絲專頁

有實力,才有影響力 - 2023/5/30

傳承要傳子還是傳賢? 台灣可能因為文化使然,多數中小企業面臨接班問題都會選擇傳子,更是有遇到幾個公司選擇收掉的例子,是因為小孩不願意回來接班。

上週一位前輩分享,傳承應該要傳給「有意願而且有能力」的人,不限於自己的小孩。

怎麼辨識一個人有沒有能力? 要有戰功! 有戰功,才能服人,才能取得信心。

#意願 #能力 #有實力才有影響力 #接班人選 #戰功


堅持才能留下對的人-2023/5/25

無論接班與否,如果你是具有權力/機會去打造自己團隊或組織的人,不要忘記組織永遠都會存在反抗勢力,而是否能將反抗勢力的影響力控制在微乎其微的程度,是一場執行力與堅持力的戰爭。

一位學長提到,要推行數位轉型,但組織內有反抗聲音,那就堅持做,堅持到反抗的人受不了選擇離開。這位學長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汰換了70%的團隊組成。

一位老師提到,要推行OKR,但傳統組織的幹部不會寫或不願寫,那就堅持做,找出願意寫而且也寫得好的人,而不是將就於不會寫也不願寫的人。最後能力到的人會上來,不願意配合的人會離開。

#轉型 #堅持 #TheLastOneStanding #二代 #接班


其實只是自己不夠重要 - 2023/5/22

確診臥床4天,公司沒出大亂子,大概可以驗證公司體制健全、各層恪守其職、不需高層時刻在場、有健全的代理機制⋯吧!?

當然也有可能⋯

#自己在公司可有可無

#空有位沒有責

#現實太殘酷

#二代 #接班 #組織 #權責 #分工 #授權 #掌實權 #扛實責


有底氣,才能決定要去的方向- 2023/5/16

我們常說企業或品牌要有價值觀,但現實總是骨感,當你遇到抉擇路口時,決定方向的是自己夠不夠「有底氣」。

遇到不好的供應商,我們有沒有底氣抽單、換供應商;

遇到不好的客戶,有沒有底氣不接單;

遇到不好的員工,有沒有底氣資遣、汰換

二代要接班,我們有沒有底氣說:「嘿,我準備好了,放手讓我來」

有底氣,才能決定要去的方向

#底氣 #價值觀 #能力 #實力 #態度 #膽識


【培訓】與【學習】對組織截然不同的意義- 2023/5/14

近幾年一直在談學習型組織,除了編列預算安排培訓課程,也設立自主學習基金,提供資源鼓勵同仁學習。

不過【培訓】跟【學習】看似相近的觀念(對員工而言都是學東西),但對於組織而言卻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培訓,是針對企業內需要的特定技能安排專門的課程進行訓練,並且需要受訓人員在接受訓練後學會某個特定技能,可能是技術類的,可能是管理類的,也可能是觀念類的。

學習則不相同,除了面對到特定的問題,需要學習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之外,更多時候學習是期待組織能夠跟上最新的產業或社會趨勢,例如學習如何使用ChatGPT。學習更需要仰賴一個人的好奇心、自身動機。

培訓是為了讓組織獲得特定技能,學習是為了讓組織跟上趨勢

#培訓 #學習 #解決問題 #技能培養 #接班 #二代 #二代接班 #人才 #培養


可持續性的企業經營 - 2023/5/8

最近接觸到職游的內在三角形,講的是『天賦能力x熱情x價值觀』,有時候我們會把企業或品牌類比成個人,也常常在提企業要有這些元素,像是組織文化、品牌目的。

不過,前陣子我發現當太過關注這些面向,是不是反而會忽略一些『健全企業』應該關注的基本面向?

這些基本面向,我認為是『商業模式x產業優勢x管理表現』,少了一個環節都沒辦法實現可持續性的企業經營

#職涯 #天賦能力 #熱情 #價值觀 #商業模式 #產業優勢 #管理表現


5分鐘可以講完的不要講30分鐘 - 2023/5/3

好的表達不是把話說出來而已就好,應該清晰、有條理地傳達信息,同時充分考慮聽者的需求和感受,才有機會達到有效溝通和深入理解。

要做到這樣不容易,但有些準備工作是任何人都能做的:

1. 對於要表達的內容,有透徹的了解 - 才不會出現錯誤訊息

2. 先確定這段表達希望達到的目的 - 才能產出有效溝通 (話題被拉走也能立即辨識)

3. 先釐清最想讓聽者知道的3個重點 - 才能精簡扼要

#接班筆記 #開會有感 #5分鐘可以講完不要講30分鐘

#溝通 #表達 #邏輯 #二代接班


不是只有老闆強大就好 - 2023/5/2

企業要強大,不是只有老闆強大就好,需要團隊共同強大。

團隊是由多個部門組成,每個部門的主管都要有【經營思維】,以經營公司的態度去管理部門,思考如何讓部門同仁更有效率、更有品質,而非一味的等待上級的指示,被動地聽命行事

#等老闆出手就太晚了 #開會有感

#接班筆記 #人才 #團隊 #經營思維 #二代接班


「弱勢」還是「威脅」?- 2023/4/30

面對組織中不適任的成員,你視他們為「弱勢」還是「威脅」?

弱勢,你會試圖強化;而若是威脅,你會試圖防禦並潛意識地想控制危害程度

#接班隨筆 #接班GG了 #威脅 #弱勢 #防禦 #人員不適任


【接班G.G了】~其中GG代表著Generation Gap,是二代接班躲也躲不了的代溝課題,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都是我希望在專題中能記錄及討論分享的面向。

如果你/妳也正在接班這條船上還沒跳船,歡迎你/妳一起加入這場長期抗戰。一起把Generation Gap玩成一場Good Game,把接班G.G了做到接班G.G樂!

avatar-img
PWU Column | 視角專欄
21會員
52內容數
G.G.=Generation Gap =代溝。還有比接班更容易出現代溝議題嗎?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政策、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新一代承擔上一代的成功或失敗、老屁股的明爭暗鬥,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爭執、委屈?又有什麼樣的契機、轉折與喜悅?為什麼要接班?成功,對於接班來說,又是什麼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培訓講求的是系統性與結構性教學,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會壓抑自主思辨,而學習卻正巧最需要自主思辨。如果我們只是宣稱自己是「學習型」,卻只重視員工接受定向培訓,那麼永遠也建立不起學習型組織。同樣的,當我們想要高效組織,卻不肯投入資源培訓,最終只會事與願違。
【人選之人-造浪者】,一部不可多得的台劇,以【政治職人】的切入點描繪這群政治從業者的樣貌,相較於其他職業,政治職人一點都不輕鬆,一樣有必須達成的目標、想要追隨的老闆;有機車也有好主管;有各式各樣的同事。這也是為什麼從這部劇中,能找出許多可以借鏡到現實中的團隊運作、領導管理的原因。
走在坊間書店的商管書區,會看到分享如何管理及領導的書、一些在講商業模式的書,也會有許多專門講產業優勢、或是市場機會的書。不過很少看到將這三者合在一起說明,或是分享當這三者缺一角時會發生什麼事...
回到2019年,當我們在進行品牌再造時,我開始將「企業永續」的理念納入經營策略。那時,顧問建議將【社會責任】納入品牌願景,但我選擇走另一條路,堅持將【社區責任】作為品牌願景的核心。
從這幾個月的AI發展趨勢,甚至有人大膽預測AI技術已經超過了「科技奇點」,不可能往後退,更大的機會是成指數型的曲線發展。無庸置疑,AI工具的普及我們能夠更快速地完成更多事。不過我也覺得這是一個比以往都更需要問自己「Why」的時刻
最近幾周又陷入無盡頭的人員問題。複雜的程度甚至理不出個邏輯順序,因為問題環環相扣、盤根錯節。但歸根究柢,不外乎兩個問題: 1. 劣幣是不是驅逐到良幣? 2. 人員的問題是不是影響到公司的基本運營。
培訓講求的是系統性與結構性教學,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會壓抑自主思辨,而學習卻正巧最需要自主思辨。如果我們只是宣稱自己是「學習型」,卻只重視員工接受定向培訓,那麼永遠也建立不起學習型組織。同樣的,當我們想要高效組織,卻不肯投入資源培訓,最終只會事與願違。
【人選之人-造浪者】,一部不可多得的台劇,以【政治職人】的切入點描繪這群政治從業者的樣貌,相較於其他職業,政治職人一點都不輕鬆,一樣有必須達成的目標、想要追隨的老闆;有機車也有好主管;有各式各樣的同事。這也是為什麼從這部劇中,能找出許多可以借鏡到現實中的團隊運作、領導管理的原因。
走在坊間書店的商管書區,會看到分享如何管理及領導的書、一些在講商業模式的書,也會有許多專門講產業優勢、或是市場機會的書。不過很少看到將這三者合在一起說明,或是分享當這三者缺一角時會發生什麼事...
回到2019年,當我們在進行品牌再造時,我開始將「企業永續」的理念納入經營策略。那時,顧問建議將【社會責任】納入品牌願景,但我選擇走另一條路,堅持將【社區責任】作為品牌願景的核心。
從這幾個月的AI發展趨勢,甚至有人大膽預測AI技術已經超過了「科技奇點」,不可能往後退,更大的機會是成指數型的曲線發展。無庸置疑,AI工具的普及我們能夠更快速地完成更多事。不過我也覺得這是一個比以往都更需要問自己「Why」的時刻
最近幾周又陷入無盡頭的人員問題。複雜的程度甚至理不出個邏輯順序,因為問題環環相扣、盤根錯節。但歸根究柢,不外乎兩個問題: 1. 劣幣是不是驅逐到良幣? 2. 人員的問題是不是影響到公司的基本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