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書影 序 中國文化的反省,應當追溯到中國經學的反省。 先秦經學的形成 經學的基本性格,是古代長期政治、社會、人生的經驗積累,並經過整理、選擇、解釋,用作政治社會人生教育的基本教材。 經的成立,目的在由義理而來的教戒,並不在後世所謂的史。 孔子為經學定下決定性的基礎: 一、傳貴族文化於平民,使平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有所進步。 二、以詩、禮作為人生教養的進程。 三、提昇詩、書的價值及形成較確定的內容。 孔子提出詩的作用,由個體感情通向羣體感情顯現出詩對人生、社會、政治的作用。 孔子把書中的人與事加以消化,吸其精英,明其義蘊,由此抽取出政治上的最高原則和鑑戒,指出歷史演變的規律,形成作春秋的動機與是非褒貶的準據。 孔子從書裏總結三點:天下為公、無為而治、刻苦竭力盡心。 禮是規範貴族各種行為的合理形式,即是所謂的「儀」。本是適應以宗法為骨幹的封建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發展、積累起來,並由周室之史所掌管。 孔子與禮的關係,主要在透過形式以發現形式中所含的價值,再反過來以價值評定其形式的得失,由此以作禮的精神轉換,這種精神轉換使不下庶人的禮可以成為萬人萬世行為規範之禮。 春秋時代是封建政治由盛而衰而解體的時代,禮在春秋時代的發展,是由封建性格向一般的人生規範發展的性格。 從禮中掌握住敬的精神,掌握住收斂一般欲望,以嚴肅而集中的態度對應生活與行為時,禮就成為實現仁的工夫,並成為仁在生命、生活、行為中的表現。 樂之亡,一在於詩與樂的分離,二在於沒有人像孔子那樣作生命的投入,在樂中透不出人格的存在。 左傳中的筮,極少數用卦辭,絕對多數用爻辭。 晉國多良史,用筮亦較多,他們對爻辭的解釋多與十翼中的卦象、爻象及其他有關的解釋不合,甚至各國史官的解釋也互相歧異。可知易的卦爻辭雖各國所同,而對卦爻的解釋則多各自為說。 易得入於經學,與十翼有不可分的關係。 彖傳、象傳與卦及卦爻辭關係密切,最先成立。 由實象到剛柔,再到陰陽,是先秦易學的發展與應用的三個階段。 象卦的作者擺脫了卦辭爻辭中極有拘限性的實象束縛,代以涵蓋性較大的實象,把易象的層次大大提高。其重大意義在於以簡潔語言表明實象後,立即轉入人事行為的合理要求上。 六十四卦中,比、豫、觀、噬嗑、復、無妄、渙七卦稱述先王的作為,泰、姤兩卦稱述后的作為,剝稱述上的作為,離稱述大人的作為,其餘五十三卦都是對君子所提出的要求。 孔門易學具備了由宗教落實於人文道德之上的結構。 彖辭中僅泰卦和否卦用到陰陽觀念,其餘亦只有乾坤二卦的初六爻和初九爻有用到陰陽觀念。 繫辭和說卦應是集結了戰國中期前後的易學而成。乾文言和繫辭中的「子曰」將易的神秘性落實在人文之上,由行為決定人的吉凶悔咎。 春秋之所以入六經,在於孔子從魯史中取其「義」,離開孔子所取之義,只能算是歷史材料。 孟子在思想上的貢獻有三:一、發展性善說。二、發展天下為公的思想,提出王道政治。三、重視人民的物質生活。 孟子讀詩的方式是「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讀者通過文辭的玩味,擺脫局部文句文字的拘限性,由所把握到的整體氣氛、感動,來了解詩人作此詩的動機和指向。 每一個人,皆生於時代之中;人的價值,乃在時代中形成,亦須在時代中論定。 荀子對禮的貢獻有三: 一、總結了傳統的禮樂精神,賦予禮樂以理論的根據。 二、把禮的起源推到經濟生活的合理分配上,使禮與經濟發生密切連繫。 三、把禮推廣到政治、社會上,使其成為各盡所能、各取所值的組織原則。 墨子所述的古,與儒家所述的範圍略同,這一點與其餘的諸子百家為最大的不同。 呂氏春秋在養生上以道家為主,政治上以儒家為主,其最基本的思想是要求政治的行為、設施,能與天道相合。 《禮記.經解》很可能出自荀子門人之手,是六經完成的首次宣告。 從經學的思想、精神方面說,是始於周公,奠基於孔子。從經學的組成、形式方面說,一直到秦始得完成。 經學家有兩種,一種為思想家型,他們受了經學典籍的基本教育,而經學典籍在他們思想中發生各種程度不同的作用,他們並非以傳經為業的經學家型人物。而由二戴禮記、易十翼、春秋三傳可知另有一批經學家,以某一經為中心,作了許多解釋和創發的工作。他們順着所治的經以形成他們的思想,有廣狹的不同。他們都是有思想的經學家,無思想的經學家乃出現於清乾嘉時代。 應打破漢書儒林傳所敘的各經由一線單傳下來的迷信,以及打破「易為之原」的迷信。 西漢經學史 士,本來只是精壯的農夫或武士,後來演進成政治中的下級屬僚。孔子致力於塑造士的新性格、新形象,其中包括博學。 由戰國到漢中葉,博士的性質是雜學博士,特點有三: 一、設置博士的原來目的在於使其以知識參與政治,而不在發展學術。 二、博士在政治中無一定職掌,亦無一定員額。其任務是由皇帝臨時諮詢、指派。 三、因博士得以成立的文化背景,所以其人選多來自儒生。 漢武帝設立五經博士,是博士演變的第二階段,此階段的博士特點有三: 一、過去的雜學博士並無專門職掌,至此則各以其所代表之經為其專門職掌,學術意味有所加強。 二、五經取得政治上的法定權威,過去博士僅以其知識而存在,至此則主要以其所代表之典籍而存在。 三、被舉為某經博士之人,對於其代表的經所作的解釋即成為權威解釋。 昭帝時舉賢良文學,增博士弟子員至百人。元帝好儒,增至千人。成帝末年更增至三千人。太學規模擴大,接近今日所謂的大學。 為博士設弟子,是博士演變的第三階段,此階段的博士特點有三: 一、博士增加以教授為業的固定職掌,並漸成為博士的重點任務。 二、有固定的弟子員進入到政府各部門各層級中去,博士的影響力加大,並產生了「師法」觀念。 三、博士專守一經,知識活動範圍既狹,又輾轉相傳,於是在故訓、傳說之外,又興起章句之學,甚至空疏附會,成為了解經義的一大障礙。 博士為了教授弟子,順着經文加以敷衍發揮,以成為固定形式的章句,再加上博士在學術上的權威性地位,師法的法觀念才得以浮現出來。 易之傳承及其傳承中的問題: 漢初易說的三個系統: 一、以卦筮卜人事吉凶,可能是由田何傳授的易學老傳統。 二、由方技之士在卦本身以外再介入其他因素,劉向稱之為「隱士易」 三、把陰陽與時日相結合,再把它介入到卦爻中去,使卦爻也與時日相結合。由時日運行言卦爻中陰陽的消長,由陰陽消長以言吉凶災變。 東漢今文學家排斥古文,但習古文者不排斥今文。 書之傳承及其傳承中的問題: 陸賈和賈誼都可能曾看到尚書或尚書的一部份,因此在伏生以外應有其他尚書傳本。 王充《論衡》中有關經學史的紀錄多不可信。 從史記三代本紀引書序、揚雄提及書序等例子可知,西漢必然已有書序,且是傳自先秦。 尚書大傳乃伏生死後,他的弟子張生、歐陽生等共撰。 治古文尚書諸儒,未曾援引過多出的十六篇,他們所注的古文尚書亦僅二十九篇。 鄭玄注禮記、韋昭注國語、高誘注呂氏春秋、趙岐注孟子、杜預注左傳,凡引今文二十九篇以外之文句時,皆無例外的指為逸書。 孔安國實際只對照今文尚書二十九篇來解讀改寫古文尚書二十九篇,剩下的十六篇則未有流佈傳授。因此東漢諸儒所據的是改寫而成的古文本,今文本的章句則在永嘉之亂時散亡。 偽古文尚書的作者並不完全知道古文尚書的篇目,而是主要從先秦典籍中曾引用或提到者加以綜合而成。 詩之傳承及其傳承中的問題: 訓故是依經文字句作解釋,傳則是推作者之意以立言。 從晏子春秋、賈誼新書、韓詩外傳、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中可見援引毛詩達數十條之多,故毛詩為先秦舊典應無疑問。 關於詩序作者有兩種說法,認為詩序沒有價值者,多主張詩序為衛宏所作。尊毛詩及詩序者,多主張詩序為子夏所作。 詩序的作者曾經作了一番努力,想把各篇之詩組合貫通,使成為一有系統的詩教。 禮之傳承及其傳承中的問題: 兩戴記中有的是出於古文而改隸為今文,有的則漢初以來即為今文,有的則出於漢初的儒者。兩戴各就自己可以入手的材料,於宣帝時加以整理編纂成書。未成書以前,有的已單篇流行於社會。 人的性格、行為,皆應以禮為節制,以禮為為仁的工夫。 孔子後學由古禮以發現禮意,發現古禮中原有的精神及可能發展出的精神,由此對禮加以新評價、新解釋,以期在時代中有實現個人、社會、政治合理生活方式的實踐意義。 春秋之傳承及其傳承中的問題: 兩漢公羊之學出於董仲舒而非胡毋生。 穀梁傳的作者對春秋的史實,較之公羊傳更為疏隔,但其態度非常謹慎,往往記述不同說法,由讀者自由判斷。作者很可能有看過公羊傳,並採用其他傳的資料。 賈誼曾作左氏傳訓故,左傳在西漢的傳承皆出自賈誼。 環繞漢書儒林傳所反映出的若干情況: 中華民族的生命,常斲喪於政治,而培育於文化。 先有漢初私人講學之功,才有立五經博士之舉。博士建立以後,日趨固陋猵狹,最後逼出東漢反博士壟斷的古學。 所謂古學,以左氏春秋、穀梁春秋、古文尚書及毛詩為代表。 西漢的經學思想: 淮南子泰族訓是站在儒家立場來寫,這一篇引詩、易最多,其義最純。 其中又以仁義、禮義統攝六藝,使六藝成為一貫的思想系統。六藝各有其特殊性,主張兼用而裁制之,是針對現實使六藝成為活的思想去把握。 董仲舒的學術特色是鎔鑄六經和論語來解釋公羊傳。 董仲舒認為春秋是管理好他人與自身的一部書,以仁安人,以義正我。這是他對公羊傳及儒家思想的總結。 漢儒由陸賈、賈誼起,把五經、六藝與天道連結起來。董仲舒以陰陽言天道,又把春秋與天道結合起來,使以春秋為代表的五經也隨着天道而無所不包。 西漢初期儒生把人間世的一切活動都包括在經學之內,由經學來作解釋、審判,反映出他們的胸襟氣象非常宏闊。 司馬遷認為春秋和易互為表裏。易由動機正邪推斷出所引起的行為和結果。春秋由行為和結果推見其隱藏的動機。 西漢後期的經學意義,是通過儒生們的奏議而表現出來,沒有經學,便不能出現這些擲地有聲的奏議。他們對現實政治社會的利弊是非,能觀察得這樣真切,是出於他們平日與人民為一體之仁,及判斷明決,行為果斷之義,正是由經學塑造而來。 自漢武帝以後,多以經傳為教材,由出色的儒生教導太子,因此詔令之中、對事情的判斷都常引用經傳。 揚雄把五經比喻為平常可得到的珍貴食物,諸子百家為非常情形下得到異物,人生命的持續是靠有利無弊的常珍,而非有利有弊的異饌。 有關春秋左氏傳的補充材料 左氏之傳春秋,分為四種形式: 一、以補春秋者傳春秋,採魯史以補春秋之缺,對孔不採用的原因加以解釋。 二、以書法解釋傳春秋。 三、以簡捷的判斷傳春秋。 四、以「君子曰」的形式發表意見。 左氏對人的罪責,多較公、穀為寬。公、穀只是順着一種理念推斷下去,而左氏則把歷史事實放在第一位。歷史乃是各種因素、摻互錯綜中有許多曲折,只要承認這些曲折,便不容根據某種理念,下一往直前的評斷。故左氏的評斷能歸於平實。 傳經是闡述孔子一人之言,而著史則是闡發了二百四十二年裏的民族集體生命,意義遠在傳經之上。 閱讀時間:2021年8月17日至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