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生態系統: 利用環境能將內向者變成外向者嗎?

答案是可以,很多內向者認為自己就是適合做內向行為,比如閱讀、寫作、繪畫,覺得外向行為比較不適合,比如社交行為、愛說話、交友、參與活動,但這種二分法,反而限制了自己的可能性,為何?
因為人不是這麼簡單劃分的,更多的是灰色地帶,比如你對於內向行為比重會偏多一點,外向型為偏少一點,那為什麼很多內向者都表示自己對於外向行為不擅長呢?
沒有人擅長騎機車,但只要你時常騎機車,多數人都能達到他們要的效果,比如從家裡騎車到公司上班,去市場買菜,沒有要求你一定要在沙道上越野或是賽場上奔馳。
社交也一樣,就算沒學過任何技巧,只要你有長時間的社交機會,也能夠達成交友目的。
所以我們不能光憑自己是內向者,就放棄外向的行為,因為外向行為與內向行為都是人生當中重要的連結活動,只不過一個是向內連結,一個是向外連結。
於是我們要開始去思考,我們要藉由那些方式來增加我們外向活動的經驗呢? 答案是從「環境」中開始。
比如你想要增進自己的社交技巧,你肯定是要有對方的存在才行,所以要有人,那麼哪裡會有人跟你交際互動呢?
我們從學生到出社會後的環境用條列方式列下:
1.同班同學 2.社團活動 3.學校活動 4.網路活動 5.交友軟體 6.實體課程 7.社會活動 8.宗教教會 9.商業聚會 10.私人團體
舉個例子,今天你是學生,你因長期內向導致自己不善與同學來往,但現在你想改變,想變得能夠能言善道,開始使用技巧與話術練習,會變成什麼樣子?
你的同學會覺得你很奇怪,因為你的社交框架 180 度轉變,意思是你原本較沉默寡言,一夕之間變得很活潑愛講話,這會造成兩個效果。
1.你給同學以往框架就是沉默寡言,突然改了個框架,容易讓對方認為你是在裝,可能以前是假裝,也有可能現在在假裝,簡單來說你現在做什麼都不對,就算你技巧熟練,還是很奇怪,解決方法是讓對方去習慣,需要的是長時間相處。
2.這會給你自己心裡很大壓力,你在人面前演了個自己都還不熟悉的狀態,在這段熟悉的過程中需要扛下自我認知錯亂的痛苦,若你撐不過去,你又會變回原本沉默寡言的自己,之後又更不敢做改變。
當然你仍可以使用技巧話術,前提是場景必須是陌生人,且只接觸一次後若沒交換聯絡方式就不太會再見面的場合,比如實體課程、網路活動、交友軟體等,這樣短期使用,也沒後續煩惱,為你減少很多後續人際壓力。
那麼若你覺得用話術與技巧太激烈,我們就能用剛剛提到的環境開始改變。
回到剛剛列出的社交場合中,有哪幾種是你認為可以去嘗試的,在其中有更多社交以外的目的性會更好。
比如課程活動,顧名思義就是學習的地方,有什麼是你想學卻還沒開始的興趣? 靜態可以是繪畫、寫作、棋藝、桌遊,動態可以是衝浪、潛水、攀岩、球類、密室逃脫。
如果這對你來說改變太大,你仍可以再退一步,從網路開始,比如網路讀書會、交友軟體這兩者都很適用。
很多內向者其實把外向元素想得太多了,又要有熱情、自信,還要能言善道,這真他媽太難了,我把它轉化最簡單的,只要你能待在社交場合的頻率增加,這樣就是啟動的第一步。
接下來什麼多講話,多有自信,那是之後的事情,比如你要如何有自信? 去思考自己平常都研究什麼領域,你從那裡面找到你的社交場合,這樣最好。
比平常都打電動呢? 去網路社團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也很好,只要不是嘴砲仔、抱怨仔就好。
或是開始接觸些運動項目,若不知道選什麼,我推薦健身活動,一個人的運動,對自己健康有幫助,也對內向者壓力較少。
我始終認為,只要改變環境,就能讓這個人的性格與想法產生相對應的改變,一個人悲慘過去的影響肯定會留存在心裡,但現況環境若改變,他的內心想法也會因此改變,從而轉換他對過去悲慘經驗的想法。
當然,改變程度會因為有限壽命而有某個極限值,假設人類壽命是無限的,那大家在人生這場遊戲數值到最後肯定都能練到最頂,只不過真實世界人類壽命有限,也因而造就人類文化有如此多元發展。
若你想要邁向新的生活狀態,就該開始更改到相對應的環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男人成長駭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