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幼兒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影片上有個母親守著兩個幼兒,背負大筆欠債,艱苦渡日…

兵慌馬亂般的餵食

單單看到”守著兩個幼兒"心裡就特別有感。不要說兩個了,一個就有得忙了。你看過幼童吃飯嗎?他們有自己的一套餐具,剪刀,叉子,碗,圍巾,餐桌,水壺…。菜上來前,上述裝備必須先就定位;菜上來了,馬上有人—通常是媽媽—指點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因為網上說的很清楚,你當然不可能違犯,以免對幼童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你看看這個罪名有多嚴重,你根本不敢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可以吃的要夾—必須把幼童能吃的放在盤子裡,以便處理;要洗—因為上面有些有配料不適合幼童食用,但怎麼洗呢?所以要有乾淨的水瓶—;要剪—以方便幼童入口,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餵—否則一定狼狽不堪的吃得到處都是。餵的時候還需隨時注意他的咀嚼狀況,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如果是一個人負責,哇,有得忙了,而且一定忙不過來—夾,洗,剪,餵—,,所以也就無法進食了,可是幼童不讓別人接手,你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她在那兒手忙腳亂,等到幼童吃飽了,她才能趕快的胡亂扒上兩口…你光看都覺得累。
嗯,同學的女兒帶著兩個幼童來家裡拜訪,我請他們去餐廳的狀況,哇,我無法形容她的忙亂狀況,也不敢想像她平常在家裡是如何應付的—因為她自己帶—……
這還只說到吃而已喔,還沒有說到拉喔…還沒有說到洗澡喔…

養育方式

野放

現在的孩子跟以前不一樣,不是孩子不一樣,是教養的方式不一樣。我記得小時候,吃飽早餐就不會在家裡了,一堆孩子聚集在一起(每家都有三、五個孩子),玩得天昏地暗,不到吃飯時間根本不會回家。你就在田野間,你爬樹—還跟人家比高,雖然你心裡怕得要死—,你玩水—抓泥鰍卻拉出一條蛇—,你奔跑,你比賽,你摘果(常常是趁人不在或沒注意時),你吵架,你受傷,你挨罵,你被打…可是你暢快,你精疲力盡,你沈睡,你無憂無慮(別人家的孩子比你慘,你沒什麼好抱怨或不滿的)…,我把它稱之為"野放";

圈養

到了自己有孩子,嗯,為了不能讓他們輸在起跑點,雖然也有放生去遊玩的時間,但少了很多,許多時間是在參加各種補習上,以及各種練習上了。可以稱之為"圈養”;

籠養

好了,現在有了個小外孫,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屋子裡,還沒跌倒就搶著扶,還沒餓就搶著餵,還不會說就搶著讚美—「你看看你看看,還這麼小就會叫爸爸了。」其實爸爸兩字根本就沒說清楚—,你看過家中有孫子的祖父母相互比拼孫兒女的鏡頭嗎?相約吃飯期間兩個祖母根本無暇他顧,淘淘不絶的相互炫耀,相互競爭似的分享著與他們沒什麼來往的孫兒女的故事和照片…而他們的孫兒女的養育方式都差不多只能叫做"籠養"

感觸

我們投注了所有的焦點在幼童身上,對他們是好是壞呢?老實說:我質疑這種做法。問題是:你質疑又能怎樣?不管你質不質疑,你還是得有一套養育的做法,在你找不到別人孩子可以相互陪伴,可以共同遊戲的情況下,你也只能守著自己的孩子(或孫子),你只能把所有的焦點放在他身上…
我慶幸也懷念那段被野放的日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重要會議,重要幹部的他因為地鐵的小故障而耽誤了時間,他匆忙趕到,見到一臉不以為然的主管,他立即致歉:「對不起,我錯了,以後一定不會再犯。」主管瞪了他一眼,要他入座。緊接著陸續趕來了數名參加此重要會議的重要幹部,他們應該和我一樣是搭地鐵來的,每個人都說著同樣的理由「因為地鐵故障了…」主管再次看了他一眼
晨起聽《故事休息站》介紹《無所事事的美好一天》是個國外的繪本,大意是說男孩跟著媽媽去鄉下小屋渡假,媽媽一直忙著寫作無暇管他,但看到他一直捧著遊戲機,難免念上兩句,可是不玩遊戲他也不知道要做什麼。被念多了,他覺得有點煩躁,乾脆帶著遊戲機出去,準備找個地方繼續打鬼,沒想到,沿著淺溪石頭跳著過溪時,遊戲機
內子在<樂活學苑>教球,今天給我看一個學員在群組上的留言,「昨天上課時有人說我瞪她,其實我只是在注意她的耳飾,結果她竟然反瞪我,我知道自己能力強,遭人妒…不歡迎我的話我可以不來…」內子問我如何處理?我啞口無言,六十多歲了,還…而且還真的不好處理,這麼敏感,這麼在意自己的人… 我在球場上也曾無意中聽到
前言 抖音上是個女士在演講,口齒清晰,信心滿滿…,只是臉看來有點怪,嘴角似乎偏一邊,而且臉頰看來有部份看來僵僵的。好奇的聽了一下,原來她是一歲左右被火燒傷…她提到:從能賺錢開始,她就拼命賺錢,唯一的目標就是整容,她要把自己變得和別人一樣,她希望和別人一樣美麗…,她總共整容十六次,在第十六次,她三十七
聽音頻,有個韓國的家庭主婦,每天困守家中,守著兩個幼兒,守著油鹽醬醋,守著滿屋子無奈…,而且還背負著大筆債務,每天不停歇的服務勞動,但卻只感覺到疲累,煩惱,苦悶,看不到希望,也找不到未來。後來,突然想到年近四十還一事無成,好像一切都是為了別人—特別是孩子—,那是否可以也為自己做些什麼?於是走出家裡,
前言 聽音頻,內容是訪問《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的作者彭樹君。 單聽書名就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呢?這是表示之前一直在想方設法的討人喜歡嗎?還真的是吔。年紀還輕,踏入職場沒多久時,我們大概都會謹小慎微的保持著謙恭有禮,兢兢業業,認真耐操的樣貌,為的當然是”討人喜歡"以求生存,或者以求生存得更容易更
重要會議,重要幹部的他因為地鐵的小故障而耽誤了時間,他匆忙趕到,見到一臉不以為然的主管,他立即致歉:「對不起,我錯了,以後一定不會再犯。」主管瞪了他一眼,要他入座。緊接著陸續趕來了數名參加此重要會議的重要幹部,他們應該和我一樣是搭地鐵來的,每個人都說著同樣的理由「因為地鐵故障了…」主管再次看了他一眼
晨起聽《故事休息站》介紹《無所事事的美好一天》是個國外的繪本,大意是說男孩跟著媽媽去鄉下小屋渡假,媽媽一直忙著寫作無暇管他,但看到他一直捧著遊戲機,難免念上兩句,可是不玩遊戲他也不知道要做什麼。被念多了,他覺得有點煩躁,乾脆帶著遊戲機出去,準備找個地方繼續打鬼,沒想到,沿著淺溪石頭跳著過溪時,遊戲機
內子在<樂活學苑>教球,今天給我看一個學員在群組上的留言,「昨天上課時有人說我瞪她,其實我只是在注意她的耳飾,結果她竟然反瞪我,我知道自己能力強,遭人妒…不歡迎我的話我可以不來…」內子問我如何處理?我啞口無言,六十多歲了,還…而且還真的不好處理,這麼敏感,這麼在意自己的人… 我在球場上也曾無意中聽到
前言 抖音上是個女士在演講,口齒清晰,信心滿滿…,只是臉看來有點怪,嘴角似乎偏一邊,而且臉頰看來有部份看來僵僵的。好奇的聽了一下,原來她是一歲左右被火燒傷…她提到:從能賺錢開始,她就拼命賺錢,唯一的目標就是整容,她要把自己變得和別人一樣,她希望和別人一樣美麗…,她總共整容十六次,在第十六次,她三十七
聽音頻,有個韓國的家庭主婦,每天困守家中,守著兩個幼兒,守著油鹽醬醋,守著滿屋子無奈…,而且還背負著大筆債務,每天不停歇的服務勞動,但卻只感覺到疲累,煩惱,苦悶,看不到希望,也找不到未來。後來,突然想到年近四十還一事無成,好像一切都是為了別人—特別是孩子—,那是否可以也為自己做些什麼?於是走出家裡,
前言 聽音頻,內容是訪問《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的作者彭樹君。 單聽書名就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呢?這是表示之前一直在想方設法的討人喜歡嗎?還真的是吔。年紀還輕,踏入職場沒多久時,我們大概都會謹小慎微的保持著謙恭有禮,兢兢業業,認真耐操的樣貌,為的當然是”討人喜歡"以求生存,或者以求生存得更容易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研究指出父母的育兒觀念對孩童個性影響並不深遠,不需要做到完美,而是放鬆心情,享受親子關係。超過9個月的孩子應由更專業的育兒人士照顧,或全職母親可以投入照顧一群幼童。父母應尊重孩子,擁有過份的憂慮只是負擔。
Thumbnail
育兒知識不只會隨時代不同,還有各門各派,光是「食」就有人全親餵、有人母奶擠出全瓶餵,也有加入配方奶混合哺餵、或者全配方奶瓶餵。 無論哪一種餵法,小孩有吃飽就好。所以學會觀察小孩吃飽的訊號就成了很重要的功課,而非依照「餵多少」、「餵多久」來判斷,大人都有大小餐,更何況是孩子。 身體癱軟、嘴巴緊閉、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同卵雙生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不經意地被照顧者分成一個好的一個壞的。面對這樣的情況,照顧者需要提供足夠的支持和關注,並明白每個孩子的需求和個性。即使是擁有兩個主要照顧者的家庭,也可能出現資源不均的問題。在面對類似情況時,照顧者需要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並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指導。
Thumbnail
收出養意指18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因原生家庭重大變故失去經濟或教養能力,需要原生家庭放棄監護權與親權,尋覓新家庭的社會福利服務。最近保母虐死安置童新聞沸沸揚揚,我不是社工,但盼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現行收出養制度中的一些故事和身為社福工作者看見的角度。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
Thumbnail
孩子吃飯總是虎頭蛇尾,最後只好由我這個老媽子一口一口餵進他們的嘴,可是心中實在很不願意,動手拿湯匙挖飯、放進嘴裡,這是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所以為了要讓他們全程自己吃飯,也是費煞腦筋。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研究指出父母的育兒觀念對孩童個性影響並不深遠,不需要做到完美,而是放鬆心情,享受親子關係。超過9個月的孩子應由更專業的育兒人士照顧,或全職母親可以投入照顧一群幼童。父母應尊重孩子,擁有過份的憂慮只是負擔。
Thumbnail
育兒知識不只會隨時代不同,還有各門各派,光是「食」就有人全親餵、有人母奶擠出全瓶餵,也有加入配方奶混合哺餵、或者全配方奶瓶餵。 無論哪一種餵法,小孩有吃飽就好。所以學會觀察小孩吃飽的訊號就成了很重要的功課,而非依照「餵多少」、「餵多久」來判斷,大人都有大小餐,更何況是孩子。 身體癱軟、嘴巴緊閉、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同卵雙生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不經意地被照顧者分成一個好的一個壞的。面對這樣的情況,照顧者需要提供足夠的支持和關注,並明白每個孩子的需求和個性。即使是擁有兩個主要照顧者的家庭,也可能出現資源不均的問題。在面對類似情況時,照顧者需要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並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指導。
Thumbnail
收出養意指18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因原生家庭重大變故失去經濟或教養能力,需要原生家庭放棄監護權與親權,尋覓新家庭的社會福利服務。最近保母虐死安置童新聞沸沸揚揚,我不是社工,但盼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現行收出養制度中的一些故事和身為社福工作者看見的角度。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
Thumbnail
孩子吃飯總是虎頭蛇尾,最後只好由我這個老媽子一口一口餵進他們的嘴,可是心中實在很不願意,動手拿湯匙挖飯、放進嘴裡,這是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所以為了要讓他們全程自己吃飯,也是費煞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