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著上一章節,職業災害進入了相關數字統計的公式;盡可能用說明幫助理解;不過我自己在做模擬考題的時候,蠻少碰到該類題目的,不過我們還是透過比較簡單的方式來理解吧。
失能傷害頻率(Disabling Injury Frequency Rate,FR)
FR=人次數/百萬工時
理解:頻率=次數,所以等有多少人發生,發生人員多,代表次數=頻率越高
失能傷害嚴重率(Disabling Injury Severity Rate,SR)
SR=損失工時/百萬工時
理解:受傷需要休息愈久=損失工時, 代表這職災越嚴重
失能傷害平均損失日
平均損失日=SR/FR=損失工時/人次數
理解:簡單來說就是每個人負責了多少損失天數
年死亡千人率
千人率=年死亡人數/平均勞工人數*1000
職業災害千人率(‰)=領取職業災害保險給付人次/ 職業災害保險投保人數x1,000
理解:其實概念都類似,只是換湯不換藥,數字越大;代表越多職業災害發生。
總和傷害指數
指數=SR*FR/√1000
理解:頻率與嚴重度綜合評估出來的係數,數字越大;代表問題越嚴重。
*所以大體上知道在那裏找到這些資訊,以及看到怎麼應用即可;大概有個概念 頻率=次數=發生人次;嚴重度=受傷需要的休息=損失工時,基礎上就是換湯不換藥了。
上一章有簡單討論到職災補償的部分,接下來會比詳細的說明細節
根據勞基法59條
採取雇主無過失補償責任,簡單來說就是職災雇主有無過失,都應負起賠償責任。
首先輔助的專款哪裡來?→依照勞工保護法3條,勞工保險基金專款而來。
當勞工受傷雇主會面臨以下情況
1.醫療費用補償-職業災害 or 職業病
2.工資補償-在醫療過程中無法工作所造成沒有薪資
2年內:按原工資進行補償
2年外:勞工若喪失原有工作能力,雇主可以選擇一次付40個月的平均工資該項的補償責任。
4.死亡補償-分為喪葬費/與死後補償
喪葬費-5個月平均工資-3日內補償
死後補償-40個月平均工資-15日內補償
*平均工資-可以再回到我
第一章節去做複習,不過定義一定要清楚,最近6個月的薪資平均。
接下來就會討論到,這些錢那些人領的到? 扣除掉當事人順序如下:
- 配偶及子女 (最親)
- 父母(第二親)
- 祖父母
- 孫子女
- 兄弟姊妹
那這個權益有多久呢?2年;若沒有進行相關程序,則權力消滅。
但如果沒有勞工保險發生職災,是否有補償呢?一樣是有的,所以請不要輕忽自己的權益,且雇主被發現後,會有相對應的懲罰(勞保為應計保險費的4倍罰鍰、就保為應計保險費的10倍罰鍰、職保為2萬元~10萬元罰鍰。)
法律百科也將上述職業災害雇主所應負責的補償與責任做了很清楚的說明,有興趣也可以一併當作資料做參考
下一章,就針對於一些沒有達到死亡,等相關的補助,與終止合約條款來進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