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dementia)患者:記憶中的音樂旋律|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新療法 |最新失智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美國有6百萬人受到失智症的影響。全球有超過5千5百萬人罹患失智症。預計到2050年,失智症人口將增加到1億5千2百萬人。相對於臺灣,經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台灣失智人口於民國120年將達46萬人且逐年遞增。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年輕人也會越來越容易罹患失智症。

失智症

失智症,俗稱癡呆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影響為老年人,其可能伴隨一些運動障礙,如亨丁頓舞蹈症和帕金森氏症。失智症患者會出現記憶力下降、認知能力衰退以及行為和情感變化等症狀。這些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惡化,並且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失智症類型

失智症包括阿茲海默症與阿茲海默相關失智症,其中最常見是阿茲海默症,其占所有失智症患者的60%-80%。而阿茲海默相關的失智症包括:血管性失智、路易體病失智和額顳葉退化與混合型失智症等。

失智原因

失智症是大腦細胞和神經元逐漸死亡而引起的。頭部受傷、中風或腦腫瘤等因素也會造成大腦細胞損傷死亡而引起失智症。此外,某些類型的創傷性腦損傷如果頻繁地發生,也會增加晚年失智症發生的風險。另外藥物、感染、抑鬱症、維生素B12或E缺乏,及甲狀腺問題,也會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

認知減退

常見的失智症表現為認知功能減退,這也是罹患失智症後造成病友與親友們最大的困擾問題。一般來說,我們學習新事物和記住新資訊的能力取決於大腦的可塑性,也就是在神經元之間重新組織連接通道以編碼和儲存新資訊。隨著年齡增長,大腦的可塑性減弱,使學習新事物變得更加困難。而失智症患者由於大腦細胞和神經元逐漸死亡,這將伴隨著神經元所在的大腦灰質減少,而導致腦萎縮與認知功能退化。

失智症治療

目前,失智症的治療方法有限,且無治癒方式。主要是以採取藥物和非藥物療法來緩解症狀。藥物療法通常採用膽鹼酯酶抑制劑和 N M D A 受體拮抗劑來緩解症狀。非藥物療法包括認知訓練、生活方式改變、物理治療等。據英國衛報的報導,英國現有85萬名患有失智症患者,其中約有50萬人患有阿茲海默症。然而,目前只有一些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近年來,意外發現,音樂可以幫助失智症患者恢復某些記憶,甚至可以令患者感到更加平靜,提振情緒。這令許多科學家非常好奇這種音樂療法是否可用來治療所有的失智症患者。

音樂療法

有些老年人患有失智症,聽到某首特定的音樂旋律會跟著搖擺,從而喚起大量記憶。甚至即使不記得自己的家人,也能在鋼琴或小提琴上彈奏他們曾經熟悉的歌曲。
這種現象讓許多人對失智症感到困惑:一個人怎麼可能會忘記自己孩子的名字,卻能夠記得一首如此複雜的古典樂曲呢?
是的,接下來我將告訴你原因

音樂有益健康

音樂是一種以節奏和 和聲來表達情感的方式。根據多項研究,音樂具有許多健康和認知方面的益處。2013年多項研究發現,音樂可讓人在壓力狀況下更快地放鬆與恢復,同時也可以減輕疼痛和焦慮。

記得歌詞而非名字

記憶區分為四種型態,而長期記憶就是其中的一種,長期記憶是儲存各種記憶和經歷的一種記憶類型。大多數人回想曾發生過的事情時,特別是超過約30秒的記憶,都是屬於長期記憶的一部分。而掌管我們的學習和執行各種動作、技能與習慣的記憶型態等就是屬於長期記憶中的程序性記憶。例如學習音樂技能即是使用程序性記憶來使得我們獲得這項技能。
程序性記憶是無意識的,通常與運動技能、習慣和操作有關。例如,騎自行車、游泳、打字和繫鞋帶等技能,這些技能在學會之後就變得自動化,無需我們有意識地去回想如何執行。
程序性記憶與其他類型的長期記憶(如顯性記憶)有所不同。顯性記憶(又稱為陳述性記憶)是我們有意識地回憶過去的經歷和知識,包括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程序性記憶主要由大腦的基底節和小腦負責。大腦的基底節涉及到習慣的形成和運動技能的自動化,而小腦則負責協調細緻的運動控制和平衡。相對地,顯性記憶主要由海馬回和相關的顳葉皮質結構負責。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病患的顯性記憶受到嚴重損害,而程序性記憶相對保留。這就是為什麼在失智症早期,患者可能會忘記親友的名字,但仍然能夠執行一些基本的日常活動。

恢復大腦可塑性

最近的研究發現,練習彈奏和聆聽音樂可以減緩62到78歲老人認知能力下降,參與音樂活動會增加大腦某些區域的灰質,增加其神經可塑性。這意味著大腦可以重新自動連結,對於學習和記憶至關重要。而今年最新的研究也證明,長期的音樂訓練可以增進大腦功能,並有助於保持大腦年輕。
學習演奏樂器或是主動聆聽音樂是跨模態的活動,不僅引發與其密切相關的感覺運動區,甚至還包括處理 速度、情感領域、記憶、語言、執行功能或抽象推理等的大腦區域。此外,由於音樂促進產生情感表達,將促使體內分泌更多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而強化學習能力。
這些發現讓音樂成為治療失智症的一種潛在的強大的工具。可以減輕記憶喪失和思維、語言和解決問題能力困難的失智症患者的病情。

失智症預防方法

現階段方式

現階段失智症的預防策略傾向於生活方式的調整和疾病管理。例如
  1. 保持身心活躍與心理健康
  2. 均衡飲食
  3. 定期運動
  4. 適度飲酒
  5. 戒煙
  6. 提高睡眠質量
  7. 管理疾病

最新預防方式

最新研究顯示,每天花兩小時瀏覽網路可以幫助年長者降低失智症風險。超過這個時間,風險則可能會增加。此外,每天進行兩次20分鐘的呼吸運動也可以幫助降低血液中beta-澱粉樣蛋白的數值,進而大大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結論

失智症是一種由於大腦細胞死亡而導致的疾病,成因可能包括頭部受傷、中風、腦腫瘤,以及藥物、感染、抑鬱症、維生素缺乏或甲狀腺問題等。目前的治療方法主要為藥物和非藥物療法,其中音樂療法被認為對緩解症狀有積極影響。音樂療法可以增強大腦可塑性、改善認知能力和記憶,並能觸發情緒反應,進一步增強學習和記憶。儘管失智症目前無法根治,但音樂療法的應用為提高失智症患者的生活品質帶來希望。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43內容數
✨ 歡迎來到「知識禪修天」 ✨ 在這裡,你將獲得最新的醫學常識,與心靈成長的智慧。 我們不僅關注你的身體健康,還陪伴你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無論你是想掌握前沿醫學知識,還是尋找心靈的片刻寧靜,這裡都是你的歸宿。 🌟 訂閱我們,一起踏上健康與智慧的成長之旅吧!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知識禪修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目前帕金森氏症診斷確認流程是經由醫生記錄病史並進行神經學檢查,同時服用帕金森氏症藥物後,症狀有所改善,才可正式診斷為罹患帕金森氏症。 也因為在症狀開始後通常需多年進行診斷,極易造成患者與家屬等待時的心理負擔,甚至有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期,因此早期發現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全世界的研究人員無不致力正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相對常見的心理健康狀況。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害怕被他人負面評判,因而產生尷尬、抑鬱的感覺,進而產生避免社交情況的強烈欲望。在陌生的情況下經歷社交恐懼是正常的,但當這些恐懼持續存在,造成重大痛苦,並限制你的生活時,就會造成心理負擔。社交恐懼症通常出現在非常害羞的人身上,其會影響工作、學校
更年期是中年女性普遍會經歷的現象。血管收縮症狀是更年期的標誌。大部分女性會有這種症狀,但也有少數女性症狀會嚴重。這些症狀會隨著更年期的各個時期出現不同的模式。 血管收縮症狀會導致潮熱、夜間出汗、心悸和血壓變化等症狀。然而,更年期會出現這些症狀的原因是荷爾蒙波動影響控制血壓和溫度的機制。除此之外,手術
偏頭痛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症狀為頭部嚴重且反覆發生的疼痛,而且往往是單側性的,甚至還會伴隨著噁心、輕微的厭惡和頭暈等症狀。一般來說,偏頭痛最常發生於年齡18-44歲的族群中且也會發生在孩童。依據統計,在美國本土,有超過15%的成年人在3個月內經歷了偏頭痛發作的痛苦。而在台灣,約有180萬成年人深受偏頭
乾眼症是眼科疾病中最為普遍的一種, 世界各地的人們 均受到乾眼症的影響。根據研究顯示,全球有超過3億人口患有乾眼症,其中大多數是女性。主要是因爲眼睛分泌的淚液過少或淚液蒸發速度過快,導致眼睛表面的潤滑不足,從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例如眼睛乾燥、疼痛、灼熱感、紅腫、疲勞、視力模糊、對光的敏感度增加等。甚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也是濕疹的一種,根據FDA統計,美國本土約有30%的美國人受到影響。通常在兒童期和青少年中最為常見。研究顯示,非裔美國兒童患上異位性皮膚炎的概率比歐洲人後裔的兒童高1.7倍。在歐洲也有類似的情況。根據國際兒童哮喘和過敏症研究 (ISAAC) 的數據,102個國家中,針對
目前帕金森氏症診斷確認流程是經由醫生記錄病史並進行神經學檢查,同時服用帕金森氏症藥物後,症狀有所改善,才可正式診斷為罹患帕金森氏症。 也因為在症狀開始後通常需多年進行診斷,極易造成患者與家屬等待時的心理負擔,甚至有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期,因此早期發現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全世界的研究人員無不致力正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相對常見的心理健康狀況。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害怕被他人負面評判,因而產生尷尬、抑鬱的感覺,進而產生避免社交情況的強烈欲望。在陌生的情況下經歷社交恐懼是正常的,但當這些恐懼持續存在,造成重大痛苦,並限制你的生活時,就會造成心理負擔。社交恐懼症通常出現在非常害羞的人身上,其會影響工作、學校
更年期是中年女性普遍會經歷的現象。血管收縮症狀是更年期的標誌。大部分女性會有這種症狀,但也有少數女性症狀會嚴重。這些症狀會隨著更年期的各個時期出現不同的模式。 血管收縮症狀會導致潮熱、夜間出汗、心悸和血壓變化等症狀。然而,更年期會出現這些症狀的原因是荷爾蒙波動影響控制血壓和溫度的機制。除此之外,手術
偏頭痛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症狀為頭部嚴重且反覆發生的疼痛,而且往往是單側性的,甚至還會伴隨著噁心、輕微的厭惡和頭暈等症狀。一般來說,偏頭痛最常發生於年齡18-44歲的族群中且也會發生在孩童。依據統計,在美國本土,有超過15%的成年人在3個月內經歷了偏頭痛發作的痛苦。而在台灣,約有180萬成年人深受偏頭
乾眼症是眼科疾病中最為普遍的一種, 世界各地的人們 均受到乾眼症的影響。根據研究顯示,全球有超過3億人口患有乾眼症,其中大多數是女性。主要是因爲眼睛分泌的淚液過少或淚液蒸發速度過快,導致眼睛表面的潤滑不足,從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例如眼睛乾燥、疼痛、灼熱感、紅腫、疲勞、視力模糊、對光的敏感度增加等。甚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也是濕疹的一種,根據FDA統計,美國本土約有30%的美國人受到影響。通常在兒童期和青少年中最為常見。研究顯示,非裔美國兒童患上異位性皮膚炎的概率比歐洲人後裔的兒童高1.7倍。在歐洲也有類似的情況。根據國際兒童哮喘和過敏症研究 (ISAAC) 的數據,102個國家中,針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瞭如何避免失智症及管理認知衰退的方法,特別適合50歲左右的讀者。內容包含了對認知衰退症狀的釐清,以及十個重要的管理認知衰退的要點。作者透過故事分析個案問題,以及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思考邏輯。如果你擔心自己的認知問題,不妨先做好自我鍛鍊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再積極面對問題。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失智症患者大腦中用來辨識新資訊的「高度演化」區域是否有受損的情況?
Thumbnail
  以目前科學研究確定對大腦健康最有幫助的是運動,尤其是跑步游泳之類的有氧運動。但是假如有的年長者因生病或肢體有障礙不方便運動的人,就可以選擇下棋或各種益智遊戲來活化大腦,反之,若為了照顧方便,只讓長者整天呆坐著看電視打發時間,對大腦非常不健康,因為電視是所謂「零度媒體」,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失智症需要積極的治療。 很多人以為失智症只是年紀大了所出現的正常老化現象。其實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不正常的快速退化。雖然沒有任何治療可以終止或逆轉失智症的逐漸惡化,不過藥物對部份病人可以延緩病情惡化,以增進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負擔。
Thumbnail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進行性的腦部疾病,該文章介紹了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包括優化免疫系統、避免慢性炎症、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頭部外傷、以及飲食和運動對大腦健康的積極作用。
Thumbnail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2025 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DI)預計到 2030 年,全球會有 7800 萬人患上腦退化症(Dementia)。由於失智症無法靠藥物治癒, 因次科學家相當鼓勵高齡長輩以手部運動的方式來保持腦部健康。日前澳洲的阿茲海默症協會,就推動一項[編織大腦]的計畫,來鼓勵高齡長輩動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症狀包含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退化,與一般老化的短暫忘記不同,失智症者常完全忘記所做所為,甚或自己是誰等重要記憶。這也經常導致生活上的干擾、個性改變或妄想,影響自己與身邊的人。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瞭如何避免失智症及管理認知衰退的方法,特別適合50歲左右的讀者。內容包含了對認知衰退症狀的釐清,以及十個重要的管理認知衰退的要點。作者透過故事分析個案問題,以及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思考邏輯。如果你擔心自己的認知問題,不妨先做好自我鍛鍊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再積極面對問題。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失智症患者大腦中用來辨識新資訊的「高度演化」區域是否有受損的情況?
Thumbnail
  以目前科學研究確定對大腦健康最有幫助的是運動,尤其是跑步游泳之類的有氧運動。但是假如有的年長者因生病或肢體有障礙不方便運動的人,就可以選擇下棋或各種益智遊戲來活化大腦,反之,若為了照顧方便,只讓長者整天呆坐著看電視打發時間,對大腦非常不健康,因為電視是所謂「零度媒體」,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失智症需要積極的治療。 很多人以為失智症只是年紀大了所出現的正常老化現象。其實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不正常的快速退化。雖然沒有任何治療可以終止或逆轉失智症的逐漸惡化,不過藥物對部份病人可以延緩病情惡化,以增進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負擔。
Thumbnail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進行性的腦部疾病,該文章介紹了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包括優化免疫系統、避免慢性炎症、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頭部外傷、以及飲食和運動對大腦健康的積極作用。
Thumbnail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2025 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DI)預計到 2030 年,全球會有 7800 萬人患上腦退化症(Dementia)。由於失智症無法靠藥物治癒, 因次科學家相當鼓勵高齡長輩以手部運動的方式來保持腦部健康。日前澳洲的阿茲海默症協會,就推動一項[編織大腦]的計畫,來鼓勵高齡長輩動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症狀包含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退化,與一般老化的短暫忘記不同,失智症者常完全忘記所做所為,甚或自己是誰等重要記憶。這也經常導致生活上的干擾、個性改變或妄想,影響自己與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