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幾乎一切為考試,以往教學研究會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工作,就是排定一整年的出題任務。而分配的考量主要都是「勞逸平均」,很少考慮每個人的評量專業,所以大概90%以上的學校都是輪流出。
我覺得有責任讓老師的每一分心力都值得,所以就開始跟老師溝通:
一、輪流出題容易受個人影響,變成每次測驗的難易度、層次比例、取向都會有差異,如何做「縱向研究」?且學生容易養成追逐教師出題傾向的習慣,難於培養穩定的讀書習慣。
二、對於新進、初任教師,在帶班、教學方面,我們會給較多空間,甚至有資深夥伴從旁輔導協助。但對於「茲事體大」的出題任務,卻是一視同仁,不管他有沒有教過,就是照輪,我們真的放心嗎?
三、現在大家這麼注重課程與教學,為的是學生有更好的學習成效,所以要花很多時間共備「教什麼?怎麼教?」,那對於「考什麼?怎麼考?」為何沒有相對重視?
四、出完題目再來審,其實形式居多(很多都是考前一兩天才交出來),頂多校正一些事實知識,無法討論整體出題取向、測驗層次比例的問題。如果一開始在上游,大家就規劃好,把題目出好,就不用在下游這麼辛苦地審核了!
五、一份有品質的試題,對每個人都是沈重的負擔,或許我們可以「打群架」。而且出題的專業也是要累積的,出完一年之後才又輪到,經驗與能力都很難養成。所以我們可以嘗試:每次大家都要都出,但只出一點點,逐步培養和教學對等的評量專業。
後來國中國文科就開始試行「協同命題」,每學年大家先按「記憶、理解、應用」分工,每次命題就是大家一起來,但只出自己負責的層次。後來變成大家在教學過程,覺得可以考的就放進題庫,出題時是大家帶著自己的題庫來「組卷」。
因為有固定的合作機制,所以每次試題的測驗取向、難易度也都穩定下來,相對讓師生的教與學,也都更有目標與方向,大家不再盲目追逐、居無定所,老師和學生的每一分心力都更集中有效,升學成績當然也不斷提升。
而且「好的考試」會領導教學,老師對「怎麼考」有過深思與設計後,也會回頭來想「怎麼教?」。試題活化之後,前端的教學也終於「真的」開始活了!(之前都活得怕怕的,怕被考試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