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定位與學習意義:重新思考與尋找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期,從大學私校學雜費的補助、私立學校的退場,再到大學的學歷等等。再度讓高教議題引起社會的輿論。在這禮拜,看見某位老師提出的一段話。
如果有位大學老師發明了一種通馬桶的新方法,這是不能升等的。
要寫論文,譬如,大便次數和馬桶阻塞相關性之研究,才能升等。
雖然表面上現在有靠發明技術升等的法規,但是常會被刁難、評審委員會要求你對自己的發明寫一篇論文、…。
一位作家寫了偉大作品,也是不能獲得碩博士學位,要寫論文研究這個作品,才能獲得碩博士學位。
在學術界,會說比會做還重要。 如果大學的目的是培養唸研究所做學術研究的人才,那真的需要那麼多人去唸大學嗎?
大學生失業也不要怪大學,是你自己跑錯地方,大學不是訓練你就業的地方。
每天這麼多車禍,為什麼很少大學教授研究新的發明減少車禍? 因為發明新東西很難升等。 能不能升等,不在於你救了幾個人,而是你發表了幾篇論文。
<摘自曹齊平老師的臉書>
(圖片節錄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20316/32018.htm)
其實,我非常認同以下這句話:「如果大學的目的是培養唸研究所做學術研究的人才,那真的需要那麼多人去唸大學嗎?大學生失業也不要怪大學,是你自己跑錯地方,大學不是訓練你就業的地方。」
其實的確,可以把如果兩個字拿掉,因為大學就是在培養學術研究人的地方!
為什麼呢?
根據英國的QS世界大學排名(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來看,其評比指標如下:
  • 學術領域的同行評價 40%
  • 單位教職的論文引用數 20%
  • 師生比例 20%
  • 全球僱主聲譽 10%
  • 國際教職員工比例 5%
  • 國際學生比例 5%
(資料引用自https://www.studywb.com/study-abroad-database/29930)
而在這功利主義的台灣社會中,為了讓台灣的大學排行更好,在大學教授的眼裡,非常重視學術領域研究這個部分。而且教授為了升等,其實都一直鼓勵學生在往研究所或是來幫教授做研究。
我舉自己學校的例子來說,有些老師看見學生還不錯,就希望他能往教授的實驗室或是研究走。亦或是當有學生對於未來生涯迷茫時,就就就會建議他去讀研究所,說不定就可以知道自己想不想要了。
但是,學生要認清一件事情,大學教授的本業是研究,不是教學,更不是幫你找到自己想走的未來!
所以,我之前一直在文章中提過,不論你是要讀大學、還是要讀研究所,請記得你要知道你心中的Why,不要盲目跟從,拜託請你們要想好你自己的目標以及你要往哪裡走。
也因此,我真心建議高中生們,可以試著 Gap Year 一年,好好的去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或是高中大學生們,去使用開放式課程,例如 Hahow、ewant或是相關組織團體去自己學習吧。
綜合上述,大學務必先全部歸零起頭,重新思考定位。並且讓大學生重新找回學習意義感與目的。因為在大學學歷貶值的年代,學生其實不知道我為何而讀,所以更重要的是我讀大學的意義在哪裡,意義遠比任何實質的事物還來得重要。

【一起來想想】

1.你認為大學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承擔哪些使命? 為什麼?
2.在大學學習過程中,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知識的積累、專業技能的培養,還是思維能力的發展?
3.在追求學術卓越的同時,大學是否應該更重視學生的個人發展和職業準備?為什麼?
4.學術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推動社會進步,還是追求知識本身?兩者是否可以兼顧?
5.大學的目的是什麼?對你個人而言,大學教育的意義在哪裡?
6.假設你是一位大學生,就讀於藝術學院的音樂系。你的一位同學正在考慮轉科至商學院,因為他認為音樂系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較低。他向你尋求意見,希望你能分享你對藝術學院教育價值的看法。
(1)從你個人的經驗和觀察,請詳細說明藝術學院教育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哪些重要影響?提供一個具體的例子來支持你的觀點。
(2)對於選擇藝術學院的學生而言,你認為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是唯一重要的考量嗎?請解釋為什麼藝術學院的教育價值不僅僅局限於職業發展,並提供相關的例證或理論支持。
(3)當面臨就業市場的挑戰時,你認為藝術學院的學生可以透過哪些方式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提供具體的建議並解釋為什麼這些方法對於他們的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至關重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會員
98內容數
哈囉!我是冠彰,大家都叫我袋鼠。 從高中開始到現在不斷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意識到教育、社會與全球是息息相關,然而有太多結構性問題讓我感到困擾與煩憂。未來將成為#社會助人教育NPO工作者,期待在教育、社會、以負責、毅力與省思的方式,讓自己成為「助人的永續人才」道路前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袋鼠Kangaroo's Blog 的其他內容
透過專案解決社會問題並創造影響力的方法。從個人到社會專案,呈現了問題意識、目標設定和夥伴尋找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尋找解決方案並發揮影響力,以專案方式改善社會和世界。
你真的認為研究所是必讀的嗎?在這社會中,倘若我們沒有問題意識,不知道為何讀研究所,而跟著別人一起走下去,終究會在廣大的洪流中迷思自我。因此,我們一起來看看讀研究所前你必須思考的問題。
108課綱上路後許多問題爭議不斷,其中以「學習歷程檔案」占比最大。我們發現學習歷程檔案早已背離了「適性揚材,成就每個孩子」的初衷。經過調查顯示,超過7成的學生回應,怕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無法對應到想要申請的校系,且有5成以上的學生希望學習歷程檔案能符合自己申請校系的指引。學生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嗎?
在活動的最後,我們也進行Q&A環節,讓與會來賓可以提出他們的想法、問題,透過一答一問相互回饋。以下會統整為三個面向闡述。 ★ 認輔制度在生涯與課程引導方面的問題 ★ 學習歷程自述和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審查指引問題 ★ 團隊未來行動
在來賓回饋的環節,我們邀請到國教院、教育部高教司、國教署與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專案辦公室等委員,來對我們的觀察報告所提出的問題給予回饋。
❗2023年的課綱觀察報告,請前往 www.edyouth.org/108report 在高中組的與談環節,我們邀請到親子天下資深記者潘乃欣女士作為與談人,針對高中組面對課綱時會遇到的問題,進行一來一往的對談。從中提出和回應許多關於高中組面對新課綱的課題。
透過專案解決社會問題並創造影響力的方法。從個人到社會專案,呈現了問題意識、目標設定和夥伴尋找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尋找解決方案並發揮影響力,以專案方式改善社會和世界。
你真的認為研究所是必讀的嗎?在這社會中,倘若我們沒有問題意識,不知道為何讀研究所,而跟著別人一起走下去,終究會在廣大的洪流中迷思自我。因此,我們一起來看看讀研究所前你必須思考的問題。
108課綱上路後許多問題爭議不斷,其中以「學習歷程檔案」占比最大。我們發現學習歷程檔案早已背離了「適性揚材,成就每個孩子」的初衷。經過調查顯示,超過7成的學生回應,怕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無法對應到想要申請的校系,且有5成以上的學生希望學習歷程檔案能符合自己申請校系的指引。學生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嗎?
在活動的最後,我們也進行Q&A環節,讓與會來賓可以提出他們的想法、問題,透過一答一問相互回饋。以下會統整為三個面向闡述。 ★ 認輔制度在生涯與課程引導方面的問題 ★ 學習歷程自述和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審查指引問題 ★ 團隊未來行動
在來賓回饋的環節,我們邀請到國教院、教育部高教司、國教署與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專案辦公室等委員,來對我們的觀察報告所提出的問題給予回饋。
❗2023年的課綱觀察報告,請前往 www.edyouth.org/108report 在高中組的與談環節,我們邀請到親子天下資深記者潘乃欣女士作為與談人,針對高中組面對課綱時會遇到的問題,進行一來一往的對談。從中提出和回應許多關於高中組面對新課綱的課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唸大學的目的與價值,以及大學生活的重要性。針對唸大學對於提升社會階層的幫助逐漸極主,提供了關於大學領導力培訓、參加繫上或社團等活動、大學換專業的建議。
1. 不積極拓展學術邊界: - 如果不去Push Science的Boundary,系所將逐漸轉變為主要以教學為主的系。這是我在2024年6月6日,我老闆程光老師在實驗室的餞別餐會上說的,對我影響深遠。他指出,如果一個系所不積極追求新的研究領域和挑戰,那麼最終會失去其學術地位,成為僅僅重視教學的機
「學姐,上大學的意義是什麼?」 這是一個我幾年前剛上大學時被學妹問的問題。的確,上大學是什麼,一直都是現在人在討論的一項人生課題。 到底……大學是什麼?
Thumbnail
如果您認為大學的主要目的是充當「職業訓練所」,那麼這篇文章不適合您,請直接離開。 . 我一直認為大學不應僅僅是「職業訓練所」,它應該是培養素養、拓展眼界、訓練思考的地方。然而,大部分家長和孩子仍然希望大學能夠提供一生職業的保障。所以,當我說我是社會學系和社會學研究所畢業,更喜歡「人類學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討論大學的使命為何,大學應該著重於提升文化、服務社會,當然也應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讓學生能夠找到在社會上適合的位置。討論學用落差和產業變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單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更多是個人對未來的規劃。
今天有朋友告訴我,幾本一看標題就知道十分冷門的學術書竟然索價一本七百元,讓我慢慢反思學術著作要花錢買的原因。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唸大學的目的與價值,以及大學生活的重要性。針對唸大學對於提升社會階層的幫助逐漸極主,提供了關於大學領導力培訓、參加繫上或社團等活動、大學換專業的建議。
1. 不積極拓展學術邊界: - 如果不去Push Science的Boundary,系所將逐漸轉變為主要以教學為主的系。這是我在2024年6月6日,我老闆程光老師在實驗室的餞別餐會上說的,對我影響深遠。他指出,如果一個系所不積極追求新的研究領域和挑戰,那麼最終會失去其學術地位,成為僅僅重視教學的機
「學姐,上大學的意義是什麼?」 這是一個我幾年前剛上大學時被學妹問的問題。的確,上大學是什麼,一直都是現在人在討論的一項人生課題。 到底……大學是什麼?
Thumbnail
如果您認為大學的主要目的是充當「職業訓練所」,那麼這篇文章不適合您,請直接離開。 . 我一直認為大學不應僅僅是「職業訓練所」,它應該是培養素養、拓展眼界、訓練思考的地方。然而,大部分家長和孩子仍然希望大學能夠提供一生職業的保障。所以,當我說我是社會學系和社會學研究所畢業,更喜歡「人類學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討論大學的使命為何,大學應該著重於提升文化、服務社會,當然也應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讓學生能夠找到在社會上適合的位置。討論學用落差和產業變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單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更多是個人對未來的規劃。
今天有朋友告訴我,幾本一看標題就知道十分冷門的學術書竟然索價一本七百元,讓我慢慢反思學術著作要花錢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