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走了一點:過去總是失敗,這次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終於可以回來寫字了!

在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又或者是一直以來的工作模式,大的工作事件我只能一次專注一個。所以從年初到上個禮拜,我一直只專注在職涯諮詢師的培訓上。需要這麼大的專注,除了最終想取得認證以外,其實最主要是因為以前真的經歷太多次的「臨門一腳失敗」。

大學時期很明顯地就是我總是撐到了學期的中後段,然後就撐不下去了,所以總在學期末申請休學,避免被二一。那時候雖然是因為身心狀況的因素導致,但失敗經驗多了,總會漸漸對自己沒信心。出社會後,工作也常常撐到一半然後離職,我都視為是一種「失敗」。

在投入職涯諮詢師之前,我也曾去上過社工師學分班,最後只差實習學分沒拿,但差這個差很多,是沒法考社工師證照的。也曾經去駕訓班學開車,然後在考試那天崩潰,後面雖想再重考,卻也心有餘而力不足,就這樣上完了駕訓班的課,每天也都認真練習,但最後駕照沒拿。這些其實都蠻挫折的,很挫折。這些都差臨門一腳,最後一步,我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會敗在這裡,停在這裡,過不去。

這些經驗就像是野狗狠狠地咬住腿,讓我之後想再做什麼都會怕怕的,會擔心我是否又會到最後沒過去,徒勞無功。每次想做什麼,尋求老公意見,他和我的擔心一樣:我可以嗎?做了會不會浪費錢?最後,會成功嗎?會繼續嗎?

所以這一次我考慮了半年才決定要參與職涯諮詢師培訓,要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不小,我當然會怕自己又做不到,又在最後退縮,又失敗。覺得真的好在我的韌性被磨得很徹底,而且性格裡面就是充滿了「積極」兩個字,所以我看起來很勇敢,在廢墟中也擁有力量。

無論需不需要照顧小孩,培訓的過程對我來說都是一場挑戰。我們第一階段需要幾週的六日空出一整天上課;第二階段要自己找個案練習諮詢,時數要達24小時,參加六場團督和三場個督,然後還要完成一個諮詢模擬錄影作業,一個簡報報告作業,一個筆試,通過審核,才能拿到認證。所以年初我在訂今年目標時,只有訂「完成培訓」和「取得認證」,下半年沒訂目標,先做到了這兩件事再說。

很高興我排除萬難地上完了課,勇敢地找人諮詢(好怕像沒完成實習一樣),最後艱難地完成認證作業(像考駕照一樣?感謝我沒崩潰)。

真是戲劇化,原本我能從容地完成的,但就在認證作業繳交期限的前一個月,我和小孩先後確診,小孩隨即又因為我們腸胃炎住院一個禮拜。我這兩個禮拜什麼也不能做,時間頓時變得很趕。使得我捨棄完美主義模式(真的是很好的練習機會),採取六十分原則,快速地完成三項認證作業。而且在最後一刻等待老師回國,和老師做個督,補上最後的作業。真的是堅持到最後一刻,才完成為期半年的浩大工程,完成的時候,內心真的很為自己驕傲。

這次的經驗稍稍平衡了過去的失敗,雖然審核結果還沒出來,但已經足矣。

信心真的有一部分是因為成功經驗的累積,還好我沒讓過去這麼多「不成功」的經驗牽制住。它們就像是腳上綁的石頭,但你是運動員,在做訓練,腳上的重量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再重也得前進,達到訓練目的,才能變得更強,在比賽中贏得勝利。

還是很感謝我那積極樂觀(對,雖然過去嚴重憂鬱,可是其實我的個性是積極樂觀)的性格,還有永遠都能從失敗中再站起來的不知哪來的力量,讓我做到了。

我總是希望能一直往前走,這次又往前走了一點了呢。

安妮的職涯諮詢服務

avatar-img
78會員
120內容數
我是一位憂鬱症患者,二十歲左右發病,現在已經過了十多年。有鑑於社會對精神失序者的不了解,我願與你分享生活點滴、所思所想。你將會發現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自己是憂鬱症患者,但其實我一直很想成為一名心理師。 要成為心理師得度過層層關卡,耗費許多時間和金錢,這是我之前努力工作存錢的目標。
得到憂鬱症算是生病的人,可是從外表看不出來,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了解你發病的狀況,所以他們很容易遺忘你生病了,甚至把你當作健康的人一般對待。
我的憂鬱症在大學時期發作,致使我生活打理得一團亂,也讓學業一團糟。當時休學復學好幾次,總共休學了兩年,最後還又再延了一年才畢業。受身心狀態影響這麼嚴重,讓我很擔憂畢業後怎麼養活自己。
在我大學憂鬱狀況嚴重惡化之前,我是一個沒有特別信仰的人,家裡習俗就是依循一般傳統道教,但我喜歡接觸各種不同宗教。當時嚴重憂鬱時,我看到有許多基督教徒倚著上帝的愛憂鬱症痊癒的例子。但也許是年少輕狂,我希望自己不是依靠任何人而好起來的,拒絕依靠基督教信仰。
每當我憂鬱症發作時,總會躲起來不敢見人,因為那時負面沉重,垂頭喪氣,表情就是一副快哭的樣子,無力與人溝通。我不願別人看見這樣的自己,希望自己在別人印象中都是好的形象,所以每次發作時,就不敢出房門,這在出社會後變成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現在三十二歲,如果從高三有一點點憂鬱徵兆開始算起到現在,差不多有十四年;如果從大二憂鬱狀態明顯化開始算起,大概有十二年;如果從去就醫正式被診斷為憂鬱症開始算起,約有九年的時間。我從高中生、大學生、社會新鮮人,到現在成了媽媽,憂憂子(姑且將憂鬱症擬人化一下)「隨侍在側」
我自己是憂鬱症患者,但其實我一直很想成為一名心理師。 要成為心理師得度過層層關卡,耗費許多時間和金錢,這是我之前努力工作存錢的目標。
得到憂鬱症算是生病的人,可是從外表看不出來,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了解你發病的狀況,所以他們很容易遺忘你生病了,甚至把你當作健康的人一般對待。
我的憂鬱症在大學時期發作,致使我生活打理得一團亂,也讓學業一團糟。當時休學復學好幾次,總共休學了兩年,最後還又再延了一年才畢業。受身心狀態影響這麼嚴重,讓我很擔憂畢業後怎麼養活自己。
在我大學憂鬱狀況嚴重惡化之前,我是一個沒有特別信仰的人,家裡習俗就是依循一般傳統道教,但我喜歡接觸各種不同宗教。當時嚴重憂鬱時,我看到有許多基督教徒倚著上帝的愛憂鬱症痊癒的例子。但也許是年少輕狂,我希望自己不是依靠任何人而好起來的,拒絕依靠基督教信仰。
每當我憂鬱症發作時,總會躲起來不敢見人,因為那時負面沉重,垂頭喪氣,表情就是一副快哭的樣子,無力與人溝通。我不願別人看見這樣的自己,希望自己在別人印象中都是好的形象,所以每次發作時,就不敢出房門,這在出社會後變成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現在三十二歲,如果從高三有一點點憂鬱徵兆開始算起到現在,差不多有十四年;如果從大二憂鬱狀態明顯化開始算起,大概有十二年;如果從去就醫正式被診斷為憂鬱症開始算起,約有九年的時間。我從高中生、大學生、社會新鮮人,到現在成了媽媽,憂憂子(姑且將憂鬱症擬人化一下)「隨侍在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真的資質太差 以至於有一門有興趣的課程 遲遲卡住無法進階 第一年不放棄 第二年持續 第三年就是今年 內心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 如果無法進階我就停在這裡 或許本來就不適合我吧 而附加的價值就是我原本從大門外 好不容易踏進庭院 雖未入室內看見核心的神秘 看過程也順利看見悸動的感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前一陣子去上了駕訓班,在學開車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當我在遇到挫折隱性的循環,每每出現的時候都會有陷入一陣的自我風暴。以下娓娓道來~跟大家分享。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
    幫別人職涯諮詢,我自己的職涯至少要先搞好,我是這麼深信的。   因此我從去年年底打定主意今年秋天要轉職,然而,這幾個月下來挫折重重。   轉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qwq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待業焦慮。   雖然自己明明還有正職,但在前幾個月沒有辦法馬上媒合上自己想
Thumbnail
去年諮詢前我只是個迷惘的公務員,在6次職涯諮詢師的旅途中,我正視自己內心的渴望、認真盤點現在的狀況,付諸實行與諮詢師討論出來的計畫,才能在1年內的時間成功轉職,希望藉由分享的過程,讓內心對於轉職遲疑的人得到一些為自己拚搏的能量!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如何成為一名職涯諮詢師的心路歷程。作者希望透過作者的專業,幫助那些正在職涯低潮,想要尋找工作熱情或對未來職涯感到迷茫的年輕人,陪伴年輕人走一段路。
2024年第一個月的第三周,拿到了確定的入學資格,學習進程終於塵埃落定,我重新踏入大學校門,為拿到“心理咨商師資格證”邁進。 接踵而來的,是源源不絕的課業壓力,從全中文轉入全英文的學習環境,心理壓力似乎比現實壓力還來得更重一些。 有時我還是會問自己,人生已經走了一大半,爲什麽要這樣爲難自己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真的資質太差 以至於有一門有興趣的課程 遲遲卡住無法進階 第一年不放棄 第二年持續 第三年就是今年 內心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 如果無法進階我就停在這裡 或許本來就不適合我吧 而附加的價值就是我原本從大門外 好不容易踏進庭院 雖未入室內看見核心的神秘 看過程也順利看見悸動的感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前一陣子去上了駕訓班,在學開車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當我在遇到挫折隱性的循環,每每出現的時候都會有陷入一陣的自我風暴。以下娓娓道來~跟大家分享。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
    幫別人職涯諮詢,我自己的職涯至少要先搞好,我是這麼深信的。   因此我從去年年底打定主意今年秋天要轉職,然而,這幾個月下來挫折重重。   轉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qwq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待業焦慮。   雖然自己明明還有正職,但在前幾個月沒有辦法馬上媒合上自己想
Thumbnail
去年諮詢前我只是個迷惘的公務員,在6次職涯諮詢師的旅途中,我正視自己內心的渴望、認真盤點現在的狀況,付諸實行與諮詢師討論出來的計畫,才能在1年內的時間成功轉職,希望藉由分享的過程,讓內心對於轉職遲疑的人得到一些為自己拚搏的能量!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如何成為一名職涯諮詢師的心路歷程。作者希望透過作者的專業,幫助那些正在職涯低潮,想要尋找工作熱情或對未來職涯感到迷茫的年輕人,陪伴年輕人走一段路。
2024年第一個月的第三周,拿到了確定的入學資格,學習進程終於塵埃落定,我重新踏入大學校門,為拿到“心理咨商師資格證”邁進。 接踵而來的,是源源不絕的課業壓力,從全中文轉入全英文的學習環境,心理壓力似乎比現實壓力還來得更重一些。 有時我還是會問自己,人生已經走了一大半,爲什麽要這樣爲難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