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飲食|《長夏,日常健脾的食補與方法》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健脾養胃〞,與常用食材

        中醫健脾,主要是使脾的〝運化〞作用能夠正常運作。脾胃的虛弱,需以正常飲食、飲食有節制這些基本方法來修補,特別是老、幼、婦、孺、病後的調養,粥飯是中醫養胃氣的基本。
        粳米、鍋粑、蕃薯、芡實、菱角、蓮子、山藥、花生、栗子、蓮藕、香菇
、鱸魚,都是常用的健補脾胃的常用食材。

➤避免〝思傷脾〞

        中醫談〝脾失健運〞,脾胃虛弱,需要〝健脾益氣〞,另外,若思慮過度
,中醫談〝脾主思〞、〝思傷脾〞、〝思則氣結〞,思慮過度(操心、勞心)
,使得人體氣機不通暢,自然消化不佳,影響氣血的化生,中醫有「歸脾湯」
,專治心脾兩虛,影響睡眠、健忘、食少、疲倦,月經提前、崩漏、量多色淡等問題,可見思慮過度對人體的影響很大,會耗傷精血。
        龍眼肉、蓮子肉、薑棗湯,都可以作為這方面的食補。


➤散步〝助脾健運〞

    〝脾主運化〞,健脾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飯後散步,吃飽後忌諱立刻睡臥、也不宜急行快走。
        散步,還能幫助氣機順暢,改善〝思則氣結〞、〝濕阻中焦〞等問題。這一簡單的方法,卻非常符合脾的特性。

➤艾灸神闕、足三里、脾俞穴

    〝脾主運化〞、〝脾主升清〞,所以最忌濕、寒。藉由艾灸熱療法,可以溫陽健脾,透由先前介紹的灸神闕(肚臍),或者灸胃經合穴足三里穴、脾經背部俞穴脾俞穴,可以改善脾陽虛、脾失健運、水濕無法氣化,而濕寒內停的情況。現代許多婦科問題,常起因於此濕寒問題,並伴有腰酸、腹脹、下肢涼或浮腫、嗜睡、倦怠、胸悶、腹瀉等現象,透由艾灸熱療法可得到明顯改善。

藥草艾灸神闕(肚臍)

藥草艾灸神闕(肚臍)


avatar-img
26會員
248內容數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ot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長夏時節,脾土〝喜燥惡濕〞,有些體質者,如氣虛、氣滯、痰濕等體質,特別不宜過度喝水,也要忌寒涼飲食,以免脾土的「升清」功能更加受阻,造成胃脹、食慾不佳、腹瀉等脾虛、水濕內停的症狀,甚至出現頭暈、嘔吐、口淡、口角流清涎 ......
節氣與皮膚狀況        夏季,也是許多家中孩童皮膚狀況多的季節,除了現代人常見的濕疹(濕疹常發在區幹部,特別是手肘、膝蓋後方等關節位置)之外,還有一些常見的“白色疹子”,一般皮膚科醫師都建議不需要積極治療,因為稍微過一段時間、季節轉換了,很多都會不藥而癒 ......
台灣四季都產南瓜,香甜的南瓜,是許多素食者常用的補血溫性食材。 脾胃若虛寒,容易生濕痰,所以,南瓜也有潤肺治咳止喘的益處,可幫助化痰排膿。但是,對於濕熱體質、平日飲食口味厚重的族群,反而是發物。 所以,在冬季、春天的餐桌上常見到;炎熱、濕氣重的夏天、暑假,反而大家食用和烹煮的意願不高... 其
夏季,也是許多家中孩童皮膚狀況多的季節,除了現代人常見的濕疹(濕疹常發在區幹部,特別是手肘、膝蓋後方等關節位置)之外,還有一些常見的“白色疹子”,一般皮膚科醫師都建議不需要積極治療,因為稍微過一段時間、季節轉換了,很多都會不藥而癒 ......
中醫〝三伏灸〞:春夏養陽,冬病夏治 什麼是〝三伏天〞?         夏至後的七、八月,就到了一年當中最熱、最潮溼的「大暑」、「小暑」時候。中醫「冬病夏治」方法:『三伏灸』便在這段最炎熱、陽氣最旺期間 ......
夏季,養生要看生活環境! 再談中醫〝陰暑〞&〝陽暑〞 台灣北、中、南,東與西,生活環境與產業分佈等,有許多不相同。「節氣飲食」與天氣、生活、工作,這幾項「生活環境」因素非常有關係。例如:整天在冷氣房內工作,夏天需注意夏日受寒的「陰暑」現象;需在豔陽下工作、或室內外跑進跑出者,則需注意微中暑...
長夏時節,脾土〝喜燥惡濕〞,有些體質者,如氣虛、氣滯、痰濕等體質,特別不宜過度喝水,也要忌寒涼飲食,以免脾土的「升清」功能更加受阻,造成胃脹、食慾不佳、腹瀉等脾虛、水濕內停的症狀,甚至出現頭暈、嘔吐、口淡、口角流清涎 ......
節氣與皮膚狀況        夏季,也是許多家中孩童皮膚狀況多的季節,除了現代人常見的濕疹(濕疹常發在區幹部,特別是手肘、膝蓋後方等關節位置)之外,還有一些常見的“白色疹子”,一般皮膚科醫師都建議不需要積極治療,因為稍微過一段時間、季節轉換了,很多都會不藥而癒 ......
台灣四季都產南瓜,香甜的南瓜,是許多素食者常用的補血溫性食材。 脾胃若虛寒,容易生濕痰,所以,南瓜也有潤肺治咳止喘的益處,可幫助化痰排膿。但是,對於濕熱體質、平日飲食口味厚重的族群,反而是發物。 所以,在冬季、春天的餐桌上常見到;炎熱、濕氣重的夏天、暑假,反而大家食用和烹煮的意願不高... 其
夏季,也是許多家中孩童皮膚狀況多的季節,除了現代人常見的濕疹(濕疹常發在區幹部,特別是手肘、膝蓋後方等關節位置)之外,還有一些常見的“白色疹子”,一般皮膚科醫師都建議不需要積極治療,因為稍微過一段時間、季節轉換了,很多都會不藥而癒 ......
中醫〝三伏灸〞:春夏養陽,冬病夏治 什麼是〝三伏天〞?         夏至後的七、八月,就到了一年當中最熱、最潮溼的「大暑」、「小暑」時候。中醫「冬病夏治」方法:『三伏灸』便在這段最炎熱、陽氣最旺期間 ......
夏季,養生要看生活環境! 再談中醫〝陰暑〞&〝陽暑〞 台灣北、中、南,東與西,生活環境與產業分佈等,有許多不相同。「節氣飲食」與天氣、生活、工作,這幾項「生活環境」因素非常有關係。例如:整天在冷氣房內工作,夏天需注意夏日受寒的「陰暑」現象;需在豔陽下工作、或室內外跑進跑出者,則需注意微中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日常不算病但卻造成困擾的身體狀態,不論靠食物或運動練功調養,都需要長時間持續漸進才能改變體質。 艾灸是至陽之物,可攻可守能溫還能通,搭配能量元素非常適合,若方式得宜,算是積極又安全的方便法。
Thumbnail
《宅在家裡,不動也能保養脾胃》 居家避疫期間,大家走路和運動的時間少了,許多丹粉私訊詢問有關消化不良、好像沒吃什麼肚子就塞堵的感覺,即使吃了蔬菜也仍然便秘,更害怕疫情趨緩後體重高居不下。 脾胃運化和四肢運動有極大的關聯,所以無法外出走路時,多做四肢運動對脾胃運化有很大的幫助!但養護脾胃也不全都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文探討補脾的五種方法,包括補脾陽、補脾陰、補脾氣、健脾和醒脾等,詳細介紹每種方法的原理與適用藥材。補脾陽可增強脾臟功能,補脾陰提供消化所需的潤滑,提升脾氣以利精華的運輸。同時,健脾和醒脾則助於改善脾的運作效率。整體而言,適當的補脾方法能提高身體健康,而過量使用可能有害,需謹慎調配。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感到精力不足。本文提供四大方面策略來提升身心健康:均衡飲食、改善睡眠、規律運動,以及心理管理。透過簡單的生活調整,你將能減少疲勞,提高精力與幸福感,進而改善整體生活品質。善待自己,讓我們一起邁向更健康的生活!
Thumbnail
本文詳述中醫對失眠的理解與治療方法,分析失眠成因如陰陽失調、氣血不足等,介紹針灸、草藥療法、食療及生活調理等療法,強調個性化治療及日常作息的重要性,助您改善睡眠質量。
中醫認為失眠通常與心、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辨證論治,根據不同的症候群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中藥內服、針灸、推拿按摩等。此外,還強調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和飲食調理,以從根本上改善睡眠質量。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傷寒邪入厥陰,厥陰病患者裡寒盛,加上容易有消渴的現象,所以病患會口渴而喝很多水,但是水本為寒,厥陰病患者胃的溫度又低,水無法被氣化進入三焦造成水停心下,像肌肉跳動、眼皮跳般,在胃的地方會有跳動感,這是水飲造成,小便不利是必然的,「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這時候要先把停
Thumbnail
立夏是夏日之始,心是身體活力之源。利用夏之熱養好身之火。辛香料提振心火,... 黃瓜涼拌黑木耳+些微辣椒或辛香料調味,通風與調節散熱,精油擴香...等,都是在立夏時可以採取的方法。
Thumbnail
腸胃不佳,常見症狀如消化不良、腹瀉等,使人感到極不舒適。 中醫理論認為,腸胃問題多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或飲食不節導致。 改善這些症狀,可以透過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同時,使用適當的中藥材也能達到良好效果。 中醫推薦的兩種藥材,對於腸胃不適有顯著改善效果: 1. **山楂(Shān Zhā)
Thumbnail
黃靖容醫師認為,減重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是「脾胃」和「痰濕」。 這些因素是有關連性,並會影響人的體重。 什麼是「脾胃」? 中醫學中的「脾胃」是指消化功能和能量代謝的基礎,同時也與人體的免疫力、氣血生成及運行、水液代謝等功能有關聯。 脾胃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人體消化系統的核心。脾臟負責消化、吸收
Thumbnail
日常不算病但卻造成困擾的身體狀態,不論靠食物或運動練功調養,都需要長時間持續漸進才能改變體質。 艾灸是至陽之物,可攻可守能溫還能通,搭配能量元素非常適合,若方式得宜,算是積極又安全的方便法。
Thumbnail
《宅在家裡,不動也能保養脾胃》 居家避疫期間,大家走路和運動的時間少了,許多丹粉私訊詢問有關消化不良、好像沒吃什麼肚子就塞堵的感覺,即使吃了蔬菜也仍然便秘,更害怕疫情趨緩後體重高居不下。 脾胃運化和四肢運動有極大的關聯,所以無法外出走路時,多做四肢運動對脾胃運化有很大的幫助!但養護脾胃也不全都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文探討補脾的五種方法,包括補脾陽、補脾陰、補脾氣、健脾和醒脾等,詳細介紹每種方法的原理與適用藥材。補脾陽可增強脾臟功能,補脾陰提供消化所需的潤滑,提升脾氣以利精華的運輸。同時,健脾和醒脾則助於改善脾的運作效率。整體而言,適當的補脾方法能提高身體健康,而過量使用可能有害,需謹慎調配。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感到精力不足。本文提供四大方面策略來提升身心健康:均衡飲食、改善睡眠、規律運動,以及心理管理。透過簡單的生活調整,你將能減少疲勞,提高精力與幸福感,進而改善整體生活品質。善待自己,讓我們一起邁向更健康的生活!
Thumbnail
本文詳述中醫對失眠的理解與治療方法,分析失眠成因如陰陽失調、氣血不足等,介紹針灸、草藥療法、食療及生活調理等療法,強調個性化治療及日常作息的重要性,助您改善睡眠質量。
中醫認為失眠通常與心、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辨證論治,根據不同的症候群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中藥內服、針灸、推拿按摩等。此外,還強調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和飲食調理,以從根本上改善睡眠質量。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傷寒邪入厥陰,厥陰病患者裡寒盛,加上容易有消渴的現象,所以病患會口渴而喝很多水,但是水本為寒,厥陰病患者胃的溫度又低,水無法被氣化進入三焦造成水停心下,像肌肉跳動、眼皮跳般,在胃的地方會有跳動感,這是水飲造成,小便不利是必然的,「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這時候要先把停
Thumbnail
立夏是夏日之始,心是身體活力之源。利用夏之熱養好身之火。辛香料提振心火,... 黃瓜涼拌黑木耳+些微辣椒或辛香料調味,通風與調節散熱,精油擴香...等,都是在立夏時可以採取的方法。
Thumbnail
腸胃不佳,常見症狀如消化不良、腹瀉等,使人感到極不舒適。 中醫理論認為,腸胃問題多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或飲食不節導致。 改善這些症狀,可以透過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同時,使用適當的中藥材也能達到良好效果。 中醫推薦的兩種藥材,對於腸胃不適有顯著改善效果: 1. **山楂(Shān Zhā)
Thumbnail
黃靖容醫師認為,減重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是「脾胃」和「痰濕」。 這些因素是有關連性,並會影響人的體重。 什麼是「脾胃」? 中醫學中的「脾胃」是指消化功能和能量代謝的基礎,同時也與人體的免疫力、氣血生成及運行、水液代謝等功能有關聯。 脾胃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人體消化系統的核心。脾臟負責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