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陽.祛寒.散濕--能量元素搭配艾灸

更新於 2024/12/1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脾胃寒濕 #筋骨痠痛 #手腳冰冷

#失眠昏沉 #情緒低落 #水腫虛胖…






這些日常不算病但卻造成困擾的身體狀態,不論靠食物或運動練功調養,都需要長時間持續漸進才能改變體質。 #搗藥編 收到丹粉們私訊 (點菜許願🤭)希望除了按摩之外也能介紹其他搭配方法。


艾灸是至陽之物,可攻可守能溫還能通,搭配能量元素非常適合,若方式得宜,算是積極又安全的方便法。

📌方法

以能量元素塗抹按摩再艾灸

📌能量元素使用量

🍀穴道--2或3滴

🍀經絡--每30公分約10滴

📌塗抹能量元素的區域

🍀單純塗抹在要艾灸的穴道上。

🍀塗抹在相關經絡上稍微按摩,補虛則順著經絡按摩,瀉實則逆著經絡輕柔推,再灸經絡上的穴道。

🍀塗抹在要調理部位和相關穴道上(譬如腹部和脾經穴道;胸肺區域和肺經穴道),但「只艾灸穴道」。

📌艾灸原則

❌不宜:艾灸同時進食喝冷水、窗邊戶外吹風(包含之後一小時內)、艾灸後馬上洗澡(30分鐘後較宜)、冷水洗手(溫熱水較佳)、情緒起伏太大、月經期間量太大者。

⭕灸的前後宜喝熱水。

⭕體虛、老弱、孩童及體瘦者;頭臉、四肢末端、胸前、皮薄處;感冒風寒、有症狀的患部:大約1或3次,每次5-10分鐘為宜。

⭕體壯、體寒、陽虛救急者;背部腹部肩骨皮厚肉多處:大約3或5次,每次15分鐘為宜。

⭕艾灸之後若常大流汗,可能在排除老廢物質。也可能有點虛,可以塗抹平衡或紓解能量元素在胸腹和足三里穴道,同時灸足三里。

⭕艾需陳艾為佳,色黃、氣味不嗆且質地細膩,艾氣柔和不至於燥而上火、傷了經氣。

⭕先灸陽經(背部)後灸陰經(胸腹);先灸上部(頭身)再灸下部(四肢)。

⭕艾灸太燙時,短暫移開艾條再移回原來穴道繼續灸;移到下一個同經絡上的穴道前,可以手執艾條,緩慢巡行溫熱該經絡。

⭕若有肌膚過燙略微紅腫跡象,可擦活化能量元素於上。

❌午夜子時之後或睡前兩小時不灸,以免陽氣旺盛,不利睡眠。

⭕艾灸後若出現上火現象,先看看艾條是否非陳艾。可於每次艾灸結束前,加灸足三里、三陰交和湧泉穴,把火下引內藏,並於結束後多喝甘酸飲料;或暫停一次。

⭕灸是利用火的力量,而非只是溫熱即可。所以持艾條或木盒灸效果較佳,隔布包的盒子雖煙少但缺少了艾灸實質的效果。

📌適合搭配經絡的能量元素

🍀放鬆緊繃肌肉、疲勞痠痛、活化氣機、適合搭配每一經絡👉活化能量元素

🍀滋潤補虛、女性相關保養、平和好心情、脾經、肝經、心經、腎經、任脈及帶脈👉紓解能量元素

🍀頭部相關保養、釋壓安神舒眠、頭皮髮量健康、祛風散寒、膀胱經、三焦經和胃經👉意識能量元素

🍀補虛養氣、提振活力、安神舒眠、好心情、肺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與督脈👉潛能能量元素

🍀瀉實、排暑濕熱、平和好心情、肺經、三焦經、膽經、肝經、大腸經、脾經、胃經及任脈👉淨化能量元素

🍀滋潤補虛、平和好心情、脾經、胃經、大腸經、膽經、肝經、任脈和帶脈👉平衡能量元素

🍀眼睛釋壓、滋潤、明目相關保養👉瞬間眼部能量元素

avatar-img
3會員
6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慢老生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好且對的按摩後應有的感受】 ✳身體肌肉層和體內會感受到微熱感流動,脊椎和手腳明顯有溫熱感。 ✳皮膚筋肉間較按摩前氣血流暢且充滿津液,因此肌膚紋理變淺,手摸觸感變細,提拉肌肉時顯得較有彈性。 ✳由內而外,實體和心理精神上皆能明顯放鬆。 ✳口略渴,想睡。 ✴以下狀況的人因吸收和能量運行較
按摩不只是塗抹或摩擦生熱! 對待要按摩的局部時,我們可以想像如同面對嬰兒的腹部,確實讓內在的氣血運行順暢卻又不傷害稚嫩嬰兒的手感和力道是什麼? 【按摩要訣 】 按摩者如能理解人體局部肌肉、筋膜與骨骼的構造最好,但家庭內的日常按摩,若不熟悉專業解剖也無妨。可以用手掌和手指觸摸
【立冬十一月七日】節氣轉換時刻: 06:12 ❄️早睡 早睡養陽氣,晚起固陰精。(多好的賴床藉口) ❄️防病 上半身頭頸以預防風邪進犯為主,下半身與四肢末梢維持溫暖幫助循環為首要。 ❄️調神 陰寒濕冷易使人情緒低落精神不振,台灣不至於冰天雪地,氣的斂藏較容易反應在情緒的變化,腎氣不足
小雪一過,丹粉們請自備暖爐! 三個【暖爐小開關】 🔐耳朵--耳尖、耳垂、耳廓 🔐頸部和大椎穴 🔐手掌小指—按壓腎穴、命門穴和指側 #搗藥編 今天示範如何隨時隨地輕鬆打開抗寒小暖爐,按摩3分鐘,冬日不再畏寒,一整天四肢暖洋洋。 ㊙按摩雙耳 🈯提拉耳尖:
☘️「今年運氣如何?」 ☘️「運氣」這個詞是源於《黃帝內經》的五運六氣。換句話說,五運六氣就是古代全年版的「天氣預報」,可以用來考慮對人體的影響,從而影響中醫對預防和治療疾病做出調整。 👂2024甲辰年 冬末到整個春天 第一部運,大寒1/20到4/1 歲運太宮為土 主運太角為木
《立春 》2月4日 身體更新的好時機 #搗藥編愛的提醒 親愛的丹粉們~明天就是立春囉!! 記得今晚睡前開始,連續3-5天,每天至少使用一次【一時知四季】中的「一小時循環法」讓身體的氣機轉起來! 🌱身體的氣轉動起來時,不論是除舊或佈新都能更省力更有效率,跟上大節氣這
【好且對的按摩後應有的感受】 ✳身體肌肉層和體內會感受到微熱感流動,脊椎和手腳明顯有溫熱感。 ✳皮膚筋肉間較按摩前氣血流暢且充滿津液,因此肌膚紋理變淺,手摸觸感變細,提拉肌肉時顯得較有彈性。 ✳由內而外,實體和心理精神上皆能明顯放鬆。 ✳口略渴,想睡。 ✴以下狀況的人因吸收和能量運行較
按摩不只是塗抹或摩擦生熱! 對待要按摩的局部時,我們可以想像如同面對嬰兒的腹部,確實讓內在的氣血運行順暢卻又不傷害稚嫩嬰兒的手感和力道是什麼? 【按摩要訣 】 按摩者如能理解人體局部肌肉、筋膜與骨骼的構造最好,但家庭內的日常按摩,若不熟悉專業解剖也無妨。可以用手掌和手指觸摸
【立冬十一月七日】節氣轉換時刻: 06:12 ❄️早睡 早睡養陽氣,晚起固陰精。(多好的賴床藉口) ❄️防病 上半身頭頸以預防風邪進犯為主,下半身與四肢末梢維持溫暖幫助循環為首要。 ❄️調神 陰寒濕冷易使人情緒低落精神不振,台灣不至於冰天雪地,氣的斂藏較容易反應在情緒的變化,腎氣不足
小雪一過,丹粉們請自備暖爐! 三個【暖爐小開關】 🔐耳朵--耳尖、耳垂、耳廓 🔐頸部和大椎穴 🔐手掌小指—按壓腎穴、命門穴和指側 #搗藥編 今天示範如何隨時隨地輕鬆打開抗寒小暖爐,按摩3分鐘,冬日不再畏寒,一整天四肢暖洋洋。 ㊙按摩雙耳 🈯提拉耳尖:
☘️「今年運氣如何?」 ☘️「運氣」這個詞是源於《黃帝內經》的五運六氣。換句話說,五運六氣就是古代全年版的「天氣預報」,可以用來考慮對人體的影響,從而影響中醫對預防和治療疾病做出調整。 👂2024甲辰年 冬末到整個春天 第一部運,大寒1/20到4/1 歲運太宮為土 主運太角為木
《立春 》2月4日 身體更新的好時機 #搗藥編愛的提醒 親愛的丹粉們~明天就是立春囉!! 記得今晚睡前開始,連續3-5天,每天至少使用一次【一時知四季】中的「一小時循環法」讓身體的氣機轉起來! 🌱身體的氣轉動起來時,不論是除舊或佈新都能更省力更有效率,跟上大節氣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凱琍,芳聊系列,主要是想讓大家了解如何有用芳療在自己跟周遭的人身上~ 今天來聊聊「精油與經絡」這件事情! 之前遇到一個個案,剛好因為上班需要一直坐在電腦前面登打資訊, 所以長期下來,導致左手的手腕上會疼痛。 疼痛的穴位稱之為列缺和經渠,屬於手太陰肺經,
「下利清穀」,腸胃都虛寒掉了,吃什麼就拉什麼,食物無法被消化,「裡寒外熱」,身體微熱,因為裡寒極盛把陽都給迫出去了,這是陽脱的現象,「汗出而厥者」,浮陽往上跑到頭面,只有頭面流汗,患者手腳冰冷,脈都摸不到了,人會昏厥過去,這是陰陽不能調和,亡陽的危證,「通脈四逆湯主之」,通脈四逆湯是乾薑五錢、生附子
Thumbnail
適合一般人、小孩、虛弱的老人: 夜交藤 合歡皮 柏子仁 茯苓 女貞子 枸杞子 適合:手腳冰冷、常感冒、過敏、疲勞 大棗 纈草 石菖蒲 遠志 何首烏 五味子 適合: 煩躁、口乾、口苦、痘痘多、便秘 百合 麥冬 竹茹 浮小麥 甘草 生地 旱蓮草 白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厥陰病患者一直下利,陰虛掉了,手腳冷到手肘膝蓋,摸不到脈,這是心臟衰竭,快要死了,「灸之不溫」,灸關元穴都無法讓手腳回溫(因為命門火已衰竭),「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如果還是摸不到脈,寒從下一直往上,肺臟被寒佔據了大部分空間,導致橫膈膜無法下降了,吸入的少呼的多,血氧
三七二:「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洩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二兩半,去節、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黃芩、葳蕤各十八銖、石膏碎綿裡、白朮、乾薑、芍藥、桂枝、茯苓、甘草,炙、天門冬,去心各六銖。右十
「少陰病」,惡寒而蜷」,少陰病陰虛裡寒,病人整天沒精神不想動,只想躺在床上睡覺,這是身體自救,減少津液耗損的方式,「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但是在什麼情況下仍是可以治療的呢?就是「陽」還在,「陽」就是動能,就像是蒸汽鍋的爐火,驅動鍋內的水沸騰,當手腳還有力量去踢被子,常常會感到煩躁發脾氣的人,這
「少陰病,下利,惡寒而蜷臥」,少陰病患者下利後,身體怕冷,只能躺在床上蜷縮著身體,這是裡虛惡寒的現象,「若利自止,手足溫者,可治」,如果下利停止後,手腳變溫暖不再冰冷了,這是裡寒去胃陽回頭的跡象,此時身和脈微,時見微汗(脾陽回頭,血熱漸溫,水氣得以蒸化為汗),為陰陽自和之象,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生活實驗 六二二 偏頭痛的位置愈來愈聚焦 痛痛真的會飛走 隨著體溫高升 沒有鮮奶 我來不及靠一杯咖啡 上一次咖啡有中藥味 我滴口不沾 不知是不是妳皮膚白白的原因 這一次 我可以偶爾地想喝就喝 副作用是比較晚睡 我覺得今天很適合再喝 我得送走我的頭痛 像過
Thumbnail
黃靖容醫師表示,在中醫理論中,將身體的生理狀態比擬為自然界的陰陽五行理論,其中之一的概念是「火」。 火代表著陽氣或熱能,與另一個相對的概念「水」形成對應。這種陰陽的平衡是中醫理論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當陰陽失調時,會造成火失衡的狀況,就可能導致各種不適和疾病的發生。 火的表現分兩個部分:
Thumbnail
內分泌失調可能導致月經不規則、體重變化、疲勞、情緒波動、睡眠問題。原因包括不健康飲食、遺傳、疾病等。中醫認為內分泌失調源於身體陰陽平衡失調,可以透過補虛補實、飲食調理和中醫治療等方法來處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凱琍,芳聊系列,主要是想讓大家了解如何有用芳療在自己跟周遭的人身上~ 今天來聊聊「精油與經絡」這件事情! 之前遇到一個個案,剛好因為上班需要一直坐在電腦前面登打資訊, 所以長期下來,導致左手的手腕上會疼痛。 疼痛的穴位稱之為列缺和經渠,屬於手太陰肺經,
「下利清穀」,腸胃都虛寒掉了,吃什麼就拉什麼,食物無法被消化,「裡寒外熱」,身體微熱,因為裡寒極盛把陽都給迫出去了,這是陽脱的現象,「汗出而厥者」,浮陽往上跑到頭面,只有頭面流汗,患者手腳冰冷,脈都摸不到了,人會昏厥過去,這是陰陽不能調和,亡陽的危證,「通脈四逆湯主之」,通脈四逆湯是乾薑五錢、生附子
Thumbnail
適合一般人、小孩、虛弱的老人: 夜交藤 合歡皮 柏子仁 茯苓 女貞子 枸杞子 適合:手腳冰冷、常感冒、過敏、疲勞 大棗 纈草 石菖蒲 遠志 何首烏 五味子 適合: 煩躁、口乾、口苦、痘痘多、便秘 百合 麥冬 竹茹 浮小麥 甘草 生地 旱蓮草 白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厥陰病患者一直下利,陰虛掉了,手腳冷到手肘膝蓋,摸不到脈,這是心臟衰竭,快要死了,「灸之不溫」,灸關元穴都無法讓手腳回溫(因為命門火已衰竭),「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如果還是摸不到脈,寒從下一直往上,肺臟被寒佔據了大部分空間,導致橫膈膜無法下降了,吸入的少呼的多,血氧
三七二:「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洩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二兩半,去節、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黃芩、葳蕤各十八銖、石膏碎綿裡、白朮、乾薑、芍藥、桂枝、茯苓、甘草,炙、天門冬,去心各六銖。右十
「少陰病」,惡寒而蜷」,少陰病陰虛裡寒,病人整天沒精神不想動,只想躺在床上睡覺,這是身體自救,減少津液耗損的方式,「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但是在什麼情況下仍是可以治療的呢?就是「陽」還在,「陽」就是動能,就像是蒸汽鍋的爐火,驅動鍋內的水沸騰,當手腳還有力量去踢被子,常常會感到煩躁發脾氣的人,這
「少陰病,下利,惡寒而蜷臥」,少陰病患者下利後,身體怕冷,只能躺在床上蜷縮著身體,這是裡虛惡寒的現象,「若利自止,手足溫者,可治」,如果下利停止後,手腳變溫暖不再冰冷了,這是裡寒去胃陽回頭的跡象,此時身和脈微,時見微汗(脾陽回頭,血熱漸溫,水氣得以蒸化為汗),為陰陽自和之象,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生活實驗 六二二 偏頭痛的位置愈來愈聚焦 痛痛真的會飛走 隨著體溫高升 沒有鮮奶 我來不及靠一杯咖啡 上一次咖啡有中藥味 我滴口不沾 不知是不是妳皮膚白白的原因 這一次 我可以偶爾地想喝就喝 副作用是比較晚睡 我覺得今天很適合再喝 我得送走我的頭痛 像過
Thumbnail
黃靖容醫師表示,在中醫理論中,將身體的生理狀態比擬為自然界的陰陽五行理論,其中之一的概念是「火」。 火代表著陽氣或熱能,與另一個相對的概念「水」形成對應。這種陰陽的平衡是中醫理論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當陰陽失調時,會造成火失衡的狀況,就可能導致各種不適和疾病的發生。 火的表現分兩個部分:
Thumbnail
內分泌失調可能導致月經不規則、體重變化、疲勞、情緒波動、睡眠問題。原因包括不健康飲食、遺傳、疾病等。中醫認為內分泌失調源於身體陰陽平衡失調,可以透過補虛補實、飲食調理和中醫治療等方法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