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言字語|寫作|數位農夫的啟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回頭聽于為暢老師的暢學宇宙podcast EP303,真的是醍醐灌頂,完全就是我目前要思考的內容,今天就簡單記下我認為很重要的三個發想。

一、要種什麼?(內容)

  老話兩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收穫什麼就栽什麼」。

  不管是佃農(在非自架設的各平台創作者)還是自耕農(自己架站,完全自主),最開始要種什麼,我認為是一件很苦惱的事情。閱讀寫作、旅遊食記、專業專題、自我探索...題材真的很多很多。

  看別人種稻米豐收,我也想跟著種稻?看著最近香蕉市場不錯,難道也要跟進?聽說隔壁種大麻,我要不要跟著嗨一下?

raw-image

  看來還是要選擇自己熟悉的東西來種(專業),或是自己有興趣會投資的東西來耕耘(學一個專業),培養出新品種(創意)。

  不管怎樣,還是得要開始種植,才會有後續的耕耘、栽培以及收成、發展...等。

二、需要時間

  除了童話故事的魔豆,一個晚上就長上天,現實中不管種養什麼,都需要時間吧。

  種植都需要灌溉、施肥、去蕪存菁...經營網路農地也是類似。需要時間灌溉自己的知識體系;而需要時間打磨寫作技巧;需要時間累積觀眾...。

  還有風吹雨淋,甚至有颱風、寒害、乾旱等天災。有支持著就一定會有酸民,寫到爭議事件或人設崩壞,好像也是有所耳聞。

  但疾風知勁草,潮水退了才知道誰沒穿褲子。這些都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印證

摘錄一句暢哥之言,我認為可以當金句的:

「人氣百萬的網站,也是從一位訪客開始。」

我們都能看到成功者的結果,卻很少看到他們時間累積的過程。

三、收成只是開始

  暢哥提到收成只是正式進到網路事業的序幕,正式進到網路這個大競技場,必須要再更多的努力,才不會被洪流淹沒。

  還記得當初在國術社,參加多次評鑑後取得黑帶,學長都會說「黑帶才是開始」,這道理完全相同阿。

  有了收成或拿到黑帶,都只表示,目前的付出有不錯的結果。但若後續不再精進努力,維持耕耘投入,良田遲早也會雜草叢生。

後記

  豐收有餘還要擴展田地,這點目前就先放在我心中就好,這次回歸寫作練習,就是想重新思考自己到底要收穫什麼?要栽種什麼?


7/23—Day 06/10



avatar-img
56會員
176內容數
歡迎來到「肥龍的生活沙龍」,這裡主要分享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文化生活」,偶爾分享「閱讀心得」以及「字言字語」等雜談想法。若是剛好我的文字讓你有所共鳴,很歡迎你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肥龍的生活沙龍 的其他內容
之前看《一個人的獲利摸式》當中有一個練習是要先確認自己內在的需求,要寫下10個「我是誰」,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我的練習一家庭篇。
  即使現在我的文筆駑鈍,即使內容價值不足,但也是要寫出來給「市場觀眾」做出反應,再一點一點去雕琢。   即使現在的文章沒人看,但只要寫下來發表,遲早會有人看到、遲早會有共鳴的人出現...但若沒寫下來發表,以上都不會發生。
趨吉避凶是一種天性,源自於我們的求生本能,是為了保護自己和提高生存機會而產生的行為。所以在遇到壓力的心理狀態,下意識不想面對而想逃避是自然反應。
其實我也很清楚有些厲害的學員,跟我依樣有忙碌的工作,也跟我一樣是二寶爸,但他們卻能有持續不段耕耘寫作的能力,「完美心態」「忙碌工作」「陪伴小孩」其實都是藉口。......
暢哥的啟示   在聽完暢學宇宙EP295,暢哥講他100萬字旅程的故事後,給我重新出發的啟示。還有暢學宇宙EP364|如果沒人在看,你還會寫嗎?給我不用太在意別人眼光的勇氣。
之前看《一個人的獲利摸式》當中有一個練習是要先確認自己內在的需求,要寫下10個「我是誰」,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我的練習一家庭篇。
  即使現在我的文筆駑鈍,即使內容價值不足,但也是要寫出來給「市場觀眾」做出反應,再一點一點去雕琢。   即使現在的文章沒人看,但只要寫下來發表,遲早會有人看到、遲早會有共鳴的人出現...但若沒寫下來發表,以上都不會發生。
趨吉避凶是一種天性,源自於我們的求生本能,是為了保護自己和提高生存機會而產生的行為。所以在遇到壓力的心理狀態,下意識不想面對而想逃避是自然反應。
其實我也很清楚有些厲害的學員,跟我依樣有忙碌的工作,也跟我一樣是二寶爸,但他們卻能有持續不段耕耘寫作的能力,「完美心態」「忙碌工作」「陪伴小孩」其實都是藉口。......
暢哥的啟示   在聽完暢學宇宙EP295,暢哥講他100萬字旅程的故事後,給我重新出發的啟示。還有暢學宇宙EP364|如果沒人在看,你還會寫嗎?給我不用太在意別人眼光的勇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2024/07/23 撰於苗栗縣通霄鎮 藺草的奇妙冒險正式開始   首先是關於藺草種植地的選擇。藺草的種植僅分布在通苑、大甲地區,外婆說,種植藺草需要較屬於沙質的水田,栽種方式和平時常見的水稻有點類似,種植幼苗就是如同插秧一般調整間隔,將幼株插入水田………
Thumbnail
農夫需要十八般武藝,從種子開始到銷售出去都是自己一個人要負責。 農夫是一份充滿辛勞卻也充滿滿足感的工作,需要不斷面對各種挑戰。
Thumbnail
今天經過我二月初有分享的農田 竟然已經收成完畢了 我就這樣錯過了嗎? 我一直以為春天插秧、秋天才會收成欸 查了一下,原來一年有兩期的稻作 種稻的過程: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蟲、施肥、灌排水、收成 再繞了一下 還好,還有一片稻田還在 金黃色的飽滿稻穗🌾 形成一片黃色波浪
自從開始種綠豆以後,孩子們開始對種植物產生了興趣。吃蘋果時,拿著蘋果籽想要種;吃葡萄籽時,也拿著葡萄籽想要種。本著多多嘗試著心情,我來者不拒,非常單純地想著反正都是種子,預備好盆栽,放進土,戳個洞,把種子埋進去,再澆水,接受著太陽的滋養,然後就順理成章的覺得種子應該會發芽。 然後,兩個星期過去了,
Thumbnail
之前阿媽問我種菜想種什麼,我首先想到的是南瓜,因為南瓜生命力強韌,每年收成時期不太需要照顧,就會生一大堆南瓜吃都吃不完,似乎是農業初心者友善的好種作物。再來就是小黃瓜,因為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菜,料理的變化很多,不太會吃膩。收成的時候是夏天,剛好還可以做各種涼拌菜(期待!)。
Thumbnail
雖然事發突然,但我開始務農了。 正確來說是從偶爾幫忙的「假日農夫」,進化成一週有三、四天會去田裡的「半週農夫」。 位於新北市樹林大棟山上有一塊小田地,是滋養我成長的地方。以前阿公阿媽種菜,每個週末家人在此團聚,一起摘菜、用現採的青菜煮飯、分享佳餚,度過幸福療癒的時光。
Thumbnail
童一心得 @ 2023 10/21 〔蕃薯 北極熊班〕
Thumbnail
從整地、除草、土質培育、翻土到播種、澆水,這樣還沒有完,還要天天巡視、看田水,一遍又一遍的除草,灑肥料、農藥,最後收割,聽起來很複雜吧,對!它就真的滿難的且大多都是體力活,但好玩也是真的好玩,能夠勇不同的心態、角度去看世界,去學習種田這門深奧的學問。
Thumbnail
種植玉米、大豆這樣的雜糧作物有四步驟:整地、開溝、覆土、鎮壓。 一行玉米(禾本科)、一行大豆(豆科)交替種植,稱為禾豆混植,為什麼要禾豆混植呢?因為在嘉南平原常見的玉米作物,包括食用的甜玉米、糯玉米,或是給動物吃的飼料玉米,對土壤的需肥量很高....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看到新聞的消息,讓我想起萬丹的旅行,那時到處都是田地,但是看不到稻米,反而到處都是一畝畝的小草,這情形讓我倍感奇怪,也好奇是怎樣情形。 請問這都是什麼啊? 紅豆啊!(原來不是雜草) 這怎麼採收呢? 機器啊!(不是一顆顆摘) 曾住台南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2024/07/23 撰於苗栗縣通霄鎮 藺草的奇妙冒險正式開始   首先是關於藺草種植地的選擇。藺草的種植僅分布在通苑、大甲地區,外婆說,種植藺草需要較屬於沙質的水田,栽種方式和平時常見的水稻有點類似,種植幼苗就是如同插秧一般調整間隔,將幼株插入水田………
Thumbnail
農夫需要十八般武藝,從種子開始到銷售出去都是自己一個人要負責。 農夫是一份充滿辛勞卻也充滿滿足感的工作,需要不斷面對各種挑戰。
Thumbnail
今天經過我二月初有分享的農田 竟然已經收成完畢了 我就這樣錯過了嗎? 我一直以為春天插秧、秋天才會收成欸 查了一下,原來一年有兩期的稻作 種稻的過程: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蟲、施肥、灌排水、收成 再繞了一下 還好,還有一片稻田還在 金黃色的飽滿稻穗🌾 形成一片黃色波浪
自從開始種綠豆以後,孩子們開始對種植物產生了興趣。吃蘋果時,拿著蘋果籽想要種;吃葡萄籽時,也拿著葡萄籽想要種。本著多多嘗試著心情,我來者不拒,非常單純地想著反正都是種子,預備好盆栽,放進土,戳個洞,把種子埋進去,再澆水,接受著太陽的滋養,然後就順理成章的覺得種子應該會發芽。 然後,兩個星期過去了,
Thumbnail
之前阿媽問我種菜想種什麼,我首先想到的是南瓜,因為南瓜生命力強韌,每年收成時期不太需要照顧,就會生一大堆南瓜吃都吃不完,似乎是農業初心者友善的好種作物。再來就是小黃瓜,因為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菜,料理的變化很多,不太會吃膩。收成的時候是夏天,剛好還可以做各種涼拌菜(期待!)。
Thumbnail
雖然事發突然,但我開始務農了。 正確來說是從偶爾幫忙的「假日農夫」,進化成一週有三、四天會去田裡的「半週農夫」。 位於新北市樹林大棟山上有一塊小田地,是滋養我成長的地方。以前阿公阿媽種菜,每個週末家人在此團聚,一起摘菜、用現採的青菜煮飯、分享佳餚,度過幸福療癒的時光。
Thumbnail
童一心得 @ 2023 10/21 〔蕃薯 北極熊班〕
Thumbnail
從整地、除草、土質培育、翻土到播種、澆水,這樣還沒有完,還要天天巡視、看田水,一遍又一遍的除草,灑肥料、農藥,最後收割,聽起來很複雜吧,對!它就真的滿難的且大多都是體力活,但好玩也是真的好玩,能夠勇不同的心態、角度去看世界,去學習種田這門深奧的學問。
Thumbnail
種植玉米、大豆這樣的雜糧作物有四步驟:整地、開溝、覆土、鎮壓。 一行玉米(禾本科)、一行大豆(豆科)交替種植,稱為禾豆混植,為什麼要禾豆混植呢?因為在嘉南平原常見的玉米作物,包括食用的甜玉米、糯玉米,或是給動物吃的飼料玉米,對土壤的需肥量很高....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看到新聞的消息,讓我想起萬丹的旅行,那時到處都是田地,但是看不到稻米,反而到處都是一畝畝的小草,這情形讓我倍感奇怪,也好奇是怎樣情形。 請問這都是什麼啊? 紅豆啊!(原來不是雜草) 這怎麼採收呢? 機器啊!(不是一顆顆摘) 曾住台南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