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榮格理論中的兩件「睡眠」小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期刊封面

昨天「撿」了一本關於榮格理論與實踐的學術期刊,今天居然發現是榮格的誕辰(148歲)!太巧了吧!一查,榮格還提出了「共時性」的概念,讓我覺得不能不寫一寫,這冥冥中注定的相遇;很久不看學術文章的我卻一下子被內文吸引,若渴狀態讀到一半,迫不及待想來寫寫讀到的臨床小案,因為它們與心理分析、童年創傷都有關係,讀那些心理咨詢師筆下的案例,彷彿看著那些咨詢室中的成年人回到童年時代,變成「星空下的孩子」,故必須記錄在此。

我之前寫過翟理斯在清朝做外交官時候記錄的幾件「民主小案」,以後還會寫;說這個例子只是來佐證我對各類小案的好奇和重視,《榮格理論與實踐》中的小案同理。

這次講的兩個小案都跟「睡眠」有關,因為榮格特別對夢、解夢、睡眠的狀態等等有所造詣,而我從未研究過榮格和他的學說,全靠從文章中的理解,因此小案簡短,也可能會更多局限於我自己的理解。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8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虎讀不食子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74會員
226內容數
不一樣的書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ry Ventur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Likens案看原生家庭中的「替罪羊」、最小的社會單位家庭中形成的「烏合之眾」等
我在reject什麼?其實,我在reject那個受傷的小我,她依舊在我的心中等待著那份她期待已久的來自父母的愛。這份愛現在我可以給回她,只是永遠彌補不了缺失、失能的父母。
現在,在不否定正常女性面對母職所付出的一切的情況下,有更多的文學作品踏足禁地,描寫「Evil Mother」們,是如#MeToo一樣的飛躍。
詩歌究竟該不該書寫傷痛?你要在詩句中書寫哪吒的割肉還母還是Mary Oliver的「I would not give my life for a thousand of yours.」!
第一部分來自我的小雞🐤,我從未停止過想念你,long overdued words;第二部分延伸自小山田浩子的《閣樓裡的黃鼠狼》,算是補齊書中的開放式結尾,這樣讓我好受點,以免想像力帶我去到黑暗的角落。
信任太難建立,卻可以一夕之間被摧毀。Abuser摧毀受害者對所有人的信任感,這樣,他們永遠不會去求救了。
從Likens案看原生家庭中的「替罪羊」、最小的社會單位家庭中形成的「烏合之眾」等
我在reject什麼?其實,我在reject那個受傷的小我,她依舊在我的心中等待著那份她期待已久的來自父母的愛。這份愛現在我可以給回她,只是永遠彌補不了缺失、失能的父母。
現在,在不否定正常女性面對母職所付出的一切的情況下,有更多的文學作品踏足禁地,描寫「Evil Mother」們,是如#MeToo一樣的飛躍。
詩歌究竟該不該書寫傷痛?你要在詩句中書寫哪吒的割肉還母還是Mary Oliver的「I would not give my life for a thousand of yours.」!
第一部分來自我的小雞🐤,我從未停止過想念你,long overdued words;第二部分延伸自小山田浩子的《閣樓裡的黃鼠狼》,算是補齊書中的開放式結尾,這樣讓我好受點,以免想像力帶我去到黑暗的角落。
信任太難建立,卻可以一夕之間被摧毀。Abuser摧毀受害者對所有人的信任感,這樣,他們永遠不會去求救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榮格心理學有一詞稱之為「退行」,有時候人在外界受到無以負荷的挑戰,會躲回自己的殼去修復。   這樣的「退行」也可能以身心疾病呈現,例如強迫症、憂鬱症、躁鬱症等等,而透過夢境,我們通常得以一窺此刻的身心狀況如何。 並透過解夢,知道自己現在身在何處、要前往哪裡。
Thumbnail
心理學家榮格是首先提出「陰影」這個名詞的人,陰暗面指的是我們人格中某些自己無法接納的部份。 那些缺乏愛、充滿恐懼、無知和羞愧的部份。 而榮格對於「陰影」的基本觀念很簡單: 「陰影就是,你不想成為的那個人。」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
Thumbnail
一方面,榮格的追隨者十分明白,真正的心靈研究是必需要將心靈的思考重新放在真實的生活空間裡,而不是拘泥於所謂科學領域,或是是否符合科學研究的要求。然而另一方面,就像所有的知識體系一樣,榮格的追隨者也希望自己是一個開放而不是奧祕封閉的思考體系,是可以和其他思想體系繼續對話,做更多的交流的。
Thumbnail
尼采強調,「我」(I)並不思考念頭,而是「念頭思考我」(thoughts think me),並認為「夢是大腦的一種再創造,在白天,腦必須適應由上層文化所施加的各種嚴厲思想要求」(Nietzsche 1878: 24-27),這兩個想法,在榮格的心理學及其個人與集體無意識的概念裡頭,都可以看到。
Thumbnail
榮格細心地注意到,術語為「歷史所創造並賦予定見」(historically coined and prejudiced),會有偏見。自然地,我們該考量與再檢視的,不僅於榮格本人的著作,還包括所有隨後興起的榮格學派文獻,為的是要探究它們的歷史「成見」(prejudices),以及所有因之而起的其他影響
Thumbnail
哈囉 大家 今天又要來開心聊聊天了~ 我最近開始在看榮格的書,先說一下,因為榮格很有名,畢竟他是心理學的權威,和「佛洛伊德」和「阿德勒」是心理學的三大先驅, 所以我也沒有什麼資格或足夠的知識量來分享或介紹他的學問,他的書其實也有點硬, 感覺哲學和心理學的書都蠻需要看兩遍以上,因為他們也
Thumbnail
說起分析心理學,大家可能會想到榮格(Carl Gustav Jung),可能會覺得他的學說充斥著超自然色彩,是偽科學。我們暫且先將這些爭論擱置一旁,不可否認的是:榮格他提出的見解,確實拯救了許多受苦的人的靈魂,而且他的理論,至今仍保有一定影響力。 這看起來很像結語的話只是個引子……
Thumbnail
對於”內在小孩”這個名詞,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也略知一二,但是”內在父母”則是相對較少被討論的主題 "內在父母" 是一個心理學和心理療癒的概念,最早由心理治療師 #艾瑞克·柯恩(Eric Berne)提出,它是一種內在的心智狀態,代表著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對父母的印象和模仿 內在父母通常分為兩個部分:
Thumbnail
在痛苦中身體太疲憊睡著了,於是我就也被轉移到了夢境,進入了潛意識的領域之一中。 我就在夢中,邊經歷夢境、邊探索夢境、邊思考潛意識搞出這些夢的意義以及跟防衛機制失控有什麼關連 當身體醒來後,我從消逝的夢境中回到內部世界,繼續研究大家近期的記憶跟夢境,直至釐清出了,這次潛意識過度保護又增強的線索。
這篇文章探討了睡夢中切換時間線的現象,大師建議讓自己的視窗開放,感受更多的風景,並在睡夢和冥想中整合更寬廣的視窗介面。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榮格心理學有一詞稱之為「退行」,有時候人在外界受到無以負荷的挑戰,會躲回自己的殼去修復。   這樣的「退行」也可能以身心疾病呈現,例如強迫症、憂鬱症、躁鬱症等等,而透過夢境,我們通常得以一窺此刻的身心狀況如何。 並透過解夢,知道自己現在身在何處、要前往哪裡。
Thumbnail
心理學家榮格是首先提出「陰影」這個名詞的人,陰暗面指的是我們人格中某些自己無法接納的部份。 那些缺乏愛、充滿恐懼、無知和羞愧的部份。 而榮格對於「陰影」的基本觀念很簡單: 「陰影就是,你不想成為的那個人。」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
Thumbnail
一方面,榮格的追隨者十分明白,真正的心靈研究是必需要將心靈的思考重新放在真實的生活空間裡,而不是拘泥於所謂科學領域,或是是否符合科學研究的要求。然而另一方面,就像所有的知識體系一樣,榮格的追隨者也希望自己是一個開放而不是奧祕封閉的思考體系,是可以和其他思想體系繼續對話,做更多的交流的。
Thumbnail
尼采強調,「我」(I)並不思考念頭,而是「念頭思考我」(thoughts think me),並認為「夢是大腦的一種再創造,在白天,腦必須適應由上層文化所施加的各種嚴厲思想要求」(Nietzsche 1878: 24-27),這兩個想法,在榮格的心理學及其個人與集體無意識的概念裡頭,都可以看到。
Thumbnail
榮格細心地注意到,術語為「歷史所創造並賦予定見」(historically coined and prejudiced),會有偏見。自然地,我們該考量與再檢視的,不僅於榮格本人的著作,還包括所有隨後興起的榮格學派文獻,為的是要探究它們的歷史「成見」(prejudices),以及所有因之而起的其他影響
Thumbnail
哈囉 大家 今天又要來開心聊聊天了~ 我最近開始在看榮格的書,先說一下,因為榮格很有名,畢竟他是心理學的權威,和「佛洛伊德」和「阿德勒」是心理學的三大先驅, 所以我也沒有什麼資格或足夠的知識量來分享或介紹他的學問,他的書其實也有點硬, 感覺哲學和心理學的書都蠻需要看兩遍以上,因為他們也
Thumbnail
說起分析心理學,大家可能會想到榮格(Carl Gustav Jung),可能會覺得他的學說充斥著超自然色彩,是偽科學。我們暫且先將這些爭論擱置一旁,不可否認的是:榮格他提出的見解,確實拯救了許多受苦的人的靈魂,而且他的理論,至今仍保有一定影響力。 這看起來很像結語的話只是個引子……
Thumbnail
對於”內在小孩”這個名詞,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也略知一二,但是”內在父母”則是相對較少被討論的主題 "內在父母" 是一個心理學和心理療癒的概念,最早由心理治療師 #艾瑞克·柯恩(Eric Berne)提出,它是一種內在的心智狀態,代表著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對父母的印象和模仿 內在父母通常分為兩個部分:
Thumbnail
在痛苦中身體太疲憊睡著了,於是我就也被轉移到了夢境,進入了潛意識的領域之一中。 我就在夢中,邊經歷夢境、邊探索夢境、邊思考潛意識搞出這些夢的意義以及跟防衛機制失控有什麼關連 當身體醒來後,我從消逝的夢境中回到內部世界,繼續研究大家近期的記憶跟夢境,直至釐清出了,這次潛意識過度保護又增強的線索。
這篇文章探討了睡夢中切換時間線的現象,大師建議讓自己的視窗開放,感受更多的風景,並在睡夢和冥想中整合更寬廣的視窗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