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長就可以使用的初步評估問句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沒看過前面兩篇文章的可以先看這裡寫給師長:運用薩提爾模式協助青少年的基礎(一)寫給師長:運用薩提爾模式協助青少年的基礎(二)

  談到「搭起溝通的橋樑」、「開啟對話空間」和「保持彼此的連結」時,有一些師長會接著追問:「做到這幾件事情後,要如何確認學生的狀態是否安好?可以問哪些問題來幫助我們確認?」以下,我將提供幾個確認(評估)學生狀態的原則和問句:


原則一:聚焦在明顯的變化


可使用問句:

(1)  有沒有好好吃飯?

  華人文化中表達關心最熟悉的方式,沒有威脅性。

  讓我們有機會得知學生的近期變化。

(2)  都睡幾個小時?

  瞭解學生的平均睡眠時數,作為評估的基準。

  讓我們有機會得知學生的近期變化。

(3)  你們現在年輕人的興趣都是什麼?

  表達想瞭解學生的意願、願意向學生學習的態度,學生會比較願意談自己的事情。

  對原本有興趣的人事物失去興趣也是重要指標。

(4)  你最近是不是心情不好?

  表達有發現學生的變化,學生會覺得自己被老師放在心上。



原則二:確認是否有相關事件

  特別是重大壓力事件。例如:分手、親人過世、和人起衝突…

  部分情緒起伏是有脈絡可循的,像是分手可能有難過、傷心、生氣等情緒,這些情緒的調適本來就需要一些時間,短期內有這樣的情緒不代表有任何的心理疾病。長期(一般而言是一個月以上)都沒有改變可以鼓勵學生到諮商中心談一談。


可使用問句:

(1)  最近有沒有遇到什麼事情?

  開放式問句,不預設立場,讓學生可以自由聯想,能夠廣泛地瞭解學生近期的狀態。

(2)  什麼事情影響你的心情?

  如前述,將情緒和事件連結起來,有助於理解學生的狀況。



原則三:注意特定的情緒

  無力、無助、絕望、罪惡、羞愧、低自我價值的感覺較需要注意。

  學生的表現方式為:自己沒辦法改變、未來沒辦法改變、都是自己的問題、都是自己的錯誤、都是自己不好、自己不重要、自己沒價值。有很多的自我批判。即使直接指出學生有正向的部分,他 / 她也不相信。


可使用問句:

(1)  你是不是覺得……(上述的表現方式)?

  封閉式問句,在感覺到學生可能有特定情緒的時候,直接確認其狀態。

  也是協助學生更清楚自身內在狀態的方式。後面可搭配開放式問句,請學生多說明一些。

(2)  你都如何因應這樣的感覺?

  例如:睡覺、看電影、聽音樂、找朋友聊天…

  陪伴學生一起探索其自身的資源。即使學生說自己是受到他人的幫助,仍然可以反映學生願意接受幫助的資源。學生在痛苦的狀態下一定也有做一些事情,可以反映出個案內在本來就擁有的力量。即使是掙扎,也都是有力量的。有時候看起來沒有做什麼事情,個案也很努力的在面對心裡的困難。


  以上,提供給各位師長參考,也歡迎大家提供不同的想法!

 

張銓諮商心理師的部落格。在妳/你看不到自己的美好時,讓我告訴妳/你,我所看到的,妳/你本來就擁有的內在的、真實的美好!。合作邀約可來信:realcounselorcc@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一篇文章沒有寫完的,這一篇文章來寫!接下來,我就要來談談「開啟對話空間」和「保持彼此的連結」這兩個的部分。 開啟對話空間   想要開啟和青少年的對話空間,前提是保持非評價的態度。學生只要感覺到自己總是被認為是不好的、錯的,他就不會想要再繼續對話下去。那只會讓他的自我價值感越來越低...
  在細緻地說明冰山和雕塑的概念和方法之前,我還是想要先談談協助青少年的基礎,那就是「搭起溝通的橋樑」、「開啟對話空間」、「保持彼此的連結」這三個部分。沒有這樣的基礎,我們就很難提供青少年所需要的協助。接下來,我會對這些部分有更多說明...
  我通常在對象是國中、高中及大專校院教職員的講座中,會分享我如何運用各學派的概念及方法來協助學生。以薩提爾模式為主軸時,我都會分享「冰山」和「雕塑」的概念及方法。   為什麼呢?
  上一篇文章沒有寫完的,這一篇文章來寫!接下來,我就要來談談「開啟對話空間」和「保持彼此的連結」這兩個的部分。 開啟對話空間   想要開啟和青少年的對話空間,前提是保持非評價的態度。學生只要感覺到自己總是被認為是不好的、錯的,他就不會想要再繼續對話下去。那只會讓他的自我價值感越來越低...
  在細緻地說明冰山和雕塑的概念和方法之前,我還是想要先談談協助青少年的基礎,那就是「搭起溝通的橋樑」、「開啟對話空間」、「保持彼此的連結」這三個部分。沒有這樣的基礎,我們就很難提供青少年所需要的協助。接下來,我會對這些部分有更多說明...
  我通常在對象是國中、高中及大專校院教職員的講座中,會分享我如何運用各學派的概念及方法來協助學生。以薩提爾模式為主軸時,我都會分享「冰山」和「雕塑」的概念及方法。   為什麼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Thumbnail
改變的可能 Have faith to shift. 不用獎勵的教學之道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是『自殺性提問和宣布事項』,明知問了會得到毀滅彼此心情的過程和結果,為什麼我們還是一直這樣說?「作業寫完了嗎?」「我們這堂課要來寫作文!」「考試要到了,準備好了嗎?」,老師和父母與孩子之間一再重複的明
還記得求學時期 班上總有想問問題 卻不敢主動向老師詢問的同學 對師長來說 主動詢問是好的 第一、可解決學生提出的疑惑之處 第二、對師長來說 可改善教學方式的空間 第三、可促進師生交流 第四、可提升學生發言的勇氣 第五、帶動班上的學習風氣 第六、師長間可相互交流及向上提案 (1)少
Thumbnail
面對學生突然請長假,該如何應對? 責問他?怪他不負責任?想著是不是跑去哪裡鬼混了? 都不是,老師應該先知道他怎麼了。 而有時候這個怎麼了,應該透過別人告訴。
Thumbnail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Thumbnail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早上和實人老師、夥伴討論到如何處理學生的突發狀況,尤其是針對特殊孩子,老師分享完阿祥、天天的例子後,就引導到「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重要性,縱使有再多的是非對錯想要跟孩子說,也應該確認學生的狀態是否適合,任何的情緒都可能會讓學生無法接受進步的機會,甚至會讓老師有誤判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我想,有的師長受不了星星兒見到有的學生〝講不聽〞而不斷告狀,造成師長困擾。 因此,在知道星星兒是因為有學生的講不聽,所導致的後果。 所以,在改善的部分,就算師長沒有學應用行為分析,也可以在電訪時,師長和其講不聽的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是什麼原因導致。 既然是講不聽的學生,在師長無法管家長的家庭教
Thumbnail
一個班級裡那麼多學生, 這些是情緒問題、 那些是學業問題、 這群是行為問題、 那群是感情問題…… 學海無涯回頭是岸, 輔海無涯無法上岸。 從哪一隻開始輔導起? 講白了就是: 從接到那通家長電話 的小孩 開始輔導起。 ## 【🥦菜b導日記】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Thumbnail
改變的可能 Have faith to shift. 不用獎勵的教學之道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是『自殺性提問和宣布事項』,明知問了會得到毀滅彼此心情的過程和結果,為什麼我們還是一直這樣說?「作業寫完了嗎?」「我們這堂課要來寫作文!」「考試要到了,準備好了嗎?」,老師和父母與孩子之間一再重複的明
還記得求學時期 班上總有想問問題 卻不敢主動向老師詢問的同學 對師長來說 主動詢問是好的 第一、可解決學生提出的疑惑之處 第二、對師長來說 可改善教學方式的空間 第三、可促進師生交流 第四、可提升學生發言的勇氣 第五、帶動班上的學習風氣 第六、師長間可相互交流及向上提案 (1)少
Thumbnail
面對學生突然請長假,該如何應對? 責問他?怪他不負責任?想著是不是跑去哪裡鬼混了? 都不是,老師應該先知道他怎麼了。 而有時候這個怎麼了,應該透過別人告訴。
Thumbnail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Thumbnail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早上和實人老師、夥伴討論到如何處理學生的突發狀況,尤其是針對特殊孩子,老師分享完阿祥、天天的例子後,就引導到「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重要性,縱使有再多的是非對錯想要跟孩子說,也應該確認學生的狀態是否適合,任何的情緒都可能會讓學生無法接受進步的機會,甚至會讓老師有誤判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我想,有的師長受不了星星兒見到有的學生〝講不聽〞而不斷告狀,造成師長困擾。 因此,在知道星星兒是因為有學生的講不聽,所導致的後果。 所以,在改善的部分,就算師長沒有學應用行為分析,也可以在電訪時,師長和其講不聽的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是什麼原因導致。 既然是講不聽的學生,在師長無法管家長的家庭教
Thumbnail
一個班級裡那麼多學生, 這些是情緒問題、 那些是學業問題、 這群是行為問題、 那群是感情問題…… 學海無涯回頭是岸, 輔海無涯無法上岸。 從哪一隻開始輔導起? 講白了就是: 從接到那通家長電話 的小孩 開始輔導起。 ## 【🥦菜b導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