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時期就有聽過陳良基教授「技轉王」的名號,最近在新聞中看到他即將退休的消息,因此從圖書館借這本自傳來讀。
其實這本書我已經看第二次了,也相當佩服陳教授,能從一個偏鄉的農業家庭,一步步擔任台大教授、工研究電子所所長及科技部長等要職,直接或間接貢獻台灣的科技產業。
這也是教育翻轉人生的一個成功案例,而陳教授在退休前幾年致力於創新創業,如同他在書中所說,在專業領域的教學都沒能拿到教學優良獎,反而是在「高科技創業」這門課讓他拿到這個榮譽。
當我再次讀完這本書後,挑選某些讓我記憶深刻的片段記錄下來,以後可以時時提醒自己。
創業家要隨身帶著望遠鏡,遠望未來產業及市場的趨勢,也要隨身帶著顯微鏡,隨時不放過身邊任何可能導致成功或造成失敗的線索。
從事科學工作思考的是未來,不是現在;考量到結果和效益,盡量往長遠的發展方向思考,先依未來預定的終點需求,訂出目標,再朝目標勇往直前。
做研究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學術界的研究工作者,特別是「應用科學」領域的人,盡量將研究成果移轉至產業界,創造出更多研究的價值,進而提升台灣科技產業在國際間的競爭力。
科學家發現世界,工程師改變世界
應該先要去想,這項產品最終目的是要給誰使用? 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研究者在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後」,常會被逼得去想出更多厲害的方法來解決使用者實際的問題,很多創新的概念往往就是這樣成形的。
沒有機會發表意見的人,常常對整體目標缺乏「認同感」,認為都是別人做的決定,與自己無關;許多主管為了求快,直接下達命令,往往會面臨「欲速則不達」的反效果。
「過程」與「結果」一樣重要;結果往往是一時的,但過程中所受的訓練和挫折,卻往往讓我們一生受用不盡。
與其抱怨設備和資源的不足,不如設法去改變身處的環境;只要方案可行,相信其他有經驗、有能力的人自然會陸續伸出援手。
掌握資源的人,和絕大多數人一樣,喜歡成為成功團隊的一份子;當他們發現有人努力想辦法解決難題,成功變得越來越有可能時,所有的支持力量就會源源不絕而來。
從客戶的角度、心態去想事情,並且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客戶的需求。
如果擔任一家公司的技術長,就要深入去了解一項產品推出的技術是不是真的符合市場需求;如果不夠的話,要設法讓它更成熟,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如果創業者能抱持著與他人分享、一起把餅做大的「利他」觀念,許多原本不存在的資源,就會隨著時間逐漸匯集,一步步通往成功之路。
挑戰權威的精神對於創新是很重要的;越年輕時跌倒,就越有能力再站起來。
高科技創業是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大學中的科學研究應該成為創造產業和社會價值的泉源。
年輕人最大的資產,就是擁有「承擔風險的勇氣」;抱持「創造人生價值」的心態,努力創新,隨時做好迎接機會來臨的準備。
很多年輕人在剛開始踏入「新創事業」時,懷抱著滿腔熱血,很想趕快做出一項了不起的突破性產品。
但是「新創並非一步到位」,需要經歷不同階段;創業過程中,當點子、時機尚未成熟,難免會遭遇失敗。不妨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把這次的失敗當作是累積下一次成功的能量。
按部就班地去做,讓別人逐漸看到你端出來的成果,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蝴蝶效應」。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成功團隊的一份子,當看到「石頭湯」越來越甜美時,大家都想貢獻一己之力,就會吸引更多資源進來,自然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