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當生源(需求)消失,偏鄉小校的未來…

最近追一部日劇《阿淺來了》。這部劇透過女主角阿淺的一生,帶領觀眾看到時代的洪流如何沖垮某些舊行業(如:兌換商),又如何推動某些新行業興起(如:煤礦、銀行、保險等)。在時代洪流中得以生存的,只有那些能發現新需求、新商機,且願意踏實工作的人。

現在,偏鄉小校也面對同樣的生存難題。

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全國2666所小學中,已有1025校學生數少於一百人、占38.4%,又有512所已少於五十人。有的甚至學校,一個年級僅一班,每班人數皆不超5人。(註1)

上述狀況意味著,在少子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偏鄉已成為討生活不易的區域。

當就業人口不斷外流,偏鄉學校生源(教育需求)不斷消失,偏鄉小校就面臨生存的難題。

許多反對偏鄉地區廢校的主張,多強調該學校對社區的重要性,如:學校是社區的心臟。問題是,若該學校於該地區的主要需求者—學生—已經消失,請問,該所學校所提供的服務—教育—要供應給誰呢?

當一個學區對教育的需求近乎於零,這所學校存在的價值究竟為何?

我們查詢1960~2070年的人口金字塔可以看到,孩童的數量逐年遞減(圖1、2、3),根本沒有緩解的趨勢。

像鄰國日本,2022年新生兒出生率更比預估提早8年落入新低點(註2)

由此可知,50年內,少子化的趨勢只會越演越烈,不會緩解。偏鄉小校的存廢或轉型,則應儘早開始規劃。

有不少學者提出,偏鄉小校可以用特色教學方式留住生源。這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偏鄉小校的問題並非有生源而生源外流,而是近乎沒有生源。在沒有生源的狀況下硬留下學校,就算學校留下來了,學生的組成也大有問題。

我曾拜訪過一所學生幾乎全部來自於外地的偏鄉小校,整個學生組成以適應不良的學生或特殊生居多。這種無法與社會組成接近的學習環境,能否幫助孩子為進入社會做準備?這種扭曲的同儕學習環境,能否發展出良好的同儕學習?孩子在這種扭曲的環境中成長,人格發育能否健全?

如果在地人主張「學校是社區的心臟」,我想要問題是,若這所學校的孩子不僅人數少,且幾乎是來自於外地的特殊生或適應不良學生,那麼,這所學校在社區裡所發揮的功能究竟是什麼?

在少子化、全球化、人越來越長壽的浪潮下,機械化的工作不斷被機器取代,正職工作也會越來越少,連像會計師這類專業人員,其生存都面臨威脅。因此,教育需要朝精兵政策發展,孩子需要擁有的不只是一技之長,而是良好的心態、多項技能和求新求變的能力。

可怕的是,目前孩子雖然學歷變高,但啃老族的比例也越來越高,面對挫折的能力則越來越低,這才是教育要面對的重大課題,教育部及縣市教育局/處更應該好好思考如何緩解這個難題。

在以前教育不普及的年代,許多人為了唸書,要跋山涉水;許多社區也沒有視學校為心臟,因為社區裡根本沒有學校。這並不意味著當時的社區裡沒有心臟,而是當時社區的心臟並不是學校。由此可知,學校並不是成為社區心臟之必然。

總之,當一個學校的生源消失,學區裡已沒有國民教育的需求時,學校存在的價值應該要重新思考;因應社會進化的現實需求,將資源妥善運用並做轉型也許才是更好的政策方向。

註1:1人即成班...不到百人「小」小學持續擴張 偏校借學生亂象成公開秘密(聯合新聞網)

註2:比預測提早8年!2022年日本出生人口跌破80萬 再創新低(自由時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教育是重要的社會議題。在這個專題中,將廣泛討論目前我國各種各類的教育議題。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