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覺醒:修煉不是你想的那樣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誰說修煉就一定要有長時間的靜坐?

就算你每天忙於工作、學業、家庭,也有許多機會可以修心養性。

在忙碌中保持內心的寧靜,保持對自己和他人的善意,這本身就是一種修煉。

無論是工作中的一點放慢,還是休息時的深呼吸,都能讓你更加平靜、充滿能量地面對生活。

raw-image

修煉到底是什麼?

以最基礎的來說,是呼吸,當一個人能夠心平氣和的時候,他的呼吸是最平順的。換言之,當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不只是腦子冒火,呼吸之間也在冒火,整個身體都在燃燒。

而修煉就是要我們時時刻刻都能維持在心平氣和的狀況,就算再怎麼生氣,都不能讓火延伸到全部的身心,就算再怎麼生氣,也只能維持在表面的火,而且自己能夠隨時熄火,不是讓我們不能生氣,而是能夠控制脾氣。

在生活中,如果看什麼人,看什麼事情,都很容易看不順眼,然後大發脾氣的話,就得好好檢視一下自己,心理究竟在害怕什麼,在恐懼什麼。

有辦法的話,最好就是面對,處理自己內心害怕的事情,這樣一來,就能減少自 己大發脾氣的機率。

在生命當中,會出現許多不同的關系,父母長輩、親子、朋友、同儕、同事,或是同好、鄰居等等,在與這些關系相處時,因為理念不同,難免會有著不同的衝突狀況。

因此,學會處理面對這些關係的衝突,就是我們生命中必須的修煉。

那麼,有那些方法呢?

第一、你可以試著抽離自己的視角,假設自己不是自己這個角色,仔細感受如果自己是第三者。當你抽離自己視角時,可以放開自己原有的價值觀,這樣一來,就能以更客觀的角度來面對當下的情境。

第二、你可以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他們的觀點和感受,當你設身處地的從對方的角度思考,你多少能夠理解對方為什麼會這麼說為什麼會這麼做。這有助於建立連結,降低衝突的激烈程度,促進更好的溝通。

這兩種方式,在面對問題的當下,是很好的方法,無論你選擇哪種方法,重要的是要保持開放的態度、耐心和尊重,以建立更積極、和諧的人際關係。生活中的關係衝突是一個不斷學習和成長的機會,通過修煉和自我提升,你能夠更好地面對這些挑戰。

avatar-img
38會員
410內容數
真實世界比想像的世界更難以想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世界觀,微觀或宏觀?將一切串聯起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月菲的沙發 的其他內容
當我們面臨生離死別的時刻 我們會沉浸在悲傷裡多久?這個問題似乎是人生離別中最艱難的一部分。我們是否可以量化悲傷,以日子計算?然而,時間似乎不能簡單解答這個問題。悲傷並不會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就自動結束,它是一種情感的循環,而我們需要的是給予自己足夠的時間去感受,去處理。 然後我們又會問自己,如果悲
生命是什麼?死亡是什麼? 一個生命的開始,就是一個念頭的出現,一開始這個念頭很脆弱,很容易消失不見,經過反覆的思考,筆記,延伸思考,一個念頭可以變成一篇文章,一部小說,就是一部電影,或者是在剛剛冒出頭來的時候就消失了。 而生命就是這一場神秘的旅程,從一個微弱的念頭開始,穿越著無盡的可能性和經歷,
我們需要警醒,意識到生命本身就是一場修煉。 每一個場景、每一個情感,都是我們成長的機會。 生命,那是一場奇幻的修煉之旅,就像一本充滿挑戰與奇遇的書,每一頁都描繪著我們成長的軌跡。無需遠足山川,無需橫渡大海,只需細細品味我們所處的每一個場景,感受每一份情感,就能品味生命的滋味,找到內心的平靜。
斷捨離是一種流行於日本的生活方式,其核心理念是在生活中學會斷捨離,徹底地將不必要的東西與想法拋棄,從而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輕鬆、簡單和快樂。其中,接受生離死別的斷捨離更是一種特殊的斷捨離方式。 生離死別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個環節,當我們失去親人或好友時,會有很多情感和記憶經歷湧上心頭。然而,如果我們長
當我們面臨生離死別的時刻 我們會沉浸在悲傷裡多久?這個問題似乎是人生離別中最艱難的一部分。我們是否可以量化悲傷,以日子計算?然而,時間似乎不能簡單解答這個問題。悲傷並不會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就自動結束,它是一種情感的循環,而我們需要的是給予自己足夠的時間去感受,去處理。 然後我們又會問自己,如果悲
生命是什麼?死亡是什麼? 一個生命的開始,就是一個念頭的出現,一開始這個念頭很脆弱,很容易消失不見,經過反覆的思考,筆記,延伸思考,一個念頭可以變成一篇文章,一部小說,就是一部電影,或者是在剛剛冒出頭來的時候就消失了。 而生命就是這一場神秘的旅程,從一個微弱的念頭開始,穿越著無盡的可能性和經歷,
我們需要警醒,意識到生命本身就是一場修煉。 每一個場景、每一個情感,都是我們成長的機會。 生命,那是一場奇幻的修煉之旅,就像一本充滿挑戰與奇遇的書,每一頁都描繪著我們成長的軌跡。無需遠足山川,無需橫渡大海,只需細細品味我們所處的每一個場景,感受每一份情感,就能品味生命的滋味,找到內心的平靜。
斷捨離是一種流行於日本的生活方式,其核心理念是在生活中學會斷捨離,徹底地將不必要的東西與想法拋棄,從而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輕鬆、簡單和快樂。其中,接受生離死別的斷捨離更是一種特殊的斷捨離方式。 生離死別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個環節,當我們失去親人或好友時,會有很多情感和記憶經歷湧上心頭。然而,如果我們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今天在諮詢的時候,提到最近的生活習慣上,有可以調整的部分。 特別是在飲食上,最近都在暴飲暴食。 老師就建議我,可以多注重飲食的攝取,比如可以多攝取一些青菜、澱粉攝取改為地瓜南瓜等等。 諮詢的氣氛也非常融洽,我也覺得老師講的非常道理 這時,非常奇怪,明明都在講非常正常的,而且客觀來看對我是好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這時候的首要工作,是從刺激你的對象那邊,把注意力收回來,注意你自己的呼吸,然後注意自己的心念,那麼你的心馬上會平靜和安定下來。接著再以平常的呼吸,注意自己一呼一吸之間的感覺和感受。你的心情放鬆下來,身體也會隨著放鬆,這時候,人家要你生氣,你也氣不起來了;人家要你反擊,你也不會反擊了。
Thumbnail
 修行意味着不再追求外在的完美形象和某種理想化的內在平和狀態。而是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光明還是陰暗。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人生如同一場漫長的修行,內心的強大是我們在這場修行中最重要的資產。修煉內心,調整心態,嘗試不去在意別人的看法,當你的內心足夠強大,看待任何事都會從容自若。我們這一輩子會遇到許多人,其中有些人會非議你,討厭你,甚至詆譭你。這些負面的情緒和行為,無非是因為他們羨慕嫉妒你罷了。
Thumbnail
在職場平心靜氣、修身養性,遠比過度爭權奪利、心機暗算,更能夠獲得內在的滿足和長期的幸福感。不合理的要求、不抱善念的人,我們人生中都沒少遇過,雖然煩人,但培養能平靜看待的心境、最低限度完成避不開的交集任務,也是一種成長。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今天在諮詢的時候,提到最近的生活習慣上,有可以調整的部分。 特別是在飲食上,最近都在暴飲暴食。 老師就建議我,可以多注重飲食的攝取,比如可以多攝取一些青菜、澱粉攝取改為地瓜南瓜等等。 諮詢的氣氛也非常融洽,我也覺得老師講的非常道理 這時,非常奇怪,明明都在講非常正常的,而且客觀來看對我是好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這時候的首要工作,是從刺激你的對象那邊,把注意力收回來,注意你自己的呼吸,然後注意自己的心念,那麼你的心馬上會平靜和安定下來。接著再以平常的呼吸,注意自己一呼一吸之間的感覺和感受。你的心情放鬆下來,身體也會隨著放鬆,這時候,人家要你生氣,你也氣不起來了;人家要你反擊,你也不會反擊了。
Thumbnail
 修行意味着不再追求外在的完美形象和某種理想化的內在平和狀態。而是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光明還是陰暗。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人生如同一場漫長的修行,內心的強大是我們在這場修行中最重要的資產。修煉內心,調整心態,嘗試不去在意別人的看法,當你的內心足夠強大,看待任何事都會從容自若。我們這一輩子會遇到許多人,其中有些人會非議你,討厭你,甚至詆譭你。這些負面的情緒和行為,無非是因為他們羨慕嫉妒你罷了。
Thumbnail
在職場平心靜氣、修身養性,遠比過度爭權奪利、心機暗算,更能夠獲得內在的滿足和長期的幸福感。不合理的要求、不抱善念的人,我們人生中都沒少遇過,雖然煩人,但培養能平靜看待的心境、最低限度完成避不開的交集任務,也是一種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