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利他心度人生—以自然界學習「知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以自然界學習「知足」,其實做人真的要懂得滿足,而不是不停地貪婪索取,畢竟世界上的資源很有限,又加上製作出來的產品都是精緻設計,是不是變得很浪費?導致整個物資都陷入稀缺狀況,為了資源之下,人類不斷地討伐及掠奪,最後沒有贏家而是輸家,這是多麼可悲的事。


所以作者才提倡要知足,不然人類淪落打資源戰,演變成生靈塗炭,就如當年在史前世紀的核爆事件,造成萬物之靈是一種嚴重的傷害,甚至危害到地球生態,簡直是殺傷力太強大。


知足其實也是遏止內心的慾望,我們人類五毒之首貪,就會伴隨著後續的發展,才會引發許多衝突,倘若你想要避免這些問題,唯有制止貪欲,你才能夠明白知足常樂的滋味。


過往的我覺得別人買名牌開好車住豪宅才是真正的富人,甚至好野人一個,後來發現到原來這些只不過打臉充胖子而已,愛於好面子之下,才會給人一種迷失,同時透過富爸爸窮爸爸的指引之下,我才明瞭這些都只是負債,並沒有帶來正向的資產現金流,怪不得淪為窮人世界。


總而言之,懂得知足的人的確給內心深處帶來寧靜,甚至提升自己的心性,豈不是好事一樁嗎?你認可嗎?

avatar-img
41會員
284內容數
哈囉!我是白板創辦人cloud,喜歡用畫筆描繪心靈的美好。每一幅作品都是我對世界的獨特見解,希望透過我的畫作,能夠觸動你的心靈,讓你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與溫暖。讓我們一起用色彩和線條,繪製出屬於心靈的美麗,讓世界充滿愛與希望#改變命運#書籍#好書清單#閱讀時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白板繪畫人生 的其他內容
歷史永遠都給我們教訓,呼籲民眾不要再重蹈覆徹,免得我們陷入糾結,可是誰能夠在乎呢?演變社會的分裂、政治的混亂,導致百姓處在水深火熱的情況,這是多麼可悲的跡象。
生命本來就是來修行的,即便上面所述的能力,那也只是附加而已,我們太過於追求外在而忽略內在,導致人陷入痛苦跟迷茫,甚至生活過的不如意,簡直苦不堪言,這一切還是歸根於內心的貪婪而造成的。
怎麼忘記珍貴的美德,自從西方開始有了船堅炮利之下,東方也跟著學起來,把我們原有的文化ㄧㄧ拋開,導致我們喪失倫理,整個社會秩序都亂糟糟,真是令人失望到極點了
不過話說回來,德性究竟是什麼呢?這是很多人迷惑不解的點,其實很簡單來說,就是你個人的修為,你的心是為蒼天還是為個人,從行為舉止就可以看得出以外,最重要的是你能否讓對方心服口服,這也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利潤只是委託臨時保管,最終需要貢獻於社會,公司的營運就是為了賺取利潤,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不過這些利潤只能說暫時停留而已,總有一天也會回歸到社會,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當下的犧牲認為是違反人性本質,基於這樣之下,大家變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形式,無形當中就淪落為庸庸碌碌,所以有的人看見這樣的場景,於是開始用反人性的作為進行。
歷史永遠都給我們教訓,呼籲民眾不要再重蹈覆徹,免得我們陷入糾結,可是誰能夠在乎呢?演變社會的分裂、政治的混亂,導致百姓處在水深火熱的情況,這是多麼可悲的跡象。
生命本來就是來修行的,即便上面所述的能力,那也只是附加而已,我們太過於追求外在而忽略內在,導致人陷入痛苦跟迷茫,甚至生活過的不如意,簡直苦不堪言,這一切還是歸根於內心的貪婪而造成的。
怎麼忘記珍貴的美德,自從西方開始有了船堅炮利之下,東方也跟著學起來,把我們原有的文化ㄧㄧ拋開,導致我們喪失倫理,整個社會秩序都亂糟糟,真是令人失望到極點了
不過話說回來,德性究竟是什麼呢?這是很多人迷惑不解的點,其實很簡單來說,就是你個人的修為,你的心是為蒼天還是為個人,從行為舉止就可以看得出以外,最重要的是你能否讓對方心服口服,這也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利潤只是委託臨時保管,最終需要貢獻於社會,公司的營運就是為了賺取利潤,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不過這些利潤只能說暫時停留而已,總有一天也會回歸到社會,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當下的犧牲認為是違反人性本質,基於這樣之下,大家變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形式,無形當中就淪落為庸庸碌碌,所以有的人看見這樣的場景,於是開始用反人性的作為進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知足常樂,甘願做,歡喜受 在這個競爭激烈、追求更多的時代,「知足常樂,甘願做,歡喜受」這句話,似乎顯得有些過於質樸。然而,正因為它的平凡與簡單,才更顯其真理的深刻。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或許都曾忽略過這種態度的珍貴,也曾在追逐名利的過程中,感到疲憊不堪。當我們停下腳步,重新審視內心深處,會發現知足
Thumbnail
富貴人家,錦衣玉食,人間疾苦體驗有限,所以容易陷在攀比奢侈的習性中,稍微不及人就生出煩惱心貪婪心,越買越多,越買越貴,越比越不滿足。老智者說,富貴學道難,所以常說要「教富濟貧」,教導富人利用自身財富利益社會,扶助貧苦走出生命的悲劇。聞法入心,聞法入行,法不是躲在書房裡一字一句慢慢品嚐,而是活用在日常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類社會中慾望的影響及其後果,特別是在國際衝突和環境問題上。藉由引用古語,說明知足常足的重要性,並探討賭博、戰爭與生態破壞等現象中,人類對慾望的追求導致的災害。文章呼籲人類減少不必要的慾望,珍惜資源,重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係,以期達成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Thumbnail
或許,擁有大量的金錢財富,能夠帶來美好的人生,但,這卻不是必要的條件。要不然就不會有這麼多的富人,會被憂鬱、疾病,以及各種的痛苦給纏身。
Thumbnail
在匱乏時代,人們的生活仿佛一場無止境的追逐,追逐著那有限的資源,追逐著那稀缺的幸福。擁有多少資源,似乎成為衡量生活品質的唯一標準。那時,物質匱乏,簡單的一餐飯、一件新衣,甚至是一個溫暖的住所,都是奢侈品。生活的每一天,都在為了明天的生計而努力,每一分一秒,都被迫面對生存的壓力。
Thumbnail
在這個物質充斥的世界,我們常常面對無數的選擇:最新款的手機、琳琅滿目的服飾、無盡的美食選項……似乎每一樣都在呼喚我們去擁有。然而,如果什麼都想要,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Thumbnail
讓供需平衡的稀缺性,都顯得不再昂貴時,才懂得人類可以以這樣的姿態,燦爛而精彩。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富人覺得窮人不夠努力,窮人覺得一生中沒有機運,面概全觀果真是如此嗎?  快樂通常短暫,如不知止;痛苦往往隨之而至。生命中所有的選擇都不會有誤,所有的選擇都是由外至內,去覺察經驗累積而來的想法 慾念由心生,知足常樂
Thumbnail
在富足裡,人類的自滿 增加了。人類的放縱 增加了。人類的沉溺 增加了。人類的病態 增加了。心理疾病增加了——這非常奇怪。因此,富人可能比窮人更可悲。富裕國家可能會揮霍他們的自由、他們的自然遺產、他們的環境、他們的資源、他們的時間、他們的精力、他們的創造力遺失了、逝去了、不明智地浪費掉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知足常樂,甘願做,歡喜受 在這個競爭激烈、追求更多的時代,「知足常樂,甘願做,歡喜受」這句話,似乎顯得有些過於質樸。然而,正因為它的平凡與簡單,才更顯其真理的深刻。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或許都曾忽略過這種態度的珍貴,也曾在追逐名利的過程中,感到疲憊不堪。當我們停下腳步,重新審視內心深處,會發現知足
Thumbnail
富貴人家,錦衣玉食,人間疾苦體驗有限,所以容易陷在攀比奢侈的習性中,稍微不及人就生出煩惱心貪婪心,越買越多,越買越貴,越比越不滿足。老智者說,富貴學道難,所以常說要「教富濟貧」,教導富人利用自身財富利益社會,扶助貧苦走出生命的悲劇。聞法入心,聞法入行,法不是躲在書房裡一字一句慢慢品嚐,而是活用在日常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類社會中慾望的影響及其後果,特別是在國際衝突和環境問題上。藉由引用古語,說明知足常足的重要性,並探討賭博、戰爭與生態破壞等現象中,人類對慾望的追求導致的災害。文章呼籲人類減少不必要的慾望,珍惜資源,重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係,以期達成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Thumbnail
或許,擁有大量的金錢財富,能夠帶來美好的人生,但,這卻不是必要的條件。要不然就不會有這麼多的富人,會被憂鬱、疾病,以及各種的痛苦給纏身。
Thumbnail
在匱乏時代,人們的生活仿佛一場無止境的追逐,追逐著那有限的資源,追逐著那稀缺的幸福。擁有多少資源,似乎成為衡量生活品質的唯一標準。那時,物質匱乏,簡單的一餐飯、一件新衣,甚至是一個溫暖的住所,都是奢侈品。生活的每一天,都在為了明天的生計而努力,每一分一秒,都被迫面對生存的壓力。
Thumbnail
在這個物質充斥的世界,我們常常面對無數的選擇:最新款的手機、琳琅滿目的服飾、無盡的美食選項……似乎每一樣都在呼喚我們去擁有。然而,如果什麼都想要,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Thumbnail
讓供需平衡的稀缺性,都顯得不再昂貴時,才懂得人類可以以這樣的姿態,燦爛而精彩。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富人覺得窮人不夠努力,窮人覺得一生中沒有機運,面概全觀果真是如此嗎?  快樂通常短暫,如不知止;痛苦往往隨之而至。生命中所有的選擇都不會有誤,所有的選擇都是由外至內,去覺察經驗累積而來的想法 慾念由心生,知足常樂
Thumbnail
在富足裡,人類的自滿 增加了。人類的放縱 增加了。人類的沉溺 增加了。人類的病態 增加了。心理疾病增加了——這非常奇怪。因此,富人可能比窮人更可悲。富裕國家可能會揮霍他們的自由、他們的自然遺產、他們的環境、他們的資源、他們的時間、他們的精力、他們的創造力遺失了、逝去了、不明智地浪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