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臺灣雙語的英雄:PA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蕭文乾 2023年5月5日 發表
https://www.facebook.com/wen.hsiao.100/posts/10226580608435021?ref=embed_post

所有講華語的人,

都內建一個天賦的禮物,

那個珍貴的禮物,叫做P.A.

所有講美語的人,

都外掛一個天生的十架,

那個冤枉的十架,也叫做P.A.

-

只要我用四聲大聲說:爸怕罵法

您就會用四聲大聲接:大踏那辣

這種「接下去講」的能力,

就叫「音素覺察」。

而「音素覺察」的英文,

叫 P.A. ( phonemic awareness )

-

您我都會 P.A.,因為我們都學過注音。

學會了注音,順便也學會了 P.A.

買一送一。

所以我說,P.A. 是上帝送臺灣人的語言大禮。

raw-image

但是,上蒼沒有送洋人 P.A. 這份大禮。

因為,要是我大聲說:bet, bait, bat, bout

沒有半個洋人能夠大聲接下去。

沒有半個。

換句話說,全西半球的洋人,對聲音,對發音,其實毫無共識。

他們只是很會講美語。

講很快,講很溜;

連音、略音、變音,都很會。

但這些優點,到了要識字的時候,全都成了難以擺脫的原罪。

因為知識是傳遞的。

透過師生之間的共識傳遞的。

沒有共識,無法傳遞;至少無法「高效傳遞」。

而「低效傳遞」,有個我思之泫然的別名,

叫「雙峰現象」。

是的。臺灣英文教育,之所以如此雙峰,不是孩子笨,不是孩子懶,更不是老師的錯。

錯在師生沒有共識。

共同的知識。(這個知識,就是 P.A. 要先於 phonics.)

這道第一關一衝破,後面就如入無人之境了!

-

我說具體一點。

所謂的「識字」,就是把「美語聲音」跟「英文符號」連在一起。

俗稱 phonics.

問題是:美語聲音太快了,美語聲音太溜了,美語聲音都連在一起了,美語聲音都省略一半了,美語聲音甚至於都變了,地球都繞一圈了。

英文符號還呆在原地。

上面這話,是邱吉爾說的。

-

下面這話,是我說的。

美語發音,是個連續的系統,是水流;

英文拼字,是個斷裂的系統,是水滴。

硬要用斷裂的拼字,去對應連續的發音?

有句中文名言:抽刀斷水水更流。

上面這話,是李白說的。

-

下面這句話,是全臺的英文老師一起說的。

This is a book.

看起來是這樣:This is a book.

聽起來是這樣:Thi zeze book.

你要叫一個美國孩子,如何理解:

zeze 這個「聲音」的「拼法」,其實等於 is a?

而且這個「拼法」,要記得忽略掉 This 跟 is 中間的連音,千萬別寫成 sisa.

換句話說,

美國孩子,要硬生生政教分離、音字分離、骨肉分離。

我講太難了。

這畢竟不是「中英語音習得比較學研究所」的博士專題。

-

我要強調的是,美國就是在1997年,驚覺有高達四成的小四學生有閱讀障礙。所以國會直接下令,組成精銳盡出的「國家閱讀委員會」,耗時三年,終於得到科學定論:

要先學「只有聲音,沒有英文」的 P.A.

才能學「又有聲音,又有英文」的 phonics.

-

可是,這個結論,

有,幾乎等於沒有。

因為「英文」裡沒有 44 個獨立的符號,

可以去對應到「美語」裡的 44 個聲音。

所以,美國英國澳洲政府,

空有 P.A. 的覺悟,沒有 P.A. 的實務。

-

天佑臺灣。

因為,P.A. 的覺悟,始於美國的 NRP;( National Reading Panel )

但是,P.A. 的實務,終於臺灣的ㄅㄆㄇ。

-

結論:明天上午十點,歡迎來高雄。

我會親自幫來賓進行「美國國會 P.A. 檢定」。

我們已經幫全臺民眾設計了精準的考題。

這是臺灣史上第一次,歡迎來共襄盛舉。

檢定結束,我會親自帶大家檢討,順便透過大家的表現,解釋為什麼2024年臺灣雙語政策的解方,原來在2000年美國國會的400頁報告裡,早就洋洋灑灑,寫了400頁!

#PA是臺灣雙語的英雄

#英雄應該惜英雄

#英雄明天在高雄

raw-image


雙語的定義:雙語=母語+外語 外語的定義: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是美語。 雙語的教改:我的主張就是SoR。 SoR, 是 Science of Reading, 意即「腦科學實證的英文學習步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年都一萬個高三孩子,學測英文作文交白卷,這教育就是錯的。 每天都一百萬的小學孩子,上個音樂課,還要聽到破英文,這就是錯的。上個美術課,也要聽到破英文,這就是錯上加錯。
雙語政策,其實就是「學好英文」政策。 而「學好英文」, 是一個「各吹各的號,沒誰服氣誰」的大擂台
雙語政策是「相」; 學好英文是「用」; 討好人民是「體」。
I take my job and my dream and my beliefs and my country and my faith seriously.
PA的全名是Phonemic Awareness. 我譯成「音素覺察」。 世上每個語言,都有聲音。 每種聲音的最小單位,叫音素; 這些音素的全部組合,叫語音。
每位官員,都被綁架了; 每間學校,都被綁架了; 每個家庭,都被綁架了。
每年都一萬個高三孩子,學測英文作文交白卷,這教育就是錯的。 每天都一百萬的小學孩子,上個音樂課,還要聽到破英文,這就是錯的。上個美術課,也要聽到破英文,這就是錯上加錯。
雙語政策,其實就是「學好英文」政策。 而「學好英文」, 是一個「各吹各的號,沒誰服氣誰」的大擂台
雙語政策是「相」; 學好英文是「用」; 討好人民是「體」。
I take my job and my dream and my beliefs and my country and my faith seriously.
PA的全名是Phonemic Awareness. 我譯成「音素覺察」。 世上每個語言,都有聲音。 每種聲音的最小單位,叫音素; 這些音素的全部組合,叫語音。
每位官員,都被綁架了; 每間學校,都被綁架了; 每個家庭,都被綁架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Thumbnail
或許有些人會有疑問:輔音必須與元音結合才能夠說,例如華語「ㄅ」需要和「ㄚ」結合才會形成完整的音節「ㄅㄚ」。但是細心的讀者可能會問華語的「ㄓ」或「ㄗ」為什麼可以獨立存在呢?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台語是語言,因為只會台語的台澎住民沒辦法理解只會華語的台澎住民。身為被迫學華語,比較擅長英語的台澎住民。鼓勵台語老師學英文對語言的保存有一定重要性 許多語言學者認為,所謂「方言」和「語言」的區別有其任意,雖然語言學者曾提出各種判斷標準,但是,這些判準卻常常會產生不一致的結論。而在實際操作中,個別語
Thumbnail
要學好一個英語字,訣竅是掌握住它的 “高音” 的音節到底是在哪個位置,除了僅有一組母音的單音節的字之外 。 原因是除了拼音之外,唸對需要彰顯的高音音節,才能夠讓別人聽懂,也才具有實用價值。 由於英語字的發音, 與國語的“四聲” 大異其趣,而是以 “高音音節” 與 “低音音節” 的對比為之。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上次我提到初學者的五個障礙其中三個,我先小結一下解法:第一個是五十音:鍥而不捨、唯勤是岸
Thumbnail
補習文化在臺灣社會的蓬勃發展,從戰後經濟起飛,到現今白領階級的父母需要補習班和安親班來照顧孩子,甚至英文補習測驗也成為社會焦點。儘管成績突出的例子顯示沒有補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但補習對於不同的學生成效也不盡相同,自制力及引導均可能影響成效。
Thumbnail
聲調幫助我們創造更多的語言詞彙,那你知道聲調還可以創造出什麼有趣的現象嗎?華語有四聲、臺語有八聲七調、粵語也有九聲六調,這麼多的聲調到底有什麼用意呢?
「英語是國際通用語」(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臺式英語、新加坡英語、印度英語,並沒有誰比較標準,或誰不標準的區分,所有的英語都站在平等的水平線上。但是發音和腔調就不重要嗎? 3個方法幫助你的寶貝小孩與你自己英語口說更道地,自信開口說英語。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Thumbnail
或許有些人會有疑問:輔音必須與元音結合才能夠說,例如華語「ㄅ」需要和「ㄚ」結合才會形成完整的音節「ㄅㄚ」。但是細心的讀者可能會問華語的「ㄓ」或「ㄗ」為什麼可以獨立存在呢?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台語是語言,因為只會台語的台澎住民沒辦法理解只會華語的台澎住民。身為被迫學華語,比較擅長英語的台澎住民。鼓勵台語老師學英文對語言的保存有一定重要性 許多語言學者認為,所謂「方言」和「語言」的區別有其任意,雖然語言學者曾提出各種判斷標準,但是,這些判準卻常常會產生不一致的結論。而在實際操作中,個別語
Thumbnail
要學好一個英語字,訣竅是掌握住它的 “高音” 的音節到底是在哪個位置,除了僅有一組母音的單音節的字之外 。 原因是除了拼音之外,唸對需要彰顯的高音音節,才能夠讓別人聽懂,也才具有實用價值。 由於英語字的發音, 與國語的“四聲” 大異其趣,而是以 “高音音節” 與 “低音音節” 的對比為之。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上次我提到初學者的五個障礙其中三個,我先小結一下解法:第一個是五十音:鍥而不捨、唯勤是岸
Thumbnail
補習文化在臺灣社會的蓬勃發展,從戰後經濟起飛,到現今白領階級的父母需要補習班和安親班來照顧孩子,甚至英文補習測驗也成為社會焦點。儘管成績突出的例子顯示沒有補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但補習對於不同的學生成效也不盡相同,自制力及引導均可能影響成效。
Thumbnail
聲調幫助我們創造更多的語言詞彙,那你知道聲調還可以創造出什麼有趣的現象嗎?華語有四聲、臺語有八聲七調、粵語也有九聲六調,這麼多的聲調到底有什麼用意呢?
「英語是國際通用語」(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臺式英語、新加坡英語、印度英語,並沒有誰比較標準,或誰不標準的區分,所有的英語都站在平等的水平線上。但是發音和腔調就不重要嗎? 3個方法幫助你的寶貝小孩與你自己英語口說更道地,自信開口說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