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普及是最佳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畢業生的產出速度,遠大於現有職位的需求,會發生什麼事?

《區判》一書,對此做了某種紀實。在我看來,任何想要學以致用的人文科系學生,都應該思考一番。(當然由於我的背景,以下難免以哲學普及為主。)

就臺灣現狀,最直接的問法或許是:在文憑貶值、薪資偏低的大背景下,所謂的知識普及業,如各式作家、講師或策展者,究竟是不是人文科系的最佳出路?

至少在臺灣,知識普及是從未有過的新現象,沒人知道能走多久,或養活多少人。葉浩教授於2018發表的〈寫在哲普退潮前的幾點反思〉,就可算是一種反映。

而布赫迪厄似乎指出:在文憑貶值、受眾增加這兩種效應共鳴下,畢業生流入知識普及業就是必然結果,甚至可能出現新的哲學分類。(這話令人佩服。它用寥寥數語精準解釋,我參與的臺大哲學系兒童哲學研發中心何以出現。)

《區判》可是1979年出版的書,它彷彿揭示了某種隱藏規律,預測了知識普及將會如何發展。雖然十年以來,我一直感到哲普並非偶然,但從未以社會角色的變遷來看這事。

比較有趣的是,布赫迪厄看似強調:繼承高度文化資本(儀態、品味或魅力等)的人,才能在這波大變遷之中搶得先機,佔據更好的職位。

但就我觀察,這一點在臺灣並不明顯,反倒是率先投入、多方嘗試、累積經驗的人,機會更多、空間更廣、路走更遠。

我認為最具解釋力的因素是,臺灣的知識普及和社群網站,幾乎是同時興起的。

十年我在臺南一中上課,有智慧手機者不過兩三人;五年前我在臺中女中上課,多數人在高一才拿到智慧手機;今年我去私塾,小六生有智慧手機的比例是九成。

眾所周知,網路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壟斷權。以前不管是誰,你想在公眾面前亮相,先問過電視台、報章雜誌社;文人們想出道,先經過一堆前輩的評比推薦,拿了這個那個獎再說。但有了社群網站後,我用FB、YT、IG直接面向受眾,再也不用先被傳統媒體篩選。

流量為王的結果,舊式資本(懂行業眉角、認識高層等)越來越難保證你的曝光度,因為它的主要功能是取得媒體青睞,而媒體已未必能控制誰該出道。

或者也可以說,社群網站削弱了舊式資本的力量,那些率先投入、多方嘗試、累積經驗的人,正在打造全新的知識產品(書籍、課程、諮詢等),以求在競爭當中勝出。舊新資本之間,當然也有傳承轉化可言,但確實存在極大差異。

總之,布赫迪厄的說法,證明知識普及業不僅會存活,發展空間還不小。雖然他對新產業的理解,其實更寬一些:(請注意這是四十多年前對法國巴黎的調查)

「藝術或半藝術、知識或半知識的諮詢服務行業(心理諮商、職業知識的指導、說話矯正、美容諮詢、婚姻諮商、瘦身諮詢等等),教學或類似教學的職業(青年導師、文化活動的策劃者),展演與形象相關行業(導遊、女招待員、藝術導覽、電台和電視主持人、報社駐外人員等)。」

就臺灣而言,網路因素不得不納入考量,所以做新知傳播的網紅大約都能算;而追求文化品味、客製化資訊,並願意為此付費的客群們,則是絕對必要的存在。

當然,這類品味或資訊,會因時因地而有不同,像法國市場可能更偏好時尚或藝術。至於現階段的臺灣市場,我自己感覺,是偏好知識性娛樂(或娛樂性知識)。

回到一開始的提問:這是人文科系的出路嗎?的確可以是,但你必須勇於踏入全新的競爭環境。

這主要是因為,在教育水平普遍提升的今天,新產業新需求的確出現了,有很大的摸索空間。可畢業生的產出速度,也超過新職位的誕生速度,因此還是有明顯的輸家贏家可言。(身處這段過渡轉折期的人,常被稱為斜槓青年。)

尤其在網路文化盛行的當下,學院內外的技能落差越來越明顯,在校受讚賞不代表坊間受歡迎,許多人都是先靠自己闖蕩找到核心客群,然後再看如何做大做強。

更具體也更殘酷地說,越早開始多方嘗試、技能強化、名聲積累、更多方嘗試的正向循環,越可能闖出獨特的一片天。

相反地,若為了文憑價值而被暫時性工作絆住太久(有頭銜,但無升遷、獎金或加薪可言),用布赫迪厄的譬喻說,只是不斷更新的緩刑而已。

當然在一開始,難免什麼都有希望,但也什麼都不太穩定。也許過了一段時日,在解釋誰能脫穎而出上,若非用運氣或時機好壞,就只能靠文化、社會與經濟資本來判斷。

但我猜有人會說:繼承更多資本的人,運氣總是特別好。

avatar-img
92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相較於A.念人文科拿低薪,但同時可以發展個人興趣或求知欲;B.念理工科拿高薪,再去購買知識產品(書籍、課程、讀書會等)來滿足興趣,其實是誘因越來越強的選項。
書寫這件事,若非協助揭露並改變世界,就是反過來鞏固現有的社會與道德秩序。
甚至有犯人明確指出,那些一輩子都被當成somebody的傢伙,永遠不懂我們nobody為何要這樣做。
作者試圖透過「存在的階段論」,來改變人們的行為傾向。
這裡最好區分一下知識鏈與知識感:前者是可積累、可檢證、可進展的,後者就只是暫時的感受。
好的創意來自於多方聯想,好的決策立基於彙整工具,有了創意方向與決策理由後,再用論證分析、邏輯推論來檢驗幾個最有潛力的選項。
相較於A.念人文科拿低薪,但同時可以發展個人興趣或求知欲;B.念理工科拿高薪,再去購買知識產品(書籍、課程、讀書會等)來滿足興趣,其實是誘因越來越強的選項。
書寫這件事,若非協助揭露並改變世界,就是反過來鞏固現有的社會與道德秩序。
甚至有犯人明確指出,那些一輩子都被當成somebody的傢伙,永遠不懂我們nobody為何要這樣做。
作者試圖透過「存在的階段論」,來改變人們的行為傾向。
這裡最好區分一下知識鏈與知識感:前者是可積累、可檢證、可進展的,後者就只是暫時的感受。
好的創意來自於多方聯想,好的決策立基於彙整工具,有了創意方向與決策理由後,再用論證分析、邏輯推論來檢驗幾個最有潛力的選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社會中理工科與文科之間的對立與優劣評價,分析了背後的文化與歷史脈絡,特別是在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後,數字主義如何影響社會對學科的價值判斷。作者以自身經歷探討人文社會科學在當前社會中的地位,以及對於個人意義與價值的思考,並鼓勵讀者反思自己在這個數字化世界中的存在與價值。
Thumbnail
學生在選擇大學科系時受到熱門職業及收入的影響,對比2010年與2024年熱門科系的變化。儘管文科學群對應職業較少,但它培養的批判性思維和文化敏感度有重要價值。 持續的學習與探索,讓我們在職業生涯中理解自己的優劣並提升適應能力。最終,成功的職業之路不應受到科系的限制,而是源自於對知識的掌握與靈活應用。
這本《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是我近來讀到最精鍊的、目標明確、廣泛的蒐集並列舉具代表性的資料的研究著作之一。本書開頭就說得很清晰:作者柏克的目標不是要蒐集盡歷史上每一個或大多數的「博學者」的故事;而是要把目光聚焦在「時代」:什麼樣的時代氛圍,什麼樣的環境,有利於孕育出「博學者」的存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第一個能力是「製造知識」的能力。 做研究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很不同。 社群文章是傳播知識,寫的人不用做實驗, 只要收集資料,運用筆墨藝術,就能可寫出文章。 學術文章則不一樣。 學術文章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 要與相關的工作比較,呈現自己的貢獻等等。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財經專家遊庭皓指出臺灣的貧富差距擴大,越來越多普通人尋求財富的非一般性管道,本文探討了改變價值判斷標準以及參與資本主義遊戲兩種思考方向。
Thumbnail
補習文化在臺灣社會的蓬勃發展,從戰後經濟起飛,到現今白領階級的父母需要補習班和安親班來照顧孩子,甚至英文補習測驗也成為社會焦點。儘管成績突出的例子顯示沒有補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但補習對於不同的學生成效也不盡相同,自制力及引導均可能影響成效。
今天有朋友告訴我,幾本一看標題就知道十分冷門的學術書竟然索價一本七百元,讓我慢慢反思學術著作要花錢買的原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知識複利的概念,如何把所學變現,並在當前AI快速發展的時代中,重新思考學歷與知識的價值。作者分享了讀書的意義和知識的累積對職場生涯的影響,並介紹了《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一書,揭示瞭如何利用知識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實現財務回報。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社會中理工科與文科之間的對立與優劣評價,分析了背後的文化與歷史脈絡,特別是在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後,數字主義如何影響社會對學科的價值判斷。作者以自身經歷探討人文社會科學在當前社會中的地位,以及對於個人意義與價值的思考,並鼓勵讀者反思自己在這個數字化世界中的存在與價值。
Thumbnail
學生在選擇大學科系時受到熱門職業及收入的影響,對比2010年與2024年熱門科系的變化。儘管文科學群對應職業較少,但它培養的批判性思維和文化敏感度有重要價值。 持續的學習與探索,讓我們在職業生涯中理解自己的優劣並提升適應能力。最終,成功的職業之路不應受到科系的限制,而是源自於對知識的掌握與靈活應用。
這本《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是我近來讀到最精鍊的、目標明確、廣泛的蒐集並列舉具代表性的資料的研究著作之一。本書開頭就說得很清晰:作者柏克的目標不是要蒐集盡歷史上每一個或大多數的「博學者」的故事;而是要把目光聚焦在「時代」:什麼樣的時代氛圍,什麼樣的環境,有利於孕育出「博學者」的存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第一個能力是「製造知識」的能力。 做研究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很不同。 社群文章是傳播知識,寫的人不用做實驗, 只要收集資料,運用筆墨藝術,就能可寫出文章。 學術文章則不一樣。 學術文章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 要與相關的工作比較,呈現自己的貢獻等等。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財經專家遊庭皓指出臺灣的貧富差距擴大,越來越多普通人尋求財富的非一般性管道,本文探討了改變價值判斷標準以及參與資本主義遊戲兩種思考方向。
Thumbnail
補習文化在臺灣社會的蓬勃發展,從戰後經濟起飛,到現今白領階級的父母需要補習班和安親班來照顧孩子,甚至英文補習測驗也成為社會焦點。儘管成績突出的例子顯示沒有補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但補習對於不同的學生成效也不盡相同,自制力及引導均可能影響成效。
今天有朋友告訴我,幾本一看標題就知道十分冷門的學術書竟然索價一本七百元,讓我慢慢反思學術著作要花錢買的原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知識複利的概念,如何把所學變現,並在當前AI快速發展的時代中,重新思考學歷與知識的價值。作者分享了讀書的意義和知識的累積對職場生涯的影響,並介紹了《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一書,揭示瞭如何利用知識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實現財務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