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科系的背後-主流文化的歧視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科系間的永恆戰爭-理組VS文組

從我高中的時候開始,身邊的人就會不斷的說,你就去讀理工科啊,可以當工程師賺很多的錢。那時候我因為很明確知道自己就是喜歡心理學,就是想成為一名心理師,所以我還是選擇了心理系。

到現在都已經過了十年,社會也越來越多元,但台灣戰科系的風潮仍未消退,反而愈發激烈。

戰科系梗圖

戰科系梗圖

可以看到社會對於理工科的高度期待仍沒有消失,甚至在threads不斷出現:『讀文組沒有用』『大學讀文組很輕鬆』『人文社會科學讀那些要幹嘛』『只有科技才能讓社會進步』等等言論。也讓我內心不斷的疑惑,這樣的優越感和攻擊究竟從何而來?

到了現在我28歲,我還在讀博士班,才剛拿到諮商心理師執照。反觀我的伴侶,是一名藥師,僅有學士學位,但他們收入與社會地位卻與我截然不同。身邊讀理工科系的朋友同學,到了台積電、鴻海、艾司摩爾等等公司擔任工程師,收入更是遠高於我。

我想,這樣的差距可能也是社會對於社會人文科學不友善的主因吧!

那麼,背後究竟是因為什麼呢?


量化與『數字價值』綁住的主流文化

如同我在上篇的我們還記得那個童貞的自己嗎?-小王子的深思所說的,這個世界被數字所箝制。只有數字能夠呈現出『價值』與『意義』。讀書必須要『有用』,然而這個『有用』的背後究竟是如何被標定的呢?收入?生命意義?知識昇華?當這世界一切的事物都被標籤機明碼標價,能夠創造金錢與商業效益的才會被更加看重。那麼我們人還剩下什麼?

人是受限制的。而數字化秩序卻是無垠的追求,在其數字汪洋中人無法靠岸也無座標,看似自由,其實終至光是活著就力竭。(海德格)

那回到一開始討論的,究竟為什麼理工科會佔據所謂主流的位置呢?

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世界被『科學』所窄化

在西方社會,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之前,社會文化的權力被神權所宰制,將其奉為單一標準。在啟蒙運動後,笛卡兒的理性思想逐漸被奉為圭臬。理性也逐漸擊敗神權成為了另外一個霸權。接下來迎來的工業革命,更是把工具理性的效能概念運用的淋漓盡致,一切以效能、數字化、功用為主體。泰勒的科學管理,福斯的工業化生產,這一切都將效能主義推到了制高點。

到了現代,美國的心理治療因保險制度,更重視所謂的實證與功效,CBT走到了主流文化位置。一切的一切,所謂的『科學』成了唯一信仰,成為了單一檢定的標準,哲學思維與人文底蘊的一切成了虛無飄渺的形而上學,『眼見才為憑,需要透過證據才能證實為真』,科學與理性成為了這個世代的新神權。

那麼人文社會科學那種哲學思辨便成為了次流。


知識與真理,隨著權力傳播,成為動彈不得的唯一

西方自工業革命後,進入新帝國主義的時代,船堅砲利將知識,隨著殖民帶入了其他的文化當中,並且把整個世界塑造成以科學與理性至上的樣態。中醫的思維需要被『實證』,需要落入解剖學的驗證。華人的辯證需要被『線性化』,需要有因果來做所謂的邏輯推演。然而這並不是適應於所有文化,也不是唯一的真理。


最後,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心理師,我也無法對於現況提出解方。然希望越來越多人看見這個已經被數字化的世界,並且有更多的機會回在自己內在,看見那個無法被標價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如其所是,走向更喜愛的自己-敘事陪伴的小空間
20會員
22內容數
我們都以為這世界上有真理,有一個我們應該靠近與變成的樣子 然而,這是真的嗎? 我難道不能有一些自己更喜歡的樣子嗎? 在這裏,我們邀請大家看看每一個自己 在每段故事縫隙中的自己
2025/02/12
敘事治療是一種基於後現代觀點的治療方法,其知識背景融合了心理學、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和哲學等多個學科。文章推薦多本相關書籍,並根據難易度分為入門款、進階款和地獄款,方便讀者循序漸進地學習敘事治療。
Thumbnail
2025/02/12
敘事治療是一種基於後現代觀點的治療方法,其知識背景融合了心理學、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和哲學等多個學科。文章推薦多本相關書籍,並根據難易度分為入門款、進階款和地獄款,方便讀者循序漸進地學習敘事治療。
Thumbnail
2025/01/29
本文探討實證主義與後現代生涯輔導的差異。實證主義生涯輔導強調特質因素論,透過量化工具協助個人生涯決策。然而,後現代生涯輔導則重視個人生命故事與主觀經驗,強調敘事與對話,協助個人探索自我價值觀、動機、能力與興趣,創造屬於自己喜愛的人生藍圖。
Thumbnail
2025/01/29
本文探討實證主義與後現代生涯輔導的差異。實證主義生涯輔導強調特質因素論,透過量化工具協助個人生涯決策。然而,後現代生涯輔導則重視個人生命故事與主觀經驗,強調敘事與對話,協助個人探索自我價值觀、動機、能力與興趣,創造屬於自己喜愛的人生藍圖。
Thumbnail
2025/01/16
本文探討臺灣生涯教育現況,說明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生涯的六大特性:方向性、時間性、獨特性、現象性、主動性及向死而生。
Thumbnail
2025/01/16
本文探討臺灣生涯教育現況,說明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生涯的六大特性:方向性、時間性、獨特性、現象性、主動性及向死而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當代社會的諸多矛盾與困境,包括政治標籤化、環境問題、經濟不平等、人口結構變遷及世代衝擊等議題,並反思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文章以臺灣為例,也涵蓋了中國、美國、南韓、印度等國家的社會現象,並從個人經驗出發,反思人類在追求個人發展與社會責任之間的平衡。
Thumbnail
本文探討當代社會的諸多矛盾與困境,包括政治標籤化、環境問題、經濟不平等、人口結構變遷及世代衝擊等議題,並反思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文章以臺灣為例,也涵蓋了中國、美國、南韓、印度等國家的社會現象,並從個人經驗出發,反思人類在追求個人發展與社會責任之間的平衡。
Thumbnail
本文探討傳統社會科學與計算社會科學在教育政策研究上的差異與應用,並以臺灣教育政策為例,說明如何利用計算社會科學方法進行數據模擬,預測不同政策方案的長期影響,以及其侷限性與未來發展方向。文章涵蓋學區入學制度、國中教育會考、國際教育政策、社區高中發展等議題,並強調數據分析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傳統社會科學與計算社會科學在教育政策研究上的差異與應用,並以臺灣教育政策為例,說明如何利用計算社會科學方法進行數據模擬,預測不同政策方案的長期影響,以及其侷限性與未來發展方向。文章涵蓋學區入學制度、國中教育會考、國際教育政策、社區高中發展等議題,並強調數據分析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社會現狀,從司法、勞動、教育、文化等面向,試著與教改30年來的成效與困境扯上關係,並指出貧富差距擴大、產業政策失衡等問題。文章以一位108課綱高三生的視角出發,批判傳統價值觀的束縛,並呼籲世代對話與改革。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社會現狀,從司法、勞動、教育、文化等面向,試著與教改30年來的成效與困境扯上關係,並指出貧富差距擴大、產業政策失衡等問題。文章以一位108課綱高三生的視角出發,批判傳統價值觀的束縛,並呼籲世代對話與改革。
Thumbnail
我經常覺得台灣社會過度重視理工科系,而缺乏對於文化的重視與培養,家長想要孩子走的道路以醫科或理工為主,而在AI崛起後,這種趨勢不減反增。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過度重視理工科系究竟是好是壞?
Thumbnail
我經常覺得台灣社會過度重視理工科系,而缺乏對於文化的重視與培養,家長想要孩子走的道路以醫科或理工為主,而在AI崛起後,這種趨勢不減反增。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過度重視理工科系究竟是好是壞?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社會的政治、人際關係與國際觀,並藉由作者自身經驗與觀察,批判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偏見、盲從與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文章涵蓋政治人物的民調、政府財政問題、媒體報導偏向、人際關係的複雜性與政治化,以及臺灣人民國際觀的薄弱等議題。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社會的政治、人際關係與國際觀,並藉由作者自身經驗與觀察,批判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偏見、盲從與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文章涵蓋政治人物的民調、政府財政問題、媒體報導偏向、人際關係的複雜性與政治化,以及臺灣人民國際觀的薄弱等議題。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社會中理工科與文科之間的對立與優劣評價,分析了背後的文化與歷史脈絡,特別是在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後,數字主義如何影響社會對學科的價值判斷。作者以自身經歷探討人文社會科學在當前社會中的地位,以及對於個人意義與價值的思考,並鼓勵讀者反思自己在這個數字化世界中的存在與價值。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社會中理工科與文科之間的對立與優劣評價,分析了背後的文化與歷史脈絡,特別是在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後,數字主義如何影響社會對學科的價值判斷。作者以自身經歷探討人文社會科學在當前社會中的地位,以及對於個人意義與價值的思考,並鼓勵讀者反思自己在這個數字化世界中的存在與價值。
Thumbnail
如果幾百年後人類文明毀滅,外星人來地球考察這個落後文明時發現某個小小島嶼上在選擇自己代議士時,居然都是在探討他們的學術成果,應該會對於這個毀滅文明感到敬佩吧?
Thumbnail
如果幾百年後人類文明毀滅,外星人來地球考察這個落後文明時發現某個小小島嶼上在選擇自己代議士時,居然都是在探討他們的學術成果,應該會對於這個毀滅文明感到敬佩吧?
Thumbnail
當代史學在學院制度逐漸強大且具有壟斷合法性的情況下,成為了當代絕大多數受過教育的人審視歷史的唯一途徑,即使學院之外也就有一些受人景仰及信任的文史工作者或歷史作家,但他們也不過是在學院史學價值觀上稍微游離至人類更多元的接收歷史方式一點,絕非能夠在同一個社會中打造能與學院史學相對立的歷史典範或價值觀。
Thumbnail
當代史學在學院制度逐漸強大且具有壟斷合法性的情況下,成為了當代絕大多數受過教育的人審視歷史的唯一途徑,即使學院之外也就有一些受人景仰及信任的文史工作者或歷史作家,但他們也不過是在學院史學價值觀上稍微游離至人類更多元的接收歷史方式一點,絕非能夠在同一個社會中打造能與學院史學相對立的歷史典範或價值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