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科系的背後-主流文化的歧視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科系間的永恆戰爭-理組VS文組

從我高中的時候開始,身邊的人就會不斷的說,你就去讀理工科啊,可以當工程師賺很多的錢。那時候我因為很明確知道自己就是喜歡心理學,就是想成為一名心理師,所以我還是選擇了心理系。

到現在都已經過了十年,社會也越來越多元,但台灣戰科系的風潮仍未消退,反而愈發激烈。

戰科系梗圖

戰科系梗圖

可以看到社會對於理工科的高度期待仍沒有消失,甚至在threads不斷出現:『讀文組沒有用』『大學讀文組很輕鬆』『人文社會科學讀那些要幹嘛』『只有科技才能讓社會進步』等等言論。也讓我內心不斷的疑惑,這樣的優越感和攻擊究竟從何而來?

到了現在我28歲,我還在讀博士班,才剛拿到諮商心理師執照。反觀我的伴侶,是一名藥師,僅有學士學位,但他們收入與社會地位卻與我截然不同。身邊讀理工科系的朋友同學,到了台積電、鴻海、艾司摩爾等等公司擔任工程師,收入更是遠高於我。

我想,這樣的差距可能也是社會對於社會人文科學不友善的主因吧!

那麼,背後究竟是因為什麼呢?


量化與『數字價值』綁住的主流文化

如同我在上篇的我們還記得那個童貞的自己嗎?-小王子的深思所說的,這個世界被數字所箝制。只有數字能夠呈現出『價值』與『意義』。讀書必須要『有用』,然而這個『有用』的背後究竟是如何被標定的呢?收入?生命意義?知識昇華?當這世界一切的事物都被標籤機明碼標價,能夠創造金錢與商業效益的才會被更加看重。那麼我們人還剩下什麼?

人是受限制的。而數字化秩序卻是無垠的追求,在其數字汪洋中人無法靠岸也無座標,看似自由,其實終至光是活著就力竭。(海德格)

那回到一開始討論的,究竟為什麼理工科會佔據所謂主流的位置呢?

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世界被『科學』所窄化

在西方社會,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之前,社會文化的權力被神權所宰制,將其奉為單一標準。在啟蒙運動後,笛卡兒的理性思想逐漸被奉為圭臬。理性也逐漸擊敗神權成為了另外一個霸權。接下來迎來的工業革命,更是把工具理性的效能概念運用的淋漓盡致,一切以效能、數字化、功用為主體。泰勒的科學管理,福斯的工業化生產,這一切都將效能主義推到了制高點。

到了現代,美國的心理治療因保險制度,更重視所謂的實證與功效,CBT走到了主流文化位置。一切的一切,所謂的『科學』成了唯一信仰,成為了單一檢定的標準,哲學思維與人文底蘊的一切成了虛無飄渺的形而上學,『眼見才為憑,需要透過證據才能證實為真』,科學與理性成為了這個世代的新神權。

那麼人文社會科學那種哲學思辨便成為了次流。


知識與真理,隨著權力傳播,成為動彈不得的唯一

西方自工業革命後,進入新帝國主義的時代,船堅砲利將知識,隨著殖民帶入了其他的文化當中,並且把整個世界塑造成以科學與理性至上的樣態。中醫的思維需要被『實證』,需要落入解剖學的驗證。華人的辯證需要被『線性化』,需要有因果來做所謂的邏輯推演。然而這並不是適應於所有文化,也不是唯一的真理。


最後,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心理師,我也無法對於現況提出解方。然希望越來越多人看見這個已經被數字化的世界,並且有更多的機會回在自己內在,看見那個無法被標價的自己。




我們都以為這世界上有真理,有一個我們應該靠近與變成的樣子 然而,這是真的嗎? 我難道不能有一些自己更喜歡的樣子嗎? 在這裏,我們邀請大家看看每一個自己 在每段故事縫隙中的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探討了諮商中的哲學觀點為何是基礎性的重要。強調治療技術並非孤立存在,而是深植於治療者的核心思想。透過反思與自我提問,治療者可以釐清自身理念,選擇合適的諮商學派,並實踐真誠的同理心。文章也用比喻來表達缺乏哲學基礎的諮商的無味與黯淡,強調治療者應成為選擇理論的主體。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參加東港三年一科慶典中的感受,深刻反思傳統文化在當前主流社會中的地位。作者探討了文化儀式的技巧與重要性,及社會對參與者的標籤,並質疑西方文化對臺灣原生文化的看法,強調每種文化的獨特性與價值。文章也呼籲大眾珍視與活化臺灣的多元文化,並尋求平衡於現代化與傳承之間的智慧。
本篇文章探討《小王子》中的人物及其深刻意義,反思成長過程中社會對我們的影響。作者分析了當今社會如何以數字與量化標準來評價個體生命的意義,以及在主流文化中,純真的童年如何被社會規範所消磨。文章分享了作者個人對於保持純真與探索自我價值的思考,並邀請讀者一起思考,自我真實的價值究竟是如何被定義的。
這個標體聽起來真是聳動 然而,我們生活中真的離不開分析與判斷 但比起這些專家語言的結論 我們更應該相信自己所經驗到的一切
本文探討專家論述如何影響對個體的看法。在主流文化中,專家用特定的標準定義個體,忽略其多樣性與獨特性。以小明的故事為例,展示傳統觀點如何削弱他的個性,並促使讀者反思自身對他人的判斷。透過重新敘述小明的故事,本文強調斷裂的理解及每種個體的潛能,呼籲社會去除對個體的刻板印象,讓生命的多樣性得以展現。
本文探討了諮商中的哲學觀點為何是基礎性的重要。強調治療技術並非孤立存在,而是深植於治療者的核心思想。透過反思與自我提問,治療者可以釐清自身理念,選擇合適的諮商學派,並實踐真誠的同理心。文章也用比喻來表達缺乏哲學基礎的諮商的無味與黯淡,強調治療者應成為選擇理論的主體。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參加東港三年一科慶典中的感受,深刻反思傳統文化在當前主流社會中的地位。作者探討了文化儀式的技巧與重要性,及社會對參與者的標籤,並質疑西方文化對臺灣原生文化的看法,強調每種文化的獨特性與價值。文章也呼籲大眾珍視與活化臺灣的多元文化,並尋求平衡於現代化與傳承之間的智慧。
本篇文章探討《小王子》中的人物及其深刻意義,反思成長過程中社會對我們的影響。作者分析了當今社會如何以數字與量化標準來評價個體生命的意義,以及在主流文化中,純真的童年如何被社會規範所消磨。文章分享了作者個人對於保持純真與探索自我價值的思考,並邀請讀者一起思考,自我真實的價值究竟是如何被定義的。
這個標體聽起來真是聳動 然而,我們生活中真的離不開分析與判斷 但比起這些專家語言的結論 我們更應該相信自己所經驗到的一切
本文探討專家論述如何影響對個體的看法。在主流文化中,專家用特定的標準定義個體,忽略其多樣性與獨特性。以小明的故事為例,展示傳統觀點如何削弱他的個性,並促使讀者反思自身對他人的判斷。透過重新敘述小明的故事,本文強調斷裂的理解及每種個體的潛能,呼籲社會去除對個體的刻板印象,讓生命的多樣性得以展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當我說我大學唸數學,研究所畢業後在某大學教了三年書,接著轉職為軟體設計工程師,約二十年後才進入社大工作時,許多社大人都感到訝異。從軟體設計工程師轉化為社大行政工作者,是我人生的一大轉折,主要原因是對教育改革的關注。 1994年4月10日,我參加了「410教改運動」,並開始關注後續發展。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資工系啊!在這個升學的時間肯定是被搶破頭的科系吧,不論是未來誘人的薪資還是AI的浪潮,這個行業⋯你們肯定充滿了想像與嚮往 資工系與其說是科學或工程、它其實更像邏輯、藝術、和歷史的結合,很多設計、很多程式碼、很多非硬性規定追根究底的話就是「喔⋯⋯當初大家這樣講好了啊」「這樣寫比較好⋯因為如果⋯就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以歷史科系為例,從三個基本面向討論:求知識、論定位、找職缺。 1. 求知識:常見的出發點,就是歷史可知曉過去,判斷未來。 2. 論定位:歷史故事很有趣。 3. 找職缺:歷史直接相關工作有限,延伸機會較多。
Thumbnail
誰的歷史痕跡被竄改越多就越容易被控制,這些話你應該讓它左進右出。
28歲之前,我也曾認為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然而,隨著我在美國普渡大學的求學經歷,這一觀點逐漸發生了變化。回顧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應用數學所,以及中央研究院統計所的七年時光,確實感覺基礎研究似乎與現實相距甚遠。然而,博士時期的經歷讓我有機會追尋許多重要問題的源頭,逐漸理解到有價值的基礎科學研究,最
Thumbnail
如果您認為大學的主要目的是充當「職業訓練所」,那麼這篇文章不適合您,請直接離開。 . 我一直認為大學不應僅僅是「職業訓練所」,它應該是培養素養、拓展眼界、訓練思考的地方。然而,大部分家長和孩子仍然希望大學能夠提供一生職業的保障。所以,當我說我是社會學系和社會學研究所畢業,更喜歡「人類學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當我說我大學唸數學,研究所畢業後在某大學教了三年書,接著轉職為軟體設計工程師,約二十年後才進入社大工作時,許多社大人都感到訝異。從軟體設計工程師轉化為社大行政工作者,是我人生的一大轉折,主要原因是對教育改革的關注。 1994年4月10日,我參加了「410教改運動」,並開始關注後續發展。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資工系啊!在這個升學的時間肯定是被搶破頭的科系吧,不論是未來誘人的薪資還是AI的浪潮,這個行業⋯你們肯定充滿了想像與嚮往 資工系與其說是科學或工程、它其實更像邏輯、藝術、和歷史的結合,很多設計、很多程式碼、很多非硬性規定追根究底的話就是「喔⋯⋯當初大家這樣講好了啊」「這樣寫比較好⋯因為如果⋯就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以歷史科系為例,從三個基本面向討論:求知識、論定位、找職缺。 1. 求知識:常見的出發點,就是歷史可知曉過去,判斷未來。 2. 論定位:歷史故事很有趣。 3. 找職缺:歷史直接相關工作有限,延伸機會較多。
Thumbnail
誰的歷史痕跡被竄改越多就越容易被控制,這些話你應該讓它左進右出。
28歲之前,我也曾認為基礎科學研究與現實脫節。然而,隨著我在美國普渡大學的求學經歷,這一觀點逐漸發生了變化。回顧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應用數學所,以及中央研究院統計所的七年時光,確實感覺基礎研究似乎與現實相距甚遠。然而,博士時期的經歷讓我有機會追尋許多重要問題的源頭,逐漸理解到有價值的基礎科學研究,最
Thumbnail
如果您認為大學的主要目的是充當「職業訓練所」,那麼這篇文章不適合您,請直接離開。 . 我一直認為大學不應僅僅是「職業訓練所」,它應該是培養素養、拓展眼界、訓練思考的地方。然而,大部分家長和孩子仍然希望大學能夠提供一生職業的保障。所以,當我說我是社會學系和社會學研究所畢業,更喜歡「人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