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快樂來自於『學會轉化非理性想法』

選對『紓壓』方式則更能強化得到快樂的成功率。

研習結束後大合影:Molissa Woo老師拍攝

研習結束後大合影:Molissa Woo老師拍攝

這是聆聽彰化縣家庭教育中心舉辦「愛的教室」講座,由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魏宗明老師主講的專題綱目之一。

非理性想法的產生

日常,不管是在家庭、職場、社交圈、群組,一不小心,我們就會讓自己的情緒,淪陷在少數人對我們的『不喜歡』、『不滿意』而糾結,卻總忽略掉多數人對我們的『喜歡』與『稱讚』。

比如:一個老師,為了一個家長向他表達不悅而感到挫折,甚至因此質疑自我的教學與班級經營能力,卻忽略了一直以來,喜歡自己與支持自己的29位家長。終日懊惱負向的那一分,忘記享受那29分的正向讚賞,怎麼會快樂呢?

再比如:一個保險業務員,面對新開發客戶的刁鑽、無理要求、甚至以他家保險公司產品來貶低自家產品,當你感受到對方的種種挑剔,其實是在傳達一種拒絕購買的訊息。此刻,你可能被激怒了、可能將所有不悅隱忍、可能不歡而散,但可預測的是,不滿與抱怨的情緒,已在你的心中種下負向的能量,甚至懷疑自己的業務能力而終日鬱鬱寡歡。讓你忘記回頭看看,你已經簽下多少保單,忘記自己曾經擁有的滿滿成就感!

選對紓壓方式,是獲得快樂的基本條件

消除非理性想法的紓壓

快樂,來自於消化糾結心態,找出癥結所在,再以紓壓方式排除它;也就是說要先學會承受壓力,再學習釋放壓力!

老師講了一則鰻魚與螃蟹的故事:鰻魚養殖商為了提高外銷到日本的鰻魚鮮度,有人教他,在裝鰻魚的箱子裡放進一隻螃蟹,保證鰻魚到了日本一樣活蹦亂跳。這就意味著,螃蟹是鰻魚的『壓力源』,為了避開被螃蟹鉗子掃到的風險,鰻魚必須賣力的游竄,所以就能不停的換氣呼吸,延長生命。

著名的「鯰魚效應」也是一種在滿滿壓力氛圍中,具有激勵作用的神奇效應,它能讓一潭死水復活,也能讓一個失去鬥志的人充滿希望。換句話說,有壓力才是生存之道,但要活下去還要活得好,就看自己如何面對這樣的挑戰。

種子手串:此次研習附加課程〈蒔緣作品〉

比如:一門完全不必交作業、不必考試的學科,可能選修的學生滿滿,但這樣鬆散的授課,能自動自發學習的學生可能寥寥無幾,試問,這門課程的『教』與『學』成效會如何呢?

生活日常,總會有大大小小的壓力降臨,能將加諸身上的壓力,轉化為正向的試煉;能啟動心理防衛機轉,將非理性想法一一排除,才能獲得快樂的人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