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管教啊,管教》使我進步 ①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補課心得 @ 2022 9/27 〔童年野球 義凱班〕

今天看完汪培珽寫的《管教啊,管教》,甚有感觸,也發現自己和孩子相處上,有需要進步的地方。

以下改編自《管教啊,管教》

———————

人,在完成一件需要意志力的事之前,往往需要一套說服自己的說辭。也就是所謂的理由。不然,我怎麼能高中認真讀書三年呢?我怎麼能規律健身呢?我怎麼能戒糖呢?

小孩子,更需要一種說辭。即使他們不喜歡讀英文、不喜歡洗碗、不喜歡清理環保廁所...(小孩子不喜歡的事多如天上繁星呀),當你給了他們一套說詞後,可以幫助他們更容易地完成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而且這套說辭,不能是空洞難理解的,也不能是權威無理由的,必須是他們當下年紀聽得懂的話語。

當老師願意拿出耐心,將每件事的原委說給孩子聽的時候,也就是孩子願意「聽話」的起點。

———————

讀完以上文章,我發現我上週日的行為可以改進,也找到更好糾正孩子的方式。以下為我可以進步的地方:

有人潑沙。

當我說出:「再潑沙,就要離開沙池。」後,就要當個有原則的人,只要孩子再次潑沙,就要馬上將他帶到旁邊,給他一套能說服自己的說辭:「為什麼不行潑沙?因為會讓他人不舒服。你喜歡被潑沙的感覺嗎?」(注意這套說辭不能是權威無理由的,例如:因為再潑沙會被禁止玩沙)。接著要讓孩子說服自己,反問他:「換你告訴我,為什麼不能潑沙。」當孩子被自己親口說出的一套說辭說服後,他會更有自制力,更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總結以上:

1. 有原則。

2. 親自將孩子帶到一旁講道理。

3. 道理內容: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將心比心。

4. 反問孩子「不能做的理由」,讓孩子自己說服自己。

5. 反問時,語氣篤定。如果孩子沒辦法說出「不能做的理由」,就再複述一次給他聽,直到孩子記住為止。讓孩子知道,如果他沒辦法說出「不能做的理由」,就要一直聽老師講道理,無法去玩。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5會員
10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觀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補課心得 @ 2022 9/19 〔童年劇場:神燈巨人 義凱班〕
首部曲 心得_3 @ 2022 8/21〔三國首部曲 噶瑪蘭族 北極熊班〕
首部曲 心得_2 @ 2022 8/21〔三國首部曲 噶瑪蘭族 北極熊班〕
首部曲 心得_1 @ 2022 8/21〔三國首部曲 噶瑪蘭族 北極熊班〕
5天快樂童年營 心得 @ 2022 8/14〔快樂童年營 翊銓班〕
5天快樂童年營 報導 @ 2022 8/10〔快樂童年營 翊銓班〕
補課心得 @ 2022 9/19 〔童年劇場:神燈巨人 義凱班〕
首部曲 心得_3 @ 2022 8/21〔三國首部曲 噶瑪蘭族 北極熊班〕
首部曲 心得_2 @ 2022 8/21〔三國首部曲 噶瑪蘭族 北極熊班〕
首部曲 心得_1 @ 2022 8/21〔三國首部曲 噶瑪蘭族 北極熊班〕
5天快樂童年營 心得 @ 2022 8/14〔快樂童年營 翊銓班〕
5天快樂童年營 報導 @ 2022 8/10〔快樂童年營 翊銓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別再用「不要跑了!」來對孩子說話,探索如何用愛和理解,讓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充滿意義。 我們來聊聊,如何巧妙的將日常的責備轉化為溝通的藝術,用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引導孩子,讓他們學會從錯誤中成長,發展出同理心與自我反思的能力。 閱讀全文,讓愛和理解成為你與孩子溝通的橋樑。 轉化責備為溝通的藝術:
Thumbnail
重新對人、事、物的好奇心,除了時時提醒自己,也需要在日常對話中刻意練習。我給刻意練習的功課是:不給答案、不說道理、不解決問題、不問(為什麼?)、第一句不說(你覺得呢?)、不輕易以(嗯嗯)回應對方。 假設一個孩子遭遇困難,大人沒有任何好奇,只想給予解決方法,就沒有機會傾聽,孩子卡在哪裡?孩子未被同理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Thumbnail
別再用「不要跑了!」來對孩子說話,探索如何用愛和理解,讓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充滿意義。 我們來聊聊,如何巧妙的將日常的責備轉化為溝通的藝術,用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引導孩子,讓他們學會從錯誤中成長,發展出同理心與自我反思的能力。 閱讀全文,讓愛和理解成為你與孩子溝通的橋樑。 轉化責備為溝通的藝術:
Thumbnail
重新對人、事、物的好奇心,除了時時提醒自己,也需要在日常對話中刻意練習。我給刻意練習的功課是:不給答案、不說道理、不解決問題、不問(為什麼?)、第一句不說(你覺得呢?)、不輕易以(嗯嗯)回應對方。 假設一個孩子遭遇困難,大人沒有任何好奇,只想給予解決方法,就沒有機會傾聽,孩子卡在哪裡?孩子未被同理
Thumbnail
在一次的輔導研習中,我向講師(精神科醫師)提出了一個問題: 「 我們應該在孩子犯錯之後,給他什麼處罰才不會傷害到孩子、又能達到處罰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