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瑜珈士的內在喜悅工程》擴大感官的界限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只能夠體驗在你的感受範圍內的事物,但如果你拋棄感覺的界限,擴展感覺的範圍,你就能夠坐在這裡,對人感同身受,視人如己。
《一個瑜珈士的內在喜悅工程》


擴大自己的感官範圍,最好的方法就是感同身受。

看到對方快樂,自己也會感到快樂;

看到路邊有人大笑,自己也跟著微笑;

我們很容易跟著小嬰孩笑,那能不能升級一下,跟著任何其它人笑呢?

這裡記錄的是我的個人經驗,有關學習如何過健康的生活、經歷過那些可恥的失敗,以及藉由文字的力量,撬開我內心真正的想法和渴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用趕路的方式在過人生,從未發現正在遠離自己的感受,以及引發感受的原因。 —《揭開自己的謊言》 身體在這裡,心在那裡;身體的感覺,和心理的感受脫節了。 吃飯的時候滑著手機,心思在螢幕上,而忽略了食物的味道; 匆匆走在路上,一心想著快點抵達目的地,而無視一路上的景色; 慢跑的時候,只想快
雙手合十,日日感恩。 —《簡單、豐盛、美好》
▼ 何謂禪那?禪那在梵文本來的意義是平和、平衡或平靜,但就宗教上來說,它更具備著自省或內省的意義。是一種時時從世俗事務的煩擾中掙脫,把某些時間貢獻於自省自心的習慣。當這個習慣徹底建立之後,就可以保持心智的澄清與心情的愉悅,即使在日常生活的漩渦中亦復如是。因此,禪那是一種平靜訓練,旨在使心靈有沉靜的
心不僅可比喻為海洋,思想不僅可比喻為波濤。 思維可類比為一壺沸騰的水中冒出的氣泡,它們在壺底成形,上升到水面,然後消失在空氣中。 你可將思緒想象成溪中的流水,我們可能會掉入溪中被水流帶跑,也可能坐在岸邊靜靜欣賞它呈現出的不同樣態。 —《不分心,初學者的正念書》 有些比喻把心描寫的很精采;以下摘錄從
人如果停止運動的話就會死,死前一定會痛苦,並且是無法忍受的痛苦。除了呼吸以外,如果是停止了其他的身體運動,也會出現難以忍受的痛苦。 為了不痛苦,才一直在「運動」。 實際上不管長時間坐在哪裡,身體都會漸漸變得難受。 —《所有的累都是心累》 為了不痛苦,才會一直動。 久坐,身體會不舒服,會想換個
為了能讓自己笑,該怎麼做才好呢? 簡單地說,就是現在立刻就笑。 現在就笑,是指從此刻開始養成笑的習慣。
我們用趕路的方式在過人生,從未發現正在遠離自己的感受,以及引發感受的原因。 —《揭開自己的謊言》 身體在這裡,心在那裡;身體的感覺,和心理的感受脫節了。 吃飯的時候滑著手機,心思在螢幕上,而忽略了食物的味道; 匆匆走在路上,一心想著快點抵達目的地,而無視一路上的景色; 慢跑的時候,只想快
雙手合十,日日感恩。 —《簡單、豐盛、美好》
▼ 何謂禪那?禪那在梵文本來的意義是平和、平衡或平靜,但就宗教上來說,它更具備著自省或內省的意義。是一種時時從世俗事務的煩擾中掙脫,把某些時間貢獻於自省自心的習慣。當這個習慣徹底建立之後,就可以保持心智的澄清與心情的愉悅,即使在日常生活的漩渦中亦復如是。因此,禪那是一種平靜訓練,旨在使心靈有沉靜的
心不僅可比喻為海洋,思想不僅可比喻為波濤。 思維可類比為一壺沸騰的水中冒出的氣泡,它們在壺底成形,上升到水面,然後消失在空氣中。 你可將思緒想象成溪中的流水,我們可能會掉入溪中被水流帶跑,也可能坐在岸邊靜靜欣賞它呈現出的不同樣態。 —《不分心,初學者的正念書》 有些比喻把心描寫的很精采;以下摘錄從
人如果停止運動的話就會死,死前一定會痛苦,並且是無法忍受的痛苦。除了呼吸以外,如果是停止了其他的身體運動,也會出現難以忍受的痛苦。 為了不痛苦,才一直在「運動」。 實際上不管長時間坐在哪裡,身體都會漸漸變得難受。 —《所有的累都是心累》 為了不痛苦,才會一直動。 久坐,身體會不舒服,會想換個
為了能讓自己笑,該怎麼做才好呢? 簡單地說,就是現在立刻就笑。 現在就笑,是指從此刻開始養成笑的習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覺察與生活的關係,從『覺察』到『重新選擇回應』的實踐過程,並提出如何運用覺察技巧改變對世界的回應方式,以獲得更輕盈的生活。作者分享了個人覺察筆記,從感受的覺察到重新詮釋回應方式的概念,並以情境例子說明如何提高個人頻率,引導讀者發現覺察的目的和實踐的方法。
我們的內在小孩,是我們幸福和繁榮的關鍵 當我們與內在小孩建立聯繫並治癒他時, 我們就消除了阻礙我們體驗愛和財富的障礙。 我們的人際關系會變得更加和諧, 因為我們不再從痛苦中做出反應, 而是從愛和理解中做出反應。 治癒的內在小孩開啟了通往直覺和真實生活的道路。 我們吸
Thumbnail
讓自己時刻保留愉快的心境,有助於顯化希望的結果。多接觸大自然能讓人充滿更多的正能量,有助於吸引正確的人、事、物,來到面前。不是盲目的讓自己維持正能量,而是為了心更開闊和快樂。 生活已經充滿了太多的不愉快,在閒瑕時間給予自己更多正向的循環。 情緒很多時候是反應我們的內心及潛意識裡的想法,總會因為生
Thumbnail
生活除了具備「生存能力」外,「培養欣賞與享受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每個人對享受的感受都不盡相同,而通常可讓人由衷感到幸福都是從「心」而來,而不是從「頭腦」而來;比如感受到人的心意、看到別人的善意、看到美好事物的感動等等,如果心是比較敞開的人,也更容易意識到這些心意,也可以從中得到啟發與感
Thumbnail
感動自己是一種很好的療癒,能感動別人更是功德一件,是回饋正能量於自己的喜樂雙贏。 情緒如水般時刻在波動,意識下指導棋投射情緒反應,在習慣不將負能量接收,才不導致下意識無法控制的情緒潰堤。 抵擋負能量接收 眼神: 靈魂之窗,在感受接收心情不舒服時,放鬆眼睛不直視對方眼神,如此可避開
昨天在帶領完「身心整合瑜珈」的課後討論時,有學員提出了一個好奇的疑問,為什麼在看似非常一般的體式和呼吸練習中,會在他的心中引起巨大的情緒波瀾,並產生了一些強烈的意圖和動機。我回答:「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們創造了大腦中真正的安全感,以及深度的體驗(體現)。」 「體現」 (embodiment)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原來快樂的體驗可以操之在己! *在人們經歷社會化制度的壓抑下,許多原始擁有快樂的能力,逐漸消失,但其實幸福及快樂的感受是可以藉由醞釀和練習不斷提升,當感覺到命運操之在己時,喜悅的體驗程度將越高,社會的標準可以遵守,但當同時亦有一個自我的目標時,愉悅與否將不再受擺布。 *”心流”是一種人所經歷的特
Thumbnail
人是社會性動物,我們的情緒、態度,甚至行為方式,常常會受到周遭人群的影響,這其中「快樂傳染效應」是一個值得探討的現象。 這個現象指的是,當我們與快樂且充滿正能量的人相處時,我們自身也更有可能變得快樂。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往往會模仿身邊人的情緒表現,這種現象被稱為「情緒感染」,當我們
Thumbnail
讓生活沉浸在舒適的環境裡,能夠保持內在的平靜與祥和是自然, 而當我們經歷著痛苦與不喜歡的境遇裡,仍然可以保持內在的寧靜和喜悅是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覺察與生活的關係,從『覺察』到『重新選擇回應』的實踐過程,並提出如何運用覺察技巧改變對世界的回應方式,以獲得更輕盈的生活。作者分享了個人覺察筆記,從感受的覺察到重新詮釋回應方式的概念,並以情境例子說明如何提高個人頻率,引導讀者發現覺察的目的和實踐的方法。
我們的內在小孩,是我們幸福和繁榮的關鍵 當我們與內在小孩建立聯繫並治癒他時, 我們就消除了阻礙我們體驗愛和財富的障礙。 我們的人際關系會變得更加和諧, 因為我們不再從痛苦中做出反應, 而是從愛和理解中做出反應。 治癒的內在小孩開啟了通往直覺和真實生活的道路。 我們吸
Thumbnail
讓自己時刻保留愉快的心境,有助於顯化希望的結果。多接觸大自然能讓人充滿更多的正能量,有助於吸引正確的人、事、物,來到面前。不是盲目的讓自己維持正能量,而是為了心更開闊和快樂。 生活已經充滿了太多的不愉快,在閒瑕時間給予自己更多正向的循環。 情緒很多時候是反應我們的內心及潛意識裡的想法,總會因為生
Thumbnail
生活除了具備「生存能力」外,「培養欣賞與享受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每個人對享受的感受都不盡相同,而通常可讓人由衷感到幸福都是從「心」而來,而不是從「頭腦」而來;比如感受到人的心意、看到別人的善意、看到美好事物的感動等等,如果心是比較敞開的人,也更容易意識到這些心意,也可以從中得到啟發與感
Thumbnail
感動自己是一種很好的療癒,能感動別人更是功德一件,是回饋正能量於自己的喜樂雙贏。 情緒如水般時刻在波動,意識下指導棋投射情緒反應,在習慣不將負能量接收,才不導致下意識無法控制的情緒潰堤。 抵擋負能量接收 眼神: 靈魂之窗,在感受接收心情不舒服時,放鬆眼睛不直視對方眼神,如此可避開
昨天在帶領完「身心整合瑜珈」的課後討論時,有學員提出了一個好奇的疑問,為什麼在看似非常一般的體式和呼吸練習中,會在他的心中引起巨大的情緒波瀾,並產生了一些強烈的意圖和動機。我回答:「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們創造了大腦中真正的安全感,以及深度的體驗(體現)。」 「體現」 (embodiment)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原來快樂的體驗可以操之在己! *在人們經歷社會化制度的壓抑下,許多原始擁有快樂的能力,逐漸消失,但其實幸福及快樂的感受是可以藉由醞釀和練習不斷提升,當感覺到命運操之在己時,喜悅的體驗程度將越高,社會的標準可以遵守,但當同時亦有一個自我的目標時,愉悅與否將不再受擺布。 *”心流”是一種人所經歷的特
Thumbnail
人是社會性動物,我們的情緒、態度,甚至行為方式,常常會受到周遭人群的影響,這其中「快樂傳染效應」是一個值得探討的現象。 這個現象指的是,當我們與快樂且充滿正能量的人相處時,我們自身也更有可能變得快樂。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往往會模仿身邊人的情緒表現,這種現象被稱為「情緒感染」,當我們
Thumbnail
讓生活沉浸在舒適的環境裡,能夠保持內在的平靜與祥和是自然, 而當我們經歷著痛苦與不喜歡的境遇裡,仍然可以保持內在的寧靜和喜悅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