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買飲料都會選擇客製化的你,會怎麼客製化自己的職涯?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台灣服務業以客為尊文化具體體現,可見於日常的消費當中,即便是買30、40元的飲料,都可以充分客製化,無論是甜度、冰塊、加料、特調,甚至是最後選擇用哪種支付方式,消費者都可以自行選擇。我們也很習慣在消費的時候,在眾多的選項中選擇自己要的,還會特別要求客製化。

然而,回到不是幾分鐘就可以決定,而是關於漫漫40-50年的職涯選擇上,我們卻很常聽到,「我不知道我要做什麼」、「民間企業不太穩定,我是不是要去考公務員?—回到人生重大選擇,我們卻彷彿失去了日常生活中選擇的能力,而希望有著一份完美的套餐菜單,只要按著前菜、沙拉、湯品、主菜、點心點餐,人生就可走向理想的道路。

套餐式的職涯選擇,大多是已知,甚至是在我們之前的人認知的安全選擇,無論是「唸好學校就可以找到好工作」、「捧鐵飯碗人生比較有保障」等。走向套餐式的職涯道路,就像是我們把人生點菜的權力交給別人,目的只是希望得到一個「還不差」的選項,但卻永遠無法得知那些我們沒有選的,是不是有可能更適合自己?

看似跟著大家走而感到安心的安全感,或許更可能是對於未知的恐懼挾持了我們,讓我們以為自己無法也無能為自己做出最合適的決定。這就像是把自己放在一台持續加速往前的車子當中,坐在乘客座上,任由別人掌握方向盤,去走一條以為是自己要走的路,卻不知道最後那條路會通往哪裡。

或許,在面對更重大的人生選擇時,我們也更可以效法自己日常消費時尋求客製化的精神,無論是仔細地評估自己手上有的選項、可用的資源,以及現實環境對於實務與軟性技能的需求,務實地看待自己的人生嚮往、技能與市場需求的交集,也透過不斷地探索選項與在真實場域實踐,了解與妥善管理自己的強項與弱項,或許會是更為務實的選擇。如此,我們也更有機會把自己從乘客座移到駕駛座,真正掌握自己人生的方向盤。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記得小時候曾經上過功文數學,說是上課其實也不太像,通常都是被帶到像是民宅的小空間裡,不斷地練習一本本的數學題目,只要寫完後就拿個兩個老師幫忙對答案。如果該本完成了,就再拿下一本繼續寫。據說功文數學當初的目的就是要讓小朋友習慣數學,並透過熟能生巧的練習,克服對於數學的恐懼感。
我們都有在網路上購買東西的經驗,像是3C電子產品這種外型、規格皆為標準化的產品,消費者只需要比較品牌、功能與價格,通常就可以決定購買。但是換作需要搭配消費者本身身型、膚色、膚質與天生樣態的產品,像是衣服、鞋子、化妝品等,許多人可能都有過照片上Model穿起來很英倫風,但自己買來穿怎麼穿就是制服風
昨日在上完一整天課搭上Uber回家,來了一台外型特殊的Lexus NX車款,我搭一上車Uber小哥就用很雀躍的聲音確認,請問你是OOO嗎?我也很高興地回應,「對呀,很難得第一次就有人可以唸對我的名字。」 順便誇獎了他一下車子很帥,問了一下這是什麼技術?他說:「這是包膜,就跟手機包膜一樣。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已經很習慣只要打關鍵字進去搜尋引擎,就可以馬上得到搜尋結果、要點餐、叫車就點開App,當一切的一切都在幾秒或幾分鐘的時間內發生,我們的時間感有了前所未有的新單位,但在此同時卻也常常忘了,自己與他人真實生命的刻度,往往都是發生在自己真實感受與體驗的當下。
從小到大的正規或義務教育,讓我們大多數人至少出社會前,從幼稚園到大學畢業都經歷了至少近20年的學習歷程。然而,在出社會後,往往才是學習為什麼學見真章的開始。當AI已經可以學得比我們還快、更有架構,更能旁徵博引時,我們又該如何學呢?
英文有個片語是「Go the extra mile(多走一英里路)」,意指為了獲取成功而付出額外的努力。對於消費者來說,店員所提供預期以外的服務或甚至資訊的指引,都可以讓再普通不過的購物體驗,在離開賣場前的最後一站,多了些正面的印象跟溫暖。
記得小時候曾經上過功文數學,說是上課其實也不太像,通常都是被帶到像是民宅的小空間裡,不斷地練習一本本的數學題目,只要寫完後就拿個兩個老師幫忙對答案。如果該本完成了,就再拿下一本繼續寫。據說功文數學當初的目的就是要讓小朋友習慣數學,並透過熟能生巧的練習,克服對於數學的恐懼感。
我們都有在網路上購買東西的經驗,像是3C電子產品這種外型、規格皆為標準化的產品,消費者只需要比較品牌、功能與價格,通常就可以決定購買。但是換作需要搭配消費者本身身型、膚色、膚質與天生樣態的產品,像是衣服、鞋子、化妝品等,許多人可能都有過照片上Model穿起來很英倫風,但自己買來穿怎麼穿就是制服風
昨日在上完一整天課搭上Uber回家,來了一台外型特殊的Lexus NX車款,我搭一上車Uber小哥就用很雀躍的聲音確認,請問你是OOO嗎?我也很高興地回應,「對呀,很難得第一次就有人可以唸對我的名字。」 順便誇獎了他一下車子很帥,問了一下這是什麼技術?他說:「這是包膜,就跟手機包膜一樣。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已經很習慣只要打關鍵字進去搜尋引擎,就可以馬上得到搜尋結果、要點餐、叫車就點開App,當一切的一切都在幾秒或幾分鐘的時間內發生,我們的時間感有了前所未有的新單位,但在此同時卻也常常忘了,自己與他人真實生命的刻度,往往都是發生在自己真實感受與體驗的當下。
從小到大的正規或義務教育,讓我們大多數人至少出社會前,從幼稚園到大學畢業都經歷了至少近20年的學習歷程。然而,在出社會後,往往才是學習為什麼學見真章的開始。當AI已經可以學得比我們還快、更有架構,更能旁徵博引時,我們又該如何學呢?
英文有個片語是「Go the extra mile(多走一英里路)」,意指為了獲取成功而付出額外的努力。對於消費者來說,店員所提供預期以外的服務或甚至資訊的指引,都可以讓再普通不過的購物體驗,在離開賣場前的最後一站,多了些正面的印象跟溫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有人請我喝一泡茶,我一定會找個機會,回送對方一斤茶。這並非有必然的對價關係,只是我個人的一個習慣而已! 偶爾聽到人說,對方還算給面子,心裡都會想,你又給了對方什麼呢?有時人家只是有禮貌而已,別高估了自己的存在。 在某個職場工作時,採購的位置常換來換去的。當我換部門,我會請新採購和廠商吃飯。除了交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從主動的去選擇要吃什麼出發,這是一個很容易發想的起點。很多人直覺會回應:我怎麼不能選擇了?去哪一間餐廳吃飯或是外送哪一份餐點來吃,不是就是一種選擇嗎?但即使是如此,仍跳脫不了餐廳已經準備好的固定餐點。就月光的想法,是那種自己煮來吃的,才是主動掌控自己要吃什麼的人。不過,月光的作法,也只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上了大學後,我體驗了課業學習以外的事物-打工,在一家飲料店裡搖飲料的員工。我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遇見形形色色的顧客,若沒有過擔任店員,恐怕無法體會以另一種角度看服務業是什麼感覺。但這篇文章,我想以一個印象最深刻的顧客為主題。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對自己一直都很沒有自信的人,總是以困難的
Thumbnail
這是一個看似沒什麼但卻可以說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問題,生活處處都是到選擇題,今天晚上要吃麵還是飯還是?出門要穿牛仔褲還是裙子還式套裝?鞋子要穿布鞋靴子還是高跟鞋,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會碰到的也是最基本的選擇,但除了這些以外真正讓人煩惱的是有些時候你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他說
Thumbnail
選擇無所不在,且日益增多。如何從過多的選項中做出明智的決定?本文介紹四種策略,包括字典序排名法、逐步排除法、自訂排行榜與辨識捷思,以幫助讀者克服選擇障礙。此外,文章還引導讀者思考「最大化」與「滿足化」的選擇心態,提供不同觀點,克服選擇帶來的糾結情緒。
Thumbnail
昨天我在夜市擺攤的時候遇到一個客人,她是一個大概40歲左右的女子,身材瘦小,講話中總是不經意的帶著不自信和焦慮感,她沒有一開始就來算牌,而先是問價錢,在我跟她介紹過後,猶豫一陣子才回來。 她坐下來說要問工作問題,現在在新工作和職訓局受訓兩個選項之間猶豫,新工作雖然薪水比較高,但是節奏快、主
有人請我喝一泡茶,我一定會找個機會,回送對方一斤茶。這並非有必然的對價關係,只是我個人的一個習慣而已! 偶爾聽到人說,對方還算給面子,心裡都會想,你又給了對方什麼呢?有時人家只是有禮貌而已,別高估了自己的存在。 在某個職場工作時,採購的位置常換來換去的。當我換部門,我會請新採購和廠商吃飯。除了交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從主動的去選擇要吃什麼出發,這是一個很容易發想的起點。很多人直覺會回應:我怎麼不能選擇了?去哪一間餐廳吃飯或是外送哪一份餐點來吃,不是就是一種選擇嗎?但即使是如此,仍跳脫不了餐廳已經準備好的固定餐點。就月光的想法,是那種自己煮來吃的,才是主動掌控自己要吃什麼的人。不過,月光的作法,也只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上了大學後,我體驗了課業學習以外的事物-打工,在一家飲料店裡搖飲料的員工。我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遇見形形色色的顧客,若沒有過擔任店員,恐怕無法體會以另一種角度看服務業是什麼感覺。但這篇文章,我想以一個印象最深刻的顧客為主題。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對自己一直都很沒有自信的人,總是以困難的
Thumbnail
這是一個看似沒什麼但卻可以說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問題,生活處處都是到選擇題,今天晚上要吃麵還是飯還是?出門要穿牛仔褲還是裙子還式套裝?鞋子要穿布鞋靴子還是高跟鞋,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會碰到的也是最基本的選擇,但除了這些以外真正讓人煩惱的是有些時候你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他說
Thumbnail
選擇無所不在,且日益增多。如何從過多的選項中做出明智的決定?本文介紹四種策略,包括字典序排名法、逐步排除法、自訂排行榜與辨識捷思,以幫助讀者克服選擇障礙。此外,文章還引導讀者思考「最大化」與「滿足化」的選擇心態,提供不同觀點,克服選擇帶來的糾結情緒。
Thumbnail
昨天我在夜市擺攤的時候遇到一個客人,她是一個大概40歲左右的女子,身材瘦小,講話中總是不經意的帶著不自信和焦慮感,她沒有一開始就來算牌,而先是問價錢,在我跟她介紹過後,猶豫一陣子才回來。 她坐下來說要問工作問題,現在在新工作和職訓局受訓兩個選項之間猶豫,新工作雖然薪水比較高,但是節奏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