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隨記 】在你裡面的比世界更大|盧建彰新書發表會後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很感謝唯賀講堂邀請盧建彰盧導來分享他的新書「叫你不要創作的,不是對你好的」。

raw-image

整場講座十分精彩,從頭到尾盧導只用了一張ppt和不到10分鐘的影片就讓這場講座充滿意義與反省,運用著廣告最常使用的「為什麼」,帶領聽眾不斷找尋內心的答案。

而在講座的最後,盧導不忘提醒著在場的每一個人:「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這個快樂的事,可以陪伴你往後的日子,有所能量。」

┄┄◍◌◍◌◍◌┄┄

人的一生有多久?

人的一生,有多少時間可以真正的做自己可以掌握的事?如果你算算自己的日子,會發現人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它們減少的速度,遠比你想像中的還快。

*計算公式是:男性平均壽命是76歲,女性平均壽命是82歲。扣除你現在的歲數X 365,就是你「可能」剩下的時間存款。

當每天我們都往去死的目的地前進時,我們要這樣眼睜睜的看著時間流逝,還是做些什麼真實的面對自己?

至少找到讓你快樂的事,享受在這個越來越少的時間存款裡?

關於這本書

書裡融合著一個概念,就是創作這件事,是你可以自己決定的。你可以把你的開心不開心,爽或不爽,還是內心的百感交集,透過各種可能的方式創作出來。

也許朋友無法聽你訴苦,另一半無法理解,但你自己可以懂你的委屈。透過創作,抒發並陪伴你的糾結。

創作,是一個自己可以掌握的媒介,新的一天,你就擁有新的開始,不用擔心上一篇寫得好不好,或是昨天多麽精彩或多麽失落,新的一天開始,你就有了展開的權利。

┄┄◍◌◍◌◍◌┄┄

最後分享著今天盧導的金句,至少我自己是很有fu的。


  1. 創造自己的多樣性,人生可以永無止境。
  2. 怪東怪西,怪天怪地,怪阿公怪阿媽,怪爸爸怪媽媽,怪老闆,怪同事,但其實只有你自己可以搞砸自己的人生。
  3. 把自己處理好,這不是自私,而是自愛,只有當你自己好的時候,你才能把這樣的好向外擴張,才有辦法對別人好,對這個世界有所幫助。
  4. 對自己好的方式,就是做喜歡的事,讓他常常發生,你會開心一點。
  5. 我們在意著別人怎麼看我/別人怎麼不看我,但你真正應該在意的,是自己怎麼看待自己。因為只有他會陪你一起去死,其他的不會。
  6. 提高自己的附加加值,多問一點為什麼,你會發現原來自己擁有這麼多的想法。

┄┄◍◌◍◌◍◌┄┄

我試著透過創作來了解自己,懂得我內心的聲音,我想這也是一種愛自己的方式。當我的文字能夠被理解的同時,我也覺得快樂了。

#2023日更計畫

avatar-img
59會員
263內容數
看見日常,覺察自己。學著說出自己的自我成長,感受成長蛻變時刻的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美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些時候如果你覺得悶悶不樂,也許不用強迫自己一定要快樂,或是看開一點,別想太多,太過想要做什麼,反而更感壓力。 我發現了一個好方法是:做一件你以前喜歡,但很久沒做過的事。 第一件讓我感受到這個感覺,是去KTV唱歌,最好只要兩個人就好。一方面是兩個人唱喉嚨不會那麼累,另一方面是兩個人可以讓
對自煮生活早已成為習慣的我,用醬油料理食物早就是生活日常,醬油是料理中不可或缺的材料,然而我卻沒好好想過它的由來。 今天有機會參加一場「製醬人的返鄉之路」講座,主講人是雲林西螺御鼎興醬油的製醬第三代謝宜澂老師。 原本我以為大概會分享的就是第二代返鄉的心路歷程,沒想到整個分享除了醬油本身的製作
最近持續把那些還沒消化完的線上課程一一撥時間好好吸收,才知道原來自己積欠很多課程債。(別忘了買了要看,看了要用,才能真正有所獲得,不然真的都只是浪費錢==) 這堂課分享的是關於「買保險」,不是教你要買哪一個保險比較有用,而是從根本中去評估自己真正需要被保障的風險。 以往自己買保險有幾個迷思,
從事網路寫作的我大概有將近8個月的時間,從一片迷霧中自己摸索,一直到中間開始參加不同的日更活動或讀書會的刺激之後,開始有一些光讓我知道自己可以往哪個方向走。
身為一位創作者,不管是文字、聲音創作還是影像、手作創作,除了讓自己在其中獲得療癒、成就感之外,更多時候也會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影響不同人的生命,這對於創作者而言,是比錢更有獲得的收穫。
我自己曾經是一個工作12年不間斷的上班族,對於規律上下班、正常領薪水、完成交辦任務這件事是我一直以來遵循的鐵律。 然而在一年半前,我的腦袋像是被雷打到,在平穩的生活中出現了「自由工作」的念頭。 醞釀半年的離職規劃,最後因為不想讓五年後的自己還停留在原地的念頭,我提出離職的需求,一路跌跌撞撞走到
有些時候如果你覺得悶悶不樂,也許不用強迫自己一定要快樂,或是看開一點,別想太多,太過想要做什麼,反而更感壓力。 我發現了一個好方法是:做一件你以前喜歡,但很久沒做過的事。 第一件讓我感受到這個感覺,是去KTV唱歌,最好只要兩個人就好。一方面是兩個人唱喉嚨不會那麼累,另一方面是兩個人可以讓
對自煮生活早已成為習慣的我,用醬油料理食物早就是生活日常,醬油是料理中不可或缺的材料,然而我卻沒好好想過它的由來。 今天有機會參加一場「製醬人的返鄉之路」講座,主講人是雲林西螺御鼎興醬油的製醬第三代謝宜澂老師。 原本我以為大概會分享的就是第二代返鄉的心路歷程,沒想到整個分享除了醬油本身的製作
最近持續把那些還沒消化完的線上課程一一撥時間好好吸收,才知道原來自己積欠很多課程債。(別忘了買了要看,看了要用,才能真正有所獲得,不然真的都只是浪費錢==) 這堂課分享的是關於「買保險」,不是教你要買哪一個保險比較有用,而是從根本中去評估自己真正需要被保障的風險。 以往自己買保險有幾個迷思,
從事網路寫作的我大概有將近8個月的時間,從一片迷霧中自己摸索,一直到中間開始參加不同的日更活動或讀書會的刺激之後,開始有一些光讓我知道自己可以往哪個方向走。
身為一位創作者,不管是文字、聲音創作還是影像、手作創作,除了讓自己在其中獲得療癒、成就感之外,更多時候也會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影響不同人的生命,這對於創作者而言,是比錢更有獲得的收穫。
我自己曾經是一個工作12年不間斷的上班族,對於規律上下班、正常領薪水、完成交辦任務這件事是我一直以來遵循的鐵律。 然而在一年半前,我的腦袋像是被雷打到,在平穩的生活中出現了「自由工作」的念頭。 醞釀半年的離職規劃,最後因為不想讓五年後的自己還停留在原地的念頭,我提出離職的需求,一路跌跌撞撞走到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解鎖真正人生,化解焦慮的力量之書,閱讀金美敬的四十歲起的人生課,作者認為從20-49歲算是「第一人生」,50到79歲是「第二人生」,不應用總結性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價值。建議用成長性思維去思考自己如何過一天,方能計畫如何過一生。
Thumbnail
人類的壽命是有限的一個數字。誰都不清楚,自己這一生有多少年可以過。 不過,很慶幸的是,我們已經來到人世間。無論是吃喝玩樂、遊山玩水,或是辛勤工作,一天過了,另外嶄新的一天24小時,自然地送到我們的手上,讓我們 “隨意去運用、去度過”。不過,難免我們還是想知道,獲得什麼歲數才值得,不是嗎?
目前我正在讀于為暢老師的<一人創富>,書中提到一個觀念:未來自己,也就是其中一個你覺得最有可能的未來自己,會塑造你的現在自己和你的發展方向,朝那個未來自己前進。我覺得很有趣的點是你所相信的那個未來自己,能讓你現在的行為、心態上做出改變,就跟立定一個目標,開始制定計畫、行動,然後達成目標一樣。 我所
Thumbnail
你覺人生中最有意義的是什麼,以我來講最有意義的就是活在當下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不用被資本主義資本公司控制當一個機器人,每天都做著別人要求你的事,每天都過著同樣的生活,每天都活在同一天,因為每天都在別人的安排下做事,別人說什麼我們就照做。 完全沒有自己思考的餘地,你想要脫離資本家的魔掌,你就要自己創業
Thumbnail
無論是大學生還是任何階段的讀者,在陷入人生迷惘時都可以透過《Designing your life: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獲得啟發,專注回歸內心並藉由實際操作設計出自己的人生藍圖,解決人生道路上的問題。本文分享了一些喜歡的書中觀點和個人的看法,希望大家都可以重新找回人生道路的掌控權!
Thumbnail
1。請把自己的人生當做一個產品來規劃。 2。把自己當成產品規劃師(PM) 3。這樣你就不會迷路,不會瞎忙,不會沿路亂拿亂撿東西。 人生只有85年,過了就過了,不會重來。時間就是我們唯一的人生貨幤,用完了就用完了。 這麼珍貴的貨幣(時間),應該用在最值得事上面才是,例如 你的產品階段是? (
我們不能決定自己人生的開始 但過程和結局需要自己書寫 將人生看做ㄧ次修行 才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才能越活越美 人活著就是一個不斷經歷 不斷成長的過程 無論好壞 更重要的是 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 擁有自己的力量 照顧好自己的幸福感 主動為自己選擇 不要讓自己成為被選擇的人 這個世界本來
Thumbnail
找到自己的生活權,生活工作平衡,幸福美好人生-->從自己做起 三個問題提問: 你想活到幾歲?(作者從18歲開始工作,想說做25年,所以原本作者想說到43歲就能,後來就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快樂嗎?你幸福嗎? 什麼是最重要的事? 關於NIKI的三真一假 做過30種工作(因為作者很早就開
Thumbnail
人生到47-8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麼算不算晚? 我好好的思考了這個問題。 最近在讀一本書,它說:你需要的宇宙早就幫你預備好了。 回頭看看再看看現在,嗯...我大概就是最最鐵的驗證了。 曾經最害怕一個人,而如今一個人大概是我活到這把歲數,最幸福快樂的時段。 有人說:人們從來都不會因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解鎖真正人生,化解焦慮的力量之書,閱讀金美敬的四十歲起的人生課,作者認為從20-49歲算是「第一人生」,50到79歲是「第二人生」,不應用總結性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價值。建議用成長性思維去思考自己如何過一天,方能計畫如何過一生。
Thumbnail
人類的壽命是有限的一個數字。誰都不清楚,自己這一生有多少年可以過。 不過,很慶幸的是,我們已經來到人世間。無論是吃喝玩樂、遊山玩水,或是辛勤工作,一天過了,另外嶄新的一天24小時,自然地送到我們的手上,讓我們 “隨意去運用、去度過”。不過,難免我們還是想知道,獲得什麼歲數才值得,不是嗎?
目前我正在讀于為暢老師的<一人創富>,書中提到一個觀念:未來自己,也就是其中一個你覺得最有可能的未來自己,會塑造你的現在自己和你的發展方向,朝那個未來自己前進。我覺得很有趣的點是你所相信的那個未來自己,能讓你現在的行為、心態上做出改變,就跟立定一個目標,開始制定計畫、行動,然後達成目標一樣。 我所
Thumbnail
你覺人生中最有意義的是什麼,以我來講最有意義的就是活在當下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不用被資本主義資本公司控制當一個機器人,每天都做著別人要求你的事,每天都過著同樣的生活,每天都活在同一天,因為每天都在別人的安排下做事,別人說什麼我們就照做。 完全沒有自己思考的餘地,你想要脫離資本家的魔掌,你就要自己創業
Thumbnail
無論是大學生還是任何階段的讀者,在陷入人生迷惘時都可以透過《Designing your life: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獲得啟發,專注回歸內心並藉由實際操作設計出自己的人生藍圖,解決人生道路上的問題。本文分享了一些喜歡的書中觀點和個人的看法,希望大家都可以重新找回人生道路的掌控權!
Thumbnail
1。請把自己的人生當做一個產品來規劃。 2。把自己當成產品規劃師(PM) 3。這樣你就不會迷路,不會瞎忙,不會沿路亂拿亂撿東西。 人生只有85年,過了就過了,不會重來。時間就是我們唯一的人生貨幤,用完了就用完了。 這麼珍貴的貨幣(時間),應該用在最值得事上面才是,例如 你的產品階段是? (
我們不能決定自己人生的開始 但過程和結局需要自己書寫 將人生看做ㄧ次修行 才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才能越活越美 人活著就是一個不斷經歷 不斷成長的過程 無論好壞 更重要的是 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 擁有自己的力量 照顧好自己的幸福感 主動為自己選擇 不要讓自己成為被選擇的人 這個世界本來
Thumbnail
找到自己的生活權,生活工作平衡,幸福美好人生-->從自己做起 三個問題提問: 你想活到幾歲?(作者從18歲開始工作,想說做25年,所以原本作者想說到43歲就能,後來就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快樂嗎?你幸福嗎? 什麼是最重要的事? 關於NIKI的三真一假 做過30種工作(因為作者很早就開
Thumbnail
人生到47-8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麼算不算晚? 我好好的思考了這個問題。 最近在讀一本書,它說:你需要的宇宙早就幫你預備好了。 回頭看看再看看現在,嗯...我大概就是最最鐵的驗證了。 曾經最害怕一個人,而如今一個人大概是我活到這把歲數,最幸福快樂的時段。 有人說:人們從來都不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