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善書閤】修行方針─覺路指南摘錄讀後感(上)

活佛老師曾在《道脈傳承路》慈悲:「誠心的基礎,必須建立在你明理之上。」本書用淺顯的文字,幫助有志學道的人破解迷惑,行走於菩提覺路,在閱讀過程中,能一步步反思、修改、調整自身狀態,使智慧成澄明。

西元二○○二年,光慧文化創辦人不休息菩薩慈示出版《覺路指南─白話譯註》,以成全後進,本書十四章包含:智慧章、因果章、罣礙章、冤孽章、疑惑章、考魔章、戒律章、布施章、尊師章、追根章、誠正章、容德章、外功章、內功章。每一個篇章,都明確指引修道人應有的修辦理念,「甚望修天道者,首要名透倫理、實行綱常、尊師重道、始終如一」(覺路指南序文)。

本篇文章就各篇章節錄重點筆記,建議各位前賢若欲完整理解,仍須自行閱讀過本書《覺路指南摘錄─白話譯註》

  • 智慧章第一

   本章說明智慧有分真假,真智慧出於天性,如孟子云:「仁義禮智,我固有之也。」儒家說明德,釋家說金剛,道家說谷神,皆是指此天性,也是人何以成為聖賢仙佛,在人世間,一個德性圓滿的人、完人,就是離開世間的仙佛,聖賢仙佛同樣都從至誠盡性,五倫八德做起,沒有出世入世之分。

    我們常以為仙佛菩薩距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仙佛菩薩是走過相似旅程的前人輩,在佛桌上、在書籍中、在畫像裡為我們做一個示範,祂們其實就在我們心中,當我們將內在真智慧發揮出來,用天性良心,而非個人情緒,做好身而為人、依著身在各關係的道理倫理,我們便是仙佛菩薩。

 

  • 因果章第二

本章說明因果為事實上之定論,「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未了,以致輪迴不已,生生死死,人除了形體,還有靈性與氣體,因此死亡是形體消滅,而靈性與氣體並未滅,生前所做、所造的一切隨之遷居,因此勸戒人們應及早覺悟,多種善因,眾善奉行,廣立功德,超出因果的束縛。

宇宙很誠實,投出什麼東西就反射什麼回來給我們,因此我們的心念、言行舉止都要時時小心,先從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開始練習,進而進到敬、靜、淨,從最純粹的那點光明智慧出發,化解善惡之分。

 

  • 罣礙章第三

    解脫罣礙,則見佛性,我們在人世間,常受氣稟、物慾牽引,家人朋友情誼牽連,功名富貴等等牽連,要明白親友是倫理結合,富貴是臨時享受、有其應得緣分,不要把假認做真。比如父慈子孝、夫唱婦隨是天性當然,小心不要摻雜情慾,富貴不強求,淡然處之,得之不足喜,失之不足憂,以道義為根本。

    人倫與錢財乃日常生活之常情與必須,本章提醒不要執著太過而成為煩惱來源,不論是何種關係,皆從天性著手,本章亦不支持冤親債主之說,因人倫也是天理一部分,對於名利,以空心應對,依著般若波羅蜜多的本心去實行,才能解脫罣礙,真見佛性。

 

  • 冤孽章第四

   「世有錢債、冤債,錢債必討,冤債必報。」即使間隔三世五世,亦必討要歸還。現在的時序已到三期末劫,數萬年的冤債一齊清算,現在的水火、刀兵、瘟疫、饑饉種種劫煞層出不窮,在這樣的世代,只有迅速修行、自我精進與改變,才有可能躲避。修行路徑有分許多種,善舉與吃齋是善行,但難以跳脫輪迴,要登峰造極須受明師指點,求真道,勇猛精進,廣事宣化。

    人類肉眼看得見的,是災難以及社會新聞,看不見的,是背後的原理,世界上這麼多人,為什麼就剛好是這些人、發生這些事?冥冥中不可言喻,修行,不只是幫助自己,也是幫助他人,修行的過程不只是外在形式,要掌握內心根本,也就是─道,藉由求道開起智慧,讓所做所行,有一處立足、運行。

 

  • 疑惑章第五

   人有真假,理有虛實。無法辨別真假虛實,就稱為惑,有惑因而無法作決斷,則叫做疑,疑惑是人生的一大障礙。《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人能恢復本性,即是真人,否則便是假人。孔子承繼堯舜、文王的道理,加以闡述,而不另作新說,立言,俱是描寫自然事實。而人們,常以一知半解批評,形成理障,真智慧,要斬斷一切疑惑,專心奉行。

     人,要怎麼知道他真不真誠?相處過後就知道了,日久見人心。道理,要怎麼知道他是真是假?靠自己去實踐,聽到一個好的道理,去把它做出來,日日夜夜,勤勤懇懇,便能顯出它的真,世間上道理那麼多,哪條才是真的?從聖賢的經典下手,因那是他們的經驗論,走過的道路,而非玄學或思想推論。一條一條反省革新,漸漸地,就能有自己的收穫、辨明真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木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