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框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聽母親說,自己還在襁褓中時就不是個很配合的娃娃,有著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生理時鐘。這個生理時鐘不是告訴大人這個娃娃要何時吃、何時睡、何時玩,而是何時開始哭。據說,哭的時間很準時,跟鬧鐘差不多,聲量也很厲害,比鬧鐘還響亮,還有一點是鬧鐘完全比不上的,就是完全關不起來。不管大人如何安撫,都非得要哭到心滿意足了,這個娃娃鬧鈴才會停止。就是一副要周圍的大人配合自己的節奏,完全沒得商量。

raw-image

    每次聽完母親回憶起這段往事,心裡總是會想,這應該是瞎編的吧!我是一個如此「溫、良、恭、儉、讓」的好兒童,小時候還得過模範生,這種很愛找碴的行為,完全不是我,不知道那襁褓中的娃娃說的是誰。

    等到歲月慢慢飄走,寫在文件上的年齡,從弱冠到了而立,再經過不惑,快抵達知天命時,才真心覺得,當年母親說的那個襁褓中的倔強娃娃真的是自己。這才發現過去最不了解自己的就是自己了。以前的人說三歲看老,真的不用,一個月就可以看老了。

    原來,從小就是一個倔脾氣,決定要做的事,一定會做,即使中間有什麼艱難險阻,也會想著要如何清除障礙,達成目標。不接受拒絕、不接受妥協,把自己搞得很累。

    這樣的特質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其實如果生活過得舒心,也沒啥不好的。但是,年月越是增長,開始發現這樣的特質發展到極致時,會為自己架設許多的框架,讓整個生活都在無形的框架中,如果不拆除,就會像是活在布滿鷹架的建築中,無法自由的行動。

    終於意識到框架應該要拆掉一些,別把生活過到處處是限制。但是,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自傳又提到,自律很重要。所以這就又要仔細想想。說到底,這些多年來架設的很牢固的框架,一想到要拆除,心中總是會有一些不安,想著如果沒有做到如此這般的境界,生活會不會失控。但是既然意識到要拆除,也就只能一樣一樣慢慢試,慢慢拆。就像是將物品斷捨離的原則一樣,凡是超過三年沒有用到的物品,沒有穿的衣服,其實都可以不需要留著。當然,習慣的改變也是一樣的,試著超過一週沒有沒做的事,生活也沒變得不好,就可以試著調整改變了。

    就這樣,慢慢拆,慢慢修正,慢慢調整,個性的固著開始鬆動,生活的彈性就出來了。經過一段時間,就發現有些無形的框框消失了一些,陽光也透進來一些,像是為自己出征這本書中所寫的,王子將身上的盔甲一件一件脫掉了。

    經過一段時間,突然發現,一開始要將有形的物品斷捨離時,心中對於「不要」的物品無法取捨;但是要將無形的意念段捨離時,心中對於「要」的念頭無法確定。要丟掉有形的物品時,總是會想未來有可能會用到;要改變無形的習慣時,總是會想未來可能因此崩解。所以,有形的物品越堆越多,無形的限制也越積越高,人生的可能就越變越小。生命在要與不要間,像鐘擺一樣,擺盪不停,心也無法定下來了。

    現在,拆除工作依然進行著,隨著拆除大隊慢慢拆解,慢慢審視,希望最後留下來的都是生命的樑、柱,可以支撐著生命,即使跟著風擺盪,隨著浪漂流,依然可以不驚不懼,聳立於歲月中。

喜歡我的作品嗎? 歡迎按讚分享與加入 "改造人生事務所"!
FB: 改造人生事務所
IG: changelifesolution
部落格:https://changelifesolution.org

avatar-img
20會員
250內容數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寧閱療癒工作坊 的其他內容
    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多久呢?曾經聽過、看過,很多專家、很多書籍都說要二十一天。好久喔!自己的個性又不是很有耐心,如果一定要二十一天才能養成一個好習慣,真心覺得這是一項頗為艱鉅的任務。     不過,最近突然發現,如果不要被天數束縛,換用感覺的幫助,這樣子,習慣的養成好像就變得沒有那麼困難。
    隨著時間的推演,再過兩週,就到了包袱款款,準備離開的時候。多年來,照表抄課的規律生活就要結束。開始有朋友問我,接下來有什麼規劃。其實,沒有規劃,只有相信。相信在自己需要休息一下,相信在休息過後,路自然就出現了。只是,這樣的想法,不想告訴任何人,尤其是家人,因為他們的愛,會自然而然的為我擔心,
    疫情的狀況稍稍緩解後,外出的活動也就漸漸地恢復。因此,每天下午在孩子們做完他們的功課後,就會陪他們出去打打球,順便享受一下外出的舒暢。     這和過去的自己非常的的不一樣。從前只要回到老家,不管住多久,唯一會待的地方就是家裡,待到飽待到滿,連認識的鄰居都完全不知道自己曾經回家過。更別說什
    暑假接近尾聲時,覺得應該讓孩子們放鬆一下,除了作息正常外,其餘的時間安排就讓他們自主。只不過,自己要扮演孩子的大玩偶的角色,除了陪他們運動,還要陪他們玩。大師兄今天想到要玩大富翁,因此今天就是大富翁日,就好好的玩個夠,玩個過癮。     從來沒有過在同一天,玩那麼多回大富翁的經驗,通常都是
    每天下午,都會離開家到外面散步,曬曬已經沒有那麼熱情的陽光,順便觀察自己生活的地方。畢竟以前披星戴月的生活,除了家就是公司,鮮少有機會可以在平常的時間,在家附近繞繞走走。一開始,氣溫總是高的,天氣總是炎熱的,覺得原來不是只有生活一程不變,連自然也沒什麼改變。     只是最近,開始將注意力
    回到自己的小窩了,現在可以過所有的時間都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生活,不需要配合,也沒有約束,一種完全自由的狀態,好像很不錯。表面上看起來是如此的,就像是已經擁有大把鈔票在手上,只要花用就好,不用顧慮後果。     如果真的是如此,那為什麼宮鬥劇中的那些角色,除了要維護自己的權位與寵愛之外,
    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多久呢?曾經聽過、看過,很多專家、很多書籍都說要二十一天。好久喔!自己的個性又不是很有耐心,如果一定要二十一天才能養成一個好習慣,真心覺得這是一項頗為艱鉅的任務。     不過,最近突然發現,如果不要被天數束縛,換用感覺的幫助,這樣子,習慣的養成好像就變得沒有那麼困難。
    隨著時間的推演,再過兩週,就到了包袱款款,準備離開的時候。多年來,照表抄課的規律生活就要結束。開始有朋友問我,接下來有什麼規劃。其實,沒有規劃,只有相信。相信在自己需要休息一下,相信在休息過後,路自然就出現了。只是,這樣的想法,不想告訴任何人,尤其是家人,因為他們的愛,會自然而然的為我擔心,
    疫情的狀況稍稍緩解後,外出的活動也就漸漸地恢復。因此,每天下午在孩子們做完他們的功課後,就會陪他們出去打打球,順便享受一下外出的舒暢。     這和過去的自己非常的的不一樣。從前只要回到老家,不管住多久,唯一會待的地方就是家裡,待到飽待到滿,連認識的鄰居都完全不知道自己曾經回家過。更別說什
    暑假接近尾聲時,覺得應該讓孩子們放鬆一下,除了作息正常外,其餘的時間安排就讓他們自主。只不過,自己要扮演孩子的大玩偶的角色,除了陪他們運動,還要陪他們玩。大師兄今天想到要玩大富翁,因此今天就是大富翁日,就好好的玩個夠,玩個過癮。     從來沒有過在同一天,玩那麼多回大富翁的經驗,通常都是
    每天下午,都會離開家到外面散步,曬曬已經沒有那麼熱情的陽光,順便觀察自己生活的地方。畢竟以前披星戴月的生活,除了家就是公司,鮮少有機會可以在平常的時間,在家附近繞繞走走。一開始,氣溫總是高的,天氣總是炎熱的,覺得原來不是只有生活一程不變,連自然也沒什麼改變。     只是最近,開始將注意力
    回到自己的小窩了,現在可以過所有的時間都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生活,不需要配合,也沒有約束,一種完全自由的狀態,好像很不錯。表面上看起來是如此的,就像是已經擁有大把鈔票在手上,只要花用就好,不用顧慮後果。     如果真的是如此,那為什麼宮鬥劇中的那些角色,除了要維護自己的權位與寵愛之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做媽媽的你是否有同感:明明嘴上總是嘮叨孩子的東西太多,需要整理斷捨離,但其實自己才是那個「無法說再見」的人。 看著孩子已穿小的衣服、讀過的繪本、不再玩的玩具,感嘆著時光飛逝,一瞬間就長大了。然後開始想:這些物品都是花了不少錢買的,丟掉實在可惜。乾脆先收起來,以後可以給(可能的)弟弟妹妹,或親朋好友
Thumbnail
明明帶著一些渴望想著要幹嘛幹嘛,但身體就懶在那邊只想放空,像個賴在地上不想收拾玩具的小孩,但這幾次就漸漸也不責備了,就是無奈地把那些渴望醞釀清單給延後進行,超像新手爸媽的修煉。發現自己總在想著可以/應該要如何如何,可也無形中讓本來的那個我(本質/小孩),增添慌亂和無法選擇的狀況,我的腦袋真的好強勢和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做媽媽的你是否有同感:明明嘴上總是嘮叨孩子的東西太多,需要整理斷捨離,但其實自己才是那個「無法說再見」的人。 看著孩子已穿小的衣服、讀過的繪本、不再玩的玩具,感嘆著時光飛逝,一瞬間就長大了。然後開始想:這些物品都是花了不少錢買的,丟掉實在可惜。乾脆先收起來,以後可以給(可能的)弟弟妹妹,或親朋好友
Thumbnail
明明帶著一些渴望想著要幹嘛幹嘛,但身體就懶在那邊只想放空,像個賴在地上不想收拾玩具的小孩,但這幾次就漸漸也不責備了,就是無奈地把那些渴望醞釀清單給延後進行,超像新手爸媽的修煉。發現自己總在想著可以/應該要如何如何,可也無形中讓本來的那個我(本質/小孩),增添慌亂和無法選擇的狀況,我的腦袋真的好強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