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2|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哲學與自然科學的「和諧」?:讀《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

本文首刊於開根好,特此致謝

《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是我看過最深入淺出、既嚴謹又能讓一般大眾明瞭的好書之一。並且,即使讀者是已經接受過哲學訓練的學生甚至專家,讀了這本書後,肯定也能裨益良多。本書清晰的論述、精彩的識見與化繁為簡的文字功力,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這本《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的主題,是「不同哲學家對於自然科學的觀點」。它從不同哲學家對「自然科學」的定位來切入,清楚的介紹了古希臘以降至於現代的,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哲學系統的特色。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那就讓我們先從書名談起。

同樣的現象,不一樣的思路:談哲學與自然科學的差異

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

對大多數的現代人而言,水變成冰當然首先是一個「科學」的問題。在自然科學的視角,我們被建議去思考一件事情(像「水變成冰」)是「如何」(how)發生的;我們觀察一件事情的發生依賴於哪些相關條件(如密度、壓力等等),並且意圖探究出是什麼供給了此現象發生的「動力」(如溫度的下降)。那麼,怎麼又說「水變成冰」是一個哲學問題呢?

首先,針對同一個對象,不同的學科可以有不同的探究方式,譬如:一個蘋果我們可用生物學的角度來研究,研究蘋果有別於其他生物的基因、特徵與生長方式;也可以從醫學的視角研究,探討吃下蘋果對於人或其他動物的健康,會造成什麼影響;甚至還可以用物理學的方式來研究,觀察這顆蘋果被丟出去之後的移動速率。

同樣的,「水變成冰」或許也能用科學以外的方式來探討。而這樣的探討若是成立,便可以開啟我們對同一個習以為常的現象,之哲學的理解。於是,「水變成冰」就可以變成一座大門,成為長久在義務教育中熟習於「自然科學」的學生們(和他們長大後所成為的社會人),一個開啟哲學思考的起點。

哲學是討論「整體性」的學問:從號稱是「世界上第一位哲學家」的泰利斯談起

讓我們從被稱為是「古希臘的第一位哲學家」的泰利斯談起。

泰利斯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水是萬物的本原。」這句話可能有幾種不同的解釋;但很明顯的,泰利斯說的「水」、能夠作為萬物本原的「水」,應當不是現代自然科學所說的「水」。因為自然科學所說的「水」,應該擔當不起作為萬物本原的重責大任。從這一點,便可以清楚的看出哲學與自然科學思考方式的差別。

根據本書的理解,泰利斯所說的「水」,指的其實是萬物的「形式」。水能夠在固態、液態、氣態三種狀態之間變動,而這三種狀態,又可以用來描述世上所有的事物。也就是說,泰利斯說的「水是萬物的本原」,並不是宣稱說宇宙萬物在時間上,都是由「水」變化而成的;而是認為「水」所指示出的三種狀態(固、液、氣),可以作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共通形式」。

基於這樣的分別,我們可以更清楚的劃定「自然科學」與「哲學」之間的界線。如果說,自然科學探討的是個別現象變化的規則,以及提供這一變化的動力來源(原因);那麼,相對的,哲學討論的則是「整體性」,哲學追問的是「現象本身」的共通原理。例如:自然科學探討蘋果的變化、水的變化、銀河系的變化等不同種類的變化;但哲學追問的卻是「變化本身」是什麼,「變化之為變化」有什麼意義的問題。這兩門學問的討論方式雖然不同,但卻不是互相對立的;甚至,把這兩種思考綜合在一起,應當能幫助我們更完整、更持平的認識眼前的這個世界,以及增進我們對個別現象的瞭解。我認為:這也就是即便是在科學盛行的今天,哲學,卻依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與價值的理由。

結語

讀完了這本《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作者群對於不同的哲學系統,從「在他們的知識體系中,如何定位自然科學?」的角度,精彩的發現了許多新的可能解釋,增進了讀者(不論是一般大眾或是學院中人)對於這些哲學系統的理解。

然而,這樣充滿識見而清楚的論述,也引發了一點遺珠之憾:那就是在本書中,並沒有讀到作者群自己對於「自然科學」的看法。因為的確,用如此縝密的思考去進行哲學史研究的作者,他自己對於「自然科學」的哲學見解,也是十分令讀者好奇的。不過,或許這樣限定於分析前人思想的寫作方式,是為了維持主題的清晰與一貫,讓讀者能夠更容易的進入與理解。所以,本書這樣的寫作策略也是合理的。那麼,就讓我們在讀完這本《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之後,再繼續期待「哲學新媒體」下一本推出的好書吧。

圖片來自Unsplash,由Long Ma提供,特此致謝

2023/08/18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