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6|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質性研究如何開始、如何操作?(二)文獻回顧

前一篇聊到找題目和問題意識,這篇就按論文章節通常的順序,接著聊讓很多研究生痛苦不堪的「文獻回顧」。

奠基於前人的發現,讓自己的研究成為進一步補充議題相關領域或子議題研究領域的研究缺口。這大抵會是第二階段「文獻回顧」的核心價值。

這是我在前一篇也有提到,我認為在開始操作之前可以先對文獻回顧有這樣的認知。以下也就先從這裡聊起。

核心價值:補充現有研究的缺口

寰宇之遼闊,古往今來的研究者再多,也不可能囊括任何題目的所有面向。以我自己研究的流行文化為例更明顯,許多現在的我們會覺得有趣、有討論價值的現象,可能也才出現個五年十年,相對也容易找到較少人討論的面向,或是能藉由自己的專業補充既有研究者的觀點。

以約莫十幾年前開始的「韓流」席捲全球為例,可以從國家文化政策、流行音樂產業、偶像營銷策略、音樂性和展演性、戲劇文本分析、地緣政治等多元且多重的面向切入,細究各個方向,又有機會發展出性別展演、國際的流行音樂發展時間軸、南韓國情與身為亞洲國家及亞洲四小龍的產業發展策略等等觀點,並且能依據研究者個人的資源和專長,再選擇更進一步的討論方向。

例如雖然我喜歡音樂、也享受做音樂研究,但看著同窗具備以音樂類型、曲風、樂器選擇、甚至採譜或分析音軌與編曲等方式來獲取更完整研究資料的樂理能力和親身玩團演奏經驗,亦或是採訪業界及專業人士的人脈資源,還是會不免生羨。

圖源:Pexels

每個研究者都有機會依著自己的生命經驗和一路積累的一切,開創出專屬自己的創新可能性。就算是被做過的題目,也還是可能因為前述的可能性,開拓出嶄新的缺口。

研究領域的文獻回顧&議題相關的文獻回顧

回到操作面,首先我會概括將要回顧的文獻蒐集方向分成「研究領域」「議題相關」

研究領域

前者比如,我做的是性別研究,那對於一二三波的女性主義發展脈絡就需要有最基本的了解。由於我的研究著重於「後女性主義」,後現代學說以及第三波及其後的女性主義研究發展就也需要有所認知。如果有相關領域的研究前輩,或是指導教授對於你的研究領域還算熟悉,那很幸運地,可以更快速或更無缺漏地,至少先讀完「基本該了解」的部分。例如若是想做後女性主義的研究,我就會建議至少先看看bell hooks或Judith Butler等前輩的著作。而所謂的「應該」和「基本」,其實未必有所謂的標準答案。

這邊我很難信誓旦旦地說什麼,畢竟我如今也非屬研究圈。只是就我觀察的教授們的做法之後,認為對於社會科學發展中的幾位大家都至少要有基本的了解。這部分我個人是藉由修課(如我們學科中的「地理思想」和「文化理論發展」)來獲得,至少稍微了解了可能涂爾幹、韋伯、馬克思、傅柯、伯迪厄、布希亞、巴特、阿多諾、孔德......族繁不及備載的幾個重要或常看到的大師們的研究領域、觀點和著作,以及彼此之間的發展流派與關係。之後再依據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所蒐集到的材料們展現出來的樣子,決定引用誰或是否要引用這些通常相對較大的理論框架。

這很明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建議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是,更不希望研究者反過來被這些很久以前的理論框架綁住,即使不是先射箭再畫靶,但因著未深入了解就選擇的大師理論,把研究材料往特定的方向做詮釋,同樣有些危險。即使不說時空背景的不同,也容易忽略更豐富的詮釋可能。

圖源:Pexels

例如我曾經做過台灣流行音樂研究,談音樂、談性別,但在廣泛涉獵多方理論之後,意外在後殖民討論中看到台灣汲取各國成功經驗的切入可能。不敢說是多偉大的研究發現,但至少更厚實也更貼近我自己的研究案例。

議題相關

相較前述龐大而厚重的知識體系,「議題相關」的文獻回顧相對應該會輕巧一些,也可能讓人壓力小一點。畢竟是自己選的研究主題,多少有些興趣和熟悉。

研讀議題相關的文獻,一方面同樣是為了瞭解現階段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也是為了對議題有更完整的認知。比如台北市的都更議題,可能可以著重在政策、歷史、族群、階級、地景、生態等等,就算已經決定研究方向,還是可以藉此豐富對研究議題的認知。或許可以豐富發想面向,或許可以更了解該議題領域的資料蒐集來源,又或許能因此在某一次的訪談中與受訪者有更深的聯繫,得到更多的資源和幫助。總之基本上讀得越多總是有益無害。

圖源:Pexels

另外,所謂的「議題相關」並不單指一個方向、一個關鍵字。以我自己的論文為例,討論的是蔡依林的性別展演,最直覺的當然是以「蔡依林」為關鍵字搜尋。但除此之外,以國內外其他女歌手展演為分析對象的論文也都給我很多啟發(其實男歌手跟團體相關的我也都有看)。從一開始做的文獻回顧,又慢慢發現酷兒研究很可能是論文後續的發展方向,因此又繼續朝這個方向回顧了一批文獻。同時也就這樣和前一段提到的「研究領域」的後現代女性主義的文獻回顧接壤。

面對大量文獻該如何是好

說實話,小技巧是有的,但就算用了一點技巧,該讀的文字和該花的時間還是大把大把。首先是對文獻的篩選。我這邊絕對是沒資格說其他研究者的文獻是「不值得」看的,但時間有限的情況下,總有先後順序。不管是和自己研究方向比較契合、或是較知名研究者/學者所寫的和議題相關的文獻,還是可以先挑出來看或多花一些時間琢磨。這時候先看作者、標題、摘要和結論,應該是很多人的做法。

說實話我也差不多,但我個人建議也能看看其他人的文獻回顧,以及各章節的大小標。看別人的文獻回顧主要能,幫助自己更有機會和效率找到其他能夠參照的文獻,也可以避免遺漏其實很相關或很重要的文獻;而看看各章節的大小標,則是有機會幫助後期書寫內文(尤其是研究發現)時,增加分析可能性和想像。

第二,應該有很多研究教學會提到,可以使用書目軟體如Endnote來記錄讀過的文獻。雖然大多時候引用文獻的格式好像也不能直接用產出的版本交件,但確實可以省很多麻煩。如果真的沒有使用書目軟體,也至少至少要把有用到、會用到、可能會用到的文獻,下載或掃描的檔案,好好的收在一個資料夾中,並且註明在第幾頁、哪一段,有可能會引用或參照到的資訊。一開始大家都覺得沒什麼,但讀的文獻越來越多,加上修了幾門課的額外文獻,半年一年過後,真的會記不住某個關鍵字或概念到底出現在哪裡。這種時候你一定會感謝曾經把它們收進資料夾&做上註記的自己。

延續第二點,我個人經驗認為也很重要的是,請務必也記錄資料搜尋的路徑和方式。例如在什麼搜尋引擎或資料庫、輸入什麼關鍵字、這樣的搜尋結果看到第幾頁了;又或是承前述我會針對跟我論文題目高度相關的文獻的引用文獻做查找,這時候我也會記錄哪一篇我已經地毯式搜尋完它的引用文獻。這樣記錄後,雖然不會像整理書目那麼感謝自己,但同樣可以節省很多重複作業的時間。

圖源:Pexels

去哪裡找文獻?

最直覺的,中文文獻大多我是從博碩士論文網和華藝線上圖書館找;Google Scholar也是大多數中英文文獻都可以找到。但是否能夠讀到全文,畢竟還是不能建議使用黑科技,可能因為我自己用112買的資料庫,大部分文獻都還找得到,所以建議的話,可能就是需要去找找在研究圈工作或是其他資料庫資源較豐富的學校的友人幫忙了。


以上大致是我對「文獻回顧」的一些心得跟操作經驗分享,其實已經寫到不知道有沒有遺漏,字數同樣是高到塞不下下一個段落。接下來應該是「研究方法」,我已經可以預想字數爆表的畫面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