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絕與詩性:我讀《流浪者之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生命是一場流浪,沒有該要尋求所謂的本質,更沒有該要信仰什麼教義與教條。


從年少到壯年又到老,世事不斷在變換著,你不會一直都遵從自己的目標,什麼對你是好的,什麼又是壞的?又是每個階段都不同的。


固守或是改變,沒有對與錯,人生常常就是轉了好幾條彎路,才又回過頭,那些彎路也並不是白費的,惟有彎路你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有時是該向從前的自己學習的。什麼都是可能的,時間也不是客觀而是主觀,現實與虛幻也不能截然劃分。而是源於記憶,源於己心。主人翁從青少年就開始了苦修的路線,擅長的是等待、思考、齋戒。但嚴守戒律的他突然覺得一切是徒勞,於是遠去。


之後聽聞世尊講道,而與朋友一起去一探究竟。雖然對那些所講之道均認同,但卻認為那是屬於別人的,而非自身所嚮往的,於是遠去。


而後,遇到了美麗的妓女,為取得女子的芳心,向她學習愛的藝術,他開始成為了商人以滿足女子向其所提之條件,漸漸的他脫離了原有的樣子,那些過往所引以為傲的等待、思考、齋戒都消失了,變成了貪圖金錢、喜愛華美的衣服、飲食浪費、跟著時尚流行之人。


縱然一開始只是把塵世的繁華當做遊戲,但隨著日子的拉長,主人翁也沾染了世俗,情緒也被牽引,開始有怒氣與焦慮。


而有一天「從夢中驚醒,他感到自己被深深的悲哀環繞,價值盡失。在他眼中,他便是如此價值盡失、毫無意義地苟且過著自己的人生;他手中所有,無一有生機,無一值得品嘗或保留。他煢煢子立,空空如也,如同船沉後的落水者漂流到岸邊。」 遙遠的記憶,那些獨處但智慮清明的日子,而現在既不像孩童般有所渴望,只是沉醉在權力、金錢、不節制的生活上。


為了重拾自己,於是悉達多拋棄了一切,又展開了流浪。


但不執著去取得什麼,或有什麼目標。也不會後悔以往的日子,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一段過程。若沒有那些墮落,自然不會有著真正的覺悟。這是悉達多所要的,也是後來他不要的,韶光易逝,生命不斷流轉前進,時間到底是什麼?過自己想要的人生,聽起來這麼理所當然,但實際上誰不是想這樣呢? 找到想要付出努力的事,有所動力,而不被外在制約,生命才能夠自然地盛放。

這是一本可以推薦給所有人的書,也很適合青少年,因為它非常好讀且文辭優美,富有深意。

raw-image

推薦指數:🌟🌟🌟🌟🌟 ◎作者:赫曼赫塞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231020 摘要段落: ✍️「話語對隱幽的意義並無多大益處,一切一旦說出口,立刻就會走樣,遭到一點曲解,顯出一點傻氣」 ✍️「智慧不可轉述。一個智者若要嘗試轉述智慧,智慧聽起來便像愚蠢了。...知識可以傳達,智慧卻不可以。智慧可以獲得,可以體驗,可以將你托舉,可以用來創造奇蹟,但是它說不出。」 ✍️「為了告訴你這些話,為了感謝你,感謝你這麼美麗。如果你不介意,我想請你做我的女友和導師,因為我對你所精通的藝術還一無所知。」



raw-image

流浪歌之歌真的是經典,看了第二遍還是覺得很棒。不管是親情、友情、愛情、記憶、自我、人生都有提到。

而因剛好參加法鼓山農禪寺的水月禪跑,就順便帶了這本書來農禪寺拍攝。


拍照期間竟也吸引到共同磁場的閱讀朋友,看到拍攝這本書有種莫名的情緒湧上,很特別,還跟我借書來拍照,也分享他對書中內容有感的部分。


沒想到拍攝還有這段因緣,殊勝的感覺湧上腦門。果然書是人與人的邂逅之物呀。


讀書是最簡單廉價的娛樂方式,透過書籍我們能感知到不同地域、時間的人的所思所想,是各種思緒的淬鍊,書有千千萬萬,但時間是有限的。這裡將精選我讀過,並特別喜歡的來做分享。主要以文學、藝術、歷史、自然人文為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或許,總會有那一刻。你感受到一種召喚,你所期盼的,突然與自己契合,你全心全意地專注在當下,並感受到能量的湧出。 📗《我可能錯了》 雖然是個好書名,意味人不要太堅信自己才是對的。但它絕不只是講吾日三省吾身的故事;而是講述了覺察、念頭、呼吸、寧靜、衝突、困境,還有最重要的──愛。以自身經歷
環保不只是口號,而是具體實踐。環保的意義是為了什麼?為了北極熊,為了愛地球?是因為對眾生的仁慈,還是自己意識到應該要有所改變? 環保生活是種選擇,是種克制,但不是宗教紀律,或全然禁慾。 《環保一年不會死 》,講述了紐約小家庭開始嘗試一年的環保生活。這是作家丈夫的提議,想把自己從對環境議題憤世嫉
「山中藏有無數祕密,在我和它之間暗自湧動。空間與心靈能彼此滲透,直到雙方的性質皆因而改變。我無法言傳這樣的交會,只能一再重返。」 《山之生》作為英國自然寫作的經典,寫於二戰末期,但因當時被出版社委婉拒絕,遂雪藏了三十多年,到1977年才終於出版。 作者雪柏德一生中攀登了無數次故鄉的凱恩戈姆山脈
「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廢紙堆中,這是我的 love story。」 不瘋魔,不成活。是數不盡的暗夜,在熊熊火焰中燃燒自己;是永恆的地下室漂流,不屑任何光芒;是具有藝術性的勞動社畜,三十五年來兢兢業業,沉迷工作,卻效率極慢整天把自己搞得快虛脫,幻想在打造屬於自己的國度。 是愛書人,纏綿於閱讀靈魂
永無止盡的大屠殺,只是為了口腹之欲。如果開始正視問題,就會知道過往的荒謬,聲稱愛護動物卻大啖培根、牛排?這不是指責,而是你真的有意識到過往習慣背後所造成的傷害嗎? 是否人性有種自動切換的開關,認為這是一種沒辦法的必要之惡,而索性避而不談餐桌上佳餚從何而來? 而除了道德因素外,著名的影片《奶牛陰謀:永
「台灣光復,天地草木,普天同慶,可欣可賀,吾人生於前清,而死於漢室,實終身之所願也。」——陳澄波 陳澄波之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被譽為臺灣美術的化身,是繼黃土水之後,第二位入選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簡稱帝展)的臺灣人,帶給臺灣人昂首挺胸的自信,勇於在藝術上與日本人一爭高下,不再只是次等國民。 但陳澄
或許,總會有那一刻。你感受到一種召喚,你所期盼的,突然與自己契合,你全心全意地專注在當下,並感受到能量的湧出。 📗《我可能錯了》 雖然是個好書名,意味人不要太堅信自己才是對的。但它絕不只是講吾日三省吾身的故事;而是講述了覺察、念頭、呼吸、寧靜、衝突、困境,還有最重要的──愛。以自身經歷
環保不只是口號,而是具體實踐。環保的意義是為了什麼?為了北極熊,為了愛地球?是因為對眾生的仁慈,還是自己意識到應該要有所改變? 環保生活是種選擇,是種克制,但不是宗教紀律,或全然禁慾。 《環保一年不會死 》,講述了紐約小家庭開始嘗試一年的環保生活。這是作家丈夫的提議,想把自己從對環境議題憤世嫉
「山中藏有無數祕密,在我和它之間暗自湧動。空間與心靈能彼此滲透,直到雙方的性質皆因而改變。我無法言傳這樣的交會,只能一再重返。」 《山之生》作為英國自然寫作的經典,寫於二戰末期,但因當時被出版社委婉拒絕,遂雪藏了三十多年,到1977年才終於出版。 作者雪柏德一生中攀登了無數次故鄉的凱恩戈姆山脈
「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廢紙堆中,這是我的 love story。」 不瘋魔,不成活。是數不盡的暗夜,在熊熊火焰中燃燒自己;是永恆的地下室漂流,不屑任何光芒;是具有藝術性的勞動社畜,三十五年來兢兢業業,沉迷工作,卻效率極慢整天把自己搞得快虛脫,幻想在打造屬於自己的國度。 是愛書人,纏綿於閱讀靈魂
永無止盡的大屠殺,只是為了口腹之欲。如果開始正視問題,就會知道過往的荒謬,聲稱愛護動物卻大啖培根、牛排?這不是指責,而是你真的有意識到過往習慣背後所造成的傷害嗎? 是否人性有種自動切換的開關,認為這是一種沒辦法的必要之惡,而索性避而不談餐桌上佳餚從何而來? 而除了道德因素外,著名的影片《奶牛陰謀:永
「台灣光復,天地草木,普天同慶,可欣可賀,吾人生於前清,而死於漢室,實終身之所願也。」——陳澄波 陳澄波之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被譽為臺灣美術的化身,是繼黃土水之後,第二位入選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簡稱帝展)的臺灣人,帶給臺灣人昂首挺胸的自信,勇於在藝術上與日本人一爭高下,不再只是次等國民。 但陳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繼續讀《流浪者之歌》, 漸漸地緩慢了下來,隨著悉達多經歷的各種心境變化,內心深處隨之震盪,這些不也是我在走的道路嗎?從智者身旁離開想追尋內心的真相,將自己投入深淵,將自己變成深淵,然後感受內心乾涸枯竭,接著再起身尋找......。 那麼,"我",到底再尋找什麼呢?是<唵>嗎?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德國作家赫曼·赫塞的暢銷書《流浪者之歌》,本書講述了主角悉達多追求智慧與真理的旅程。透過悉達多的故事,讀者能感受到人生各階段的象徵與啟發,理解佛陀成道的過程及其背後的智慧。文章也反思了人生的意義,強調生命本身的經歷與體驗才是最大的價值,並指出幸福來源於生活中小而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流浪者之歌》主要講述一位名叫悉達多的年輕人的精神探索之旅。他決心尋找內心的真理和啟示。他嘗試各種生活方式,包括苦行、世俗的享樂,最終在平凡的渡船夫維蘇德瓦那裡找到人生的智慧。 本書以西方人獨特的視角,寫出一部富有人生哲理的東方故事,為了用自己的方式悟得真理和智慧,所展開的一段流浪者的求道之旅。
Thumbnail
本文是一篇關於內在探索的小說書評,主要介紹了小說《騎驢少年》的主要內容和哲學思考。通過主角湯姆的一連串生命經歷,探討了人生的三個試煉:活在當下,主動追求夢想而非被動等待命運的安排,以及全然地相信自己及宇宙。全文反思了“人生不是一場旅行”的題目,深刻點明人生如音樂如舞蹈,不是為了目的地,而是為了當下。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悉達塔最終沒有衣缽他的法,不,一個真正追尋者,真正找到什麼的人不可能依循任何法。然而找到的人,他就能接納任何、任何的法、任何的道路、任何的目標,沒有什麼能使他和其餘千百人分開來,那些活在永恆的人,那些呼吸著神性的人。」 流浪者之歌,描述得是一位出世轉入世,最後找到自己信仰的故事。我最大的
Thumbnail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如何用一句話簡單描述《流浪者之歌》的主旨?我想可以說是一個人精神覺醒的美妙追尋,最後活在當下。當然,作者赫曼.赫塞讓主角「悉達多」踏上這段旅途,更多時候像是在和讀者們說話,說說自己在精神覺醒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
Thumbnail
《悉達多.流浪者之歌》,距今近一百年前的小說,讀起來仍然歷久彌新。原因於我們在主角悉達多身上,可以看見各個時期的自己,如同看向河水看見過往自我種種悔恨,最終體悟到了人生的哲學。所以,不妨來一起看看這本書的短評吧。
Thumbnail
#流浪者之歌 #作者:赫曼赫塞 本書敘述悉達多佛祖求道悟得真理、證得涅槃的心路歷程。塵世間,苦樂得失,幻滅我執,生生不息的循環,五味雜陳的情緒,字裡行間流動,多少會觸動讀者,那曾經的人生經歷。 悉達多,婆羅門之子。他幾乎吸收了所有的學識菁華,英俊、聰慧,深受眾人喜愛。看似一切都很完美的人生卻無
Thumbnail
繼續讀《流浪者之歌》, 漸漸地緩慢了下來,隨著悉達多經歷的各種心境變化,內心深處隨之震盪,這些不也是我在走的道路嗎?從智者身旁離開想追尋內心的真相,將自己投入深淵,將自己變成深淵,然後感受內心乾涸枯竭,接著再起身尋找......。 那麼,"我",到底再尋找什麼呢?是<唵>嗎?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德國作家赫曼·赫塞的暢銷書《流浪者之歌》,本書講述了主角悉達多追求智慧與真理的旅程。透過悉達多的故事,讀者能感受到人生各階段的象徵與啟發,理解佛陀成道的過程及其背後的智慧。文章也反思了人生的意義,強調生命本身的經歷與體驗才是最大的價值,並指出幸福來源於生活中小而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流浪者之歌》主要講述一位名叫悉達多的年輕人的精神探索之旅。他決心尋找內心的真理和啟示。他嘗試各種生活方式,包括苦行、世俗的享樂,最終在平凡的渡船夫維蘇德瓦那裡找到人生的智慧。 本書以西方人獨特的視角,寫出一部富有人生哲理的東方故事,為了用自己的方式悟得真理和智慧,所展開的一段流浪者的求道之旅。
Thumbnail
本文是一篇關於內在探索的小說書評,主要介紹了小說《騎驢少年》的主要內容和哲學思考。通過主角湯姆的一連串生命經歷,探討了人生的三個試煉:活在當下,主動追求夢想而非被動等待命運的安排,以及全然地相信自己及宇宙。全文反思了“人生不是一場旅行”的題目,深刻點明人生如音樂如舞蹈,不是為了目的地,而是為了當下。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悉達塔最終沒有衣缽他的法,不,一個真正追尋者,真正找到什麼的人不可能依循任何法。然而找到的人,他就能接納任何、任何的法、任何的道路、任何的目標,沒有什麼能使他和其餘千百人分開來,那些活在永恆的人,那些呼吸著神性的人。」 流浪者之歌,描述得是一位出世轉入世,最後找到自己信仰的故事。我最大的
Thumbnail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如何用一句話簡單描述《流浪者之歌》的主旨?我想可以說是一個人精神覺醒的美妙追尋,最後活在當下。當然,作者赫曼.赫塞讓主角「悉達多」踏上這段旅途,更多時候像是在和讀者們說話,說說自己在精神覺醒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
Thumbnail
《悉達多.流浪者之歌》,距今近一百年前的小說,讀起來仍然歷久彌新。原因於我們在主角悉達多身上,可以看見各個時期的自己,如同看向河水看見過往自我種種悔恨,最終體悟到了人生的哲學。所以,不妨來一起看看這本書的短評吧。
Thumbnail
#流浪者之歌 #作者:赫曼赫塞 本書敘述悉達多佛祖求道悟得真理、證得涅槃的心路歷程。塵世間,苦樂得失,幻滅我執,生生不息的循環,五味雜陳的情緒,字裡行間流動,多少會觸動讀者,那曾經的人生經歷。 悉達多,婆羅門之子。他幾乎吸收了所有的學識菁華,英俊、聰慧,深受眾人喜愛。看似一切都很完美的人生卻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