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珠之憾--《遇見文明.文化如何交流?:世界藝術史中的全球化》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遇見文明.文化如何交流?:世界藝術史中的全球化》去年3月1日出版,竟然到現在沒有什麽推薦書評。我覺得必須還這本書一個遲來的公道。

這本聯經出版社的中譯本,原版是英國BBC播放的的藝術史紀錄片「遇見文明」製作人所撰寫的電視書。BBC製播的雅俗共賞的藝術、文化系列節目膾炙人口的比比皆是。作者特別提到開風氣之先的Kenneth Clark 的「文明的軌跡」風靡全球,電視書的譯本也曾被外國--包括華語世界當成美術史課程的參考教材多年。而「遇見文明」製作人也挑明:這個系列節目,正是致敬「文明的軌跡」當年的啟蒙,更是辯駁導正其褊狹的歐陸中心藝術史觀。

全書以貝南的銅雕揭開序幕,講述15世紀大航海時代起,歐洲各國對亞、美、非洲、大洋洲探險引發的文明的交流與衝撞在藝術史上的軌跡。熟稔西方藝術史的人固然對其中部份作品與流派司空見慣--比如維梅爾、林布朗、高更、透納、畢卡索等等。但本書也介紹不少傳統教育忽略的全球藝術種類:貝南、日本南蠻屏風、哈德遜河畫派、東印度公司畫派、對美洲與紐西蘭原住民的人物誌肖像等等。本書是兼備「溫故」與「知新」兩項任務的。

從以上的敘述,不難發現製作人/作者不是以百科全書獵奇式的一網打盡藝術流派,而是顯而易見地從被殖民史觀出發,排比15世紀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藝術與社會發展全球化的潮流。製作人/作者本身是英國籍奈及利亞裔的歷史學家,採取這種近卅年來學界甚囂塵上的論述遊刃有餘。但是對一般大眾來說,依然需要這種震盪式的教育衝擊,才能從藝術觀出發,昇華到整個世界觀(Weltanschauung)的刷新。以此來說:我認為本書對此間愛好藝術的鑑賞者十分有參考價值。

就我觀察此間的藝術市場,占絕對優勢的審美觀就是兩大支一小支:兩大支,在當代藝術就是崇奉1970年代以前歐美藝術史主張的「正統」藝術與符合現代主義進步史思潮的經典;在東方藝術,則是以華夏文人藝術與宮廷藝術肯定的不朽結晶;一小支,則是以本土化為圭臬的,對從原住民到在地土生藝術家創作的崇奉。這種取捨,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至少對於藝術鑑賞與品評是有很大的缺憾。講得更市儈一點:歐美學術界與美術館界不但早就在「去歐洲中心化」,業界也大力搜羅全球被忽視的地區的藝術,建構更恢宏多元的審美觀--以及市場--的當下,此間的藝術愛好者是否也該「增長氣骨、開通識見」呢?

《遇見文明.文化如何交流?:世界藝術史中的全球化》的資訊如後:

原文作者:David Olusoga

譯者: 張毅瑄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ISBN:9789570862256


avatar-img
21會員
101內容數
「藝術生活」發掘生活中的藝術,將藝術導入生活,富厚生計,充實生趣的諸般面向。綜合感性與理性深入藝術生態鏈與創作鑒賞收藏。期望能不落入現今藝評與新聞報導的俗套,坦誠面對作品,展覽,市場,以及最重要的,人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ang-Ywe Lya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孫教授本書著重在致用。就個人來說,應該指的是立身行道的提撕。孫教授點到為止但我聯想到的很多,如果明知是有詐騙可能的事,我們該怎麽回應?在市場看到出家人化緣,在街頭遇到肢障人士賣面紙,我們是該當做都是詐騙而無視,還是動惻隱之心去布施?這個問題我問過堪布,他說他多少會掏錢,主要用意在練習布施與減少慳吝。
讀完了孫中興教授的新作《詐騙社會學》絕對不能保證你逢詐必勝。但是本書的最大價值,是讓你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普世人類能有更清明的自剖覺知,猶如意識上加裝保全系統,在人欺、欺人、自欺徵兆發生時會警鈴大響,把你拉回處世的安全地帶。
曾國藩被目為湘鄉派開山祖,但他實際上是從桐城派脫胎而出。兼讀了姚鼐的文章後,對比就可以看出桐城派之不能盡如人意處,最大在於桐城派諸人無一有過艱苦卓絕的閱歷,無一體會過跌宕詭譎的世情,無一親歷過斯民疾苦窮困的慘況。
蘇東坡的兩首海棠詩,特別是七絕那一首,有以為用典者,引冷齋夜話。殊不知冷齋夜話所謂太真海棠事前無所本,或以為出於明皇雜錄,殊不知明皇雜錄全書無一紀之! 東坡的海棠詩,與太真事無涉!
戲曲大師徐朔方研究雜劇與戲曲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通人之所以為通人,就在於嘎嘎獨造的見解是不限於狹窄的專業行當的。這裡信手拈來一段。
春日遲遲,陌上花開,久蟄的男女老幼紛紛出遊。且不說行程倥傯消秏體力,轉機堵車畢竟是虛擲光陰。前陣子我在出國往返班機上拜讀了鄭培凱老師的「幾度斜暉蘇東坡」,真有一種「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的既視感(Déjà-vu),趕緊跟大家分享。
孫教授本書著重在致用。就個人來說,應該指的是立身行道的提撕。孫教授點到為止但我聯想到的很多,如果明知是有詐騙可能的事,我們該怎麽回應?在市場看到出家人化緣,在街頭遇到肢障人士賣面紙,我們是該當做都是詐騙而無視,還是動惻隱之心去布施?這個問題我問過堪布,他說他多少會掏錢,主要用意在練習布施與減少慳吝。
讀完了孫中興教授的新作《詐騙社會學》絕對不能保證你逢詐必勝。但是本書的最大價值,是讓你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普世人類能有更清明的自剖覺知,猶如意識上加裝保全系統,在人欺、欺人、自欺徵兆發生時會警鈴大響,把你拉回處世的安全地帶。
曾國藩被目為湘鄉派開山祖,但他實際上是從桐城派脫胎而出。兼讀了姚鼐的文章後,對比就可以看出桐城派之不能盡如人意處,最大在於桐城派諸人無一有過艱苦卓絕的閱歷,無一體會過跌宕詭譎的世情,無一親歷過斯民疾苦窮困的慘況。
蘇東坡的兩首海棠詩,特別是七絕那一首,有以為用典者,引冷齋夜話。殊不知冷齋夜話所謂太真海棠事前無所本,或以為出於明皇雜錄,殊不知明皇雜錄全書無一紀之! 東坡的海棠詩,與太真事無涉!
戲曲大師徐朔方研究雜劇與戲曲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通人之所以為通人,就在於嘎嘎獨造的見解是不限於狹窄的專業行當的。這裡信手拈來一段。
春日遲遲,陌上花開,久蟄的男女老幼紛紛出遊。且不說行程倥傯消秏體力,轉機堵車畢竟是虛擲光陰。前陣子我在出國往返班機上拜讀了鄭培凱老師的「幾度斜暉蘇東坡」,真有一種「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的既視感(Déjà-vu),趕緊跟大家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如今,沒有什麼比我們親眼見到的現象更真實,沒有什麼比跨國企業、比網際網路、比賣座電影更加真實。那些明明已經凝鍊卻無比巨大的現代性,成為了人類意識與價值的最主要來源,這些「人造物」不再為人所效勞,而是賦予人類勞動價值,好讓自己得以更廣泛地自我複製與傳播的新的神祇。
本文探討東、西方文化的衝突及其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從科技、經濟和文化層面探討了這兩個文化的交融與衝突,並進一步討論了種族主義和文化價值觀的問題。作者描繪了東方文化在全盤西化的結果下面臨的困境,並提出了對文化和種族價值觀的反思。這篇文章對當代文化衝突和價值觀有深刻的反思和觀點,值得一讀。
Thumbnail
歷史是記錄時間的學問,地理決定了世界的文化與歷史。本文探討了地理如何形塑了不同地區的歷史和文化,以及地理因素對於人類生活、貿易、宗教和藝術的影響。
Thumbnail
偉大的中華文明,如何傳播到天涯海角,使得世界最著名的未接觸人群,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Thumbnail
這一學期語文課我們主要上的是「世界文學經典選讀」,在課堂上我們探討了許多文學作品,像是我們討論了中世紀文學、騎士文學、《神曲》、文藝復興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等,從中我認識到了不同時代的文學,這讓我發現文學的歷史其實跟藝術非常相似,藝術也會有中世紀、文藝復興和浪漫主義等等。 除了認識不同時代的文學之外
Thumbnail
  本課程由北京大學藝術史教授朱青生主講。試圖通過認識西方藝術史,來找出建立世界藝術史的可能。在談世界藝術史之前,必須先釐清,何謂以西方為標準的藝術、藝術史?又藝術與藝術史、西方藝術與中國藝術是何種關係?   世界最早成立的美術學院,起源於1562年的佛羅倫斯,當時的美術學院並非研究藝
Thumbnail
什麼是人類學?為何需要人類學?人類學如何實踐?古典人類學研究一直想用過去來解釋現在,其預設了有一整體的結構(文化),使其能夠在不同的世紀、相隔遙遠的地方,以同一種聲音呼應對話。而人類學家能夠藉由研究人類的文化,找到與自己特殊思考方式之間的一種結構上的共通之處。 「人類學研究的是不同人群
Thumbnail
藉由歷史的往前推進,藝術不斷的在質疑舊的典範。 在西方的現代性觀念中,現代主義常被理解為持續挑戰舊有典範的一種態度。通常,我們對現代主義有這樣的認識,而在這種現代性中,時間性概念通常不被強調。曾經我閱讀過《歷史的天使》這本書,書中談到了現代哲學如何看待時間概念。基本上,有一個被稱為歷史主義的觀
Thumbnail
《遊牧的歷史》是本突破的書,揭露人類歷史我們讀不到的另一半,從「移居者」角度出發,開啟全新的歷史故事。通過大量故事來還原古代人的生活樣貌,去了解原來神話不只是幻想,而是展現當時人類如何理解他們所看見的世界。本書也適合對環保、宗教、種族議題感興趣的人閱讀,透過不同的價值觀來剖析現今人類所遇到的問題。
  如今,沒有什麼比我們親眼見到的現象更真實,沒有什麼比跨國企業、比網際網路、比賣座電影更加真實。那些明明已經凝鍊卻無比巨大的現代性,成為了人類意識與價值的最主要來源,這些「人造物」不再為人所效勞,而是賦予人類勞動價值,好讓自己得以更廣泛地自我複製與傳播的新的神祇。
本文探討東、西方文化的衝突及其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從科技、經濟和文化層面探討了這兩個文化的交融與衝突,並進一步討論了種族主義和文化價值觀的問題。作者描繪了東方文化在全盤西化的結果下面臨的困境,並提出了對文化和種族價值觀的反思。這篇文章對當代文化衝突和價值觀有深刻的反思和觀點,值得一讀。
Thumbnail
歷史是記錄時間的學問,地理決定了世界的文化與歷史。本文探討了地理如何形塑了不同地區的歷史和文化,以及地理因素對於人類生活、貿易、宗教和藝術的影響。
Thumbnail
偉大的中華文明,如何傳播到天涯海角,使得世界最著名的未接觸人群,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
Thumbnail
這一學期語文課我們主要上的是「世界文學經典選讀」,在課堂上我們探討了許多文學作品,像是我們討論了中世紀文學、騎士文學、《神曲》、文藝復興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等,從中我認識到了不同時代的文學,這讓我發現文學的歷史其實跟藝術非常相似,藝術也會有中世紀、文藝復興和浪漫主義等等。 除了認識不同時代的文學之外
Thumbnail
  本課程由北京大學藝術史教授朱青生主講。試圖通過認識西方藝術史,來找出建立世界藝術史的可能。在談世界藝術史之前,必須先釐清,何謂以西方為標準的藝術、藝術史?又藝術與藝術史、西方藝術與中國藝術是何種關係?   世界最早成立的美術學院,起源於1562年的佛羅倫斯,當時的美術學院並非研究藝
Thumbnail
什麼是人類學?為何需要人類學?人類學如何實踐?古典人類學研究一直想用過去來解釋現在,其預設了有一整體的結構(文化),使其能夠在不同的世紀、相隔遙遠的地方,以同一種聲音呼應對話。而人類學家能夠藉由研究人類的文化,找到與自己特殊思考方式之間的一種結構上的共通之處。 「人類學研究的是不同人群
Thumbnail
藉由歷史的往前推進,藝術不斷的在質疑舊的典範。 在西方的現代性觀念中,現代主義常被理解為持續挑戰舊有典範的一種態度。通常,我們對現代主義有這樣的認識,而在這種現代性中,時間性概念通常不被強調。曾經我閱讀過《歷史的天使》這本書,書中談到了現代哲學如何看待時間概念。基本上,有一個被稱為歷史主義的觀
Thumbnail
《遊牧的歷史》是本突破的書,揭露人類歷史我們讀不到的另一半,從「移居者」角度出發,開啟全新的歷史故事。通過大量故事來還原古代人的生活樣貌,去了解原來神話不只是幻想,而是展現當時人類如何理解他們所看見的世界。本書也適合對環保、宗教、種族議題感興趣的人閱讀,透過不同的價值觀來剖析現今人類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