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課程】自作線上課程常見的迷思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人可能也知道我同時也是專門處理失智症的臨床心理師。如果有關注我粉專的朋友,可能在前年底就知道我正在跟「大人學」合作一個失智症相關的線上課程,課程預計在明年中下旬就會上架,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跟大人學的責任編輯一起共事,發現了幾個我們在自己(沒有專業編輯協助)製作上可能會出現的誤區,也提供給未來想要做線上課程的夥伴當作參考!


1、納入所有的知識

在進行錄製課程的時候常常是缺乏受種需求的調查與研究,一股腦地想要把自己所有蒐集到的資料與知識,全部都放進去。也是因為這樣,課程內容便不太能夠聚焦在某一個族群的需要上,因為資訊太龐雜,甚至會讓需要的人因為資訊太多,而不想要購買。我們在製作課程時是需要幫助受眾分析,那些內容是重要,那些可以省略。那些應該呈現,如何呈現才能讓受眾更清楚他們需要的能力。


2、講知識但不講該怎麼做

知識很重要,但執行更重要。提供知識的課程是通識科目,因為許多人都可以提供一拖拉庫的資料給受眾,但不見得有能力可以給得出執行步驟和策略,惟有有經驗的人才會知道在不同的情況下該怎麼做,也就是問題解決的策略,這樣才會讓有需要的人覺得有價值。


raw-image


3、會用專業說明內容,卻忽略了知識落差

學歷高的人,很常會出現,說得很清楚,別人卻不明白。因為對受眾層次太高的內容,卻對講員只是一般般,所以講員脫口而出就是專業術語,受眾聽久了,很容易就會想睡覺。以至於很多的線上課程視聽都不到1/3(可以想想看你曾經聽(看)完多少部線上課程,歡迎留言給我喔),不少都是內容太硬了,感覺跟我們無關 !


有了責任編輯的好處就是,他們可以協助隨時校正方向,特別是在初期就會進行市場調查,研究,知道多數受眾的需求,不管是在課程內容的發想、大綱製作、課程錄製等都會做精細的分眾,讓課程真正能夠打到需要人的痛點。此外,也會不斷的釐清該如何做才能讓受眾學到課程所提供的價值,這些價值或許是思維的改變、行為的調整都是需要要更精準的描述。當然在責任編輯的手上,必定會有人可以協助降低知識內容的困難度,描述問題、拆解流程、結論的歸納,才能符合受眾真正的需要。


臉書加入「心理師品牌研究所」,帶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思維!


avatar-img
142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你在人生中遇到困境時,要花多久才能想出可以解決的方法? 想出解決的方法後,能否把這個方法應用在未來的生活中呢? 猛然一想過去的我,好像多數的時機都只會繞道、跳過、不去想這個問題,假裝沒有這件事。然而在這門課中,卻帶給我不同的思維。 直到週六參加了「大人學」舉辦的課程--「人生難題的系統思考法 」
在過去的思維中,工作都執著在讓產品更好、更精美,無論是在機構、組織裡都在要求你的工作能力要好,產品品質要高,才會有客戶。所以自由工作者也承襲以往的舊觀念不斷的打磨自己的產品,讓產品更好,無論是閱讀書籍,讓自己更多的能力,或是作更多事讓自己更多的實力,這個想法正確,但只對一半。
我們都曾經歷過,把網路上或文獻中的複製貼上的階段! 然而複製貼上不僅無法讓凸顯你的專業, 而講座內容也只能縮限於你看得到的問題、你找得到的答案 而且這樣的內容卻不太能夠打到客戶的痛點,甚至在十分鐘之內就可以讓人昏昏欲睡 如果大家都這樣做,主辦單位為什麼要找你,而不找其他人呢?
但『時間』是一個努力後均值,而且是經過努力行銷、調整,才有可能得到在較短時間內有獲利的機會。 然而還有很多的影響因素,或是思考的方向配合之後,時間這個變項才有可能變成均值,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多數人不曾想到覺得只要肯努力就可以達成的結果,如果方向不正確,也會功敗垂成。
以一個在行銷市場中常舉的例子,你就可以看到護城河對於品牌而言有多重要!在幾年前,在台灣大街小巷都在賣蛋塔,可能是製作蛋塔的門檻不高,以至於大家都可以做,所以一窩蜂的開店,幾年下來的現在你可以看到只剩下肯X基,和幾家零星的蛋塔店還活著,原因在哪裡?
財富自由的意義為何?也就是在買東西的時候無庸擔心,這一筆花出去之後,會不會排擠掉其他的花費。富有的人不用擔心,但收入有限的人就不太可能不擔心了,特別就像月光族,每個月收到薪水時,就想到要繳貸款、信用卡債等。
當你在人生中遇到困境時,要花多久才能想出可以解決的方法? 想出解決的方法後,能否把這個方法應用在未來的生活中呢? 猛然一想過去的我,好像多數的時機都只會繞道、跳過、不去想這個問題,假裝沒有這件事。然而在這門課中,卻帶給我不同的思維。 直到週六參加了「大人學」舉辦的課程--「人生難題的系統思考法 」
在過去的思維中,工作都執著在讓產品更好、更精美,無論是在機構、組織裡都在要求你的工作能力要好,產品品質要高,才會有客戶。所以自由工作者也承襲以往的舊觀念不斷的打磨自己的產品,讓產品更好,無論是閱讀書籍,讓自己更多的能力,或是作更多事讓自己更多的實力,這個想法正確,但只對一半。
我們都曾經歷過,把網路上或文獻中的複製貼上的階段! 然而複製貼上不僅無法讓凸顯你的專業, 而講座內容也只能縮限於你看得到的問題、你找得到的答案 而且這樣的內容卻不太能夠打到客戶的痛點,甚至在十分鐘之內就可以讓人昏昏欲睡 如果大家都這樣做,主辦單位為什麼要找你,而不找其他人呢?
但『時間』是一個努力後均值,而且是經過努力行銷、調整,才有可能得到在較短時間內有獲利的機會。 然而還有很多的影響因素,或是思考的方向配合之後,時間這個變項才有可能變成均值,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多數人不曾想到覺得只要肯努力就可以達成的結果,如果方向不正確,也會功敗垂成。
以一個在行銷市場中常舉的例子,你就可以看到護城河對於品牌而言有多重要!在幾年前,在台灣大街小巷都在賣蛋塔,可能是製作蛋塔的門檻不高,以至於大家都可以做,所以一窩蜂的開店,幾年下來的現在你可以看到只剩下肯X基,和幾家零星的蛋塔店還活著,原因在哪裡?
財富自由的意義為何?也就是在買東西的時候無庸擔心,這一筆花出去之後,會不會排擠掉其他的花費。富有的人不用擔心,但收入有限的人就不太可能不擔心了,特別就像月光族,每個月收到薪水時,就想到要繳貸款、信用卡債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113暑期線上課】之3:《誰是好老人?》理解老年期心理需求及協助原則 此為老年期心理的演講,介紹面對的環境、心境和失智,以及從旁如何協助 適合參加對象:與老人工作有相關者。 此直接非給老年人上課、自我成長用。
Thumbnail
當想要學習身心靈課程時,首先要與自己對話,確認目標。可以透過尋求諮詢和療癒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學習。課程常以分階段方式呈現,投資應視經濟狀況進行評估。面對問題時應冷靜分析,並不應期望一次改變現狀。遇到不合適的老師應該聽從直覺。學習後需練習,維持品質的生活需要做相對的工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學習助人技巧時,我們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吸收大量知識,對某些學派很感興趣,另一種是對所學內容感興趣,但進入晤談情境中很害怕。這其中的誤區有三種,包括學派過早應用、無法找到心理師的位置、以及忽略基本功。這些誤區都可以透過學習避免。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一位患有失智症及神經受損的患者,透過靈氣療法的自我療癒之路。蘇老師重新設計了課程安排,讓學生得以一對一的形式進行教學,並結合自我靈氣的方案設計和個案管理模式,陪伴她完成了初級班結束後數個月內的自我療癒目標。文章中也詳細介紹了靈氣課程的內容和時間安排,以及學生的學習心得分享。
心理師跨領域學習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以及晤談技巧,從事心理領域的人士必須花時間學習新的領域語言和技巧,以備面對不同的個案挑戰。
參加課程的動機 我從未認真想過有沒有 SOP 可以拆解問題、分析問題,建立一套框架,有助於達到想要的目標。課堂前的自我準備、課堂中與人互動我相信是這堂課亮點之一,這將顛覆傳統大學課堂被動吸收與發想的印象。(結果好像遠遠不只 SOP,而是大腦都重整了!) 課程組成 首先,學生與引導師(facil
Thumbnail
想要製作線上課程嗎?很多人對製作課程充滿疑慮,其實對課程生產持有固有印象,以及沒有嘗試過用課程形式做輸出。本文將介紹職場人可以拿來作為課程資料的知識資產包括三個層次,以及具備做一門課程的能力。值得沉澱下來做成課程的知識資產對於有需要的學員都將有很大幫助。
Thumbnail
企業透過線上課程做經驗沉澱的情境有兩類:一類是業務專家在工作中實時的有效經驗需要被推廣和傳承,但線下分享不利於長期留存;另一類是職位對員工的能力要求變化得比較快,需要有成體系的課程幫助員工提升業務能力,但不一定能在外部購買到相關的課程,需要企業內業務人員自行生產。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可以提供有用的技巧和策略,但其中一些應該被視為輔助工具,而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專業治療和個人化的方法可能更適合處理問題。 身心靈課程通常是一種通用的方法,無法考慮到每個人的獨特需求和背景。每個人的心靈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通用的課程可能無法完全滿足每個人的需求。
Thumbnail
【113暑期線上課】之3:《誰是好老人?》理解老年期心理需求及協助原則 此為老年期心理的演講,介紹面對的環境、心境和失智,以及從旁如何協助 適合參加對象:與老人工作有相關者。 此直接非給老年人上課、自我成長用。
Thumbnail
當想要學習身心靈課程時,首先要與自己對話,確認目標。可以透過尋求諮詢和療癒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學習。課程常以分階段方式呈現,投資應視經濟狀況進行評估。面對問題時應冷靜分析,並不應期望一次改變現狀。遇到不合適的老師應該聽從直覺。學習後需練習,維持品質的生活需要做相對的工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學習助人技巧時,我們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吸收大量知識,對某些學派很感興趣,另一種是對所學內容感興趣,但進入晤談情境中很害怕。這其中的誤區有三種,包括學派過早應用、無法找到心理師的位置、以及忽略基本功。這些誤區都可以透過學習避免。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一位患有失智症及神經受損的患者,透過靈氣療法的自我療癒之路。蘇老師重新設計了課程安排,讓學生得以一對一的形式進行教學,並結合自我靈氣的方案設計和個案管理模式,陪伴她完成了初級班結束後數個月內的自我療癒目標。文章中也詳細介紹了靈氣課程的內容和時間安排,以及學生的學習心得分享。
心理師跨領域學習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以及晤談技巧,從事心理領域的人士必須花時間學習新的領域語言和技巧,以備面對不同的個案挑戰。
參加課程的動機 我從未認真想過有沒有 SOP 可以拆解問題、分析問題,建立一套框架,有助於達到想要的目標。課堂前的自我準備、課堂中與人互動我相信是這堂課亮點之一,這將顛覆傳統大學課堂被動吸收與發想的印象。(結果好像遠遠不只 SOP,而是大腦都重整了!) 課程組成 首先,學生與引導師(facil
Thumbnail
想要製作線上課程嗎?很多人對製作課程充滿疑慮,其實對課程生產持有固有印象,以及沒有嘗試過用課程形式做輸出。本文將介紹職場人可以拿來作為課程資料的知識資產包括三個層次,以及具備做一門課程的能力。值得沉澱下來做成課程的知識資產對於有需要的學員都將有很大幫助。
Thumbnail
企業透過線上課程做經驗沉澱的情境有兩類:一類是業務專家在工作中實時的有效經驗需要被推廣和傳承,但線下分享不利於長期留存;另一類是職位對員工的能力要求變化得比較快,需要有成體系的課程幫助員工提升業務能力,但不一定能在外部購買到相關的課程,需要企業內業務人員自行生產。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可以提供有用的技巧和策略,但其中一些應該被視為輔助工具,而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專業治療和個人化的方法可能更適合處理問題。 身心靈課程通常是一種通用的方法,無法考慮到每個人的獨特需求和背景。每個人的心靈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通用的課程可能無法完全滿足每個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