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咖啡。生活與解答

raw-image

回想喝咖啡20多個年頭以來,原來自己喝的不是創造台灣黑金經濟的奇蹟,也不是世界出名的冠軍咖啡,而是借由咖啡喝出了生活的各種滋味。

我喜歡咖啡廳裡瀰漫著的咖啡香氣,在那一刻,感受著身體和心理在緊湊的生活中得到一絲的放鬆和解放。更喜歡靜靜的坐在咖啡廳裡,任由腦子放飛,開啟無限想像。

疫情之前,我無意發現住家附近新開了一間咖啡廳,於是就光顧了一下,雖然裡頭沒有什麼特別的裝潢,拿鐵也是拿鐵的味道,但我在書架上發現了一本『解答之書』。

翻開第一頁,看了使用說明,要專注於一個封閉性的問題上,藉由感動翻開隨便一頁,那就是書本給的答案。說來挺有趣,我還在咖啡廳裡玩了一會兒。我對這本書下了個總結心得,當有選擇性障礙時,不妨就翻翻書,我翻閱的這本是中英文對照版,所以也可以拿來當做學習英文的途徑。當然這本書不能當做是選擇人生大事的決定,否則就太迷信,失去自我的決定權了。

人生這條路,任何人都有迷茫的時候,連我都不例外。我們會焦慮於解決問題上,這時候如果有人來拉一把,或是指引一條路,為自己解決了問題,那是多麼開心的一件事情。

喝咖啡那麼長的日子以來,我發現『心境轉變咖啡選擇跟著改變』。一開始接觸咖啡時,我喝的是虹吸式咖啡,那時很流行單品咖啡,藍山、巴西、曼特寧等等。說實在的,我自己並不是挺愛,反而是喜歡當時在台灣還不流行的義大利咖啡,特別是濃縮咖啡,那種強烈的口感,搭上一口巧克力,就讓我覺得無比幸福。接著我愛上了拿鐵咖啡,一喝就是好幾年,從咖啡廳喝到便利商店,似乎拿鐵變成了生活中的標配。這幾年不知怎麼的突然改喝黑咖啡,但又不是含有果酸的那種,反而是喜歡那種厚實苦後回甘的口感,再搭上巧克力,充滿簡單的幸福感。

也因為咖啡的流行,跟著也出現了咖啡占卜,可惜的是一般咖啡無法執行這樣的占卜法,連我自己也喝不習慣。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從習慣洞察人心》這本書中提到,從一個人愛喝的咖啡類型,可以看出他的人格,從內向、外向、完美主義、溫暖、敏感或是喜愛社交,利用一杯咖啡的時間,觀察自己與身邊的人的「生活哲學」。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上網搜尋。

我自己本身是健康管理師也是心靈療癒師,至於咖啡對身體的好壞,我只能說反事不能太過,太過容易造成物極必反的現象。喝咖啡也是需要視生理狀況及需求飲用,這樣對身體才有好處。我自己以前喜慣在睡前喝咖啡,這是曾經賣咖啡豆給我的老闆教我的,親身體驗過一段時間,感覺真是好。原因是咖啡中有個特別的成份,它能有效達到腦袋鎮靜的效果,因此我都會在喝了咖啡30分鐘內上床睡覺,只要不被打擾,通常早上醒來的時候都特別有精神。

現在對我來說咖啡本身並無好壞之分,自己也會依照生理需求或是當下的心情選擇自己想喝的咖啡,這當中並不存在著專業不專業,也不存在著品味高或低,更不存在著喝咖啡的虛榮感,只是在一杯咖啡中去滿足身心的需求,由一杯咖啡體會生活中的酸、甜、苦、澀各種滋味,去明白人生的意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相信所不相信的世界,凡事都有可能。「療癒是一生通往美好的旅程」旅程中每個人都會尋求適合自己方式去達到身心靈平衡的目標。希望用自己最微薄的力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無論是在家裡或是享受孤獨時,寫文章都是我快樂的事。我相信友善的態度能夠帶來更多的溝通與合作。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