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工作中的團隊精神

   過往職涯諮詢時,來訪者曾有一種困境,初入職場卻不想麻煩同事,不想問很多問題或是請求協助。


撇開職涯諮詢的引導不談,以我個人而言,我是很能感同身受這樣的困境。


曾經自己的工作負荷太重時,寧願讓工作逾限,也不想尋求主管或是同事的協助,很多想法在腦中交錯,例如:不想把自己應該做的工作丟給同事,尤其和同事感情又不錯,生怕自己變成一個都在推工作的人。以及,自己動作太慢了,不想讓同事主管覺得自己無能處理好事情。


結果,工作逾限了,團隊目標的達成率減了一筆。


以當時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沒有將多的工作丟給同事,所以我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和形象,也讓同事不會更添工作負重,可能也保全了和同事的情誼。


但是,另一個角度來說,我這樣像是自己都擔起來的行為,是有團隊精神嗎?


看起來無私,也自私。


回到這週的復盤,是另一個看起來無私也自私的體驗。


我的上一個工作,前輩們非常鼓勵問問題,比起出錯,他們更傾向新人把問題問到透徹,多問也無妨。但是我後一份工作,卻是另一種態樣──同事們的步調都非常忙碌緊湊,是非常需要新人積極獨立成長的。


所以在我剛進公司的菜鳥時期,過得非常痛苦,因為自己什麼基本技能都不會就算了,更可怕的是,連主動學習的概念都沒有。


上班看著電腦發呆,等著別人來教自己,不然就是遇到什麼問題,整理也沒整理劈頭就直接無腦問,更別說什麼舉一反三,絕對沒有那種事。


自然而然被主管電到不行,好在主管雖然言語凌厲,卻仍是願意提點與教導,那段黑暗時期,也因為身邊人們的支持才順利地走過去。


所以至今,公司來新共事的同事,自己似乎總能看到過去自己的一些影子。


多幫忙一些、多分擔一些,或是在新人詢問時有問必答,即便許多相似的問題已經出現四五次以上。直到後來終於發現自己耗費太多時間在非自己的工作之上,上班時間處理別人的事情,自己的主要工作卻無法完成。


主管說,新同事來到公司並不算短的時間,許多基本的事情還無法上手,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要旁人放下手邊工作來幫忙,重複性的問題始終無法學會,也許對公司而言,他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我直接幫同事做,自以為是在幫;我直接回答同事,不管對方問了幾次一樣的問題,我依然好聲好氣,以為是自己特別有耐心。


殊不知,只是幫對方解決了當下的問題,卻沒有讓他有主動成長學習的機會,反而讓他成為了不適任者。


更甚者,我壓縮到自己處理主要業務的時間,拖慢團隊進度。


看起來無私的協助同事、延後自己的工作時間,實際上卻是在讓整體團隊進度延宕。


看起來無私的回答同事的問題,實際上卻是自私的自我表現,反而讓對方變成了不適任者。


在組織與團隊中,自己的『角色』至關重要,我是扮演了什麼角色?我是為了什麼而在這裡工作?組織與團隊是為了什麼才把我放在此處?


我的職位意義為何?


新同事的職位是輔助性質的,協助執行和電話回復,然而當這些輔助性質的案件來到我這邊的時候,我卻心中帶著一個檻,認為把它轉交新同事這樣的行為,一來像是在推工作、二來我做很熟練了,肯定是比較快。


彷彿所有的工作來我這邊,只要我會做,不管那實際上是不是我這個職位應該做的事情,我都沒有臉皮將它轉交給團隊中對的人處理。


我心想著,劃清工作的行為就是推工作,然而我並非主管,又有什麼立場去推工作?


我將此事和摯友分享,摯友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輔助職位被請來就是為了分擔主要業務以外的其他細節,你身為主辦,應該要證明你是清楚團隊狀況,有能力劃分主次以及分派細節任務給輔助者。


分派工作或許是主管的工作,但是在團隊中身為主辦,你必須要證明自己是有影響力和領導力的。


這番話,對我而言是很有意義的。


不管是所有的事情都不願分擔給別人、怕造成別人的負擔;或者是所有的事情都攬起來做,這樣的視角和行為出發點,永遠只停留在個人,而沒有團隊。


團隊存在的目的是透過各司其職的力量,讓共同目標達成,而不是為了展現個人意志或形象所存在。


所有人在團隊中都有一個角色和主要的任務,擅自將別人應該做的事情攬起來做,是一種越權;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卻寧可折損團隊利益,也不願尋求幫助,則是一種自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