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人看電影| 從速食遊戲反思流量至上的年代,我們還相信品牌的力量嗎?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速食遊戲

速食遊戲


“我看到商機絕不放過,然後我會投入、放手一搏,我相信會成功就去做” –《速食遊戲》


前陣子在搜尋NETFLIX上的片單時,看到了速食遊戲(The Founder)這部片,因為本來就對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感興趣,加上對麥當勞帝國到底是怎麼被建立起來的感到好奇,於是二話不說選定了這部片來看。

在電影中,其中一個橋段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戲中的主角雷克洛克,原本是一名成天抱著一台奶昔機挨家挨戶敲門的落魄中年業務員,他自從某天因緣際會發現麥當勞創始店,看見潛藏在背後的龐大商機後,他立刻試圖說服麥當勞兄弟讓他加盟,但兩兄弟一開始讓他吃了閉門羹,在他鍥而不捨,二度登門造訪時,他說了一句話終於讓兩兄弟改變了心意

「讓麥當勞成為美國的新教堂」

雷克洛克發現1950 年代的美國,路上處處可見法院與教堂,社區間卻很少出現適合全家人用餐的餐廳,於是他想把麥當勞打造成一個如教堂般信仰中心的存在,而且不只週末才開,而是周一到周日都敞開大門為人們服務,當麥當勞成為全家用餐聚會的據點,麥當勞販賣的不再只是食物,而是快樂的用餐氣氛。


國旗、十字架、黃金拱門從此成為美國重要的「flag」

當雷克洛克用一句他對麥當勞的品牌信仰成功說服麥當勞兄弟讓他加盟時,在廣告代理商工作多年的我內心頓時湧起了一股熟悉的熱血感,我想起曾經也是業務員的奧美創辦人大衛·奧格威。

兩人除了都是業務員出身之外,還有同樣相信品牌力這個共同點。

同樣都是賣漢堡,麥當勞賣的是一種美國文化,同樣是賣車,奧格威要賣的不是速度是高度。

好的商品會吸引人,但真正打動人心的從來都不只是商品,更多是背後所傳遞的願景、觀點、對美好生活的想像⋯這就是品牌,這些才是能真正觸動人心的銷售魔法。


流量至上的年代 我們還相信品牌的力量嗎?

有感於近幾年廣告生態的改變, 越來越多大品牌選擇將行銷資源投入在媒體投放以及與自媒體網紅的合作,越來越少客戶願意花預算在好好說一個故事,打響一句Slogan、一支形象影片上,比起相信自身品牌的力量,大多數人更信任能為品牌創造效益的流量。

雖然感傷但也不難理解,因為品牌的力量是無形的價值,需要時間積累,也無法被數字量化,在這個6秒定生死的短影音年代,還有誰願意冒險花資源投資在成效無法立竿見影的事情上,誰還記得我們喜愛NIKE是因為認同品牌的價值觀,而不只是一雙好穿耐跑的球鞋。

真正重要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

速食遊戲這部片就像是在流量至上、數據為王的年代提醒著我,透過廣告創意幫助客戶建立品牌,發揮社會影響力,我們在創造著的是一個又一個不同意義上的新教堂,而不只是冰冷的數據。

這是廣告人存在的價值,也是我對品牌力的信仰,

直到現在,我依然如此相信著。


--------------------------------------------------------------------------------------------


初來乍到方格子,每一個按讚、追蹤、留言都是莫大的鼓勵🥺🥺🥺


讓我有動力繼續分享關於高敏人的(內心)世界...謝謝大家🙏


歡迎進入高敏感人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幾天在公司,無意間聽到附近的同事用很高的聲調對她旁邊的人說了一句 「你也太敏感了吧!」 每次聽到這種話或反應,老實說,一開始的我也會習慣性先反省自己是不是真的太玻璃心或是小題大作,但漸漸的我從敏感這個詞帶來的自卑心態轉為不能理解。 基本上,形容特質的詞彙,本來就會依每個人的個性、取向
所以,該怎麼劃界線? 自從開始接觸身心靈之後,很常在網路上看到各種文章提到「劃界線的重要」, 對身為高敏感人的我來說,這真的是一件很需要學習與練習的事。 雖然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但卻很少人分享「該怎麼劃界線?」 我曾經歷過像刺蝟一般的時期,當時的我以為所謂的劃界線就是要讓對方清楚明白我
下午去隸屬公家機關的客戶那開會,老實說,原本以為公務人員就是只會訂團購等下班,心想很大機率應該會是一場無效會議,但後來會議上客戶提出的問題徹底顛覆了我原先的想法,每個人提出的問題都條理分明,邏輯清晰,在追求效率,競爭激烈的廣告代理商工作的我,一聽就知道那是認真消化,思考過後才能問出的問題。 不
前陣子聽了台通,那一集的主題是一個自由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節目邀請到藍亦明來聊聊他從HOWHOW工作室辭職後, 到現在自己創業這一路以來的心路里程。 在訪談快接近尾聲的時候,有一段談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藍亦明提到離職之後,他改變了很多心裡面的想法, 看淡了很多事情,對很多事情都已
「千萬別把愛好當成職業,就像不要把喜歡的歌設成鬧鈴一樣。」 前陣子,前同事在IG上分享了陸劇驕陽伴我裡的一段台詞, 她在內文中提到,”以前的我超級認同這句話,認為興趣跟職業應該要完全分開,才能在工作壓垮你時,有個東西可以接著你。但近期想法漸漸鬆動,一個人一輩子要花這麼多時間在工作,如果做
直接說結論:我會二訪。 起初看到網路上兩極的評價,老實說還真有點擔心 等我自己親身體驗過後,瞬間豁然開朗,為何飛花落院的評價始終很兩極 怎樣才叫值得? 關於「值得」,每個人評斷的標準都不同  但我覺得有一個共同的評斷基準,那就
前幾天在公司,無意間聽到附近的同事用很高的聲調對她旁邊的人說了一句 「你也太敏感了吧!」 每次聽到這種話或反應,老實說,一開始的我也會習慣性先反省自己是不是真的太玻璃心或是小題大作,但漸漸的我從敏感這個詞帶來的自卑心態轉為不能理解。 基本上,形容特質的詞彙,本來就會依每個人的個性、取向
所以,該怎麼劃界線? 自從開始接觸身心靈之後,很常在網路上看到各種文章提到「劃界線的重要」, 對身為高敏感人的我來說,這真的是一件很需要學習與練習的事。 雖然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但卻很少人分享「該怎麼劃界線?」 我曾經歷過像刺蝟一般的時期,當時的我以為所謂的劃界線就是要讓對方清楚明白我
下午去隸屬公家機關的客戶那開會,老實說,原本以為公務人員就是只會訂團購等下班,心想很大機率應該會是一場無效會議,但後來會議上客戶提出的問題徹底顛覆了我原先的想法,每個人提出的問題都條理分明,邏輯清晰,在追求效率,競爭激烈的廣告代理商工作的我,一聽就知道那是認真消化,思考過後才能問出的問題。 不
前陣子聽了台通,那一集的主題是一個自由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節目邀請到藍亦明來聊聊他從HOWHOW工作室辭職後, 到現在自己創業這一路以來的心路里程。 在訪談快接近尾聲的時候,有一段談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藍亦明提到離職之後,他改變了很多心裡面的想法, 看淡了很多事情,對很多事情都已
「千萬別把愛好當成職業,就像不要把喜歡的歌設成鬧鈴一樣。」 前陣子,前同事在IG上分享了陸劇驕陽伴我裡的一段台詞, 她在內文中提到,”以前的我超級認同這句話,認為興趣跟職業應該要完全分開,才能在工作壓垮你時,有個東西可以接著你。但近期想法漸漸鬆動,一個人一輩子要花這麼多時間在工作,如果做
直接說結論:我會二訪。 起初看到網路上兩極的評價,老實說還真有點擔心 等我自己親身體驗過後,瞬間豁然開朗,為何飛花落院的評價始終很兩極 怎樣才叫值得? 關於「值得」,每個人評斷的標準都不同  但我覺得有一個共同的評斷基準,那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隨著Netflix推出《魷魚遊戲2》,許多人考慮重新訂閱或更換方案。本文探討了不同的Netflix訂閱方案以及如何利用信用卡提升訂閱金額的現金回饋。從基本、標準到高級方案,各自的價格和畫質支援都一一介紹。此外,推薦了幾款能提供高比例回饋的信用卡,幫助使用者在享受影視娛樂的同時,節省更多的開支
Disney+話題鉅作《照明商店》於上週圓滿收官,僅僅八集的劇情便帶給觀眾無盡的情感衝擊,同時也讓原作者「姜草」的名字再度成為熱議焦點。無論這部作品最後為你帶來的是遺憾、感動,還是驚嚇,都別忘了在演職員表結束後留意精彩彩蛋。
《膽大黨》融合多元主題,包含超自然、戰鬥、校園戀愛、搞笑等元素。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作品,在此提供5 個必看推薦理由,不管是精美的作畫,緊湊的劇情,還是精彩的配樂,絕對讓你笑到哭、再哭到笑!如果你還沒有看過《膽大黨》,千萬不要錯過~
《海灘男孩》心得感想:岡田惠和的新作《再見的延續》剛播出不久,他的90年代經典作品《海灘男孩》也登上了Netflix,看著方形的「電視畫面」,以及90年代氛圍的畫質、色調,有種考古的感覺。1997年的我才剛滿一週歲又幾天,完全看不懂在演什麼哈,但現在28歲作為小社畜的我,完全能懂這部作品好看的地方。
為一直以來隱藏著的古代時期做出描繪,觀眾已經能理解詛咒的源頭以及動機。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犬系戀人》每週跟播文章。
Netflix追劇,人氣動漫《派對咖孔明》Netflix上演”共12集,2022年上演。動漫劇情主要飾演角色有諸葛孔明、劉備、月見英子、老闆小林、久遠七海、前園桂司、瑪麗亞·迪賽兒、RYO、MASA、TAKU等。
隨著Netflix推出《魷魚遊戲2》,許多人考慮重新訂閱或更換方案。本文探討了不同的Netflix訂閱方案以及如何利用信用卡提升訂閱金額的現金回饋。從基本、標準到高級方案,各自的價格和畫質支援都一一介紹。此外,推薦了幾款能提供高比例回饋的信用卡,幫助使用者在享受影視娛樂的同時,節省更多的開支
Disney+話題鉅作《照明商店》於上週圓滿收官,僅僅八集的劇情便帶給觀眾無盡的情感衝擊,同時也讓原作者「姜草」的名字再度成為熱議焦點。無論這部作品最後為你帶來的是遺憾、感動,還是驚嚇,都別忘了在演職員表結束後留意精彩彩蛋。
《膽大黨》融合多元主題,包含超自然、戰鬥、校園戀愛、搞笑等元素。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作品,在此提供5 個必看推薦理由,不管是精美的作畫,緊湊的劇情,還是精彩的配樂,絕對讓你笑到哭、再哭到笑!如果你還沒有看過《膽大黨》,千萬不要錯過~
《海灘男孩》心得感想:岡田惠和的新作《再見的延續》剛播出不久,他的90年代經典作品《海灘男孩》也登上了Netflix,看著方形的「電視畫面」,以及90年代氛圍的畫質、色調,有種考古的感覺。1997年的我才剛滿一週歲又幾天,完全看不懂在演什麼哈,但現在28歲作為小社畜的我,完全能懂這部作品好看的地方。
為一直以來隱藏著的古代時期做出描繪,觀眾已經能理解詛咒的源頭以及動機。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犬系戀人》每週跟播文章。
Netflix追劇,人氣動漫《派對咖孔明》Netflix上演”共12集,2022年上演。動漫劇情主要飾演角色有諸葛孔明、劉備、月見英子、老闆小林、久遠七海、前園桂司、瑪麗亞·迪賽兒、RYO、MASA、TAKU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一、#你是非理性的消費者。 #麥當勞身為全球化資本擴張巨獸, 進行「高效率與標準化」運營 (#泰勒主義)。它用文化商品, 來塑造品牌和包裝消費, 利用消費異化的虛假意識與支配。 麥當勞將「快樂、幸福」等理念, 與其產品相連結,讓消費者相信, 透過消費能獲得心理滿足。 消費者
麥當勞(McDonald's)成立於1955年4月15日。其創始人雷·克洛克(Ray Kroc)在美國伊利諾州德斯普蘭斯開設了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原本的麥當勞兄弟餐廳則是在1940年開業,但雷·克洛克的加入與其擴展策略,使得麥當勞成為全球知名的速食連鎖品牌。 雷·克洛克(Ray Kroc)在麥當
Thumbnail
你知道第一間美國境外的麥當勞在哪裡嗎? 登登登登~~點進去就知道了啦🤣
Thumbnail
在麥當勞於商場上大獲成功後,複製其模式經營的企業不勝枚舉,而其中最早複製麥當勞經營模式,並成功晉升勝利組的,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漢堡王」了。
Thumbnail
⋯⋯畢生 35 年的武功絕學都用上了——持續 35 年的業務之心——等到他回過神來,儼然已成為了別人眼裡的經營之神。
Thumbnail
在通貨膨脹波及下,麥當勞的生意陷入低迷,為了挽救困境,麥當勞總部決定推出一張神祕的「甜心卡」,以獨特的方式提升買氣。 1995年麥當勞廣告“麥當勞都是為你”
Thumbnail
麥當勞雖然越來越貴,卻也是我喜歡的垃圾食物之一,其中一個原因是,他是聊天、放空、工作的好地方。 但這些速食其實製造的垃圾不會比較少,每種食物就是一個包裝,而且用了一次就必須丟掉,就換回收,也因為油膩而必須多出許多處理程序。 以前所謂環保產品不流行時,我就是像大家那樣一起製造垃圾,
Thumbnail
麥當勞如果沒有經歷品牌想像的節奏,從專注餐飲內容變成房地產大亨 那也就只能成為"職人精神的一間速食店" 不管你是看麥當勞CEO的故事、臉書CEO的故事、賈伯斯的故事等等電影或書籍 他們必然會附帶著心機算計與道德缺陷,創造行銷但也在偷取創意的模糊地帶 不過也是因為有算計才能創造"習慣
Thumbnail
麥當勞就是一個很經典的品牌案例 創這個品牌跟速食餐飲的不是後來我們知道的CEO雷克羅克 而是當初另外兩個兄弟 他們要的是"職人精神的快餐模式" 職人精神是很難複製的,每一個市場跟客群也不同,所以他們開放加盟都是失敗 而雷克羅克要的是"品牌快速擴展的淺力"不是在專注"職人精神" 控制麥
透過麥當勞來台的相關資料,瞭解這事件所涉及的行動者有哪些。
Thumbnail
一、#你是非理性的消費者。 #麥當勞身為全球化資本擴張巨獸, 進行「高效率與標準化」運營 (#泰勒主義)。它用文化商品, 來塑造品牌和包裝消費, 利用消費異化的虛假意識與支配。 麥當勞將「快樂、幸福」等理念, 與其產品相連結,讓消費者相信, 透過消費能獲得心理滿足。 消費者
麥當勞(McDonald's)成立於1955年4月15日。其創始人雷·克洛克(Ray Kroc)在美國伊利諾州德斯普蘭斯開設了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原本的麥當勞兄弟餐廳則是在1940年開業,但雷·克洛克的加入與其擴展策略,使得麥當勞成為全球知名的速食連鎖品牌。 雷·克洛克(Ray Kroc)在麥當
Thumbnail
你知道第一間美國境外的麥當勞在哪裡嗎? 登登登登~~點進去就知道了啦🤣
Thumbnail
在麥當勞於商場上大獲成功後,複製其模式經營的企業不勝枚舉,而其中最早複製麥當勞經營模式,並成功晉升勝利組的,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漢堡王」了。
Thumbnail
⋯⋯畢生 35 年的武功絕學都用上了——持續 35 年的業務之心——等到他回過神來,儼然已成為了別人眼裡的經營之神。
Thumbnail
在通貨膨脹波及下,麥當勞的生意陷入低迷,為了挽救困境,麥當勞總部決定推出一張神祕的「甜心卡」,以獨特的方式提升買氣。 1995年麥當勞廣告“麥當勞都是為你”
Thumbnail
麥當勞雖然越來越貴,卻也是我喜歡的垃圾食物之一,其中一個原因是,他是聊天、放空、工作的好地方。 但這些速食其實製造的垃圾不會比較少,每種食物就是一個包裝,而且用了一次就必須丟掉,就換回收,也因為油膩而必須多出許多處理程序。 以前所謂環保產品不流行時,我就是像大家那樣一起製造垃圾,
Thumbnail
麥當勞如果沒有經歷品牌想像的節奏,從專注餐飲內容變成房地產大亨 那也就只能成為"職人精神的一間速食店" 不管你是看麥當勞CEO的故事、臉書CEO的故事、賈伯斯的故事等等電影或書籍 他們必然會附帶著心機算計與道德缺陷,創造行銷但也在偷取創意的模糊地帶 不過也是因為有算計才能創造"習慣
Thumbnail
麥當勞就是一個很經典的品牌案例 創這個品牌跟速食餐飲的不是後來我們知道的CEO雷克羅克 而是當初另外兩個兄弟 他們要的是"職人精神的快餐模式" 職人精神是很難複製的,每一個市場跟客群也不同,所以他們開放加盟都是失敗 而雷克羅克要的是"品牌快速擴展的淺力"不是在專注"職人精神" 控制麥
透過麥當勞來台的相關資料,瞭解這事件所涉及的行動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