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週身體修復練習:以黃金比例打造動靜平衡的漢方健康計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金石堂

圖片來源:金石堂


當我們談論著自己「理想生活」的樣貌時,總是會提到關於工作、旅行或興趣,但我們可曾想過即便我們什麼都不做,也會受到外在環境而影響身心狀況,比如天氣變化時可能會突然感覺到心情低落或身體不適,但我們多半只想到當下去解決問題,而鮮少想過應該要超前部署來應對。


《52週身體修復練習》這本書的作者鈴木知世是針灸師及漢方醫學研究家,他從漢方醫學的角度告訴讀者應該要順應季節而有不同的養生方法,也告訴我們所謂的「中庸」應該是建立在「平衡」的前提,而所謂的「平衡」也並非是每件事情都採取相同比例的方式,而是應該要視季節、月份、時間和環境而做出變化。


簡單舉例來說,夏天與冬天的運動量應該相同嗎?而哪一個月份尤其應該要休養生息呢?我想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而作者在這本書便為我們提供了一整年份的生活指南,從飲食、活動、休息著手,也列舉了最具代表性的六種體質來讓讀者一一檢視自己最適合實踐哪一種生活習慣。


書中提到夏天是「養心」的季節,所以應該要多活動,藉由運動發洩精力,是夏天最好的健康法;春天是適合「多喝水」的季節,每天最少應該喝兩公升的水,若要避免花粉症所導致的不適症狀,就盡量不要到戶外運動;秋天則是好好「養肺」的季節,當肺功能下降時,會導致異位性皮膚炎及引發咳嗽或支氣管炎等慢性疾病;冬季養生可以吃肉「補腎」,同時也要注意腰腹部保暖。


作者以自身的專業分享了許多穴位的保養方法及伸展操,也提到若是想要排除體內濕氣要食用豆類、玉米和牛蒡等食物,若是想要增加肌膚的濕潤度則推薦秋天的梨子跟葡萄,但要注意梨子不適宜食用過多,否則會使體內寒氣過量。


這本書很貼心地把每個月份以週來細分,讀者可以藉此了解每個季節對於身體有哪些關聯與影響,並且隨之挑整自己的生活型態,每當我們興致勃勃地制定當年度旅遊與學習計畫之餘,也該花一點心思在我們的身體與心理健康上,尤其在愈發異常的氣候變化之下,更不能小覷身體不適所帶來的慢性疾病問題。

avatar-img
208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耶誕老公公一直被賦予溫暖又慈祥的形象,但他有沒有可能也是如常人一樣會遺失東西呢? 故事敘述小女孩在耶誕夜撿到了一隻大大的紅手套,她隨即認定是耶誕老公公不小心掉落在小鎮路上的,於是展開了尋找耶誕老公公的行動。 然而,到底要循著馴鹿的蹤跡,抑或是觀察每一處屋簷的煙囪呢? 作者三浦太
提到「學習」兩個字,你的直覺會聯想到哪個場域呢?我猜測多數人大概會想到求學時期在學校或家裡苦哈哈地為了考試而學習,也因為對於學習的經驗是傾向負面的,自然對於「學習」感到排斥與恐懼,原以為離開校園可以從此脫離學習的噩夢,沒想到卻在當上父母後必須重新面對學習所來的諸多挑戰。 其實打從人一出
還記得在前兩年疫情期間,博客來電子商務平台的銷售第一名商品曾出現過「統一肉燥麵」,當時的我得知這個訊息時不由得會心一笑,因為這款泡麵正是我從小吃到大,直至今日都是家裡不可或缺的常備品。 泡麵,作為一種被公認為不健康的食物,因為其便利性及多變的口味而在市場上屹立不搖,尤其得知颱風將至之時總會
因為我們是家人,所以彼此觀看與觸碰身體是親密的表現。 因為我們是閨蜜,所以分享彼此的身體隱私部位是友情的展現。 許許多多的原因似乎告訴我們交情深淺關係著能展露身體到什麼程度,也時常會因為某一次的親密舉動而認定往後的每一次都可以比照辦理,這其實都代表了尚未真正建立正確的身體自主權觀
許多人說待確定提出辭呈之時即是不需要忍耐的時候。 但女性邁入婚姻之時卻被耳提面命凡事必須為了家庭而忍耐,即便沒有人刻意叮嚀也不自覺賦予圓滿家庭的任務,彷彿婚姻幸福與否端看女性願意噤聲幾分? 當媳婦埋怨自己為了家庭疲於奔命而睡眠不足時,婆婆會說:「當媽媽就是這樣。」 短短的一句話
每天打開電腦及手機,總是會看到許多新聞及資訊,有的文章內容乍看講述得頭頭是道,實則充滿矛盾及錯誤之處,但偏偏看到底下有海量的附和留言及嘆為觀止的分享數,總是讓我忍不住感到自我懷疑,到底是我對於事情太過注重理性邏輯與正確價值觀,還是現代人確實欠缺自行思考判斷的能力? 《不被洗腦的思維練習》這
耶誕老公公一直被賦予溫暖又慈祥的形象,但他有沒有可能也是如常人一樣會遺失東西呢? 故事敘述小女孩在耶誕夜撿到了一隻大大的紅手套,她隨即認定是耶誕老公公不小心掉落在小鎮路上的,於是展開了尋找耶誕老公公的行動。 然而,到底要循著馴鹿的蹤跡,抑或是觀察每一處屋簷的煙囪呢? 作者三浦太
提到「學習」兩個字,你的直覺會聯想到哪個場域呢?我猜測多數人大概會想到求學時期在學校或家裡苦哈哈地為了考試而學習,也因為對於學習的經驗是傾向負面的,自然對於「學習」感到排斥與恐懼,原以為離開校園可以從此脫離學習的噩夢,沒想到卻在當上父母後必須重新面對學習所來的諸多挑戰。 其實打從人一出
還記得在前兩年疫情期間,博客來電子商務平台的銷售第一名商品曾出現過「統一肉燥麵」,當時的我得知這個訊息時不由得會心一笑,因為這款泡麵正是我從小吃到大,直至今日都是家裡不可或缺的常備品。 泡麵,作為一種被公認為不健康的食物,因為其便利性及多變的口味而在市場上屹立不搖,尤其得知颱風將至之時總會
因為我們是家人,所以彼此觀看與觸碰身體是親密的表現。 因為我們是閨蜜,所以分享彼此的身體隱私部位是友情的展現。 許許多多的原因似乎告訴我們交情深淺關係著能展露身體到什麼程度,也時常會因為某一次的親密舉動而認定往後的每一次都可以比照辦理,這其實都代表了尚未真正建立正確的身體自主權觀
許多人說待確定提出辭呈之時即是不需要忍耐的時候。 但女性邁入婚姻之時卻被耳提面命凡事必須為了家庭而忍耐,即便沒有人刻意叮嚀也不自覺賦予圓滿家庭的任務,彷彿婚姻幸福與否端看女性願意噤聲幾分? 當媳婦埋怨自己為了家庭疲於奔命而睡眠不足時,婆婆會說:「當媽媽就是這樣。」 短短的一句話
每天打開電腦及手機,總是會看到許多新聞及資訊,有的文章內容乍看講述得頭頭是道,實則充滿矛盾及錯誤之處,但偏偏看到底下有海量的附和留言及嘆為觀止的分享數,總是讓我忍不住感到自我懷疑,到底是我對於事情太過注重理性邏輯與正確價值觀,還是現代人確實欠缺自行思考判斷的能力? 《不被洗腦的思維練習》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養心安神,遠離濕寒倦怠,夏天是鍛鍊強健體魄的關鍵時刻 四季調養--一種從根本的改變 夏天在一年中如同一日的正午,是陽氣最旺的時段。人體不僅皮膚表層毛孔舒張,筋膜也較易伸展,新陳代謝也是一年中最旺盛的時候,把握這段時間做到三個重點,就可以幫助身體在接下來的秋冬舒服健康。 🔶提升心氣,養生應以養
Thumbnail
立秋節氣養生應特別關注「護肺潤燥」,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季節變化。適合立秋食用的食材包括銀耳、蓮藕、竹筍、芝麻、蜂蜜、水梨等。此外,生活習慣上也應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保持室內濕度和減壓放鬆。
Thumbnail
活動日期:7月20、21、22日(六、日、一) 節氣慶典:7月22日(一) 1.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節,中醫師提醒,夏季養生的重點在於「養心」,建議飲食上可吃當季瓜果類,取代含糖量高的冰品飲料更能消暑。 2.「大暑時吃鳳梨」的習慣,因為這時候的鳳梨是最好
Thumbnail
小暑,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這個時候,氣溫開始升高,濕氣增多,我們需要適當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適量攝取維生素豐富的食物,補充足夠的水分,保持規律的作息,適度運動,以及調節心情都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夏至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節,提供適應季節變化的機會。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退火消暑、保持身心健康。
Thumbnail
芒種節氣的到來,高溫高濕的環境讓人容易感到食慾不振、心浮氣躁。補充水分、清淡飲食、多吃紅色食材和寒涼性食物,適度運動,讓我們度過一個舒適、健康的夏季。
Thumbnail
小滿時節氣溫逐漸升高,濕熱悶人,需注意清淡飲食、食苦嘗鮮、保持運動並靜心養神等養生要點,以促進身體代謝,排濕祛熱,調節情緒,保持健康活力。
Thumbnail
立夏落在每年國曆的5月5日或6日或7日,2024年的立夏則是5月5日星期日,此時太陽在黃道上運行至45度。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 立夏養心 夏天屬火,火氣通於心,故夏季與心氣相通 。養心,就要靜養,避免大量出汗,因汗出易傷陽。同時,立夏之後,應順應自然界晝長夜短的
Thumbnail
夏天逐漸來臨,高溫帶來的不適需要特別注意。清淡飲食、攝取纖維食物以調理身體,多喝水保持水平衡,多吃紅色食物來養護心臟。保護好自己的心臟,享受夏日的清涼和舒適。
《52週身體修復練習》是一本教讀者以黃金比例打造動靜平衡的漢方健康計劃的參考書,對於每個季節、每個月、每週都有明確的活動建議,包括運動、肌力、耐力訓練、睡眠、伸展操、穴位按摩、飲食等。這讓讀者能在不同季節、不同時期搭配適合的活動,達到更好的健康效果。
Thumbnail
養心安神,遠離濕寒倦怠,夏天是鍛鍊強健體魄的關鍵時刻 四季調養--一種從根本的改變 夏天在一年中如同一日的正午,是陽氣最旺的時段。人體不僅皮膚表層毛孔舒張,筋膜也較易伸展,新陳代謝也是一年中最旺盛的時候,把握這段時間做到三個重點,就可以幫助身體在接下來的秋冬舒服健康。 🔶提升心氣,養生應以養
Thumbnail
立秋節氣養生應特別關注「護肺潤燥」,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進行適當調整,以適應季節變化。適合立秋食用的食材包括銀耳、蓮藕、竹筍、芝麻、蜂蜜、水梨等。此外,生活習慣上也應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保持室內濕度和減壓放鬆。
Thumbnail
活動日期:7月20、21、22日(六、日、一) 節氣慶典:7月22日(一) 1.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節,中醫師提醒,夏季養生的重點在於「養心」,建議飲食上可吃當季瓜果類,取代含糖量高的冰品飲料更能消暑。 2.「大暑時吃鳳梨」的習慣,因為這時候的鳳梨是最好
Thumbnail
小暑,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這個時候,氣溫開始升高,濕氣增多,我們需要適當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適量攝取維生素豐富的食物,補充足夠的水分,保持規律的作息,適度運動,以及調節心情都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夏至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節,提供適應季節變化的機會。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退火消暑、保持身心健康。
Thumbnail
芒種節氣的到來,高溫高濕的環境讓人容易感到食慾不振、心浮氣躁。補充水分、清淡飲食、多吃紅色食材和寒涼性食物,適度運動,讓我們度過一個舒適、健康的夏季。
Thumbnail
小滿時節氣溫逐漸升高,濕熱悶人,需注意清淡飲食、食苦嘗鮮、保持運動並靜心養神等養生要點,以促進身體代謝,排濕祛熱,調節情緒,保持健康活力。
Thumbnail
立夏落在每年國曆的5月5日或6日或7日,2024年的立夏則是5月5日星期日,此時太陽在黃道上運行至45度。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 立夏養心 夏天屬火,火氣通於心,故夏季與心氣相通 。養心,就要靜養,避免大量出汗,因汗出易傷陽。同時,立夏之後,應順應自然界晝長夜短的
Thumbnail
夏天逐漸來臨,高溫帶來的不適需要特別注意。清淡飲食、攝取纖維食物以調理身體,多喝水保持水平衡,多吃紅色食物來養護心臟。保護好自己的心臟,享受夏日的清涼和舒適。
《52週身體修復練習》是一本教讀者以黃金比例打造動靜平衡的漢方健康計劃的參考書,對於每個季節、每個月、每週都有明確的活動建議,包括運動、肌力、耐力訓練、睡眠、伸展操、穴位按摩、飲食等。這讓讀者能在不同季節、不同時期搭配適合的活動,達到更好的健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