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跌入秘書的泥沼

去年6月中,我的工作職稱成為了祕書。

其實,對於祕書這份工作從未有任何「刻板」的想像。但可能因為找我去面試的主管,很詳細的列出工作事項,主要為:營運資料協助、專案進度追蹤、橫向聯繫溝通、適時補位、行政事項與行程安排等。也提及會較傾向於特助的職務,以及對於該主管的人格信賴,我便毫無防備的入職了。

才發現,原來大家對於秘書普遍存在著「微歧視」。(什麼是微歧視?)

微歧視:看似出自無意,卻隱藏著刻板印象或偏見,對特定族群造成傷害的言語


例1 - 主管參加為期一周的會議,不在辦公室期間

某A:「妳沒有一起去開會喔?」

我話音未落,便說:「妳去幹嘛?幫忙倒水嗎?呵呵


嗯...還有另外2則,雖然我覺得應是對方本身人格問題(笑),以下以S代稱。但觀察,S對於他人態度的友善程度,確實與職級高低成正相關。


例2 - 因有外部單位參訪,S須負責安排時間流程

我看完時間表後,發現所安排的拍照時間,完全與長官能出席的時間錯開,便詢問:能否調整拍合照時間?

S:「妳沒有仔細看時間!我寫錯,跳掉一小時了,妳沒看到嗎?要仔細看!」


例3 - 同為例3的外部單位參訪一事

出席長官為求周到,想要延長招待時間,但後又反悔。而S為與外單位聯繫的窗口,我告知其資訊後,便怒不可遏地劈頭指責:

「妳怎麼可以這樣?!

本來說時間要延長,對方都已經答應,現在又說要按照原本時間離開!

妳現在是要我怎樣?我就問,妳想要我怎麼做?!

我都是按照妳的資訊來動作,妳不可以這樣子耶!

我知道秘書要多方聯繫很辛苦,但事情不是這樣做的!!!」


在S不分青紅皂白的痛罵一頓後,其實主管恰巧有離開辦公室來到我座位,可能因為看見S也在我座位,拿著我的手機在通話,便詢問:發生甚麼事?

我僅輕描淡寫的回應:處理參訪的細節。

待所有人都離開以後,便控制不住情緒,匆忙離開辦公室跑去外面哭,而且哭到停不下來,好像這一個月來所遭受的委屈都跟著傾洩而出,完全潰堤。

朋友打抱不平問:「為甚麼不跟妳主管說?這一定要讓主管知道!」


但我深刻明白在公司業務的發展上,主管須仰賴S。加上有更大的人事問題須處理,實在不想增添他煩惱。

在工作中,如遇到我所信服的主管,便會定位自己是:能為主管分憂解難的部屬。


後來稍微明白,總在許多人身上感受到微歧視的緣由。因為我曾目擊集團內其他秘書所做的不可思議之事:

買餐點是基本,但須另外擺盤,不能用外帶包裝直接給予。

而如果餐點太燙導致難以入口,要先搧涼。

幫忙刷洗鞋底的泥土;因為主管有潔癖,不喜歡鞋子有髒汙。

雖然對於此種行徑早有耳聞,但親眼目睹時,內心仍會掀起一陣波瀾。


而因某種悲憤的原因,我成了其他單位的「小秘書」。「大秘書」先和我說明了,安排會議的各種規則限制,並在協作過程中有以下對話:


對話1 - 

我:「E想與主管有個5分鐘會談,可以直接安排在會議之後嗎?」

大秘書:「最晚哪時要開?」

我:「因後續還有相關作業,希望周一。」

大秘書:「要跟前面會議隔15分鐘!」


對話2 -

我:「T想要原本會議再增加個15分鐘,討論其他議題,可以嗎?」

大秘書:「可先安排。只是怕太緊湊,不知道會不會太累。」


對話3 -

「周一下午要跟老闆開會,要先安排討論會議,早上11點可以嗎?」

「沒辦法,他要外出。」

「中午開會可以嗎?回來之後?」

「3點過後吧,讓他吃飯休息一下。」

「4點半就要與老闆開會,3點太晚!1點不行嗎?」

「2點。」

「不能再早一點嗎,1點?」

「那1點半。」


從大秘書身上觀察到,她絕非以「事情」作為行動方針,主管的「爽度」才是最高指導原則。或許從「服務業」的角度,她完全展現了無可替代的價值。

可是「秘書」的本質,真的是為了服侍嗎?

我真的無法打從心底認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