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行為改變的過程中,大多數的人都過於重視動機,但事實上比動機更有影響力的是環境,我們的行為無時無刻的受到環境的影響。如果你習慣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看電視,那當你坐上客廳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拿起電視遙控器,打開電視,進入看電視模式。環境對我們而言,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就像是我們開車看到紅燈一樣,會下意識地踩煞車。

《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在書中舉出一個例子,1970年代發生石油危機時,荷蘭的研究人員發現阿姆斯特丹的某個區域住戶的用電量比鄰居少三成,他們就深入研究。同一個地區,理論上氣溫、日落時間、生活習慣等條件應該是一樣的。他們找到唯一的差別:這些用電量比較少的住戶,他們的電表是安裝在走廊,而其他用電量較多的住戶的電表都被安裝在地下室。顯而易見的,安裝在走廊的用戶經常會看到電表的變動,因而對於用電有所警覺,會做出一些節約用電的行為;而對於那些電表裝在地下室住戶,因為看不到電表的變動,因此對於用電無感。光是比較容易看到電表,就會對用電產生明顯的差異,所以改變環境是可以改變行為。

因此,在環境中的「提示」明顯與否,會影響我們對一項習慣的執行,如果提示非常明顯,我們就會比較容易採取行動,例如我們將運動鞋放在最明顯的地方將會讓我們外出運動的行為更容易被執行。如果我們要養成每天吹奏薩斯風的習慣,我們就不要將薩斯風放在儲藏室中,每天練習時還要費力的找出來。視覺的提示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行為,有人會在男生的小便斗上黏上蒼蠅的貼紙,就會吸引使用者把注意力放在這隻「蒼蠅」上,進而改善男廁的乾淨程度。

心理學家Kurt Lewis曾說: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我們也可以將習慣與特定情境連結在一起,例如科學家建議,我們不要在臥室內做睡覺以外的事情,如玩手機或閱讀,這樣就會讓大腦將睡覺與臥室這兩者進行連結,一段時間後當我們一進到臥室,就會引發睡覺的行為。

《原子習慣》一書也告訴我們:在新環境比較容易改變原有習慣,主要是新環境中缺乏舊有的「提示」。作者Clear建議我們可以去一個新的地方,例如:不同的咖啡廳、公園的長椅、房間裡鮮少用到的角落,在那裡創造一項新的例行公事。比方說我們可以利用上下班在捷運車廂中,養成閱讀的習慣,因為這段時間很固定,與其毫無意識的玩手遊,不如利用這段時間閱讀。

如果提到環境殺手,那影響現代人最大的應該就是手機,手機遊戲功能強大,無時無刻的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只要一有時間,就會下意識的拿出手機看。如何隨時提醒自己,不要將太多的注意力在手機上,甚至於透過一些習慣:如運動、閱讀、與朋友相聚等來取代掉使用手機的時間,是避免環境對我們影響的最佳實踐。

圖片來源:Dall.E生成

圖片來源:Dall.E生成



avatar-img
18會員
4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我我們開始一項新的習慣時,我們也許會設立像是以下的目標:每天超慢跑30分鐘,於是開始興高采烈的執行,前幾天都還可能找出時間來超慢跑,例如早上起床後,有時候比較晚起床,就會在下班後跑一下。然後,生活或是工作中的意外插進來了,有時是公司突然需要加班,有時是晚間的好友聚餐,這些突發事件,會讓你忘記執行新
習慣就是身體不斷重複後的自動化,這是人體一個避免過度使用腦力的保護機制,因為思考的過程會耗掉很多能量,為了節能,我們就將日常一些動作經過不斷的重複之後將其程式化。舉例來說,早上起床刷牙,你會用同樣的手去拿牙刷,擠牙膏,然後開始從某顆牙開始刷起,接下來是下一顆,直至將所有的牙齒刷完。在刷牙的過程之中,
《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將習慣分成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回應與獎勵,這四個階段在習慣的養成過程中,缺一不可。缺乏提示,行動不會開始;缺乏渴望,則不會產生足夠的動機來執行行動;當行動太難,或我們缺乏足夠的能力來執行這項行動時,則行動也不會發生,就沒有了回應;而行動如果沒有獲得獎勵,就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原子習慣》一書中,作者James Clear將改變的發生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改變「結果」,這一層的重點是改變成果,例如減重、出書、獲得冠軍等,通常我們設定的目標多半與這個層次的改變有關。第二層是改變「過程」,這一層次的重點是改變我們原有的習慣與系統:例如養成清理書桌雜物的習慣讓工作順暢,我們所建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被教育做事情前要先設立目標,有了目標之後再開始行動。習慣的養成也是一樣,但是《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提醒我們,成果與我們設立的目標沒有太大關係,卻與我們遵循的系統息息相關,系統與目標有何不同? Clear表示,目標是我們想要達到的成果,而系統是讓我們達到那些成果的
當我我們開始一項新的習慣時,我們也許會設立像是以下的目標:每天超慢跑30分鐘,於是開始興高采烈的執行,前幾天都還可能找出時間來超慢跑,例如早上起床後,有時候比較晚起床,就會在下班後跑一下。然後,生活或是工作中的意外插進來了,有時是公司突然需要加班,有時是晚間的好友聚餐,這些突發事件,會讓你忘記執行新
習慣就是身體不斷重複後的自動化,這是人體一個避免過度使用腦力的保護機制,因為思考的過程會耗掉很多能量,為了節能,我們就將日常一些動作經過不斷的重複之後將其程式化。舉例來說,早上起床刷牙,你會用同樣的手去拿牙刷,擠牙膏,然後開始從某顆牙開始刷起,接下來是下一顆,直至將所有的牙齒刷完。在刷牙的過程之中,
《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將習慣分成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回應與獎勵,這四個階段在習慣的養成過程中,缺一不可。缺乏提示,行動不會開始;缺乏渴望,則不會產生足夠的動機來執行行動;當行動太難,或我們缺乏足夠的能力來執行這項行動時,則行動也不會發生,就沒有了回應;而行動如果沒有獲得獎勵,就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原子習慣》一書中,作者James Clear將改變的發生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改變「結果」,這一層的重點是改變成果,例如減重、出書、獲得冠軍等,通常我們設定的目標多半與這個層次的改變有關。第二層是改變「過程」,這一層次的重點是改變我們原有的習慣與系統:例如養成清理書桌雜物的習慣讓工作順暢,我們所建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被教育做事情前要先設立目標,有了目標之後再開始行動。習慣的養成也是一樣,但是《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提醒我們,成果與我們設立的目標沒有太大關係,卻與我們遵循的系統息息相關,系統與目標有何不同? Clear表示,目標是我們想要達到的成果,而系統是讓我們達到那些成果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 年數位行銷領域在動蕩與突破中前行,首先從廣告市場來看,Google 出乎意料地宣佈取消第三方 Cookies 的淘汰計劃,各國則紛紛加強對 Cookies 使用的規範來保障消費者隱私權。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牙齒矯正與隱形矯正的差別是什麼?現代牙科技術的進步,讓牙齒矯正的選擇變得更多元化。傳統牙齒矯正和隱形矯正是兩種主要的矯正方式,但它們之間有許多重要的差別。了解這些差別可以幫助您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傳統牙齒矯正 傳統牙齒矯正主要使用金屬托槽和弓線來矯正牙齒的位置。這種方法已經有數十年的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實際生活上,常常想要達成某個目標,卻三分鐘熱度,一開始無比興奮,動力隨著時間拉長不斷遞減,達成目標的行為斷斷續續,最後放棄,然後歸咎原因是動力不足。
Thumbnail
COMPUTEX 2024迎來 9 大科技巨頭參與,包括 NVIDIA、Intel 、AMD等。大廠面對 AI 的發展,積極推出高效能處理器產品,並展望 AI 未來的應用潛力。而未來巢的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GeniAuto_X也希望協助企業提升生產力與自動化工作流程,進行數位轉型,並提出應用情境。
Thumbnail
透過理解並應用習慣養成的原則,可以改變我們的日常行為,實現目標,創造我們熱愛的生活。
環境真的會造就一個人在若干時刻所展出呈表的行為、思想與人格氣質、個性狀態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在行為改變的過程中,大多數的人都過於重視動機,但事實上比動機更有影響力的是環境,我們的行為無時無刻的受到環境的影響。如果你習慣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看電視,那當你坐上客廳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拿起電視遙控器,打開電視,進入看電視模式。環境對我們而言,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就像是我們開車看到紅燈一樣,會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 年數位行銷領域在動蕩與突破中前行,首先從廣告市場來看,Google 出乎意料地宣佈取消第三方 Cookies 的淘汰計劃,各國則紛紛加強對 Cookies 使用的規範來保障消費者隱私權。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牙齒矯正與隱形矯正的差別是什麼?現代牙科技術的進步,讓牙齒矯正的選擇變得更多元化。傳統牙齒矯正和隱形矯正是兩種主要的矯正方式,但它們之間有許多重要的差別。了解這些差別可以幫助您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傳統牙齒矯正 傳統牙齒矯正主要使用金屬托槽和弓線來矯正牙齒的位置。這種方法已經有數十年的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實際生活上,常常想要達成某個目標,卻三分鐘熱度,一開始無比興奮,動力隨著時間拉長不斷遞減,達成目標的行為斷斷續續,最後放棄,然後歸咎原因是動力不足。
Thumbnail
COMPUTEX 2024迎來 9 大科技巨頭參與,包括 NVIDIA、Intel 、AMD等。大廠面對 AI 的發展,積極推出高效能處理器產品,並展望 AI 未來的應用潛力。而未來巢的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GeniAuto_X也希望協助企業提升生產力與自動化工作流程,進行數位轉型,並提出應用情境。
Thumbnail
透過理解並應用習慣養成的原則,可以改變我們的日常行為,實現目標,創造我們熱愛的生活。
環境真的會造就一個人在若干時刻所展出呈表的行為、思想與人格氣質、個性狀態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在行為改變的過程中,大多數的人都過於重視動機,但事實上比動機更有影響力的是環境,我們的行為無時無刻的受到環境的影響。如果你習慣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看電視,那當你坐上客廳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地拿起電視遙控器,打開電視,進入看電視模式。環境對我們而言,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就像是我們開車看到紅燈一樣,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