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7|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諮商實務】解釋案主怎麼了的比喻。評估*個案概念化*轉譯

    raw-image


    解釋案主怎麼了的比喻。

    評估*個案概念化*轉譯

    以下為解釋順序:

    一、人的內心結構(請見附圖)

    情緒、認知=軟體

    身體=硬體三角形

    綜合起來的是「自我」=「意識」

    情緒面如果沒有在「意識面」處理,就會跑到「潛意識面」,由「身體」處理,所以身體會有「症狀」。

    二、創傷

    「情緒」一般會有基本處理能力(因每個人發展不同而程度不同)

    創傷,是指壓垮情緒能力的程度創傷有其歷程,人會先保護對自己,創傷所產生的情緒不會在意識面出現,會被包起來隔絕

    包起來隔絕:比喻是「水庫」阻擋,但終會有滿水位崩潰的時候不被處理的情緒會在潛意識面出現,像是水庫滲水,身體會有症狀,心理也會不舒服(再打個比喻:被燙傷。沒被處理的燙傷,除即使紅腫消退,熱量還是會留存讓你痛苦很長一陣)

    三、治標或治本

    治標:讓情緒流通

    1.加強身體能力,如:健身等高強度運動,流汗也能帶走情緒能量

    2.書寫,以紀錄片方式,保持距離觀看情緒因果

    治本讓情緒感受得到理解、接納

    解碼創傷事件,轉成自己可以掌握、有安全感的方式需要情緒教育與能力需要穩定支持關係(像學走路一樣,起初需要有人扶)。

    四、個案狀況

    1.症狀「次數變少、持續變短、頻率穩定」就是慢慢緩解的指標可以睡覺、不焦慮,都算很好在認知上區分這不是「危險」,是「煩」與「未知」

    2.加強「治標」並與情緒共處。

    3.慢慢治本即可。可先從「認知行為治療」開始做,比較容易聽得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