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創傷」,該問不該問?還是時間會治療一切?

2023/05/22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大腦對於「身體」超過能承受的痛楚,會直接「休克--昏過去」,以類似斷電的方式強迫關機,保護腦神經不被燒壞。休克期間身體繼續損傷、流血,只靠生理機能緩緩修復組織,或者來不及補強直接死去,休克期間若有醫療介入,存活率就提升。
大腦對於「心靈」超過能承受的痛苦(失去連結、巨大失落、羞辱、暴力、性侵),會採取封印、失憶、解離的方式,讓大腦無所覺,避免精神崩潰,確保自己繼續存活。假裝沒這回事的期間,心靈傷口依然無助、驚嚇、自卑、討好,只靠潛意識盲目找尋依靠和拯救,卻可能活得扭曲、處境更糟。如果此時有能理解與接住情緒的重要他人,創傷得到緩解,在有效辨識和支持系統照顧下,個人意識能逐漸解開認知與情緒的魔咒,回到「我是安全的」、「我是有價值的」的軌道上。

受過創傷的人,為了生存都必需要有社會面具,沒有要處理就不要問細節

表面上看不出來春嬌是受過嚴重創傷的人,以為她大概只是緊張吧。如果有人問春嬌的過去,她會毫無保留也毫無情緒地說出彷彿是別人故事的受虐情節。於是那個人好奇了,怎麼春嬌沒有表現驚慌無助,為何她如此平靜,那個人繼續問:「春嬌,你是怎麼轉變的?」春嬌答不上來。
那個人覺得奇怪,到底春嬌怎麼回事,於是問了更多細節,想探究、知其所以然,然得到很多資訊還是不明。「沒關係,我們下週繼續。你還好嗎?春嬌,有沒有不舒服。」
「沒有。」春嬌說。
於是約好下週再見。
然後春嬌不來了。不,應該是來不了。
春嬌起初也覺得沒什麼,返家後卻莫名哭起來,連續好幾天失眠,她也不知道為什麼,甚至約好下次諮商的前一天做了超糟糕的惡夢,在夢裡她終於知道自己怎麼了,然後驚醒、大哭、崩潰。
原來那些被問的創傷細節喚醒了她的痛苦,很慢才浮出來,非常恐懼、無助,讓她去不了諮商,也不敢再諮商。
說出好像是別人遭遇的創傷回憶,那樣的春嬌並不是轉變,創傷當下人會自動解離,那是自我保護,以免被過大衝擊打倒,活不下去。她必須與創傷保持距離,甚至遺忘保持距離這件事。
她還需要生活、社交,才能繼續存活,所以她會創建「社交假面」:人前假笑、迎合順從,暫時活著,這是本能。但過於融入假面的代價是,她忘了自己,沒有主見與喜好,獨處時覺得空虛、孤單,甚至恐慌,不知道活著有何意義。
受過創傷的人,為了生存都必需有社交假面,她故意不去理解創傷,因為根本看不了,在還不夠力量前就去碰觸舊傷口,只會重複引發「創傷的保護反應—不讓自己想起那些恐懼的事」,陷入無助、悲傷、極度厭世,嚴重者會自動往毀滅的路走,所以她只好自我傷害喚醒自己。
完全不管創傷,然生活有時候就是會無意觸及傷口,然後隱隱作痛,「創傷的保護反應」就像是一個掩蓋的嚴重傷口被喚醒後,不讓大腦知道的身體反應:神經緊繃、化膿發炎、撕裂痛苦、莫名恐慌、好想去死,可是,又好想好好活著…於是半放棄半撐著,盼望創傷被發現被治癒的那天。這時候,若有人問他們的過去,一半的人冷漠抵死不說,一半的人卻是無心地全盤托出。
受創傷的人很矛盾,她害怕知道過去,但又想被關心、被理解,因此對怎麼被問沒有防衛力,也可能引誘你好奇問她可憐的故事,期盼你聽了願意接住她,於是無意識一直回答。如果你只是好奇問一問,沒有後續,那無疑是點個火看到了卻離開,而那星星之火在她返家之後燎原了。
很多助人新手會犯這個錯誤,以為「對方好像都會回答」、「對方好像在講別人的故事,我多引一點情緒讓她自我覺察…」、「對方說還好啊,顯得很冷靜」,這些都是假象,要停下來,點了火就要當場善後,千萬別只是說:「下週我們再來談。」那這一個禮拜他要怎麼過?
沒有要處理就不要拆穿、不要問傷口細節,問問題之前,想想問這些是對誰有好處再問。助人者要有想像力,既然都叫做「創傷的保護反應」,不就是一種「險境求生的倖存反應」嗎,他無法靠自己解決才要求助,別太輕信而一直放心地問,不要輕易引蛇出洞啊。

那對於有創傷的人,我能夠做些什麼?該問不該問?

首先,不要過於苛責當事人「有創傷怎麼不去找治療」。
有病要看醫生是正確概念,但對有創傷的人來,他必須努力遺忘創傷才能活下去,是很難同時又堅強到「意識自己有傷該去處理」的,因為「羞愧感」令他無法前往。
我們必須認識創傷給人的嚴重傷害,當事人初期甚至不太能為自己做什麼,就等於跟一個餓了幾天的小孩(無親無故、身上沒錢)說「你還沒吃飯喔?怎麼不進去店裡吃份炸雞呢?」的詭譎。
對於有創傷的人,當他出現創傷反應或低落憂鬱時,即使當事人已經成人,我們還是要幫助他,拉他一把。
底下有幾個提醒能讓你懂得怎麼關懷他。
1.當事人知不知道自己是「受傷」的?
不知道自己受過創傷的人,往往狹隘歸因是自己能力不足、屢屢犯錯、意志不堅。
我們可以告訴他:「不是你的錯,你只是受傷」。
我們要常常提醒他:「不是你的錯,之後會繼續前進,但是受傷了應該先照顧傷口才對。」
2.創傷自己會找出路
因為無能處理創傷,所以才要把它藏起來,佛洛依德說,潛意識專門收納被不要的部分。潛意識忠實個體,它會接手管,可惜是盲目找出路,試探誰願意收留他黑暗。這便是我們常說的『人會落入過去沒有解決的重複模式(卻是重蹈覆轍)』,潛意識重現創傷並試圖拯救,是好意,也似暗黑吸引力,結果像小孩積木裝不進去卻一直硬裝不懂轉向的重複動作。
創傷裡有很多情緒,會自己找出路,但通常不太會成功,畢竟是盲目做的,會出現一堆傻事,或者變成扭曲的成功。就像是追求生活穩定,賺傷天害理的錢也是錢,但是卻付出更多的代價那樣;或者她成功找到可以依賴的人,但是對方根本在利用她,而她的代價是失去自己,老是答應自己不想做的事,因為害怕被討厭。
理解才能諒解當事人為了掩蓋、自救的奇怪行為,才較有意願幫他一把。
3.分辨當事人的創傷類別
潛意識壓抑創傷情緒的大致分兩群:
A.「懷疑與矛盾」:我不知道自己對不對?所以不敢出聲
爸爸罵我,毫無道理,被嗆說「我就是你爸,怎樣?」,這句話好像有理,啞巴吃黃蓮。我有情緒,但是壓下來,因為想著「說不定我錯了?小孩不該反抗大人」,久而久之便不說話、不表達情感,因為我不知道自己感受的對不對,萬一又錯了呢?
B.「無助與恐懼」:「我」不用存在,能活著就好了
爸爸酒後家暴,把我打得半死,若不是媽媽來阻止很可能真的死掉,結果媽媽卻說忍耐一點不要惹爸爸就好,我勉強爬起來,感覺世界錯亂,但我笑笑地跟爸爸道歉對不起都是我的錯。從此「我」不用存在,聽話活著就好,苦痛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造成別人麻煩。
比較嚴重的是B類,因為它對生命直接威脅。也可能是混合的,生命早期是B,成人期變成表面的A,兩者交互作用。
4.我要怎麼幫忙?該問還是不該問?
面對A類創傷,請鼓勵當事人「多表達內心想法,讓他不用擔心被評價」,糾結的自我檢查被說出來才可以跟它辯證,我們幫他找客觀與正面的證據,支持他原本就正確的聲音。例如:「誰說父母一定是對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根本是錯的。」
面對B類創傷,「說」先不是那麼重要,他可能不敢說,或害怕說了創傷重現。他說了就要聽與接,那我們要怎麼辦?
B類需要的是「被接住」、「被包住」(「涵容」),你要表達你不畏懼那龐大的負能量,你有辦法保護自己,能傾聽他而不被影響,如果有我們也能處理。B類比較複雜,我再細分為以下五點:
(1)簡單的問即可。
問經歷是一定要問的,但並非鉅細靡遺,別因「個人好奇」打破砂鍋問到底。
「重現過去場景」絕對不會沒事,也許現場沒事但他回家有事,只是他習慣麻痺或不敢干擾他人,恐慌只是慢點來,來的時候身邊沒人很可怕。
(2)重點是傾聽與接住
他說你就聽,他不說你轉向了解他的心理狀態並簡單問(封閉式問句),表達關心,只需盡量傳達「我知道,我願意接住」的訊息。
(3)細節等他自己講,或用別的形式(文字)表達
當事人自己講細節比較沒關係,那表示他習慣「某種程度的揭露」,鼓勵他用自己覺得安全的方式表達。如:網路日記、自言自語、圖畫心情。
創傷情緒過大時本來就講不太出來,不急,用媒材(各式圖卡、沙遊擺盤)來帶也可以。
(4)先培養新的力量
當事人無助與恐懼,除了事件可怕,最主要是他覺得自己本身舉無輕重、毫無能力,根本無法面對過去。
一般人必須長出力量、提升自信,才有機會回頭整理過去,否則逃避實在自然不過。所以面對創傷同樣同理,先照顧傷口,讓人放鬆恢復元氣,將自己整理好,尋找其他層面的優勢,討論好對策,最後才去面對曾讓他受傷的人事物。新的力量舉例如下:
#「增加支持系統」:怎麼增加可依靠的關係?他覺得危險的時候可以找誰?能加強諮商關係嗎?
#「新的成就、生活改變」:能不能先完成一些事,讓客觀事實肯定他自己,「已經做到的事」是很有力的正向證據。
#「以新的觀點理解過去」:能對過去重新解釋,包括對加害者、對自己,受傷事實存在,但看待與理解的角度不同(如是父母失能而不是我的錯),可以讓當事人比較容易放下,不被過往影響。
放下不是原諒,放下是找到一個位置擺放,如恨也是一種位置,繼而繼續疏遠傷害的人,不被影響。放下不是不管自己的悲傷,是轉變焦點,將餘下心力全數放在面對、理解、撫慰自己深處的悲傷。
讓當事人看見自己新的力量,他才能同意,在面對過去那壓倒性的情緒前說:「不,我現在很安全了」。

做好準備再回到現場打大魔王

做好準備是:個人等級提升、好隊友找齊、補充物品齊全,準備好再回到現場重打大魔王。治癒創傷事件還是需要被完整說出,才能釋放未知的恐懼能量,讓無助變小,『理解「現在的自己」能將「當時被困的幼小心靈」拯救出來』。
越長久的創傷,越需要時間在安全環境下小心翼翼治癒,所以恢復時間更久。
面對創傷是整個人生的議題,我們會自動、重複、尋找過去未解決的類似情境、類似關係、類似難題,試圖從中找到新的答案,盲目找依靠拯救自己。這真的需要找人幫忙,「解關係」還是要「靠關係」,讓我們主動地拉他們一把吧。
面對創傷的人該不該問?該問,要正確理解後再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30會員
160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