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原子習慣》一書中指出,人的一天之中,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時間主要受習慣所控制,但是作者James Clear認為,真正受習慣所控制的時間不止於此。他舉出一個例子,有時我們開在高速公路一恍神,就下錯交流道口,這一恍神的瞬間,就導致後續的路線完全不同。此外,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拿起手機,告訴自己只要喵一下訊息就好,結果隨著訊息裡面的連結,一直不自覺的往下翻頁,等到自己察覺時,時間已經過了半個小時。手機上的App設計,是我認為最容易讓人進入「心流」狀態的,會讓你沈浸其中而忘卻時間,追劇或打手遊也有一樣的效果,不知不覺中,讓你耗掉寶貴的時間。
為什麼手機、追劇或手遊會有這個效果,我們好像不自覺的會被養成習慣,但其他我們想要養成的習慣,比如每天運動、規律的睡眠,或是每天寫一篇文章,會是那麼的難?主要原因是在費力程度,人的大腦為了節省能量的消耗,預設的選擇是根據「最小阻力原則」,當追劇跟運動相比,追劇耗用的能量比較小,就會選擇追劇。如何克服大腦中這種「最小阻力原則」的限制呢?《原子習慣》中建議我們,可以善用兩分鐘法則,也就是新習慣的開始不要超過兩分鐘,比如:
- 「每晚就寢前閱讀」變成「讀一頁」。
- 「做三十分鐘瑜伽」變成「拿出瑜伽墊」。
- 「用功讀書」變成「翻開筆記」。
- 「把洗好的衣服摺好」變成「摺一雙襪子」。
- 「跑三英里」變成「繫好跑鞋的鞋帶」。
這也是這本書命名為「原子習慣」的原因,要養成一個新習慣,先順從大腦的預設安排,由「最小阻力」的行為開始,而不是去挑戰類似像「每天做30分鐘瑜珈」,或是「每天做100個伏地挺身」這樣的習慣,上面這兩個行動,應該是這一項習慣的最終目標。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挑戰這種阻力很大的行為,可能前幾天會受到動機的激勵而強迫自己克服「阻力」,但幾天後,動機沒有那麼強了,就容易受到環境誘因的影響,比如今天感覺特別累,今天要加班,就自然的告訴自己先休息一天,然後⋯結果我們心裡都知道。因此,Clear認為,養成一項新習慣,應該是先找出一個「兩分鐘」的版本,每天做,然後習慣養成之後,再慢慢地增加強度,最後達成原先設定的「每天做30分鐘瑜珈」,或是「每天做100個伏地挺身」的目標。日後,這個一開始的兩分鐘版本,就會成為這項習慣的「儀式」。這一個說法,跟BJ Fogg在《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提到的方式一樣:從最簡單的動作開始,重點是持續,Fogg提出的例子是:上完廁所沖馬桶之後,就會做一下伏地挺身。
不過,我個人的經驗是,如果針對就自己而言非常難的習慣,或是需要強大的能力、意志力才能養成的習慣,兩分鐘的習慣是一個好的開始,至少可以讓我們可以持續保持做下去的動力。我目前用10-15分鐘來養成一項習慣,10-15分鐘我覺得比較可以看的到進步,也有機會進入「心流」的狀態。所以我的習慣養成大多是從10-15分鐘開始,如果覺得10-15分鐘還是有壓力,我才會考慮縮短時間。